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总量控制研究
2011-12-15杨玉刚
杨玉刚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4)
秦皇岛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总量控制研究
杨玉刚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监测站,河北秦皇岛066004)
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分析过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基于环境承载力,确定了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提出开发区总量控制方案和措施,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总量控制
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RDEA(Regional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是在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而产生的,其研究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一定区域环境范围内,为了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对排入区域内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以维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未能考虑多个项目对生态系统的累加效应、生态系统对增加开发活动的非线性响应、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蚕食”效应及不同环境变化之间的协同效应等累积影响,因此,需要从较高的层次和较宽的区域尺度建立新的适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考察多个开发项目对环境和生态可能产生的各类效应和影响,满足对区域或更多范围进行环境评价和管理的要求。由此可见,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兴起,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环境影响评价自身发展的结果。
开发区域影响评价中的总量控制和分配问题不确定性很强,所以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在区域详细规划未制定、项目未曾立项或项目未进入开发区的情况下,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其排污总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分配。
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核定出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并进行合理分配。总量控制分为目标总量控制和容量总量控制[1],目前我国基本上以目标总量控制为主,正在向着容量总量控制方向发展[2-4]。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即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5]。
区域环境承载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问题[6-7]。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区域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环境承载力分析的总量控制方法,可避免当前总量控制的注重点源而忽略非点源、注重主要污染物而忽略整个水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使控制结果及方案更加系统、全面、客观、科学。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毗邻京津,联结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全区规划控制面积128km2,分东西两区:东区位于万里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老龙头东侧;西区紧邻著名避暑胜地北戴河。拥有海岸线6km,海域面积23.81km2。201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3亿元人民币,占全市19.4%;财政收入25.4亿元人民币,占全市18.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22.7亿元人民币,占全市47%;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到位内资75.24亿元人民币。
本文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总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1 水环境承载力和总量控制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纳污河流为小汤河和深河,两条河流都属于季节性河流。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原则上不要求确定季节性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进行开发区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的评估,仅对水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1.1 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根据开发区规划,生活用水量指标为360L/(人·d),工业用水量指标为0.62万m/(km·d),开发区全区工业用水量为6.77万m3/d,生活用水量为3.6万m3/d,管网漏失量及未预见量为1.56万m3/d。
开发区在采取中水回用等措施后,水资源需求2010年为1602万m3,2020年为3281万m3。根据秦皇岛市水资源平衡,2010年秦皇岛市水资源盈余量为9971.5万m3(90%保证率),2020年为8600万m3(95%保证率),因此,秦皇岛市水资源量能够满足开发区发展需要。
1.2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2.1 总量控制方案
根据《秦皇岛市“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指标》(秦环[2007]5号),分配给开发区COD排放总量为700t,包括西区和东区,西区为本次规划范围,在扣除分配给东区具体企业的总量后剩余459.3t,作为西区的总量控制目标。按照“增产不增污”的政策,开发区2020年总量控制指标按2010年总量执行,即COD为459.3t。
开发区2010年和预测2020年COD排放情况见表1。
表1 开发区2010年和2020年COD排放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2010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没有超过总量控制目标(生活污水总量计入市属企业),但2020年排放量超过控制目标,需要采取措施削减。
1.2.2 总量控制措施
1.2.2.1 开发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
2020年开发区COD排放总量超过了总量控制指标,需要将污水排放量控制在3.6万t/d之间,即2020年中水回用率达到51%的情况下,可以满足2020年的总量控制目标。开发区中水回用的途径包括绿化用水(0.22万t/d)、道路广场洒水(0.52万t/d)、冷却水(0.69万t/d)、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0.33万t/d)、工艺用水(1.98万t/d)。
1.2.2.2 秦皇岛市水污染总量控制措施
秦皇岛市“十一五”期间COD总排放量需要由2.2万t削减至1.8万t,维持秦皇岛市在《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指定的严格削减措施:在昌黎县龙家店建设处理能力为2万t/d的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饮马河流域淀粉、粉丝加工废水;按照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造纸、化工、淀粉等工业污染治理,解决洋河和人造河污染问题;在青龙河流域,加强铁选、炼金企业的水污染治理,解决青龙河污染问题;积极推进污染治理设施的社会化运营,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按照《医院污水技术处理指南》规范建设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多处污水处理厂和水污染防治工程,秦皇岛市才可以实现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的任务。
2 大气环境承载力和总量控制
2.1 大气环境容量
环境空气容量就是指在满足环境功能目标要求下,环境空气中允许接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排放总量现值)。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在10km2数量级。规划实施后,开发区的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高架源。对于高架源而言,采用A-P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不能反映大气扩散能力的作用。目前开发区的高架源布局为已知,因此,采用模拟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
污染源:开发区内的面源和高架源。
总量控制因子:SO2。
主要控制点:东甸子、义卜寨、望海店、杨庄户、孟营、棉纺厂(常规监测点)、巨牛乳业(常规监测点)、北戴河常规监测点。
控制标准:东甸子、义卜寨、望海店、杨庄户、孟营、棉纺厂、巨牛乳业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北戴河常规监测点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
预测模式:《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1993)中预测模式。
测算方法:低矮面源对近地面污染影响严重,不应增加排放量,面源保持不变;工业点源排放量逐级增加(原排放量逐级增加10%)。经过预测,各控制点位未超标天数不少于《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定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少于350天。
对各高架源的SO2排放量逐级递增后,各控制点叠加背景值后日均浓度最大值和年均浓度见表2。
表2 SO2多倍大气污染物排放模拟结果
模拟表明,在规划的污染源布局情况下,SO2在规划的污染源排放量基础上高架源等比增加80%,大气环境质量超标天数将达到15天。而《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定的天数为15天,可见规划污染源中高架源排放量等比增加80%即达到最大允许排放量,即大气环境容量为4591.1t。
2.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2.2.1 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容量的作用
在规划的情境下,开发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容量利用情况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规划范围内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超过大气环境容量,且仍有较多的环境容量。
表3 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利用情况
2.2.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和控制措施
2.2.2.1 总量控制方案
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局发布了《秦皇岛市“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指标》(秦环[2007]5号),分配给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污染物SO2的总量控制目标为4500t,分配指标中分配给开发区的总量为开发区西区(规划范围)和东区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总和。在扣除分配给东区具体企业的总量后剩余2337.8t,作为西区的总量控制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增产不增污”的要求,2020年总量控制指标按照2010年控制指标执行,SO2为2337.8t。为达到SO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需要采取措施削减。
2.2.2.2 开发区总量控制措施
动力公司的脱硫设施为冲击式水浴除尘器脱硫,脱硫效率为60%。建议动力公司采用石灰石脱硫方法,脱硫效率可提高到85%,2010年SO2排放总量为1824.8t,预测2020年为1827.0t,可以实现SO2的总量控制目标。
开发区应当加强对同和热电、动力公司等锅炉的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在适当的时候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控制总量排放;应当限制小锅炉建设,同时加强对工业窑炉的监管,保证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
3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本文用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A来描述这些区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对于一个确定的区域,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是土地对人口数量、经济类型和规模的承载能力的量度。当A≥1时,土地满载或超载,应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增加;当A〈1时,该区域尚有开发潜力。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A)
开发区202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5万人,规划各类用地面积见表4。
表4 开发区土地资源承载力
根据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评价开发区的土地承载力。从表4可以看出,开发区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低,尚有一定开发潜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建设,饱和度将逐渐增加。
开发区土地建设应当满足《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同时按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要求,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益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15亿元/km2,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生工业产值63亿元/km2。
4 结语
从1995年总量控制的提出至今,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经在我国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虽然在应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但是,作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量控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分析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构建了适用于新建开发区的、有效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框架以及排污分配和削减方法,为企业排污申报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快速审批提供了支持,能有效地指导区域开发中的环境管理。
[1]吕春玲.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总量控制分析与方法——以乌鲁木齐县水西沟乡城镇化建设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7):132-140.
[2]陈会广,曲福田,陈利根.环境容量使用权:为节能减排立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3):1-5,10.
[3]李利军,李艳丽.基于环境容量生产要素理论的绿色GDP核算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2):36-42.
[4]安磊善,程丽华.薛城沙河水环境容量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23(2):67-68.
[5]宋照亮.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承载力指标的选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2):167-170.
[6]蔡艳荣,丛悄,曲蛟.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84-189.
[7]李朝辉,魏贵臣.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及实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1):75-76.
Research on Total Quantity Control in Regional EIA of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g Yug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Qinhuangdao Hebei 066004,China)
Procedure and method of total quantity control of pollutant discharge in regional EIA were studied taking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s an example.Based on environment capacity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total discharge of the pollutants was determined.Total quantity control plan and measures were proposed and feasibility was studied.
Qinhua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regional EIA;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environment capacity;total quantity control
X820.3
A
1008-813X(2011)04-0005-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1.04.002
2011-06-30
杨玉刚(1974-),男,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毕业于燕山大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专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