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发展回顾与模式总结

2011-12-12林书兵徐晓东车伟坚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19期
关键词:校际协作远程

□ 林书兵 徐晓东 车伟坚

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发展回顾与模式总结

□ 林书兵 徐晓东 车伟坚

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在国内开展已有十余年,对这期间的项目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能够给后续的项目开展带来启示。笔者基于自身的项目实践,从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开展背景出发,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当前业已开展的几个典型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探讨近年来远程合作学习实践当中达成的基本共识和形成的一些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式,以期对今后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发展有所启示。

远程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一、前言

远程合作学习是网络时代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国内外都有不同形式和规模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在开展和实施。远程合作学习虽然诞生不久,但却有着深刻的历史发展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活动,如表1所示。这些研究大多以学习者探究为主,采取远距离合作学习或研究的形式,内容一般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与生活实际相关或与自然环境相关的主题,合作过程一般体现出参与自愿性、协作范围广和学科跨度大等特点,一些大型的国际远程合作学习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1]对远程合作学习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原因,可以发现,远程合作学习的蓬勃发展除了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外,还与工业化模式下学校教育的一系列弊端和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相关要求有关。[2]

具体到我国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发起,要从合作学习理念的深入与推广谈起。一方面,基础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传统的集中单一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不改变,那么培养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全面和创新的人才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我国边远农村地区还面临着严重的基础教育困境,由经济困难、师资落后和资源贫乏等原因导致的教育落后现象长期存在。因此,如何转变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偏颇,如何在短期内尽快改变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现状,促进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是当前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表1 国外开展的典型远程合作学习项目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网络的方便性和快捷性为教育提供了多种可行的教学模式。同时,我国正在大部分中小学开展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发展“校校通”工程,发展基于广播电视、卫星发送的教育节目,以及基于网络的教育节目等,这些措施都为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提供了开展远程合作学习的硬件条件。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致力于推动远程教育和远程合作学习,一些大型项目相继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得以开展。“农远工程”在农村中小学推行三种建设模式,广大中小学在具体实践中也据此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和活动经验。随后,一些基于远程合作学习方式的跨地区跨国的合作学习项目在中小学相继开展起来。

从本质上看,远程合作学习仍然是建立在传统合作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加强学生之间合作、转变师生角色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我学习的需求。因此,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产生和发展势在必行。

笔者所在的认知与技术研究室自200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远程合作学习的研究工作,笔者本人也曾在2005~2008年期间参与了儿基会“姊妹学校项目”的具体指导工作,在阶段项目取得进展的同时,笔者也从多渠道对同一时期开展的多个同类型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进行了调研,如表2所示。与此同时,许多来自一线的专家和项目参与人员也基于自身的具体实践,就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这其中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值得推广和分享。为此,笔者在自身实践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就过去十年来我国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开展过程当中的一些有效策略、方法和理论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对今后远程合作学习项目活动的开展有所裨益。

二、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总结

美国远程教育专家Judi Harris在其《虚拟建筑》一书中对远程合作学习项目作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包括项目的类型划分、活动结构的剖析、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循环设计过程、成功创建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八个步骤、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网站开发要领,等等。当前国外的远程合作学习基本上是基于Judi Harris的理论去开展实践活动的。[3]有关远程合作学习活动的实质,笔者比较赞同它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社会学习四种学习理论的整合应用的观点。如行为主义强调动作技能的强化和激励;认知主义强调学习动机的激发;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时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强调学习者自己确定问题并合作解决它;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交往,重视模仿、示范等人际交流的重要作用。在远程合作学习活动中,这四种学习理论都有体现,但从本质上看,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实施基本上采用的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即学生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在精心设计任务、活动的基础之上,以小组方式进行较长时期的开放性探究,并将学习结果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自身能力提高的一种学习模式,体现了做中学和任务驱动的基本理念。[4]

在活动模式上,目前普遍认为远程合作学习主要有两种基本组织模式:共同协作建构模式与差异化建构模式。共同协作建构模式是指来自不同地区或学校的学生,通过共同协商确定学习主题与任务,并围绕该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活动,最终协同建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并制作出项目作品的过程。差异化建构模式是指来自不同地区的学习小组,围绕某一特定的学习主题,按要求完成各自的探究活动并提交作品和相关数据,所有学习小组在分析各小组提交的作品与数据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结论,完成知识的建构。[5]笔者所在的研究室在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中,从促进不同地区学习者开展网络协作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促进觉知和开展以协调为主的协作互动策略,以利于协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6][7]

在活动类型上,通过对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开展的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这一活动形式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许多国家和学校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国际上倡导的远程合作项目在国内更多是以校际协作的形式开展的,因此国内更多地将这一学习形式称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同时它与基于差异性的学习、基于专题的学习、基于网络的综合性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等概念紧密相关。根据项目主题以及理念的不同,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Judi Harris的分类标准,将校际协作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交流与分享层次、信息搜集与分析层次、问题解决层次[8],朱益明教授据此进一步列出了这三个层次的具体表现形式,如表3所示。[9]

表2 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主要远程合作学习项目

表3 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基本形式

在活动的组织上,有学者根据我国前期的项目实践提出两种合作趋势,一是校际之间的合作,二是区域内部学校间的合作。前者的合作可以加强东西部合作、城乡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后者合作学习项目的选择可以更好地结合本地教育发展实际,利于得到教育行政的支持帮助,利于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10]

如前所述,远程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远程合作活动的设计,众多学者将目光投入到了这一关键环节。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相关研究虽然在表述上有差异,但基本上认同远程合作学习活动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即确定学习主题、寻找合作伙伴、制定活动计划、开展网下实践活动和网上深入协作实践、总结和反思活动成果等。[11][12]

有学者据此提出了进一步的活动开展保障性策略,即项目选题的适宜性策略、目标的具体性策略、合作伙伴的针对性策略、活动类型的简明性策略、项目管理的自主性策略和效果评价的过程性策略以及成果分享的鼓励性策略。[13]还有学者依据活动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从活动过程当中涉及的主体、客体和共同体以及工具、规则和分工六个相互作用的要素出发,提出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应重视对活动要素、活动基本流程的分析,重视活动工具的中介作用以及活动目标的明确性,并据此提出了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框架,即活动目标设计、任务和问题的设计、组建学习共同体、活动过程设计、活动评价设计等。[14]

此外,针对远程合作学习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学者基于具体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案例,从主题、活动步骤、策略和脚手架、协作平台、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分别针对师生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低、缺乏协作学习经验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框架性策略。[15]

一些一线项目管理者也从项目活动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实施策略,如选题应着眼点小,目标应具体,应既注意共性又体现差异性,应考虑与学科课程的相关性和学科综合性;在活动的组织策略方面,应强调协调者的作用,多方参与者应分工明确,协作交流应注重创造性思维和方法的总结等;在资料收集整理策略方面,应强调真实,及时,内容逻辑结构清晰,有证可举等;在活动的培训和指导方面,应强调培训师生和学校领导以及家长等都作为培训的对象,应考虑参与者的实际,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应及时反馈保证效率等。[16]这些来自项目实践的反馈为后续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项目实践中,笔者所在研究室围绕项目开展的基本理念设计了大量的学习活动,其中有与学科教学紧密相关的,如“走近鲁迅”、“我爱家乡的山”和“童话世界——听童话,读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画童话,演童话,评童话”(以下简称“童话世界”活动)[17];还有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如儿基会Logo设计评选活动、“追源溯源,探寻民居”、“春节”、“‘行’的探索——各地交通状况的调查”、“家乡文化之我们身边的居民建筑”等。此外,为了更好地关注儿童的实际需要,同时在学校以外更大范围内寻求支持和合作,我们还设计了“友谊”、“超级班会”、“我心中的爱生学校”和“生活在农村vs生活在城市”等系列专题活动。其中,“童话世界”活动和“超级班会”活动取得了较大成功,得到了项目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小学生们的喜爱,后者还通过与CETV教育栏目合作在教育电视台播出,开创了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理念推广的新渠道[18]。在此,笔者将重点列举“童话世界”活动的详细设计思路,以期能够对类似的活动设计有所启示。

1.设计理念

中国—联合国“姊妹学校”项目(以下简称“姊妹学校项目”)是联合国儿基会远程教育项目框架内的跨周期子项目,其具体目标是在东西部的小学建立手拉手“姊妹学校”关系,开展远程合作学习,从而缩小东西部小学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项目学校(西部)和合作伙伴学校(东部)之间开展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校本行动研究;促进项目学校和合作伙伴学校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19]。为此,我们在具体项目活动设计时提炼出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首先,活动主题的选择要与儿童的兴趣结合,活动目标要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要能与一定的学科教学紧密相关。如关于童话的主题活动就直接与儿童的兴趣贴近,这一活动蕴涵的内在规则,要求不同地区的学生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完成撰写一篇童话故事的任务,同时活动过程中设置的各种故事情节和想象空间满足了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活动中开展的童话创作也为小学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践机会。因此,这一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符合项目的基本理念,最终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次,活动要体现“携东帮西”的基本方向,在承认双方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差异的同时,要合理利用双方学校在地理、文化、学习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活动的开展继承了校际协作学习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中业已形成了较为普遍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这一模式来开展项目活动,可以有效地联结东西部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找到他们的共同兴趣和话题,同时合理地利用东西部学校在地理、文化和环境各方面的差异,以各种生动的方式来开展主题创作。[20]

2.前期准备

如何有效地对项目学校的教师进行培训是活动开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项目启动之初,中央电教馆就组织了国家级的项目骨干教师培训班,各地区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会,项目培训倡导的参与式培训方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赞同和认可。此外,项目指导组通过组建项目教师共同体的方式,定期在网络上召开合作学校实时在线会议,也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另一有效方式。经过三年的项目活动,大多数教师业已熟悉网络在线会议的程序和步骤,这一交流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交流中逐渐得到推广。

3.活动评价机制

全面科学的评价是项目活动开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在项目活动之初就制定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相关职责,同时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任务进行了分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种搜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如学生活动资料文件夹、协作报告以及在线会议记录等。中央电教馆对每期项目都组织了大规模的成果征集和评选活动,组织专家对项目学校、教师和学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依据审定的评价量表进行了细致量化的评定,如表4所示,确定了各阶段项目开展的优秀个案,并进一步通过成果交流和座谈会等形式,将这些优秀个案的经验在广大项目学校中分享。

表4 “姊妹学校”项目评审过程

4.活动目标和效果

“童话世界”活动是针对儿童的兴趣开展的联系学科教学并强调协作学习的典型校际协作学习活动,活动以当前教育最为关注也是基础教育中最为缺乏的创造性问题作为出发点。小学生通过最初被动地听童话,到最终独立地写童话直至生动地演童话的过程(如表5所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特别是与人合作和进行评价的能力。活动采用的ISnet网络协作平台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功能支撑,不同学校的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分组、协作讨论、论坛发言、提交资源和撰写体会等,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童话世界”活动在课题组几位教师的指导下,共组织了八次全体教师例会,在ISnet平台上共形成了几百篇不同形式的童话作品,学生之间的评论回帖数量高达数千条,其中涌现了大量由儿童协作创作的优秀童话作品。

“童话世界”活动将结合学科、激发兴趣、激发创造、培养能力和创作作品等目标都融入到活动设计当中,活动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活动的成功为后续设计其它类型活动积累了很好的经验。据此总结远程合作主题的主要类别,可以包括:旨在获得知识和概念的主题(如小灵通信息台、儿童自然探奇、温度与热的探析);体现分享和分类的主题(如交通工具调查);以合作完成任务为目的的主题(如合作完成一篇作文、合作谱写一首曲子、合作解决一个问题);旨在理解复杂任务和概念的主题(如同读一篇文章写出读后感并评论和重写历史),等等,希望这些典型的案例可以为今后的远程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提供示范。

三、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实施的主要困难和效果反馈

有学者对国内一些大型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21],笔者也曾通过参与“姊妹学校项目”的调研、合作伙伴学校参观、中期监测和评估、阶段性经验交流与分享以及作品评选等活动[22],发现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实施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合作壁垒:

1.由于东西部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区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网络合作开展困难。此外,地理、文化、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所引起的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师生和家长对于项目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

2.远程合作学习对于合作学校师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活动方式,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的教师,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比较缺乏,对开展远程合作学习所需的指导技能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如何针对具体的项目活动设计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如何有效地组织各种级别和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

3.参与项目的学校普遍面临着日常学科教学的压力,同时,参与项目的学生家长对项目的认识常常存在潜在误区,因此,如何在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既不影响正常的学科教学,又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是项目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

4.项目实施的周期较长,规模较大,任务较重,师生在参与项目活动过程中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设计一种客观可靠的评价激励方式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

对远程合作学习相关项目实施效果的调研表明,远程合作学习在被引入到传统学校教育后,影响了师生,为东西部学校带来了学习内容的变革、教与学形式的变革和学校文化的变革。[23][24][25][26]当然,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有效实施需要依赖多种条件,如合作主题、合作方法以及合作平台的构建等。笔者在参与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指导过程中发现,一个有效明确的合作主题非常重要,它通常需要项目活动组织者基于合作双方的基本情况发挥集体智慧进行精心的策划和设计。相反,某些项目的实践效果不理想正是由于对合作主题没有做深入探讨,没有考虑合作双方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没有明确合理的活动策略,合作的层次和内容流于表层,缺乏引导合作走向深入的策略和流程,等等。

分析近年来国内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开展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远程合作学习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案例,但正如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所言:“尽管合作学习已经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变为现实,但是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这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仍然任重道远,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做大量的工作。既使在发达国家,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也在研究之中。”[27]

表5 “童话世界”活动设计框架

四、实践中的模式探索与发展展望

纵观十年来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发展过程,远程合作从最初作为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实践,到近来作为融入日常教学的多元教育形式,远程合作学习的理念已经深入东西部中小学师生心中,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其中的实践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这不仅可以为其它后续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还可以在配合“农远工程”已开展的三个模式基础上,深入探索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开展模式以及资源的利用模式。在此,笔者就相关项目开展过程中一些已形成有效经验的做法进行简要梳理。

1.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对于参与活动的项目学校教师而言,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开展培训。但对于一个跨地区的大型项目来讲,任何一次集中培训都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培训又面临着效率和实效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培训不能是完全讲授式的,而是要把讲授、参与、体验、反思纳入全过程,要特别强调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学习和实践合作学习。[28]对于效率问题,目前在诸多项目中业已采用的“培训培训者”、“教师教教师”的培训模式值得借鉴,即项目总协调机构负责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项目执行机构负责主讲教师培训,项目学校负责学科教师的校本培训和学生的课程培训。[29]

许多项目专家所推崇的参与式培训方法也具有很好的培训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以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远程虚拟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模拟远程合作学习活动中,让教师以做中学的形式,不仅从知识和概念上理解,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学习各种方法和操作步骤。[30]许多教师对这一培训方式感触颇深,并将这一方式运用到校内的各种培训中。

活动中具体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不同学校教师的长期合作和交流。因此,可引导合作学校组建教师交流群和学生交流群,以定期召开网络会议的形式,对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可在网络平台上开辟师生的个人空间,将个人的反思和体会及时上传到平台,有效促进双方的互动和协作。

2.开展学科教学探索

项目的指导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科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将远程合作学习方式同自己的学科教学结合,形成了非常有效的学科教学方法。如对于同一知识点,合作学校的教师针对该内容共同开展备课活动,然后将各自备课教案互相交流、修改直至协商一致。这种方式可有效互补双方之间的资源差异,同时也可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被项目学校的教师形象地称为“同课异构”模式。[31]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校际课堂”教学方式在项目学校中备受推崇。该模式以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为技术条件,通过将本地的课堂教学情景及时传递到异地的合作学校课堂中,实现双方师生实时远程课堂互动。学生对以这种方式与对方伙伴进行交流感到新奇有趣,同时,不同学校的课堂文化和数字资源也为学生掌握知识及参与协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远程合作学习活动中基于相互交流和实践所形成的各种活动资源,可作为学校教育进一步开发的素材和范例,并借此可形成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亦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32]

3.探索项目的持续发展机制

对于项目开展的后续设想,一些教师作为项目的实践者和反思者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建议,探索了一些实际有效的做法。如在让远程合作学习成果常态化、同城化、本土化方面,一些地理位置相近的项目学校利用同城优势,探究远程合作方式在校际间的运用,即同处一地、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学校,选择一个当地的调查目标,开展主题活动。这种同城小学校际远程合作学习的实践是将“姊妹学校项目”成果本土化、常规化的有效尝试[33]。

此外,在跨地域校际合作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建立区域内部合作长效机制问题,一些教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建议将项目作为相应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在促进教学科研的同时,也调动各学校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互派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方式,参与学校的实际管理和教学,共同处理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等。

4.寻求广泛参与

对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调研发现,除了学校师生积极参与之外,家庭和社区的关注和支持是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网络使用的两面性以及对项目理念的误解和学生学业方面的压力,许多家长曾一度反对自己的子女参与项目活动,但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以及邀请家长参与会议和研讨,家长逐步改变了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有些甚至主动配合学校安排来帮助子女参与到活动中去。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家庭和社会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态度会影响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实施,这一点应该在后续的类似项目中引起重视。

另外,随着信息和传播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新的传播技术不断涌现,如近来非常流行的微博等,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34]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将“家校通”等类似通信联络工具应用到学生教育和管理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通过一些移动终端开展远程合作学习将会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模式下,资源和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将会更加便利,当然,这也需要远程合作各方共同实践,逐步探索出适合新技术条件下的活动方法与策略。

[1]吴彦茹,王永平.中小学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国内外研究综述[J].中小学电教,2006,(4):75-77.

[2][9]朱益明.远程合作学习[DB/OL].http://www.elab.org.cn/home/project/WorldLinks/startup/zhuyiming.ppt.

[3][13]周中云.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设计的有效性策略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4,(9):53-56.

[4][5]远程协作学习项目促进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DB/OL].http://www.whjy.net/zhicheng/remoteEdu/105724.shtml

[6]林书兵,徐晓东.从觉知到协调:促进协作互动的方法和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8,(1).

[7]谭姣连,徐晓东.运用协调策略促进校际协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2-55.

[8]李顺,郭莉.Judi Harris教授的18种远程协作学习活动结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73-75.

[10][27][28]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珠珠.架起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桥梁[N].中国教育报,2008.

[11][12][20]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34-39.

[14]周睿.从活动理论看网络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03-104.

[15][21]陈美玲等.大型跨地区校际协作学习活动的整体设计及主题设计研究——以“携手助学”百间教室校际协作活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8,(4):64-68.

[16]方磊,罗文.小学远程合作学习项目的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4):69-71.

[17]车伟坚,徐晓东.基于网络校际协作童话创作的效果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8,(3):41-44.

[18]胡朝红,徐晓东.优势互补,激发农远新活力——CSCL与CETV1的交互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9):62-64.

[19]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DB/OL].http://www.isnet.org.cn/v4/index.asp

[22]“姊妹学校”项目终期评估报告[DB/OL].http://unicef.ncet.edu.cn/teta/cache/article/2008-04-01/4a4d24c5190934c50119093a 2de 10007.shtml

[23]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基线调查报告[DB/OL].http://unicef.ncet.edu.cn/teta/cache/article/2008-07-03/531997b01ae6ebcc011ae6f849d80009.shtml

[24]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与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DB/OL].http://www.yyxxkx.com/jx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5

[25]中央电教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大伟:World Links中国项目介绍[DB/OL].http://www.elab.org.cn/home/project/WorldLinks/startup/zhengdawei.ppt

[26]徐晓东等.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效果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0,(2):72-78.

[29]“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介绍[DB/OL].http://www.ncet.edu.cn/BUSINESS/pxzx/gcxm/gcxm2.1.htm

[30]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DB/OL].http://www.jswl.cn/xiang.asp?id=6096

[31]远程协作学习下语、数、品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初探[DB/OL].http://www.laxjyj.com/view-htm-tid-4713390-cid-91.html

[32]徐晓东.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和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与进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6):10-18.

[33]杨宏等.同城小学校际远程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69-71.

[34]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03):16-20.

G115

B

1009—458x(2011)10—0036—07

2011-05-30

林书兵,讲师,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519085)。

徐晓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510631)。

车伟坚,讲师,硕士,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510450)。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校际协作远程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团结协作成功易
远程诈骗
协作
协作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次神奇的远程渗透破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