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响水资源保卫战

2011-12-20付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畜禽水库水质

付帅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水资源短缺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生活、生产。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大。作为江南水乡,近年来丰城市干旱、内涝频繁发生,向人们敲响警钟:保护、节约水资源迫在眉睫。农村水源水质保护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谋长远、谋未來的重要前提,是积极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动实践。

一、水库水源保护势在必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丰城市不少山塘水库都面临着蓄水量减少、水质被严重污染、水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要解决面临的这些问题,还丰城人民“一湖清水”,对水库进行保护已势在必行。

1、水库蓄水调洪能力下降。丰城市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有设计工程标准偏低,加上运行时间较久,绝大部分水库存在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雨季时由于蓄水调洪能力不足,大部分雨水无法蓄存在水库中,容易造成内涝。而由于雨季蓄水量少,旱季时却水量不足,造成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缺乏。

2、水库水质污染不容忽视。从调查情况看,紫云山水库、潘桥水库等水库水质为浅绿色,散发出异味。主要原因是水库水面多数对外进行承包,承包者为解决养鱼饵料问题,大量使用畜禽排泄物以增加水库的浮游生物数量。据统计,丰城市水库周边共有1699个规模化养殖场,每年共产生畜禽粪便269万吨,其中50%都是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动物粪便排入水库用于养殖业,对水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3、农业生产用水流失浪费严重。一是灌溉渠系年久失修。丰城市的灌溉渠道多为土质渠道,倒塌、渗漏严重,灌溉保证率为60%左右,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左右,灌溉效益远远未达到设计要求。二是灌溉渠系遭到破坏。如荣塘“万米渠道”,直接从紫云山水库引水,流域面积广,一直承载着荣塘等多个乡镇的灌溉重任。但由于村民不断地在渠道上建房,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流入渠道,影响了渠道畅通。

二、农村生产生活水质令人堪忧

近年来,随着农村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丰城市农村水环境形势严峻,呈现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的现象。

1、生活垃圾污染。丰城市农户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源量大面广,大部分村庄没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完整的排水系统。村民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习惯把果蔬枝叶等生活生产中的废弃物扔在田头地尾,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放到村内外的池塘中,大量污水渗透至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更是对村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

2、畜禽养殖业污染。大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专业村,由于布局不尽合理、没有治理手段、资金不足,使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相对滞后,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孙渡街道是丰城市养殖业相对发达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街道85%以上的池塘都对外承包搞立体养殖,推行“猪—沼—渔”的养殖模式,即岸边养猪、猪粪喂鱼、水中放鸭。但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的技术,将猪粪不经发酵直接排入池塘,造成地下和地表水源的污染,导致池塘水质恶化。

三、农村地表水资源日益匮乏

农村地表水主要以池塘蓄水为主,与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村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池塘渐渐被蚕食,农村地表水资源面临匮乏的境地。

1、地下水位下降。随着涵养水源的池塘不断被农民无序建房所蚕食,村民大多依靠压水机井采地下水饮用,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以丰城市筱塘乡筱塘村为例,该村共有2600余人,耕地面积2800余亩。上世纪80年代时举全村之力从清丰山溪修建了一条长达2600余米引水渠道直达村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一到夏天,池塘成为村民游泳嬉水的好场所。该村原有大小池塘40余口,其中5亩以上水面的池塘4口,村民可就近在池塘洗衣。但现在,全村仅保留有8口池塘;其中5亩以上水面的池塘全部被农民建房所蚕食,老村支书在陪同调研时,痛心地告诉我们:“原来打压水机井5米就能够见水,现在要9米以上。”

2、池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池塘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与池塘外的生态系统也进行着能量交换,以达到自我净化的效果。但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对池塘进行水泥护坡硬化后,导致池塘与外界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无法进行能量交换的封闭空间,生态循环被破坏,以前生机勃勃的池塘变成了一潭“死水”,致使池塘水质变坏、变臭。

可喜的是,丰城市委、市政府已深刻地认识到农村水源水质保护的重要性,及时出台了《丰城市水源水质和水库水质保护管理办法》和《丰城市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整治实施意见》等文件,在2010年12月31日以前,该市10座大中型水库已有9座退出承包,其它山塘水库已退出211只。笔者认为,要坚持把农村水源水质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最大的民生来谋划、来落实、来推进,重点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

四、措施

(一)在水库水源的保护上,加大除险加固的力度

丰城市需除险整治的小(二)型水库点多面广,要按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要求,认真分析险病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除险加固方案,三年内全面完成全市346座小(二)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1、增强水库防洪抗灾能力。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做到大坝坝体稳固,降低水库病险率,提高防洪能力,有效消除水利工程的安全隐患。

2、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对灌溉渠系的整修、改造,畅通水库至灌溉区的引水渠道,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隍城镇狮子山灌区渠系改造工程。该灌区建于1965年,设计灌溉面积1400亩,渠道全长16.7千米。由于受当时历史环境和经济技术条件制约,灌区工程标准低,工程设施配套不全,经过多年的运行,渠道渗漏、渠道边坡坍塌淤塞严重。2009年,丰城市对该灌区进行渠系改造后,从水库大坝放水至渠道末端由原先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半小时,灌渠水利用系数由0.44左右提高到了0.7以上,年节水15.1万方;改善水田灌溉面积750亩,新增、恢复水田灌溉面积230亩,工程受益人口1000人。

(二)在新农村建设上,启动池塘建设专项规划

池塘有五大功能。第一是农业功能:春夏蓄水,秋冬抗旱;第二是副业功能:可以养鱼养虾养鹅养鸭;第三是生活功能:村民可以洗澡洗衣、洗菜淘米;第四是生态功能:可以优化环境,调节气候。第五是消防功能:池塘水是消防用水的来源。应结合新农村建设,从治理乡村环境脏、乱、差入手,全面提高对农村水源的保护意识,启动池塘建设专项规划。

1、新农村建设做到“一村一塘”。良好的水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要将村组池塘的建设、改造纳入村镇规划,作为丰城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重点推进。以尚庄街道洪塘村为例,该村对新建牛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新建牛栏20间,实现了人畜分离。同时,新挖水沟794米、池塘2.6亩,对老池塘进行了修缮,新砌洗衣台120米,对池塘周边进行了绿化,共植树200余棵,并完成改水54户、改厕30户,建成沼气池38只,有效地避免了猪、牛等动物粪便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改善了农村水资源遭受污染的状况。

2、池塘加固维修坚持“修旧如旧”。天然的池塘,在大自然的风吹雨打面前也会出现破损、垮塌。如要对这种池塘进行改造,比如清淤疏浚,加固堤岸,应当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以不破坏池塘原有生态系统为准。建议对池塘垮塌部分的加固与维修采用渗透性强的青砖和石灰,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

(三)在山塘水库养殖上,实行“人放天养”

要加强对水库养殖污染源的整治,推行“人放天养”,改善生态环境,使水库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1、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养殖业的管理和规范,坚持预防为主,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控制区,达到水库集雨内的畜禽养殖场全面退出的目标。对水库承包合同进行一次全面清查,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解除,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事投饵施肥养殖活动,致使水体严重污染的,由环保、水利部门会同相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

2、加大生态化养殖推行力度。应用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基本原则,对畜禽粪尿进行综合处理,促进养殖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生态化。

(四)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上,实行分类管理

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增强村民科学处理垃圾的意识,使村民真正认识到乱扔垃圾对水源的危害,学会分类处理垃圾。探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利用措施,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实现水质状况逐步提高。

1、有机垃圾入沼气池。大力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普及农村沼气,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引导农民把沼气池建设与家庭院舍美化、绿化、净化结合起来,使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实现清洁能源。

2、可回收垃圾入回收站。加快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对农村生活中的可回收的塑料、书报等可回收垃圾,依托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循环再利用。提倡每村建设一个回收站,逐步建立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做到对分类后的农村可回收垃圾“应收尽收”。

3、无回收价值的非有机垃圾入焚烧炉。由全市统一设计,乡镇统一勘察选址,高质量地建造垃圾焚烧炉,做到“一村一炉”。对不能回收利用的统一进垃圾焚烧炉焚烧,并安排专人负责,定时实施,最终实现农村垃圾集中、统一、规范处理。

猜你喜欢

畜禽水库水质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
如何做好春节期间畜禽管理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