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优化控制
2011-12-20高俊英
摘 要:当前的建筑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建筑业对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竞争,而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在于三大目标的优化控制。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 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那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优化控制,是众多建筑业管理者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优化控制。
关键词:工程项目 三大目标 优化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要把握好三大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它们的制衡机制,掌握它们的控制方法,寻找三者之间的平衡点,确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合理运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对三大目标实施有效的优化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施工项目的建造成本,确保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取得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把握好三大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是施工项目的核心要素,把握好这三大目标的辩证关系是实现项目有效管理、保证顺利完成建设任务的前提。三大目标之间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对立的辩证统一体,不可孤立的看待某一问题,如果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三者关系的整体平衡,给项目带来不利影响。
在三要素中,工程质量是第一位的,质量的好坏必然影响进度和成本,只有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质量等级标准的工程质量才是合格的质量、经济的质量。根据有关规定,工程质量的等级标准可分为合格和优质两种。在工程建设中,不应随意提高或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对质量要求越高,施工成本上升越快,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再需进一步强化时,其成本将成几何倍数增加,但也并不是说对质量要求越低,成本就会越低,因为不顾质量,一味追求进度或利润,势必造成质量低劣,凡不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质量等级标准的建筑工程是不允许交工的,势必造成返工,既增加了成本,又延误了工期。而事实上,人们对质量并不是无限要求的,而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在这个范围内,质量和成本呈近似的正比例关系。
质量和进度之间也呈近似的正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若工期过短,要么需要采取特别的施工组织保证措施,比如:增加劳动力、增加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等,增大了资金的投入;要么使员工、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员工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必要的工作持续时间被强行压缩,改变了施工条件,影响了工程质量;若工期过长,则会造成人员窝工、机械设备闲置、资金占压、材料价格上涨等不稳定的因素影响,造成成本的增加。
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工程进度是实现利润的重要手段,工程成本是随着工期的长短而变化的,工期过短或过长都会造成施工成本大幅上升。在通常情况下,直接费是随工期的缩短而增加,当工期缩短到极限值时,直接费达到最高,间接费则随工期缩短而降低,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上述两种关系的叠加,直接费和间接费的叠加和为最小值时的工期,就是施工项目成本最小的最优工期。
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必然会产生长工期和高成本,进度过快会产生低质量和高成本,过低成本会出现低质量和长工期,而高成本也不一定就会有短工期和高质量。不能离开工程质量讲节约,而应在搞好工程质量中求节约。要把握好三大目標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均衡优化,以满足合乎质量标准和最佳工期与最低成本的统一,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也是施工项目成败的关键。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配置施工生产的诸要素,使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方案更加科学、经济、合理,对工程施工更具操作性、指导性。可以利用价值工程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分析论证,比选出最佳的施工方案。例如:在某办公楼施工前,选择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应采用的模板施工方案时,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比选了两种模板施工方案,即钢木组合模板体系和小钢模体系。从模板总摊销费用、楼板浇筑质量、模板人工费、模板周转时间、模板装拆的便利性等五个技术经济指标对该两种模板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核算两种模板施工方案的功能指数、成本指数和价值指数,由于本案中钢木组合模板体系的价值指数优于小钢模体系的价值指数,所以,最后确定选用钢木组合模板体系,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也节约了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3.优化网络计划:
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既定目标对网络计划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寻求满意的方案。对网络计划进行的优化控制,包括工期优化、工期-成本优化、资源优化三种。
3.1.优化工期:
要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有步骤的进行网络计划工期的优化,计算出网络中各项时间参数,确定出关键工作与关键路线,利用不同分配资源产生的时差来调整与优化网络,以求得最短的工期,不能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严禁随意压缩工期,否则,必然会带来重大质量问题和成本增加。在优化工期的同时,要综合考虑资源的配备量、费用的增加额以及对质量安全的影响等因素。尽量在不增加额外资源投资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要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施工顺序,确保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和有节奏地进行,使相邻两专业队能最大限度的进行搭接作业。
3.2.优化工期-成本:
可以采用最低费用加快法进行工期-成本的优化,寻找与缩短后工期相对应的最低成本。要认真分析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费用与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它是网络计划工期成本优化的基础。根据费用优化的基本思路有步骤的进行工期-成本的优化。
3.3.优化资源:
虽然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所需的资源量基本上是不变的,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和完成时间,使资源按照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它包括“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可以采用满负荷匹配工作法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力、机械、材料和资金等资源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在满足合同规定工期、确保合同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情况下,选择在相同条件下的投入资源组合最小的施工方案。比如:①优化施工劳动力计划,各工种人数及其高中低技术级别的搭配要合理。②优化施工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材料的供应应在不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尽量减少其运输和管理的费用。③优化施工机具、设备计划,合理确定它们的进场、退场的时间,避免因为进场后长时间闲置带来的施工成本的增加,在充分发挥主机效率的同时合理配置辅助机械,减少非生产工时,达到施工工序的连续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4.优化施工现场的规划与布置:
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合理的规划布置方案,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比如:①科学合理的规划施工平面可减少临时设施和施工用地。②临时设施的修建标准要根据工期的长短及工程规模而定,力求费用最低。④临时道路的布置要做到永临相结合,保证场内外运输的畅通。③要考虑方便的材料运输,尽量减少二次搬运的现象。⑤要使平面布置尽量满足施工方案中的施工顺序的安排,尽可能的减少因平面布置不当所增加的施工成本。⑥要保持一个清洁、堆放有序、整齐、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
5.做好管理目标的同步控制:
影响工程管理目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材、机、方法、环境等等,要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控制,减少或避免其对工程的负面影响,要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管理目标的同步控制,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益。
5.1.建立健全管理目标控制体系和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目标控制体系和制度是实现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要采取适当的组织措施,明确和完善目标控制的组织工作,以取得良好的目标控制效果。
5.2.加强质量管理:
要从宏观到微观方面做好质量控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中可能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源头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的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尤其是对影响质量成本较大的关键因素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要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保证“PDCA”循环。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质量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优质的产品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信誉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足以抵偿部分成本的增加额。
5.3.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建筑业是安全事故的高发行业,历年来国内外建筑业所发生的惨痛的质量和安全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标准规范,贯彻落实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5.4.加强工期管理:
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是工程项目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进度控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管理过程。可以采取挣值法综合控制进度与成本,也可以采用工期-成本同步分析法控制进度与成本,对拟采取的措施要计算经济效果,要根据网络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施工。采用流水施工方法,把每一道工序分配给专门的劳动者进行加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以达到作业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节约了经常更换工具的时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要采取措施做好冬雨季的施工,跟踪检查实际进度情况,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5.5.做好成本控制:
项目的成本控制应强调动态控制的原则、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要切实把握好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将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目标高度统一,力求实现三大目标的最佳匹配。形成以项目质量管理为核心,以施工网络计划和成本计划为主体,以人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为支持的项目计划体系。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工料机消耗,制定节约措施,做好成本核算、分析、考核工作,实现成本目标。
5.6.加强材料管理:
工程材料消耗量约占工程总成本的60%~70%,在整个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降低材料成本,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
5.6.1.做好材料的量价控制:
对材料计划的编制要进行适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的控制。要坚持货比三家的采购原则,坚持“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提高信息采集能力,做到优化采购。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争取材料直拨,减少中转环节,做好经济库存。严格控制材料的购进、保管和使用,确保材料质量。
5.6.2.组织好材料的进出场:
一项工程往往有成百上千种材料,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出场,保證施工的有序性。
5.6.3.节约材料使用成本:
节约资源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要采取措施科学管理,把节约材料使用成本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5.7.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强预控管理,防止合同外用工现象的发生,安排好各工序的衔接,加强现场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的管理。
5.8.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中,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就会伴随着某中损失。要建立风险预测机制,按照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去识别风险,对风险进行系统的、循环的管理,合理地使用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5.9.规范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
5.9.1.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合同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对合同的履行要进行跟踪、监督和控制。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如期交付产品,获得工程款,是施工企业的最终目的。
5.9.2.要建立索赔机制,提高索赔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造价管理就是索赔管理。工程索赔是保护自身正当权益、补偿工程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5.10.打通“PDCA”循环,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对各项管理目标要坚持做好“PDCA”循环的全过程控制,不断的发现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的总结经验,克服缺点,使企业在市场中赢得竞争。
总之,工程项目三大目标的优化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系统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综合效益。要有统一的思想、明确的目标、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控制管理目标,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做到事前计划预控,事中过程控制,事后纠偏控制。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真正做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立鳌头。
作者简介:高俊英(1965),女(汉族),河南省平顶山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招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