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节不保刘志军

2011-12-11李拉

产权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刘志军铁道部高铁

□ 李拉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300201)

晚节不保刘志军

□ 李拉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300201)

在中国特有的行政审批制度之下,如何监管审批者所拥有的权力,并确保他们所掌握的权力能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求得平衡,是考验执政者的最大政治命题。在找到合理的监管与制约机制之前,“审批者”的“落马”,刘志军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新年伊始,58岁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落马,结束了在铁道部长达8年的的辉煌仕途。据悉,刘志军是受累于一个高铁项目的建设材料招标。刘志军本人从一名普通养路工人一路攫升,仕途屡受质疑而不倒的个人经历也被热炒。

1 刘志军的仕途轨迹

刘志军,湖北鄂州人,1953年1月生,1972年2月参加工作,197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养路工荣升至团委书记、党委副书记。上世纪80年代初,刘志军在华东交大、西南交大深造后,再度青云直上。1984年出任郑州铁路局武汉铁路分局江岸车站站长、党委副书记,后又升任分局政治部副主任、党委书记;1991年正式出任郑州铁路局副局长、党委常委;1993年4月调往沈阳铁路局任局长、党委副书记;1994年11月调往铁道部任党组成员、运输总调度长,任职近2年;1996年升任副部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升任部长、党组书记。

刘志军担任正职的8年间,正值中国城市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铁路建设大跃进时期,中国铁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都在他任内完成。

上任伊始,刘志军就提出铁路要跨越式发展,包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铁路建设,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快速提高装备水平。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后,铁路建设驶入快车道,其中包括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此后备受争议的中国高铁亦起步于此。

据统计,过去5年间,中国建成京津高铁、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福厦高铁、成灌高铁、沪宁高铁等高铁客运专线,京津高铁耗资206亿元、武广高铁耗资1200亿元,郑西高铁耗资501亿元。而在建的将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运营的京沪高铁,将以2209亿元的投资超过三峡大坝的2039亿元,成为中国投资最大的工程。

高铁的快速发展,成为刘志军的政绩之一,但铁道部长期政企不分、改革滞后,数起重大安全事故和腐败大案亦令刘志军备受争议。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个月前,刘志军在2011年铁路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称,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对一些敏感事项不乱插手,不利用自己的影响谋取私利,坚决顶往各种说情、打招呼。有党性原则和法纪观念,不能干的事情坚决不干,在铁路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好引领作用。时隔一月,发言者轰然翻车。

2 刘志军的功与过

2.1 高铁建设功不可没

中国高铁发展迅速,让世界为之惊叹,除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外,作为铁道部长的刘志军应该说是个功臣。在铁路内部,刘志军的外号是“刘疯子”。除了经常亲自乘坐实验列车、常坐在列车驾驶室看着司机开车、一个随从不带出没火车站等作风之外,他提出的“要牺牲一代铁路人的利益换来中国铁路的发展”等均显示其“疯子”一般的特立独行。

刘志军还提出了“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中国铁路走向高速时代,为此后长达数年的全国性高铁建设拉开了序幕。此后,四横四纵的高铁网络开始铺开。从最开始提出高铁建设,到后来掌握了高铁建设成套的高新技术,2008年8月1日通车的京津城际铁路,列车时速达到了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高的铁路,中外媒体形象地称之为“中国速度”。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力与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新线建设,但新线建设周期较长,而通过实施既有线改造来提高列车速度,增加运输密度,是短时间内扩充运输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六次大提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以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带来了运输能力的迅速提高,仅第五次和第六次大提速,运输能力就提高了50%以上。

刘志军任上的另一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中国铁路的投资和建设模式。铁道部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部门,过去铁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因此每年用于铁路建设的资金只有几百亿,加上铁路建设的征地费用日渐高涨,使得铁路建设严重滞后于各地方的经济发展。刘志军大力推广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合资建设铁路的模式,由地方政府负责征地并以土地入股,铁道部负责建设和营运,双方通常各占一半股权。这种模式大大改善了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成了“香饽饽”,可谓是人人谈高铁,市市争高铁。

2.2 祸起高铁招标

正是每年高达千亿的高铁工程订单,为审批者的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经调查显示,纪检、司法部门掌握的刘志军主要违纪违法事实,系山西女商人丁书苗通过向刘志军行贿、提供工程回扣等方式,获得了高铁工程以及设备采购订单。

丁书苗,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古堆村人,现年56岁,身为多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据有关记者的调查显示,其实际控制的企业绝大多数经营与高铁相关的业务。兔年春节之前,丁书苗案发。

接近司法系统的消息称,刘志军收取的回扣比例约在2.5%,目前查实的贿赂金额约在300万元上下,至于工程回扣的总额,目前还处于核算当中。

3 刘志军落马案的警示

3.1 铁道部官员回应——高铁发展不会停滞

铁道部一位官员称,刘志军案虽然对铁路系统整体形象有所损害,但是发展高铁、提高我国的铁路装备力量这一方向并没有出现分歧,也不会就此停滞。高铁建设仍将按照既定的步伐继续发展。

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铁项目在初期财务结构安排上是稳健的,2010年底铁路企业资产负债率预计在56%左右,处于安全、合理、可控水平。今后一段时期,经营性净现金流完全能够覆盖还本付息的需求,高铁发展不会导致债务危机。

铁道部相关官员表示,从整体上看,中国铁路债务远低于许多国外铁路公司的水平。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进程、持续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形势,决定了高铁能够通过市场经营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该官员还强调,中国高铁的经营需要综合的考量。高铁在投入的起始阶段,一般有一个从亏损到打平到盈利的过程,关键是看这段时间有多长。应该说中国在高铁的运营当中,比其他国家的市场环境都要好,亏损时间预计不会太长。

3.2 对刘志军落马案的反思

在刘志军落马的前一天,刘志军还在台上对2011年铁路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做出部署。纵观成克杰、陈良宇等国家级领导,以及刘方仁、郑筱萸等省部级高官,抑或是其他被查处的在全国名气不大的“一把手”等腐败官员们,他们在位时,无不是信誓旦旦地高喊“反腐倡廉、廉洁自律”,无不是带着假面具欺世盗名、以权谋私。

问题出在了哪里?其实就在制度与监管上,在反腐倡廉制度的设计与安排上,当务之急是要着重解决好权力的赋予和运行。当前党政系统、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权力太大、太集中,又缺少有效的制约和有力的监督,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利益诱惑、官场的“亚文化”、社会的“潜规则”,面对制度的漏洞和制约监督的虚弱,刘志军之流就会把廉洁自律的表态与承诺踩在脚下,运用自己手中的重权,轻而易举地去谋取百万千万的不义之财和见不得人的享乐。

如果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以及各级官员们个人根本就不能决定任何重大事项,如果让他们也不能暗中操纵决定任何重大事项,如果让他们违规插手干预决定重大事项的行为能及时被发现和制止,那么,官员的廉洁自律的表态和承诺才有实际意义,才会靠得住。

猜你喜欢

刘志军铁道部高铁
高铁会飞吗
人地百米建高铁
如今这招牌
“从政”看你怎么从
第一次坐高铁
2012年1—12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
刘志军的罪与罚
2012年1 — 9月货运机车车辆运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