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2011-12-20马燕静
马燕静
[摘要]:从业主的角度,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的特点,提出了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的措施,对研究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起到补充及完善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造价 动态控制设计,项目工程量,生产率
建设项目耗用时间长、资金大,从经济角度来看,建筑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应紧密结合,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同时应注重成本管理,合理控制造价,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效益。目前建设项目的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投资估算的“三超”现象十分严重,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上仅局限于概算、预算、标底编制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对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涉及很少。文中从业主的角度,以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出发点,由于项目全寿命周期中运营阶段的建设项目已经验收,其产生的费用是后期的运营费用,不属于项目造价范畴,故没有考虑此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针对与之相应对策、设计、发包、施工到竣工的五个阶段,全过程动态控制工程造价。
一、研究出发点
1.1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所谓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lif cycle Manaagement,简称LCM),是将三个相互独立的管理过程DM,OPM和FM通过集成和统一化,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
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项目策划、建设面向运营,以项目的运营目标导向决策和实施,使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的资源、组织、技术、过程一体化,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运营的情况,通过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充分结合,实现相关参与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通过及时的信息沟通,使各参与方充分了解项目情况和项目及市场信息,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1.2 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
项目管理是由多个过程组成的活动,每个项目的全过程必然经过启动、规划、实施、收尾几个阶段,每个项目的过程都不可避免有这些阶段,没有这些阶段就不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过程。工程项目费用管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对建设单位来说,就是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发包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直到竣工验收等阶段,即从项目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开始至项目竣工验收决策为止,并与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紧密结合。
二、建设项目全过程动态控制的具体措施
2.1项目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就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1)采用市场调查及头脑风暴法对项目进行识别和构思,项目组织应鼓励本组织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大胆地提出各种新项目设想,集思广益,减少少数人决策时的失误。2)对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判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项目经济评价过程中,必须建立审批机关审批责任制,审批机关应对批准建设项目的技术和经济及投资方面负责,加强项目的审批力度,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审批。
2.2项目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1)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管理。对建设项目的设计可以通过招投标引进竞争机制,做胜劣汰,在多重竞争的环境下选择出方案最好的设计,有助于项目后期阶段造价的控制。建设单位要认真会审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
2)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设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工程设计图纸质量检查站,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另外,对设计图纸被审查中心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以特殊的荣誉,对设计人员实行奖励制度。
3)积极推行“限额设计”,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不突破限额。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体现了对投资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了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工程数量、概预算指标等各个方面的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中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同时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从而保证投资不被突破。
2.3 项目招标发包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是我国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积极推行公开招投标,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建筑市场的基础,是推动建筑业有序好发展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规范建筑市場交易,增加廉政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4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1)加强材料管理,降低材料成本。材料费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占预算价值的70%左右,占直接费用的80%左右。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签收-领用-使用-监督-回收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到人。材料采购同样可以实行招投标的方式,在质量、服务、价格方面反复比较,从中优选。彩购时要及时认真地分析材料市场的价格趋势,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签收,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签。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进度安排用料,限额领用,并对材料使用量进行监督,防止浪费,合理使用资源。主要材料费用的有效控制使整个施工阶段的造价比较容易控制在承包价内。
2)准确计算项目工程量,正确使用定额。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决定了项目造价,同时定额的选择也影响整个项目的造价。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要明确定额的选择,严格把握、参与设计变更及方案的调整。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设计变更是难以避免的,但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开工之前,从而减少对造价的影响。另外,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任务,作为建设项目的第三方,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严格按合同办事。
3)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施工人员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道德品质等方面。一个施工队伍必须是一个拥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杰出的管理人员的核心团队,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及质量,施工人员的道德品质决定着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及其责任。甲方可以通过合同条款,限制施工单位的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促进乙方积极完成工程项目,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4)优化施工网络图,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技术与经济结合,设计施工网络图,利用网络技术科学地组织施工,与劳动计划、资源计划、资金计划相结合,形成组合控制工具。通过科学组织施工,努力降低工程成本,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最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
2.5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竣工之后面临的是验收,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严格考察工程质量,确保优质优价,验收不能放水;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制定相关制度,坚持按合同办事,加强工程项目的事后、竣工审计;工程预算外的费用必须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单项工程造价,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未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核减。
三、结语
工程建设项目由于经历周期长,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量大,加之现建筑市场存在不良风气现象严重,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集经济、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科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体系。正确处理工程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工程项目的纠偏工作,实施项目造价的全过程动态控制,是提高工程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宋 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詹玉玲,浅谈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J]石河予科技,2006(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