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规划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2011-12-20寇芳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关键词:旧城天安门文脉

寇芳莹

摘要: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以及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本文以城市规划建设为出发点,结合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人民需求做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历史文化特色实用性

一、旧城改造与城市的历史文脉[1]

舊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从根本上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反映出城市的发展过程、城市空间规划组织以及建筑和社会福利设施的完善过程。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旧城是城市文化的源泉和发展的根本,只有源泉不断,才能树立城市特色和魅力;只有根本茁壮,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有些地方盲目建造假“古董”,大量建设大屋顶、琉璃瓦的古建筑,如果在改造过程中以为恢复几座古牌坊,重建了几座古庙,就是保护了历史文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仿古式样的新建筑既没有历史价值,也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不搭界,这都是与建筑应反映城市历史文脉的原则相违背的,是城市文化的倒退。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新城发展与旧城保护历来是世界性的课题。法国巴黎的保护方法是“围着老城建新城”,而意大利罗马更是一个典范,“撇开老城建新城”。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倡导的“有机更新”模式,既要做到旧城改造,又要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他主张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改变“大拆大建”、“剃光头”式的做法,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社区发展等原则,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新建住宅要与古建筑形式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如果多一点对历史的尊崇和执着的守侯,历史留存给我们的珍贵资源就不会在隆隆的推土机声中烟飞灰灭。正如当年,为保护北京城墙,梁思成先生如杜鹃啼血,奔走呼号,流着泪说道:“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歌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如今,我们已经能够深切的体会梁老的心痛和无奈。

北京798艺术区是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从2002年开始,一批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开始进驻到北京798艺术区,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在这批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人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北京798艺术区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体现出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旧城改造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事实证明,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完全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双赢。古城保护得好,不仅不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在自己营造的文化环境下形成的,都需要在原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独具特色。城市文化环境的营造应是长期型的建设,而不是突击式的装璜。单霁翔认为,我们今天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建筑本体的物质要素,而且包括历史建筑遗产背后的故事,包括它里面的人文气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不仅包括静态的遗产存在,而且包括在保护过程对它的合理利用,也就是保护性再利用的思考和创造;不仅包括那些宫殿、寺庙等纪念性建筑,而且还包括一般市民所使用的那些普通建筑、乡土建筑等遗产,这些建筑更能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文物本体,而且包括它所处的环境,它所在的历史街区,它周围的自然风貌[2]。

从古雅典文明开始,西方进入了一个文化逐渐发展的年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城市充分利用了地域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自身的特性,从而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发展为具有地域特色的的“品牌城市”——从威尼斯用水征服了世界,到鹿特丹用船承载起了欧洲;从夏威夷用波利尼亚文化迷倒了世界游客,到罗马建筑让世界为之震撼;从维也纳用音乐勾住了世界人民的魂,到佛罗伦萨用绘画与雕塑让世界为之赞叹;它们都是通过富有特色的城市地域文化而推动其一步步前进的。这些成功的城市发展都说明了:结合城市自身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城市发展的王道。

在城市快速膨胀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设计也进入了中国。北京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由法国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的“水蛋”(国家大剧院),虽然也带来了国际化的设计思想,但在北京城却显的格格不入,它斩断了长安街、故宫的文化脉络,与旁边的故宫、大会堂极不协调,并不适合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样华而不实的建筑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破坏了北京原有的城市风格与文化传统。

张开济在设计天安门观礼台时,竞争很激烈:建筑师们出了很多份设计方案,有的设计师把观礼台设计得特别突出,高过天安门的宫墙,上面还计划修一大排颜色艳丽的琉璃瓦;有的设计师将观礼台设计成金黄色,比天安门还鲜亮,和天安门的形象大相径庭,最后,还是张开济的设计方案胜出。结果也证明他设计的观礼台是合理的,因为既然是国庆才启用的观礼台,就是一个实用性问题,越不起眼越好,没有必要建得富丽堂皇,那样只会喧宾夺主,破坏天安门的古朴形象。仔细看天安门观礼台,高度比天安门的宫墙还矮一些,广场上的游人视野可以越过观礼台,看到里面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样才符合天安门观礼台的要求和形象。

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环境与地方文化的联系,建筑设计不能只顾自己的一个设计,要和整个城市的风格相和谐,凸显城市特色,这样才可以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4]。

三、城市规划与“人民的城市”

张开济认为:建筑贵在因地制宜,现代的建筑思想是以人为本,让人觉得美,有亲近感,住着也舒适,人是为主的,建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城市规划必须注重实际,以满足市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为根本目的[3]。

由此可见,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规划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让市民由衷地感觉到“城市是我的”。这就需要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的基础之上,减少华而不实、标新立异的地标式建筑,坚持人本化的观点和实用性的原则,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理性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以此保障城市既好又快地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避免互相攀比,急功近利,大兴土木;避免存在贪大求洋、喜新厌旧的思想,盲目地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过度超时的建设项目。城市的改造最要紧的是方便群众,为群众谋利益,从而让百姓有归属感。

大剧院的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以上内容。且不说它的外观设计是否符合北方气候和环保要求,其建造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就大大超过了其他一般的建筑。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实应该把这些钱用在更务实的方面上,比如先完善必需的基础建设,满足居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岂不是更好?

总结

城市规划不是推土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着一个继承、更新、改造、保护、提高、发展的复杂过程。我们不能用单纯的思维、冲动的激情来对待,更不能照搬国外的建筑风格,这样就铲掉了城市的根,扔掉了我们赖以骄傲的城市特色。应在遵守实用性原则的前提下,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建筑,这才是城市规划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孟延春. 北京旧城改造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S1).

[2] 常艳,张倩,张文朝. 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J]山西建筑, 2004, (19) .

[3] 何卫东,禇晓武. 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J]. 江苏城市规划, 2006, (07) .

[4]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旧城天安门文脉
秋日忆绍兴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high school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前看升旗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北京旧城交通规划建设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