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探析

2011-12-11丁建彪

关键词:公意动力个体

王 玮 ,丁建彪

(1.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探析

王 玮1,丁建彪2

(1.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2.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个体要求的多样性和政治系统内部的统一性之间的有效张力.个体要求的多样性加快了政治文化的世俗化进程,进而推动了中国政治的发展.政治系统内部的统一性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动力,这种统一性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来体现,只有制度才能真正体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外动力和内动力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效张力,构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政治发展;公共舆论;发展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治发展动力的有效推动.本文从政治发展理论的视角,对中国政治发展动力进行尝试性探析.

一、个体诉求的多样性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个体被赋予政治含义或政治哲学的含义,真正出现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个体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意识到个体选择的机会被狭隘地限制,意识到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共同体的关系很少脱离出家庭、群体、社团、宗教和教会的束缚.伴随着个体意识的萌芽,个体逐渐从中世纪共同生活的瓦解中解放出来.布克哈特写道:"在那13世纪结束时,意大利开始充满了个体性;加在人的个性上的禁令消失了;我们遇到1000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形态,穿着自己特殊的衣服."[1]个体意识的出现,产生了个体性,个体性以多样性和自我改变为特征,追求对个体人格的平等对待和普遍尊重.其在政治领域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为个体性利益的产生.这种个体性利益要求尊重私人财产,保障迁徙自由、创始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结社和分离的自由、遗赠和继承的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处置自己劳动和货物权利的自由.这种个体性利益所体现的多样性,是由个体偏好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正如密尔所指出的:"一个人的利益由他对之有兴趣的一切事物构成,每一个人有许多不同的兴趣,正如他许多不同的感情一样;有各种的爱好或厌恶."[2]162

就政治系统而言,依照伊斯顿的理解,"要求"是环境影响政治系统的要素之一,是政治系统的必要条件.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原料、信息和动力,驱使政治系统运行.正是个体性利益要求的多样性,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系统.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多层次、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个体性利益得到空前的扩张,对外开放又进一步扩散了个体性利益,导致个体对政治系统的要求更加多样化.改革开放前个体行动统一,而改革开放后政府对个人行为高度管制的局面已彻底消失,每个人都能独立地表达自己对政治系统的要求和期待.这种要求的多样性,一方面成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的一个方面.这一动力的具体驱动特别明显地体现在对政治文化世俗化的推动上.世俗化一方面意味着认同和尊重个体的这种多样性要求,通过个体对政治系统的积极参与来改变个体的处境,并要求政治系统输出的公共政策倾向于满足个体的多样性要求和期待,另一方面意味着传统的以习俗和超凡魅力为基础的合法性标准的削弱.政府满足这种多样性要求的能力日益成为其合法性基础,也就是说,合法性越来越取决于政府的实际作为.个体性要求的多样化加快了文化的世俗化进程,促进了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也就是说,世俗化的过程就是政治参与扩大的过程.就政治参与而言,其目的就是将这种个体性要求积极地表达给政治系统,以使政治系统能够吸纳这种要求,使自己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以影响政治系统的决策制定,使政策能够倾向或满足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阶层.从积极参与的意义上讲,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政治系统有效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政治参与,就没有政治发展的动力.

个体和政治系统的关系并非仅仅是参与.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和鲍威尔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将个体和政治系统的关系分为狭隘观念者、顺从者和参与者3种概念.狭隘观念者指那些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个体,他们只关心非政治事务,而且对自己与国家政治过程的关系毫无意识.顺从者指他们被动地接受政府的行动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他们对政治参与始终抱被动的态度.参与者表现出来的是对社会的输入过程的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做就能够影响国家的政治事务.[3]同样,依赖于个体要求多样性进程的世俗化进程,另一个重要的对政治发展的推动在于导致狭隘观念者和顺从者角色减少.

从政治发展的动力角度看,任何对政治动力分析的聚焦点都在于动力的产生和持续,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才能真正具有动力分析的价值.尽管个体性要求推动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但从动力持续的角度看,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中,个体的多样性要求急速地扩散.这种扩散不经由公共舆论的综合和汇聚,会给政治体系带来压力,甚至造成如政治发展理论学者魏尼尔所说的"需要超载(overload)",最终导致政治发展动力的不足.因此个体的多样性要求需经过公共舆论综合和汇聚才能产生持续的动力.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第一,基于政治文化体现出来的参与者、顺从者和狭隘观念者角色的表达都是一种自我的、非理性的和非公共性的方式.积极的参与者所表达的利益往往属于乌托邦式的.这一群体以现代性原则——平等、正义、自由和公正为价值取向,以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方式试图去影响政治系统.这种表达大多数要么为一种高度个人式的,要么被特定的情势所影响.正如派伊所指出的:"在这种情况下,特定的、具体的政治利益要么表现为一种高度个人性的要求,要么就表现为各种关于特定民族、宗教以及其他社会集团之间的不调和、不妥协的主张."[4]具体到单个的个体,他们积极表达利益诉求,并希望介入政治系统,力求被政治系统所录用或重视,但最终往往会发现,自己的新期望与现实差距巨大,因此容易产生严重的个人挫折感和对政治系统的不满情绪.就顺从者角色而言,虽然不积极参与,但往往有强烈的期待,特别是福利期待,而且对福利期待往往层出不穷.正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那样,人的需要不仅影响人的行为,而且这种需要都有层次,某一层次得到满足后,另一层次的需要又随之出现.由于政治系统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这种期待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往往导致政治系统难以满足个人的期待.从根本上看,任何的政治系统都难以满足个体的所有需求.抗拒者的角色则更为清楚,这一群体和政治系统的关系往往是紧张的、敌视的,以无知和非理性为特征.

第二,这是基于政治文化的一种理论化的、抽象的、简单的分析,只是为了说明个体和系统关系的程度而已.事实上,个体和政治系统的关系异常复杂和多样化,在一段时间内,部分群体的角色随时都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妨碍将个体与政治共同体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

卢梭是第一个使用公共舆论概念的人.卢梭对公共舆论的使用,和其公意的概念息息相关.卢梭指出:"如果当人民之间能够充分了解情况并进行讨论时,公民彼此之间又没有任何的勾结,那么从大量的小分歧中总可以产生公意,而且讨论的结果总会是好的."[5]卢梭这一论述的核心在于公共舆论是公意产生的前提条件.公意之所以得以产生,在于人们之间的公开讨论,公开讨论促使人们之间的意见分歧更加清晰.由于各个私人利益或者集团利益往往是分裂的,在这种讨论之上,公意就产生了.卢梭反复强调公意的产生是要消除人们之间的勾结和集团利益、宗派利益的出现,其根本在于保证这个基于分裂意义上的、互相冲突的观念能够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之上聚合起来.所谓公共舆论,是指主体(公众)对客体(公共事务)所产生的意见.公共舆论不是大多数人的观点,因为少数人也是公众的一部分.美国学者D.B.杜鲁门指出:"公共舆论是由组成公众的个人观点的集合构成的.它不包括一群特定的人群所持有的特定观点,而只是那些关于特定公众问题或情况的观点.公共舆论,严格说来,属于一系列特定条件下的观点."[6]公共舆论是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它借助于传播媒介来表达,是一种最大化、最积极的公共力量.公共舆论的特征在于其公共性、公开性和公益性.正是公共舆论的这些特征,承担起将个体的诉求、期待和不满转变成政治发展的持久动力.公共舆论一方面将大众的观点、利益诉求集中起来,另一方面着眼于公共利益,表达公共倾向,使个体感到自己是公众的一部分,凡是为了公共利益的事情也是有利于其自己的事情,同时又培养了个体的公共精神.在公共舆论的培养下,个体才能意识到,除遵守法律和服从政府的命令外,个体还必须对社会负有责任和义务.密尔指出: "当没有人或只有一小部分人对国家一般事务感到为形成公共舆论所必要的那种程度的兴趣时,选民很少不把选举权用来为他们的个人,或他们所在地区的利益,或是某个和他们有关系的人——他们所依附或依赖的人——的利益服务."[2]58

二、政治制度的统一性与内动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系统都具有封闭性和统一性,因为任何系统都具有其始点和终点.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内的统一性,主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来体现,只有制度,才能真正体现政治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过,按照伊斯顿的理解,政治系统的统一不是实然的,而是分析性的,不能从经验或感官上来确定它的边界.为了更加清晰地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将当代中国的政治系统通过5个制度体现出来,如图1所示.

图1 当代中国的政治系统

当代中国政治系统内的统一性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这5个制度所构成的整体统一性.这5个制度所形成的整体统一性,是产生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动力的根本因素,同时又为政治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公共秩序.二是各个具体制度自身的内在统一性.正是各个具体制度自身内在的统一性,又从不同的层面对政治动力的产生和持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就政治系统内部(内动力)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为政治系统内动力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前提条件.没有这一制度,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动力也就无法产生.因为任何动力的产生,必须来源于适合特定政治系统的情势、结构和制度.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正是从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中产生并由这些情势所决定的唯一适合中国政治系统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政党政治所具有的一些根本因素清晰可见,8个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参政.同时,这一制度的功能还在于互相监督.毛泽东指出:"所谓互相监督,当然不是单方面的监督,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大家知道,主要监督共产党的是劳动人民和党员群众.但是有了民主党派,对我们更有益."[7]

对政治发展内动力提供根本保障的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的政权制度.这一制度集中体现了主权在民和人民当家做主.任何国家为了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都要采用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实行的这一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而采用的一种代议制形式的制度.密尔指出:"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控制权,这种权力在每一种政体都必定存在于某个地方."[2]68这一制度之所以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内动力的根本保障,就在于这一制度采取了符合政治发展逻辑的代议制来行使国家权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并从根本上防止了权力所有者和权力行使者关系的倒置.

以协商民主为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有效的活力.这一制度之所以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提供活力,其根本因素在于这一制度是对以间接民主为特征的代议制民主的有益补充,使各方面的集体智慧都能在政治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充满生机的政治发展局面.

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的自治制度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和管理本地区事务,同时保证了各个地方和基层人民的自主权利和自治权利,为发挥地方积极性和能动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系统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

以"一国两制"为基础的和平统一制度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统一的发展局面和稳定的环境.和平统一制度从根本上体现出主权是完整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而在主权的统一性之下,地方性的自治权利可以是多样化的."一国两制"从根本上实现了主权的统一性和治权的多样性的有机结合,为实现国家统一进行了理论创新和制度安排.国家的统一不仅是国家发展和政治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政治发展动力形成的条件.

为了保证这一动力的持久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这些制度,以保证这些制度的内部动力得以最广泛地释放出来.任何制度的完善都会因适合了具体的情势,特别是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创新,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化和分化而产生的新的动力,导致系统内部动力的持续为继.保证内动力的持续性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坚持和完善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动力的持续性.在这些制度的完善中,特别要从政权制度和基层制度的角度入手,因为政权制度涉及动力的根本保障,而基层自治制度涉及动力的活力.政权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提高代表的能力和素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行使机关,而人大代表又是权力具体的行使者.通过普选产生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前提是人大代表在智力上、良心上、教养上和责任承担上更适合.代表在我国的政权中,是一种责任而不是荣誉.代表的能力决定着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前提和基础,代表能力不足,人民对国家事务参与的程度也就不够.因而必须完善选举人大代表的程序以及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的互动形式,以选举出真正代表人民行使最后决定权的合格者.只有着眼于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为政治发展的动力提供保障.而基层自治制度日益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特色.在这一特色中,突出体现为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形成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具体的制度主要通过城市社区自治、农村基层自治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来体现.完善基层自治制度,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活力,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入手.从理论上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出一种制度民主化的取向,即将这些为政治发展动力提供活力的有效创举和形式加以制度化.但从实践来看,由于个体群众利益要求的多样化,又反映出民主制度化的要求,即这些要求的制度化满足.这二者之间在政治发展中存在着张力.因此,必须从政治发展动力的视角,为二者之间划定范围和界限.一方面要保证群众依法管理和行使民主权利,为政治发展的动力提供活力,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政治系统内部的统一性.要通过在这二者之间划定范围和明确的界限来完善基层自治制度.

第二,致力于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创新.任何制度的优越性都是通过具体制度体现出来的.这些具体制度往往分解为一些程序制度、操作制度、监督制度等.只有这些具体制度得以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挥根本制度的优越性,以实现系统内动力的持续性.如深圳所实行的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具体制度.这一制度并没有影响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通过具体的制度创新,通过党组织提名和个人自荐相结合,通过公开竞争性选拔,使想干、敢干、能干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政治体系中,一方面避免了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推动了行政事务的公开化、透明化,为中国政治的发展建立了更加充满活力的局面.具体制度的创新在各个层面推动着中国政治不断发展,进而保持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持久动力.

三、中国政治发展内动力与外动力的统一

从政治发展的动力角度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易于产生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由于对政治系统内部的具体制度对内动力产生和持续的认识不够和把握不准,为了实现个体要求的多样性,在具体的政治发展中,主张实行西方的多党竞争和全面直选的倾向.应该清楚地看到,以代议制为特征的政权制度和协商民主为特色的民主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个体多样性的要求,只是具体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二是过于强调政治制度的统一性,以制度的统一性为借口,不去回应和满足个体对政治系统的要求.这种倾向也是有害的.政治系统的稳定依赖于个体的支持和系统对个体的提取和管制,这是政治系统分析理论的核心内涵.政治系统以统一性为借口,往往会导致公共政策不能聚焦于改善民众的期待,并在运行中导致"全能"政府的倾向,抑制个体要求的多样性,最终导致统一性的僵化,失去政治发展的内外动力.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这二者的有效张力.

第一,个体多样性的要求必须以统一性为前提,通过公意来有效表达.个体多样性的产生和表达,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动力.但任何的要求都不能直接地转化成有效要求,因为系统的容量往往是有限的.因而,这种多样性的表达必须以系统内统一性为前提.因为这种统一性为个体要求的多样性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秩序,没有这种秩序,个体的要求最终也难以实现,进而从根本上削弱政治发展的动力.正如亨廷顿所言:"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8]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个体将各种要求以公共舆论为传导,传递给政治系统,以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充分地反馈这一要求.

第二,统一性必须回应多样性的要求,并以公意为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基石.从政治理论的视角看,政治系统的核心功能是输出公共政策和有效地进行沟通.因此,当代中国政治的这种统一性必须回应多样性的要求,政治系统所输出的公共政策要反映公意,以使公共政策具有可预期性、明确性、可理解性和针对性,而不是依赖领导人个人的偏好和好恶.在中国政治发展中,一些公共政策不回应公意,导致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随意性、不可理解性和缺乏针对性,以致一些公共政策丧失功能,不能有效地解决政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样,完善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创新也必须以公意为基础,一方面是因为公意是全体公众针对特定问题所形成的特定观点,具有本质的清晰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只有依赖公意所进行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地持久进行,依赖这些制度所产生的动力也才能持续进行.失去了公意,政治系统内的动力最终也会失去.

第三,两方面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中国政治的发展.从民主政治的角度看,个体多样性要求对政治系统所产生的往往是要求、期待.这种要求经过公共舆论传导给政治系统,政治系统必须回应和回馈这种要求、期待.因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回应民意.但由于政治系统自身的统一性限制,这些期待和要求还不能在特定的时空中得以满足.在实际中,政治系统对这种要求和期待的回应往往滞后,因此,这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种张力关系.正是这种张力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并为政治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由于多样性的要求不断出现,因此政治系统必须不断完善和进行具体制度的创新,以便对这些要求进行回应.在这种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具体制度得以创新和确立,为政治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突出的例子体现在群众自治制度上.一方面,政治体系的统一性要求群众自治制度不能涉及政权的选举,比如在乡长、县长等的直接选举上,这种直接选举会影响到政治系统的统一性;另一方面群众的多样性要求促使国家政权直接选举.这二者之间形成的张力从不同层面推动了我国具体制度的创新和政治的发展.对任何一方面的压制必然会破坏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同时也体现出对动力进行探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88.

[2]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公婷,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37.

[4]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胡 伟,任 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00.

[5]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6.

[6]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M].陈

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238.

[7]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5.

[8]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 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

Analysis on mo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WANG Wei1,DINGJian-biao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Dongbei Univ.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2.Marxism College, Jilin Univ.,Changchun 130012,China)

The mo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effective tension between the diversity of th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s and the inner unit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The diversity of th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s speeds up the secularizing process of political culture,so as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olitics.The inner unit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interior mo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and this kind of unity is embodied via specific political institution,because only institution can really embody the stability and persistence of system.The interaction of outside motivation and inner motivation and the effective tension formed on this basis compose the basic mo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public opinion;motivation of development

1671-7041(2011)02-0083-05

D60

A*

2011-01-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CZZ019);辽宁省教育厅课题(2009A218)

王 玮(1973-),女,江苏溧阳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E-mail:wangweimpa@hotmail.com

猜你喜欢

公意动力个体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意思想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探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反思卢梭的公意理论
动力船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