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0年的艰辛与辉煌:卡尔·蔡司集团访问记之二

2011-12-15BY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车房宝岛蔡司

BY 本刊记者 张 跃

160年的艰辛与辉煌:卡尔·蔡司集团访问记之二

BY 本刊记者 张 跃

160 Years of Hardships and Glory Carl Zeiss Visiting Script (Part 2)

在上一期的报道中,记者怀着十分崇敬和震撼的心情向读者介绍了蔡司集团怎样从一个小作坊,在经历了无论是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分裂所带来的打击都没能阻止蔡司人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最终演变为现在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的风雨历程。大家对蔡司集团可歌可泣的传奇历史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想知道今天的蔡司集团在经过了160年的发展后又创造出了多少奇迹,而这些奇迹对人类对世界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今天的卡尔·蔡司集团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有着怎样的规划与打算?记者将为你去揭秘这一切。

卡尔·蔡司总部办公大楼

作为全球化的企业,卡尔·蔡司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代表着光学技术的最高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的先锋,其商业领域涵盖了医学和制药研究、工业系统解决方案、生活消费品以及视光保健品等4个方面。无论在显微镜、高精度望远镜还是在电影工业方面等诸多光学领域都同样表现卓越、独树一帜,蔡司终极光学能量块的范围包括了从微观到宏观到动态电影,蔡司在各个领域的卓越表现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2005年,当新的蔡司集团刚刚成立一年左右,第一个大手笔就展现出来,集团所属的镜片事业部兼并了一个久负盛名的镜片品牌公司——苏拿国际有限公司。苏拿(SOLA)源于澳大利亚,之后将总部迁到美国。在新成立的卡尔·蔡司光学的企业文化里,苏拿崇尚轻松生活方式加之其高科技的专业技术为顾客带来完美的视觉享受的文化与德国蔡司的严谨化、学术化的理念得到结合。卡尔·蔡司与苏拿的成功合并,意味着这两个视光学领域久负盛名的公司终于在各自的专攻领域里强强联手,结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够提供完整视光学产品的光学公司。

在兼并了苏拿国际集团以后,镜片事业部又与公司视力保健部合并,创立了EQT和卡尔·蔡司光学的合资公司——卡尔·蔡司光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卡尔·蔡司微电子有限公司的新工厂正式落成,全球最现代化的光刻技术产研中心就此投入使用。自此,全球三分之二的芯片都是由卡尔·蔡司ASML领先的光刻系统制造出来的。

2008年,卡尔·蔡司光学发明了渐进镜片三维博锐GT2 Asiana,这种镜片根据亚洲人的脸型专门为亚洲人设计的。其实,蔡司早在1993年就推出了渐进镜片并获多国专利,更在1995年率先推出1.8及1.9高折射率镜片。亚洲人渐进镜片的诞生不仅是蔡司在技术上的一大创新,也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更是蔡司集团注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2010年,卡尔·蔡司集团全面收回卡尔·蔡司光学的股权,从此,卡尔·蔡司光学成为卡尔蔡司集团的一员:视力保健(vision care)事业部。卡尔·蔡司光学的整合加盟使得卡尔蔡司集团更为壮大,更具国际性、全面性,使其无论科研、生产都名副其实地成为一家多元化的全球性的国际化公司。

到如今,卡尔·蔡司集团在超过31个国家拥有12000名雇员。在全球拥有包括中国广州在内的5个大型制造基地,65个车房中心。

卡尔·蔡司集团在德国Aalen的镜片制造工厂

蔡司光学事业部建在德国Aalen,设有最先进的镜片制造工厂,是全球最大的零订工厂和物流中心之一。记者曾经有幸随中国宝岛眼镜集团一起亲临该工厂的车房片生产线进行参观,走入车房片生产线,一个生产工艺流程图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个图表反映了蔡司公司车房片从接到订单到发货的全部过程,而这一过程里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时间标示。在车房片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从毛坯的选择、镜片的研磨、成品的检验到最后的成品包装的全部过程都是通过全自动化的机械手来完成。只是到了所有的产品都已包装完毕,发货前为避免发货地址有误才会由工作人员进行抽查,以确保产品能及时准确地送到客户手中。正因为有如此自动化的操作流程,蔡司公司才能1年销售超过1.5亿片镜片。生产线每天都要处理250,000 份订单,每天要生产65,000片车房镜片,向全球超过15,000家客户交付产品。这一个个惊人的数据与蔡司的自动化流程密不可分,让人着实惊叹不已。

在这一次的采访中,记者也着重了解了卡尔·蔡司集团在眼镜镜片方面的运用。蔡司的终极光学能量库不仅包含镜头,还包含整个系统——从诊断治疗解决方案到装配技术。这种理念被称为“轻松视力”,带来超精密的中心定位和精准的镜片测量数据两者的结合。除了镜片本身的卓越质量外,“轻松视力”还带来镜片科技与配戴者的眼睛之间的完美结合,使配戴者戴上眼镜后就能得到最好的、更舒适的视力。

卡尔·蔡司集团位于中国广州的制造基地

卡尔蔡司集团市场副总裁Frank

近日,记者在北京采访时得知卡尔·蔡司集团市场副总裁 Frank先生等集团高管,将前往位于北京的宝岛眼镜百货店参观时,随即通过宝岛眼镜董事长王智民先生向其提出了采访Frank先生的要求,尽管Frank先生当天的行程已经排满了,但还是挤出时间非常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当记者请他就中国镜片市场谈一谈他自己的感受时,Frank先生说道:“卡尔·蔡司镜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都是以每年30%速度持续递增,这说明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之大,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者对蔡司镜片的认知度也是与日俱增而且群体越来越庞大,因此我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当记者请Frank先生再谈一谈他对中国的眼镜零售市场的感受和卡尔蔡司集团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何打算时,Frank先生告诉记者“在中国的眼镜零售市场上,几乎都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在眼镜店里,多数消费者都是愿意花钱去选择镜架,却并不注重对镜片功能的选择。因此,蔡司在今后的市场策略中,将在进行品牌推广的同时,尽可能地直接面对消费者,以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镜片的各种知识,比如镜片的功能、材质等等。把以前只是由眼镜零售店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单一方式改由我们共同来完成。对此,我们首先尝试性地在‘成长乐’镜片推广上,直接面对面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告诉消费者这是一款专门针对青少年近视而设计的镜片,佩戴它会让你感受到那些益处,当然我们也非常注重倾听家长们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并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成长乐’的推广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在市场推广方面必须要尽量将相关产品的资料简单化通俗化,比如老花镜片、渐进片、超薄镜片等等他们各有什么优点和特点,他们的优点与哪些设计有关,把这些信息尽可能多的传递给消费者,让更多的消费者都知道哪一类群体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镜片最合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品牌的根植到消费者心中,从而带动销售。”最后Frank先生还告诉记者“卡尔·蔡司集团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会一如既往的做好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工作外,还会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向广大消费者奉献出更多品质优良的产品。”对于中国市场Frank先生还希望通过本刊告诉广大消费者“卡尔·蔡司集团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也会在售后服务的工作上加大投入并不断完善售后体系,全心全意地为中国的消费者排忧解难,让每一位佩戴蔡司镜片的中国消费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卡尔·蔡司集团的优质服务,还能够体验到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蔡司镜片给你所带来的视觉享受。”

(从左至右)宝岛眼镜财务长陈文馆,卡尔·蔡司光学亚太区高级市场总监裴铭濂,卡尔·蔡司光学大中华区总经理黎荻茵,卡尔·蔡司光学日本区总经理Alex卡尔·蔡司集团首席营销官Ulrich Krauss,卡尔·蔡司集团市场副总裁Frank,宝岛眼镜营运长刘继忠,宝岛眼镜商品部副总经理杨博兴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的卡尔·蔡司集团的企业风采以及蔡司人为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无法面面俱到地一一展现给大家。记者将在下一期带您走进蔡司博物馆去感受和见证蔡司人所创造的历史辉煌。

卡尔·蔡司集团市场副总裁Frank(中)、卡尔·蔡司光学亚太区高级市场总监裴铭濂(右)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中国宝岛眼镜集团赴蔡司集团考察团成员在车房片生产线参观

猜你喜欢

车房宝岛蔡司
邮票上的宝岛风光
尼康与ASML、蔡司达成12亿元赔偿协议 以解决专利诉讼
宝岛寻宝记
封面故事
热带宝岛海南
安全驾驶进行到底 蔡司×奔驰大事件
化解视觉挑战 提升驾驶体验 蔡司驾驶型镜片
——划时而至的驾车新伴侣
不是所有的车房,都能“2天交货,超3天免费
中国车房力量
车房门前一个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