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心理学在道路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1-12-20王恒高蕾潘新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学道路应用

王恒 高蕾 潘新潮

【摘要】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也作为人们了解一座城市的重要感觉和视觉场所,它也直接的左右着人们对城市的感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而探讨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针对使用者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关键词】心理学;道路;绿地景观;应用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是人们相互接触的必经场所,是人们渴求交往的最终归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偌大的一个广场几乎没有几个人在那里活动,马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交通堵塞;道路两旁的绿地建设很多都没人使用。导致这样的现象,多是由于设计师在设计中忽略“人性”的因素所造成的。

因此,如何才能够使城市道路绿地发挥它最有效的功能,就需要把环境心理学和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相结合起来,调查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准确把握人们在道路绿地环境刺激下能够产生的心理反应,并从中寻找他们中的规律,然后把它运用于设计之中,因地制宜,设计出人性化的道路绿地环境景观。

1.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2.我国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最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迅猛发展,汽车也随之迅速增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使得城市的交通网络以及类型越来越复杂,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尾气对人体会产生慢性危害,而且城市中的尘埃到处飞扬也不利于人们的生活,然而,过去人们在道路两旁植的绿化树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城市交通的发展。

所谓的街道绿化,就是在街道两旁种了许多树,花,草,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来调节城市的环境,降低大气污染,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等等,使人们有一个舒适安逸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我国,城市绿化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而发展,基本上做到了绿化发展与道路发展同时并进。绿化方法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随之变化,与以往单一的在路边植树不同的是,在现在的街道旁边,基本上做到一年四季都会有绿树,有些城市甚至做到四季有花,道路常绿。比如在广西的南宁,被评为“绿城”,“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在南宁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高大茂盛的热带水果树,还有绿油油的灌木树,还有四季常开的花卉,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绿地的生态效果。

3.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的主要骨架是由城市道路构成,它是城市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创造良好的适合人居的环境,这样不仅增强城市的印象性,城市的形象综合价值还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从而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的本质是协调城市文化、生态、物理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然而,一个城市的特有的气质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上,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体现了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水平。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因此,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是一个城市发达的高度概括。

例如,新加坡是亚洲的一个岛国,位于马来亚半岛南端,它的总面积约646平方公里,北面通过柔弗海峡与马来西亚相连,南面是新加坡海峡与印尼岛屿遥遥相对。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知名的花园城市,从上个世界60年代起,新加坡结合市区重建计划逐步建设并完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了今日具有完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体系的一个生态良好的热带城市风貌。

然而,在新加坡,它的公园体系由公园串联网络、邻里公园、和区域公园组成,规划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城市设计者根据人口分布的状况和城市设计的要求,新加坡在八十年代增加自然保护区、沙滩、海岸线和公园,以创造热带岛屿的环境。目前,新加坡公园总面积约256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6.4平方米,公园网络已初步形成,维持了城市生态的平衡。在城市中心区,绿地广场、邻里公园、区域公园布局均衡,这样既满足了人们聚会、休闲、锻炼等活动的需求,也创造了丰富的空间景观。

4.在现实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现状和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景观有如下三大体系应用:城市道路体系、城市公园体系、城市广场体系。在各个体系中,需要考虑到环境心理学在其中的作用。何为安全,顾名思义即为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安全,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应该遵循“安全第一”这个准则。道路绿化需要符合的要求有:符合车辆行驶视线不被阻挡和和净化空气的要求,在设计道路绿地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绿地要遮阳挡荫、防止眩目、减尘、降低噪音等功能; 当人们进入一个区域,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通过人们的五官感受来接受环境的信息,并且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把周围的绿地环境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整体的影响。人们通过环境知觉来初步感受和评价道路绿地景观,人类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但是人们也要有自己广阔的自由空间。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概念是由环境心理学家曾提出的。居住中心、公园、城市广场绿地等,在广场上要添加能够更大面积遮阳的树木,草坪要向城市居民全面开放,草坪单单只有草,还要添加遮阳避雨的地方,比如小凉亭之类的建筑,在生活区绿地中的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尽量按照具有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观花、观果植物等来选择。

5.环境心理学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心理学在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好环境心理学才能更好的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才能使我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得到发展。在将来,城市建设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建设城市: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相信只要人们科学的应用环境心理学建设城市,城市将会变得更加人性化。环境的综合体主要体现在一个城市景观,设计师应该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们的感受,设计出符合人们愿望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这样才能促进人们的活动持续有效的发展,体现城市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6.结语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人们在一个城市里对绿地建设,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个性,而且随着绿地的建设,也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有多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从这里体现出来了。使道路绿地环境人性化将有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认真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未来使用者将如何使用并評价道路绿地,把环境心理学所学得的研究资料转化成设计思路,这样才能做出最有效的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任倩岚,蒋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

[2]赵鑫,吕文博.环境行为学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初探[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石洋,闫红伟.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

猜你喜欢

心理学道路应用
“没有用”的心理学
道听途说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跟踪导练(二)5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