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进入工程师质变时代

2011-12-11刘云刘卿欣

产权导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两弹一星工科工程师

□ 刘云 刘卿欣

中国进入工程师质变时代

□ 刘云 刘卿欣

1 中国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回望新世纪的第一年即2000年的北京,是正在建四环路的北京。以今天北京离谱的房价衡量,10年前北京的房价便宜得可笑,但当时愿买“便宜房”的人不多,不少人还等着单位分房,即使买房最远也只肯到三环路附近,而四环路附近则被北京人视为荒郊野地,四环路商品房销路不畅,开发商拚命降价促销。而10年之后,四环路已成为北京市区,四环路房价早已飞上天,北京已计划建七环路。北京是中国的缩影。

中国GDP在2000年左右还仅为日本的1/4。当时不少日本学者认为中国需要20年即在2020年前后才能赶超日本。但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却在这10年内翻了两番,中国GDP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甚至已有一部分人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从1949年建国到1992年,中国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用了43年。从1993年到2004年中国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500万辆大关,用了11年。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大关,只用了4年。然后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10中国汽车产量首次突破了1500万辆大关,达到1800万辆,产销量均名列世界第一,才用1年时间。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欧洲造船业的衰落,世界船舶工业的主要竞争格局形成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从1994年到2000年,中国造船业排名虽一直位列世界第三,但占世界市场份额却一直在4%到7%之间徘徊不前,而日、韩的国际市场份额都超过30%,把中国远远抛到身后。进入新世纪后,我国造船工业可谓突飞猛进。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提升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7%。2008年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猛增到29%,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2010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猛增到41%,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再过2年,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有望突破50%,那时中国造船产量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过去一直发展迟缓,拖经济后腿的装备制造业即机械制造业也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进入新世纪的10年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期,资产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到10万亿元。从2003年到2009年,产销每年上一个万亿台阶,年均增速高达25%,2009年以1.5万亿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美国装备制造业,成为装备制造大国。其中机床行业与发电设备制造业堪称典型。机床行业2010年总产值突破500亿大关,同比增速也让专家们大跌眼镜:超过40%,他们年初的预计是10%15%。2001年中国发电设备产量仅为1300万千瓦,2008年已超过1.3亿千瓦,7年增长10倍,成为世界第一发电装备制造大国。装备制造业对全国工业总产值、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25%,对外贸出口的贡献率更是超过50%。

中国这种加速发展主要推动力是什么,这种加速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自然成为我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改革开放,这没错。问题是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唯有这几年中国在各方面出现加速发展势头,除了惯性加速度的原因之外,肯定还有重要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索。

2 工程师质变是中国加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众所周知,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做得最成功的是振华重工(原振华港机),在原老总管彤贤带领下,占领全球集装箱港口装卸装备80%以上的市场份额。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以其切身的体会,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打造一名优秀的工程师需要20年时间。

一位工程院院士说过,工程师是工程教育培养的“毛坯”再经过工程技术实践的锻炼后形成的。这位院士把工科毕业生比喻为“毛坯”,必须经过工程技术实践才能“锻造”成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而“锻造毛坯”的过程往往十分漫长。

在航空、航天、核潜艇这样的尖端技术领域,“二十年磨一剑”都不够。在高端制造领域,即使是技术工人培养至少也要“十年磨一剑”。只有长期不断地在技术能力和技术经验上的积累,才有可能最终成长为技术骨干或技术带头人。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年龄普遍高于中国科学院院士也就不足为怪。

师范院校毕业生一毕业马上就能上讲台讲课,讲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够讲;中文系毕业生一到出版社马上就能编书,编得好不好先不管,反正能编,这些属于一毕业就能上手的“速成人才”。但工科毕业生却是上手最慢的技术人才,工科本科生到工业企业或科研院所工作岗位的头一两年可能什么也干不了,因为他们学的理论知识仅是敲门砖,得靠有经验的同志传、帮、带,两三年后才能逐步独立工作,如本人勤奋又有天资,大体上要用10年左右时间才能成为一名技术骨干。理工科硕士生、博士生成才时间要短一些,但也要五六年或更长时间。如果还想进一步成为领军人才或顶级技术人才,还得有二三十年时间。现在跨越式发展的提法很盛行,经济上跨越式发展是可以的,但工科技术人才培养永远无法跨越,就得靠连续不断的马拉松式的技术经验积累,其间绝无任何捷径可走。

从大学本科毕业,在生产一线技术岗位或科研岗位上连续工作20年左右的工程师,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工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将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与化蛹为蝶的飞跃期。可以说40岁以上中年工程师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黄金期工程师。上世纪80年及90年初期毕业的工科生,是我国工程师的主力军,黄金期工程师技术创新能力的质变也必然导致我国科技、工业进入由算术级数增长到几何级数加速增长的质变期,他们是我国经济质变期加速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从歼10到歼20的飞跃也能证明这点。

3 工程师质变是歼20成功的根源

今年1月11日,中国第四代隐形歼击机歼20原型机(西方称为五代机)的试飞在国外引起的震动超出了国人的意料,这不仅因为歼20是一款先进的隐形歼击机,更是因为歼20原型机推出速度之快远超过西方预料。美国情报部门推断,歼20原型机研发的时间很短,仅用了5年的时间。美国防部长盖茨在今年1月上旬访华期间得知歼20试飞消息后对媒体表示“中国研发隐形战机的速度远远大于美国的预期”。美国负责情报信息的海军作战部副部长杰克·道斯特称美国“严重低估了中国武器的研发速度”。1月12日《华盛顿时报》评论歼20试飞文章称,美国情报部门明显对中国在该领域成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感到大吃一惊。1月29日环球网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前特工、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毕胜戈日前对德国媒体称,中国军事装备现代化取得了“罕见飞跃”,使中国在某些方面对美国霸权构成威胁。但他同时强调,歼20列装尚需时间。

其实歼20研发时间短主要是建立在工程师质变的基础上之,负责歼20研发的成都飞机设计所的精英工程师团队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进所的那批大学生,上世纪80年中期,成都飞机设计所开始立项研发三代机歼10,历经20年努力于2005年研制成功。上世纪80年代这批大学生参与歼10研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这批大学生的量变过程,歼10研发的成功意味着他们结束了量变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始成为进入质变阶段黄金期工程师。正是靠这部份黄金期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歼20才能在短短5年研发成功,所以从工程师质变角度看,中国航空的飞速进步虽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美国情报部门“误判”中国武器研发速度已经不是第一次,上世纪60年代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就震惊了西方,最让西方震惊的是中国“两弹一星”的速度实在太快,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时间居然抢在当时世界五大强国之一的法国前面,这令法国颜面尽失。为此,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对法国负责氢弹研制的相关部门大加指责。

当中国于1958年开始启动原子弹项目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最少需要15年,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失去苏联的技术援助,美国中央情报局又估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还得推迟5年,最少需要20年。其实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也是有“充分依据”的,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很落后,科技、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并不具备研制原子弹的条件。但中国原子弹项目从开始启动到1964年成功爆炸只用短短5年时间,速度之快完全出乎美国中央情报局意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忽视了当时中国虽很落后,却有一批从国外学成归来,正处质变黄金期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1999年,新中国建国5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钱学森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翻开这23位科技专家履历可以发现,当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末启动“两弹一星”项目时,他们中大部份人年满40,刚好进入质变黄金期,最年轻的也年满35岁,随着“两弹一星”项目的推进,他们也陆续进入质变黄金期。以“两弹一星”项目领军人物钱学森为例,从1935年留学美国,钱学森在美国学习、科研长达20年,到1955年返回祖国时,年满44岁,正处于质变黄金期。正是靠他们的质变才带来“两弹一星”的质变与快速突破。

4 工程师质变是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超额完成的主因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1961— 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10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提前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的目标。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工程师质变是最重要原因。因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想依靠技术的力量来弥补物质不足,所以极为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试想,没有煤、铁、石油,也没有农产品,假如再没了技术人才,日本就真正只剩下一个“空壳”,这一点,日本人是相当清楚的。

1945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兵源枯竭的日本只得征召十四五岁的娃娃兵上战场,大学刚毕业的文科生甚至在校文科生尚未毕业也被强征入伍,但唯独对在校理工科大学生网开一面,免服兵役。盟军在讨论对日作战问题时,认为日本仍有战争潜力,理由是它还有多达40万在校工科大学生未上战场。但直到战败,这40万工科大学生也没在战场上出现。因为日本人认为如果把这批未来的工程师打光了,日本民族再无出头之日。

所以尽管日本大中城市与工厂在美军轰炸中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日本技术力量被完整保存下来。日本在1945年前培养的一大批工科生经过战争期间高强度军火生产所带来的高强度的技术经验积累,以及战后经济快速发展15年的技术经验积累,到1961年开始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二战中培养的工科生基本上进入工程师质变阶段,成为黄金期工程师,成为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超额完成的主要功臣。

5 应给予工程师更多的关心和重视

中国工程院对全国5000名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一般”或“偏低”,对个人收入的满意度仅为53.75%。2010年7月,中国科协5年一次的“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由于工作压力和收入等方面的原因,有近半数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如有机会更愿从事企事业管理、公务员等其他职业。

说起著名的工程师,很多人能随口说出詹天佑、茅以升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而如今仍健在的工程界泰斗如张光斗、吴良镛等,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则让人无法乐观。一项问卷调查发现,小学生崇拜歌星和科学家的不在少数,对工程师的了解却极为模糊,在“最崇拜的人”、“最理想的职业”选项中,仅有10%的选择与工程师沾边。

工程师子弟中没有多少人愿意子承父业,相反,公务员子弟中愿意子承父业比例高达近100%。高校报考中逃离工科盛行,工科专业很难招到一流的考生,这意味着我国工程师队伍面临后继乏人的危机。

工程师质变推动中国加速发展表明,中国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工程师,也需要更多优秀人才选择工程师职业。但中国工程师艰辛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待遇一直偏低,社会地位远不如公务员,这是我们今后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难题。

猜你喜欢

两弹一星工科工程师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青年工程师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