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2011-12-20濮约新
濮约新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或服务,具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的双重属性。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完成各项科研、生产、专项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极其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含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含800元)以上,且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实物形态的资产。单价虽不满上述起点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财产,视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只拥有管理和使用权,而且管理权大多分散在特定职能部门,使用权则归固定资产的占有单位,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三权分离。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布在行政、政法和科、教、文等各个部门,担负着社会管理、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等繁重的社会任务。并且是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固定资产管理好、用好,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是摆在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总量和总额不断加大,构成也日益复杂。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不规范,导致固定资产存在的真实性和固定资产登记的完整性受到质疑,固定资产流失和账外资产现象广泛存在,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作用,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从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和地位来看,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有些单位没有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在一些人的印想中,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是财会人员分内的事,但会计内部牵制制度中规定账物分离,即管钱的不能管物。因此,不論单位大小,固定资产多少,都应有人负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虽然有人保管,但基本上是谁用谁保管,保管人员众多,责任不明确。另外,有些单位出借固定资产的手续也不齐全。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造成了部分固定资产的遗失被盗。
2、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账存和实存不符的现象。导致账实不符、家底不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一些以基本建设购建活动形成的固定资产,在验收入库时就存在操作上的特殊情况,如基建项目已完工使用,但没有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有时跨年度才验收。有些基建项目还包含有不需安装的专用设备,在购回后就能使用。这就造成设备和房屋已使用而长期不能办理入账手续。二是有些捐赠的固定资产不及时办理入账手续,使账外资产大量存在,虚增盘盈。三是对于报废、破损、外调、变价处理的固定资产,不按程序审批,徒有账目,而实物早已不存在。四是部门之间相互调用,不按程序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出现盘点时实物和账目登记的使用部门不符的局面。五是更换保管人员无交接手续,造成资产流失和账目不清。
3、特有的核算规定致使资产价值监督脱轨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上的弱项,资产购置后,直接在“经费支出”项列支,成为账面上一个数字。2006年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固定资产购置经各级财政局下的国库支付中心付款,国库支付中心履行了集中付款功能后没有再进一步的核算,而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仅对其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这个结果不能反映各级政府固定资产面的完整信息,意味着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一旦支出后就退出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为行政事务单位重资金、轻财产的现象埋下了隐患。现行的会计制度还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在报表上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这使得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折损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
4、缺乏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无章可循。比如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明确的手续,致使固定资产流失;有的固定资产长期使用早该报废,没有及时做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地反映,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严重不符。另固定资产购入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有主管单位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而下级单位却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收缴的或没收的固定资产和以收取固定资产实物的形式收取的赞助费,不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直接留用或被有关人员据为己有,单位对此没有任何管理,形成账外资产;以收取固定资产的形式抵顶往来款的,一些单位也不入账,出现两头挂账的现象等等。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以上现象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把单位的固定资产管好用好,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首先,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这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的基础。只有单位负责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到位,而且,《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其次,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要设置固定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岗位,明确分工,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保证记账人员与财物保管人员职权分离,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牵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2、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分布广,管理环节多。原传统的报表统计、手工核算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也很难及时全面地记录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和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随着办公条件的逐步改善,采用计算机管理固定资产,具有计算准确、功能齐全、速度快、显示清楚等特点。实际应用中,要注重抓好三个环节。(一)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地清查,一次把家底搞清,使账实相等、账账相符。(二)认真填报统一格式的报表,建好数据库。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具体分类,认真做好分类编号工作,并根据品名设置目录。(三)建立自上而下的计算机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审报固定资产情况,应打破传统手工填表上报的习惯做法,直接用软盘上报,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接到软盘,输入微机即可完成整个核算及综合情况,使之迅速掌握固定资产增减。
3、实行离职审计,进一步杜绝资产流失
在资产使用上,应坚持“随事不随人”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的人事调动较为频繁,而资产也往往因为人事调动出现物随人去而化公为私。为此,必须健全资产移交制度,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人员,要先清资产后离岗,先撤销资产使用卡,收回由个人占有使用的资产,然后办理调转手续;对单位领导离任,将资产与资金同时纳入审计程序,将任职期间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离职审计,依据资产和资金审计报告进行离职移交;对本系统内的调动,按其工作需要,仍需使用的资产,在征得原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变卡不移物的办法,由财务部门调整资产变动手续;对新的任职岗位不需要继续占用的资产,绝不能物随人走,变成私有资产。
4、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规范固定资产日常核算,健全包括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卡片账在内的各种账簿资料,加强明细算,对固定资产增减事项要及时入账,彻底消除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严格做到账卡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人对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度,确保固定资产按规定用途合理使用。严格固定资产清查制度,采用定期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情况,仔细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还应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那些侵占、挪用、非法交易、馈赠人情,以及毁坏、窃取、丢失固定资产的违纪违法和失职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追究法律责任,坚决查堵固定资产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严格固定资产核销制度,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报批审核程序,如实进行资产核销账务处理。对残值收入和转让收入要及时上缴或存入集中支付专户,不得坐支。同时,应将其全额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账户,不得挪用。
参考文献
财政部教科文司.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问答[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乔娟.小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
张鹏辉.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0,(7)
田静.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7)
王月荣.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