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区内的新农村整合建设规划的探索
2011-12-20王文平
王文平
【摘要】以蟒河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分析当前生态旅游区内新农村规划建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充分把握不同主体的诉求,构建行之有效的村庄整合办法,确保规划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新农村整合规划蟒河
蟒河生态旅游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40公里,是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物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区域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蟒河的山水景观,有“奇”、“幽”、“秀”、“险”四大特点,素有“黄土高原小桂林”的美称。
如何依托蟒河生态旅游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搞好风景区内村落整治及规划工作,协调处理好景区发展与村落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风景区乃至整个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1概况
1.1 风景区及蟒河村现状概况
2006年蟒河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加大了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西蟒线道路环境整治,连通洪水至南河、蟒源、蟒湖核心景点道路,改善了景区的主要道路交通;修建洪水生态停车场,洪水接待中心及入口大门,改善入口环境。
近年来随着蟒河景区知名度的提高,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2010年五一期间接待人数就达到了2万人左右,但随之也凸显出一些问题。停车、疏散场地不足,造成游客入口滞留时间过长;接待水平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差;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单一。
蟒河村位于蟒河生态旅游区东南、核心景区内。全村辖洪水、朝阳、羊圈沟、庙坪、前庄、后庄、秋树沟、上掌、东辿、草坪地、南辿、南河12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全村394户,1148口人,现状有耕地1375.85亩,村庄建设用地22.4hm2。
蟒河村内现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同时村内还有许多的古树名木,石墙、石街、石巷保留完整。
近些年为保障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蟒河村各个自然庄保持原村落布局,居住房屋大多也未进行修葺建设,存在许多危房;村委多年来没有批建房屋,村内许多适婚青年急需修建住房。
1.2 风景区及蟒河村现状主要矛盾
(1)村民耕种的土地因配合旅游开发全部流轉,景区提供就业岗位较少,许多村民长期处于待业状态,居民的损失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2)景区管理者与居民在利用景区资源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竞争关系,因此经常出现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管理者控制游客游览线路,吃、住、游、购等消费活动,在景区开发商指定地点进行,村内的商业、餐饮业、农家乐得不到充分利用。
(3)在景区开发建设、经营过程中,居民缺少话语权,因此在景区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和冲突。
2 村庄整合策略
2.1 整合原则
本次规划通过对各个自然庄在保护区的位置、上位规划定位、人口规模、经济状况、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统计,且通过综合分析对各个自然庄进行打分评价,得出:
(1) 60分以上的村庄4个,前庄、秋树沟、东辿和洪水,适合聚集发展。
(2) 50~60分村庄有2个,庙坪、南辿,用地发展受限。
(3) 50分以下村庄有4个,朝阳、草坪地、后庄、南河,用地规模小,不适合发展。
2.2 整合思路
根据前文对蟒河村现状建设条件评定分析以及村庄的性质、规模、功能和产业特点,对现有村庄进行分类整合,分为搬迁型村庄、缩小型村庄、控制型村庄和聚居型村庄4种类型。
(1) 搬迁型村庄
搬迁型村庄为位于蟒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风光揽胜区(核心景观区);以及村庄人口极少,较为偏远的村庄,基础配套难。在规划期内居民搬迁,利用其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开展旅游服务产业。属于该类型的村庄有南河、后庄、上掌、羊圈沟和草坪地。
(2) 缩小型村庄
缩小型村庄为处于缓冲区,影响沿线自然景观,对景区依赖度较弱的村庄。规划期内应逐步减少常住人口,并向聚居型村庄集中。属于该类型的村庄有朝阳和庙坪。
(3) 控制型村庄
控制型村庄为对于人口较多,对生态环境和旅游发展影响较小,村庄布局与建筑风貌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人文景观,且由于区位、交通等因素不易扩大的村庄。规划中应予以保留,整合一定的活动空间,并对居民数量严格控制,禁止人口机械增长。属于该类型的村庄有洪水、前庄、南辿。
(4) 聚居型村庄
聚居型村庄为用地条件良好、交通条件优越、便于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村庄。规划中重点安置搬迁型和缩小型村庄外迁居民,集中规模进行新农村建设。属于该类型的有秋树沟、东辿。
搬迁选址结合用地选址分析表,以及村民就近安置的原则。将上掌、后庄、庙坪部分影响景观的住户拆迁安置与秋树沟;将南河整体安置与洪水东南的缓冲区内;将羊圈沟、朝阳、草坪地安置与东辿。
3 规划实施策略
3.1 实施引导
“一村一品”的产业引导思路,根据各个自然庄的区位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将村庄分为农家美食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田园风光体验村、休闲度假村。将羊圈沟、草坪地等搬迁村庄,原址改建为茶舍、小型博物馆和驿站等,供游人驻足游览。
3.2 建筑风貌控制
蟒河村建筑布局要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虚实相间、高低起伏、抑扬错落。
在建筑设计上,尊重蟒河村传统住宅建筑的小空间、小围合的特点,色调以青灰色为主,将其反映到新农村的建筑户型的设计上,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4层,居民住房不超过2层。
考虑到区内石材不易大规模采集,村民建房材料可分为二类。一类为旅游接待以及处于主要道路沿线住宅,外墙采用当地砂岩石材,主要体现当地石墙、石屋的特色。
游客接待、休闲中心、村委、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后,建筑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应与场地周围环境和村庄空间肌理相协调,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3.3 建设标准
根据山西省农村宅基地标准,蟒河村新建农村住宅宅基地不超过133㎡。
本次规划村民自住宅基地为133㎡,旅游接待住宅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180㎡以内。
区内建筑按6级抗震设防,公共建筑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居民住宅采用砖混结构。
3.4 实施保障措施
在重视蟒河风景区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必须关注区内蟒河村问题的解决,关切村民脱贫致富的前景。要达到规划的理想目标,必须全面推动风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行动的保障就是相关推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1)产业推动
蟒河村新农村建设最有效的推动方式是产业化推动,其中特色餐饮、农家旅馆接待推动面最大、特色旅游产品放大效应最高。
(2)集体参与
集体参与可以实现蟒河村旅游对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效用最大化。让旅游的利益最大程度地留在村内。建立产业链本土化机制,逐步实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产业环节的供给本地化。
(3)政府扶持
新农村建设政府在项目示范、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与安全建设等方面的推动效率最高。政府扶持可通过加大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提供公共服务项目、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旅游商品店建设等方式实现。
4 结语
在类似景区内的新农村规划或者其他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一定要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政策。同时,深入现场调研,获取各个利益主体的设计构想,使规划能够协调好多方的利益。同时,合理利用景区旅游资源,改善和优化景区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景区与村落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胡洋、金笠铭 庐山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问题与整合规划[J].城市规划,2006,(10):55-59.
2 李宜斌、许 玲友善的生态干预和谐的乡村建设——以丹霞山规划为例的风景区农村居民社会调控思考[M]. 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3张艳明、吴樟荣 基于旅游业发展的风景区村落整治及规划研究——以金华双龙风景区为例[M].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6) :15971 - 15973
作者简介:
王文平山西省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男汉族 本科 助理工程师
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