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11-12-10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1年1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

我国第一个人居环境综合产业平台诞生

7月25日,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大型人居环境科技产业集团。在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隋振江、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建平、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和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稚按下象征着学科融合、产业融合的七彩按钮,与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

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是清华大学注资6亿元人民币,对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清控水木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进行重组而成,构成了由人居咨询、人居工程、人居科技三大产业组团的产业发展框架。目标是建立交叉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学科共同体和产业集群,形成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航母型集团企业平台。

通过板块合并、板块提升、板块拓展等方式融合后,清控人居建设集团已拥有超过20项各类行业资质,所设计和施工的项目囊括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威尼斯双年展金奖、国际风景师联合会“总统奖”、国家设计金奖、国家工程“鲁班奖”等国际国内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在充分发展规划、建筑、景观和环境四大核心学科的基础上,清控人居建设集团将对规划、建筑、装饰、环境、照明、文化遗产、环能、工程、传媒、科技等板块进行拓展,通过“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智慧城市”、“畅通城市”和“文化名城”等多个角度解决我国快速城镇化中的问题。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创新颠覆传统思维。城市,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地域概念,呼唤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战略协同。面对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挑战,清控人居蓄势待发,为实现理想人居,力争将全面应对变为赢取全局的主动与胜利!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国务院明确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持续推出的又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对于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扩大有效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了当前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4项重点任务:(1)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2)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3)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消费需求;(4)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掌握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推动国际合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建筑,《意见》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1)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m2以上,城镇新建建筑中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超过20%;建设绿色生态城(区)。

(2)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面实行供热按户计量;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实施供热管网改造2万公里;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系统创建节约型公共机构2 000家,完成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 000万m2,带动绿色建筑建设改造投资和相关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积极推进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扩大新能源产业国内市场需求。

消息来源:www.gov.cn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2个项目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报,公布了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名单。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办公示范建筑、深圳南山区丽湖中学建设工程、天津万科锦庐园等42个项目名列其中。

通报指出,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完成了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项目的评审和公示工作。经审定,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办公示范建筑等7个项目获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深圳南山区丽湖中学建设工程等20个项目获二等奖,天津万科锦庐园等15个项目获三等奖。

据了解,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设3个等级,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对象为,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明显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以及在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消息来源:www.gov.cn

Green-CREP 第二届亚太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效能高峰论坛正式启动

有效的能效管理不仅能满足商业地产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更能带来可观的能耗节约收入。全球87%的楼宇所有者和运营商依靠能源管理来提高运营效率,对于中国商业地产的未来,业界一致认为能源管控将在商业地产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亚太商业地产合作论坛组委会、领沃(中国)Linver Insights已在中国地区成功举办了五届“亚太商业地产合作论坛——中国峰会”,从2012年开始,领沃更加深耕于商业地产“势·道·术”,首先从建筑、设计、工程领域出发,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创了“Green-CREP亚太可持续城市与绿色商业地产最佳实践峰会”,呼吁更多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探索出因地制宜、可操作性强的商业地产成长模式,塑造可持续城市精神。

Green-CREP第二届亚太商业地产建筑—设计—效能高峰论坛,将围绕实现商业建筑革命-综合设计-能效应用“三合一”这一主题,于2013年11月13~14日在上海绿地万豪酒店召开。

第二届Green-CREP峰会在内容上将跳出“纯”设计工程理念,从“商业”与“运营”角度来看商业建筑革命、综合设计、能效应用的平衡与结合;在业态上将商业综合体细分为零售地产、酒店与度假村、商用办公空间与超高层3大业态,从案例分析到头脑风暴,再到互动讨论,层层递进深入探讨,通过“20最”项目的实操案例分析,分别邀请3大业态中实操最具代表性项目的地产开发商和酒店集团的高层、总建筑师、总设计师,以及业内顶尖的设计机构的首席,来诠释项目的精髓及创新理念。另外,峰会上将会发布第一手国内商业地产各业态发展情况和趋势预测,呈现最具前瞻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决策性的商业地产领域建筑-设计-效能管理的峰会。

峰会开篇将直接从旧城改造与复兴项目、TOD交通枢纽商业、郊区型商业、社区商业和精品设计型酒店5大经典商业建筑类型切入,分析5个代表项目案例展示,并就大商业环境形成后,城市更新与下一代新商业地产模式,以及电商时代下,商业项目业态调整对建筑、设计和工程配套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

本届峰会将邀请超过50位知名演讲嘉宾,来自佳兆业、新加坡樟宜机场、崇邦集团、浦东嘉里城、华润置地、瑞安房地产、丰树产业、华侨城、金茂集团、世茂旅游、费尔蒙和平饭店、悦榕庄、洲际国际、绿地国际酒店管理、朗廷酒店、香格里拉酒店、裸心酒店、恒基兆业、卓越置业、远洋地产、万通地产、SOHO中国、LTW、Denniston、Benoy、佩里·克拉克·佩里、HBA、WATG、DB&B、泰瑞·法瑞、浩华管理顾问、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等业主方,酒店集团和设计咨询机构;预计超过250位业内与会代表将积极参与,其中超过半数来自业主方和酒店管理集团的设计管理部和工程管理部。届时,3大典型商业地产业态篇章,20个主题案例分析,6个互动头脑风暴,50多位来自本土和香港新加坡的业主方,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设计方的权威发言嘉宾以及近300位与会嘉宾将共聚上海,畅谈商业地产与“设计创新-能效管理”的完美嫁接。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linver-insights.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中国(北京)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2013年ISH China & CIHE—中国(北京)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卫生洁具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13年4月8~1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现场人头攒动,展商与观众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暖通卫浴盛会,本届展会由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展出面积达80 000m2,覆盖6个展馆,为期3天的展会汇聚了来自21个国家及地区共881家企业参展。

作为主办方,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今年共开设了6个展馆,展会规模为历届之最,展品内容涵盖锅炉/壁挂炉、热泵、太阳能、散热器、换热器、新风系统/空调、卫浴、地暖、热计量、供热节能改造产品等多个类别,致力于为海内外制造商、供应商及采购商打造优质高效的一站式行业交流服务平台。

展会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的展商参展;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意大利展商数量再创新高——达到了30家,展位面积也大幅增长,达到了2 500m2,同比增长30%。其中知名品牌包括:阿里斯顿(405m2)、卡莱菲(144m2)、IDEA(108m2)、依咪娜(324m2)、意莎普(108m2)、利雅路(396m2)、意乐(120m2)以及维家(105m2)等。此外, 以Bugatti、MFB Bonimi、瑞贝姆、Seitron以及Tecnocontrol等为代表的众多首次参展的意大利新展商,纷纷把ISH China & CIHE作为他们进军中国乃至亚洲市场的处子秀。

ISH China & CIHE 2013的同期活动丰富多彩,其中作为供热部分的传统大型会议——中欧供热大会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该大会以“绿色节能采暖技术的概念与技术探讨”为主题,主办单位BDH德国联邦房屋、能源、环境科技工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烈亚斯·吕克(Andreas Luecke)为在场听众分享了如何高效整合利用采暖系统,大会细分成3个专场,分别是“集中供热专场”、“分户供热专场”以及“热泵技术专场”,覆盖了热计量行业发展前景探讨及节能改造政策解读;锅炉、壁挂炉、散热器、地暖技术的中欧发展对话;新兴节能热源——热泵产品的应用等多个领域,为广大暖通人士提供全亚洲最专业、信息量最广的供热技术以及分享经验的交流平台。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庆新先生表示:“ISH China&CIHE的国际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自进入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以来,在海内外相关行业的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本届ISH China&CIHE已经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成为企业市场推广和获取贸易机会的首选平台。”

ISH China & CIHE展览会的母展是领先世界的行业盛会“ISH—法兰克福国际浴室设备、楼宇、能源、空调技术及再生能源展览会”,该展每两年一届,于2013年3月12~16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

据悉,下届ISH China&CIHE将于2014年5月13~15日在北京举行。此外,第二届ISH Shanghai&CIHE—上海国际供热通风空调、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于2013年9月25~27日联同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同期举办。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ishc-cihe.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钛工业展览会

中国国际钛工业展览会(简称TIEXPO——海闻钛业展)是海闻展览联合行业权威协会倾力打造的全球性行业盛会,将于2013年10月16~1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展会以“创变——共谋持续发展”为主题,倡导钛企业转换观念、改变思路,掌握当今钛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发展高科技、低能耗产业,保持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届时,将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十几个国家的近万名专业观众齐聚展会,数百家业内名企将共论行业发展。参展范围包括基础材料和产品、应用于各行业的钛产品、合金材料和技术及产品、生产技术和设备:选矿设备,冶金设备,熔炼设备,加工设备,焊接设备,特种加工成型设备,热处理设备,仪器仪表等。

我国钛资源丰富,为世界第一。自全球市场一体化以来,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航空航天、舰船制造、石油石化、化工、交通运输、兵器、海洋、电力、建筑、冶金、医疗和轻工业等应用领域的迅速发展。TIEXPO——海闻钛业展,顺应国内钛发展趋势,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致力于为全球钛业上下游企业搭建产品贸易和技术开发的一体化专业平台,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主办方将充分整合行业资源与地域优势,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组织运营能力,展会同期还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技术研讨会及业务洽谈会,主办方特邀权威专家、学者莅临指导,与参会嘉宾论道行业转型谋略。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捷培森BIM技术应用中国峰会圆满落幕

由捷培森集团主办的BIM技术应用中国峰会于2013年9月4~5日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BIM技术应用中国峰会是中国BIM行业会议,拥有最前瞻的议题,是BIM专家的盛大会议。

捷培森集团举办的超高层年度峰会在2013年有超过600位建筑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开发商、工程咨询公司、总承包商、房地产咨询公司及设备材料供应商的高层参与嘉宾,超高层建筑作为BIM使用的主要领域之一,在整个BIM行业内走在领先地位,这为峰会提供了强大的精英阵营。目前在中国有近10%设计院和施工集团已经开始使用BIM技术,本次大会上,这10%中的精英聚集在一起与BIM业内众多专业人士分享他们的经验,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为更多的BIM使用者提供了借鉴。

会上,政府方代表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恩先生作为演讲嘉宾,首先就BIM技术的概念统一、当前BIM技术应用的作用和障碍以及政府应该做什么进行了阐述。接着,建筑方面的专家,来自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马泷先生就建筑行业的BIM对建筑的影响、如何适应这种改变等话题进行了论述。

今天的话题已经不再是何时使用BIM,而是如何使用。管理层在开始使用BIM之前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如何确保投资回报率,BIM可以如何帮助你建立起绿色可持续战略,而这些大家所关注的答案也在2013年BIM技术应用中国峰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jfpsgroup.com.cn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上海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5.7亿m2建筑节能改造;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在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和绿色农房建设共计11亿m2。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预计,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九年来,以推动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型建材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为宗旨,以搭建销售、展示、品牌与技术推广为手段,为企业创造巨大商业机会的中国(上海)建筑节能及新型建材展览会,华丽升级为“绿色建筑建材博览会”,该展会在绿色建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借助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国际资源,更凭借专业性、规模化、产业化得到广大建材企业的赞许和高度评价,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建筑节能展。2013年展会进一步提升,设外墙内外保温系统、外墙自保温系统、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新型防火阻燃材料、轻质保温隔热板、保温隔热砌块、楼宇地面保温系统、节能门窗及建筑遮阳、结构建材及建筑部品件、屋顶及立体绿化、建材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等专区,规模将达到10个馆、120 000m2,80 000专业观众,数百场主题论坛与专题研讨,紧密结合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占据前沿领航地位,将一批批优秀建材企业与技术推向市场,推向海外。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6月25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对发展计划(第二阶段)进行LEED-ND铂金级预认证授牌,城市最佳实践区成为北美之外首获这一认证的项目。

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前世博园区,占地15ha,改建完成后将设有美术馆、商场、酒店以及办公区等,具有完善的交通配套设施,整个区域的能源效率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绿色建筑认证是目前国际公认最先进和最具实践性的绿色建筑评分体系。整个认证系统分4个等级,铂金级是最高标准的等级。LEED-ND是指在社区规划与发展层面上,把各种LEED产品结合在一起,提出实现综合性社区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全球范围内此前获得LEED-ND铂金级认证的只有10个项目,且都位于北美。

奥雅纳作为项目的低碳规划及可持续发展顾问,综合运用能源策略、水资源管理、生态设计、废弃物管理和微气候等专业技能,设计了一套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也为整个重建计划制定了环保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获LEED铂金级预认证

设计准则和实施框架。奥雅纳董事郭家耀先生说:“随着项目成功取得国际级的绿色建筑认证,它将成为全球生态文化发展的典范,为社区改造树立了新的标准,并激励中国在此领域进一步探索。”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arup.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中国制冷展手机客户端“CREXPO-智会”发布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制冷展”越来越重视手机终端用户的体验,努力打造智能化、平台化的高端展会。2012年3月,中国制冷展推出了首款手机观展软件——“CR2012-智会”,该软件凭借其丰富完善的展会信息以及多种实用性功能,一经推出便深受好评。在“CR2012-智会”的基础上,中国制冷展改进和完善了部分功能,推出了针对第24届“中国制冷展”(4月8~10日)的观众客户端——“CREXPO-智会”。苹果手机用户可到APP中搜索“中国制冷展”下载使用,安卓手机用户可访问制冷展官网进行下载。经过简单注册后,便进入到软件的主页面。

“CREXPO-智会”汇聚了拍码收藏、产品浏览、会议查询、展商名录、展位查询、签到注册等多种功能。使用“智会”,使观众的现场之行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不仅能直接获取参展公司、产品、人员和会议活动信息,还能利用其规划自己的参观行程,提升观展效果。

更多信息请登录t.cn/zYuBVww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FC2013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

作为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二的门窗幕墙行业旗舰展会,Fenestration China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自2003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全球门窗幕墙企业搭建国际商贸采购的互通桥梁,并致力于推进门窗幕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10年的发展,FC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已经在全球享有盛誉,每年都会有来自全球近500家一线品牌企业供应商以及近万种新产品进行现场发布,产品涵盖门窗幕墙系统、建筑玻璃、幕墙材料等整个产业链的全部产品。经过近3年的市场调研,组委会北京中德建联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决定自2013年开始,正式将博览会改为单年上海、双年北京交替举办,在保证覆盖长江以北地区的同时,协助企业深入开拓长江以南的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市场。

据组委会消息,Fenestration China2013展会同期除了为“门窗幕墙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房地产企业和海外采购商”三大类人群量身定制了“Fenestration Days China 中国国际门窗幕墙高级研讨会”、“房地产业与门窗幕墙行业高峰论坛”、“中外门窗B2B贸易对接会”之外,重点针对建筑设计师群体和上海周边地区浓厚的设计氛围推出了“设计师论坛”,为建筑设计师充分了解建筑材料和供应商了解设计师需求搭建沟通平台,使博览会向纵深推进的同时,更向横向扩张其影响力,有效联动上、中、下游群体,开启门窗幕墙行业高端品质盛会。

华东地区是当前全国中、高档节能门窗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FC2013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强势登陆上海必将对推进门窗幕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上海绿色建筑协会10月举办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

原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经过扩容改组,正式更名为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并将于今年10月9~11日在上海世博主题馆主办“2013上海国际绿色建筑与节能展览会”。该展是国内迄今为止首个集成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的专业主题展,包括绿色建筑设计规划、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与先进产品、以及绿色建筑体项目的展示,并整合了首次中国唯一的商业地产博览会。目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加拿大木业协会、ABM公司、阿克苏诺贝尔等上百家来自国内与荷兰、德国、瑞典、芬兰等国的企业确认参展,同时展会还展出近几年上海获得国家住建部、市级的绿色建筑获奖项目等。

与展会平行举办的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上海绿色建筑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上海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科技周”与“第六届上海绿色建筑与节能国际大会”,将围绕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与未来建筑的主题进行广泛的研讨,并发布极具前瞻性的行业专业信息。

由刘晓光、王石、冯仑担任会长并倡导的中国企业家生态协会、阿拉善公益组织,将于展会期间组织企业领袖共同探讨中国城市化及环境保护的问题。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华中首个专业建材展——2013武汉国际建筑装饰展览会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家居产业和家装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全国建筑装饰行业内的交流和合作,2013武汉国际建筑装饰展览会将于10月28日在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华中最大展馆)举行,历时4天。

本次展会由全球最大照明展主办机构—光亚集团旗下武汉光亚国博展览有限公司主办,将携手武汉市人民政府力邀全球建筑装饰生产企业、采购商、经销商、地产商共同倾力打造华中专业建筑装饰展览会。

随着2013全国两会的顺利召开,国家一些新政策必将对各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并指引发展方向。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材下乡”初步框架也已经出台,经初步测算,我国农村居民每年用于建房和房屋维修消费近5 000亿元。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发并拉动农民建房在原有基础上净增长10%~15%,则每年可增加国内消费至少500~600亿元。

新国五条细则的出台更是加快了全国二手房市场的交易,特别是给全国中西部二三线城市的建筑装饰市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建筑装饰行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使得建筑装饰企业将经历革命性的产业升级。未来高速发展的中西部建筑装饰市场急需一个建筑装饰行业的专业展览会,因而本届建材展会应运而生。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wgiec.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亚洲保温第一展 保温行业最佳交流平台

以“引领低碳设计,倡导建筑节能”为主题的“2013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展览会”由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预拌砂浆推广委员会和全国房地产总工俱乐部联合主办,将于2013年11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展会得到了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瓷砖粘贴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塑协泡沫塑料EPS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国硅酸盐学会房材分会干混砂浆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展会聚焦岩棉、玻璃棉、聚氨酯保温、酚醛保温板、外墙干挂瓷板、发泡水泥、保温砂浆、预拌砂浆、A级防火保温板、墙体/屋顶保温、管道保温、空调和风管保温、钢结构保温、电力保温及岩棉玻璃棉生产设备等环保型、安全型、节能型保温防火装饰材料及设备。为进一步推进建筑装饰保温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探讨保温材料的国际发展趋势,展会同期将举行多场技术研讨会。

大会已开通专业观众预登记系统,请至官方网站“观众预登记”通道,填写个人信息以获得组委会免费邮寄的展会参观券。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baowenzhan.com.cn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第十四届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将在南京召开

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主办,长沙强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协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将于2013年11月6~8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

中国制冷、空调与热泵节能博览会(简称“冷博会”),是制冷行业顶级展览会,多次获得商务部“中国十佳品牌展会项目”殊荣,是唯一获得商务部重点支持、引导的制冷项目。

冷博会按照“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定位,每年11月份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13届,每年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数千家企业参与到这一商贸洽谈盛会。上届冷博会于2012年11月6~8日成功举办,数据显示,展会参展企业增长19%,参展面积增长21%,共达成意向购买协议金额约125 200万元,合同金额约47 800万元,业内人士指出,冷博会已成为年末制冷行业趋势前瞻、谋划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次展览。

冷博会组委会秉承“专业资源、领先服务”的理念,致力于开拓全球终端用户和专业买家团队,是目前唯一针对国内行业欠发达地区,派出专人走访,进行观众邀请的制冷行业展会,展会买家来源已全面覆盖中国制冷行业市场涉及地区。

更多详情请登录www.hvacrex.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冶金工业博览会

中国(北京)国际冶金工业博览会[The China(Beijing) International Metallurgy Industry Expo,简称CIMIE]是一年一度的全球性冶金行业盛事之一。CIMIE自2004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承“资源互享,利益共赢”的宗旨服务于冶金上下游企业。通过品牌展示、洽谈会、高峰论坛等方式重点展示国内外冶金行业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最前沿的市场资讯和最广阔的商务合作平台。在当前资源全球化、经济市场化的形势下,冶金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广大生产企业利用有利时机积极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CIMIE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以中国冶金市场为立足点,放眼全球,已成为全球冶金上下游企业采购交流的重要窗口,备受应用领域企业的关注和青睐。

2013年是CIMIE绽放的第十年,为深入推动行业发展和互动交流,CIMIE2013将于2013年10月16~1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召开。CIMIE2013将在历届展会的良好基础之上,充分整合行业资源与地域优势,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组织运营能力。展会预计展出面积较之上届将增20%,将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数百家冶金上下游企业参与互动,共襄盛举。CIMIE2013诚邀海内外冶金企业齐聚北京,共拓冶金产业发展之路!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钢管工业展览会

中国(北京)国际钢管工业展览会[The China(Beijing) International Steel Tube Industry Expo,简称STIE]是海闻展览联合行业权威协会倾力打造的全球性钢管业品牌盛会。展会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资源互享,利益共赢”的宗旨服务于钢管上下游企业。旨在促进钢管技术进步及应用,在展示各类高端产品、设备的同时,侧重上下游产业链结合,构建钢管产品生产、加工、应用一条龙合作模式,深入促进商贸合作。STIE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紧跟钢管市场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发展,备受应用领域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已经全球钢管上下游企业贸易采购的重要窗口。

2013年是STIE绽放的第十年,为深入推动行业发展和互动交流,STIE2013将于2013年10月16~1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隆重召开STIE2013将在历届展会的良好基础之上,充分整合行业资源与地域优势,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组织运营能力。展会预计展出面积较之上届将增20%,将有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数百家钢管上下游企业参与互动,共襄盛举。STIE2013诚邀海内外钢管企业齐聚北京老国展,共拓钢管产业发展之路!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2013 中国重庆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是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是长江上游最具活力的商贸中心。其高度的商业聚合能力和辐射能力,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成为海内外买家参观展览和设立采购办事处的首选地点,是国内外企业从事商业交流和宣传品牌的最佳西部贸易中心。

热处理、工业炉作为机械制造的重要基础工艺,在制造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其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热处理、工业炉加工企业设备改造升级,将需要更多的节能少排放的热处理、工业炉设备,以满足装备制造业的需求。

此次展会目的是把握国际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发展的脉搏;展现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流程;搭建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平台;促成企业间的友好合作同时也为解决我国热处理、工业炉行业存在的问题,力求为我国的热处理、工业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不断适应制造业和国民经济更大发展的需求出力。为此组委会将借助200多家专业媒体、携手上百家企业、500多位行业领导、竭力打造西部会展的新篇章,为更多的企业采购、参观提供优质会展平台。

更多信息请登录www.dccybj.com

消息来源:本刊自采

佛罗里达州用羽毛发电的“神奇大鸟”

该项目位于美国迈阿密,是一个竞赛作品,主题是为迈阿密设计一个地标建筑。Armarada(阿玛达事务所)设计了这个名为“Avis Magica(神奇大鸟)”的摩天大楼。

Avis(阿维斯)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魔力鸟”。术语“魔法”一词来自迈阿密,该城市被称为“神奇的城市”。城市人口在100年内从1 000人增加到一百万人,这座城市的“起飞”就像一只神奇鸟。这座建筑的灵感就来自于“魔力鸟”一词,Armarada试图将这个神奇的意念注入在此建筑中去。

“Avis Magica”高达335m,设计师提出一个新理念——“垂直自然”。它内部包含一个地下博物馆,主要致力于保护城市的野生动物以及提供室外音乐会的舞台。还有一个120m高的水族馆,馆内的水直接从海洋抽出来,水族馆的上方由岛屿和热带植被组成。整个建筑远远看起来像是有一对“翅膀”,建筑表面布满了“羽毛”,这些“羽毛”在风力作用下可以振动发电。羽毛是由半透明材料制成的,阳光顺着羽毛照入大楼。建筑中的电缆将收集振动所带来的能源并将其转化成电力,以满足整个建筑的能源需要。

消息来源:www.e-architect.co.uk

淹没在绿色植物中的墨卡托体育广场

墨卡托体育广场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由荷兰建筑师事务所VenhoevenCS设计,占地7 100m2,位于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小区,这里的居民来自129个不同的国家。居民要求它尽可能为生态,因此建筑师让它完全置身于绿色植被中。

这是一座集合了游泳池、治疗池、健身设备、健美操设施、桑拿浴室、蒸汽浴室、聚会中心、咖啡厅和儿童托管所以及快餐店(为小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元素的体育建筑。在其内部空间,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其他的活动,以激发使用者的兴趣,鼓励他们利用其他设施。

从远处看,墨卡托体育广场似乎是一个植被茂盛的城堡,在侧面保护着19世纪城市的入口通道。该建筑被设计成山洞内的城市——一个微型社会。建筑内视线通透,可以看到不同的游客、活动与文化。阳光通过屋顶上的各种洞口照射到建筑内部的深处,透过较低的窗户则能看到街道与阳光露台的景色。

消息来源:www.Landscape.cn

太阳能生态水产屋

米迦勒·伽特泽(Michael Jantzen)对于房屋设计往往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他最新展示的生态水产屋(Eco-Aquaponic House)是一个小的生态圈,它是圆柱形钢结构,为植物和鱼类增长繁殖提供了场所,鱼类产生的排泄物可用于植物堆肥。建筑内配有可旋转的玻璃和遮阳板,以适用不同的天气。天热时遮阳板覆盖,以防内部过热;冬季时两个绝缘部分起到保温作用,保护动植物避免寒冷的侵袭。鱼缸位于房屋中间,植物托盘围绕在建筑内壁的四周。巨大的管道用保温材料填充,可以吸收太阳能,以调节白天的温度。

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组成了太阳跟踪系统,以提供房屋所需要的能量和鱼缸的照明。该房屋经过精密设计,其太阳能跟踪系统和可持续系统为房屋中的动植物成长提供足够的能量,可以用于生产有机食品。

消息来源:inhabitat.com

新加坡PARKROYAL花园酒店

新加坡的WOHA建筑师事务所一直致力于设计真正的“绿色城市”——一个基本上由植被组成的地方,将绿色自然引入城市,而皮克林宾乐雅(Parkroyal on Pickering)这座美丽的花园式酒店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想。

该酒店位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一个狭长的地块,每隔3层客房就悬挑出一座庞大而姿态妖娆的由热带植物和棕榈树点缀的空中花园。12层的酒店被放置在一个挑起5层楼高度的平台上,形成了E形的平面格局,这样大部分客房都掩映在空中花园里,倚窗而望便能看到北边的公园。绿色植物在整个酒店综合体中茂盛地生长着,酒店的树木和花园似乎已成为城市绿地的延伸,与邻近的公园融为一体,形成了连续的绿色景观。这种垂直化的建筑方式十分引人注目,成为该城市重要的绿色标示。建筑的规模对错综复杂的新加坡城市做出了优雅的回应:无处不在的高高的树冠、毗邻高楼大厦的规模和取向,以及历史街景。

皮克林宾乐雅采用了综合性节能节水措施,例如使用自然光、动作感应器、集雨和NEWater(循环系再用水)。建筑设计了“自遮阳”——悬挑而出的空中花园和相邻的3座酒店客房大楼都能起到遮阳的作用,另外相邻建筑物也能帮忙遮挡从清晨到午后的阳光,所以房间都采用Low-E玻璃,避免设置外部暖通设备。

该项目现已荣获新加坡绿色建筑最高荣誉BCA(新加坡建设局)绿色建筑白金奖(Green Mark Platinum)及新加坡首家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零耗能酒店,获得太阳能先锋奖(Solar Pioneer Award)。

消息来源:www.archgo.com

“脆弱的未来”蒲公英灯

这些漂亮的蒲公英灯由Studio Drift 团队设计,并将其命名为“fragile-future(脆弱的未来)”,这些作品采用多种金属、LED灯以及真正的蒲公英制作而成,利用特殊方式将蒲公英固定在上面,使其变得漂亮且不会随风而去。

该设计是将自然和科技融合的作品,蒲公英本是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的植物,但倏忽间便四处飘零,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如今,设计师将这一植物与LED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们可以长久地欣赏蒲公英的美丽。

蒲公英灯不仅可以作为个体欣赏,而且还可以根据空间和氛围的需要进行组合,从1个到多达500个,形成不同风格的装置。

据悉,该设计已获得多个设计大奖,并陆续在世界各地展览馆展出。

消息来源:www.studiodrift.com

香港187m高垂直农场“水稻公寓”

为解决空间短缺问题,中国计划建造187m高的垂直农场来试验种植水果和蔬菜。当土地和空间迅速耗尽时,怎样生产足够的食物,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呢?对世界上很多国家来说,这都是一个难题。中国似乎已经给出了解决之道:计划建造节省空间的垂直农场。187m高的摩天大厦也许看起来像大城市里的塔式住宅,但它们将只被用作种植蔬菜和水果。

这个大胆的设想被命名为“水稻公寓”位于大埔区,由西班牙JAPA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建筑师们用一个垂直网络式的结构取代了原始的模范式结构,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使这个地区的农业有序且呈网络状发展。按照规划,“水稻公寓”高达187m,将使用轻型高强度的材料制成。

JAPA公司还建议在“公寓”中大量采用“Dyn-网”(Dyn-net),即“动态垂直网络”(Dynamic Vertica Networks)。具体来说,就是在建筑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并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微环境。受中国传统水稻田的启发,“水稻公寓”的地板是可移动的,这意味着,“水稻公寓”的每一层都可改变它的位置,让植物吸收最大量的光照或保持最适宜的湿度。

“水稻公寓”也将利用水培法来种植农作物,几乎不使用土壤。“公寓”还设有实验室,以便监测农作物的生长及其营养价值。游客可以进入“水稻公寓”,对当地农业加深了解,并且能够享受每个平台提供的360°全景景观。

JAPA公司建议在香港新界的大埔区建造这些垂直农场,并自信地认为如果试验成功,将能解决九龙和香港岛两地人的粮食问题。大埔区是香港第二大的行政区,位于新界东北部,有1.48万ha土地尚未利用。

据悉,目前全球总面积约133.9亿ha,但耕地面积只有14.8亿ha。JAPA公司相信,未来,或许真的会有一系列高塔耸立在所有大城市郊外,它们将能够满足都市居民的粮食需求。

消息来源:www.dailymail.co.uk

节能环保的旋转摩天大楼

目前,意大利大卫·费舍尔(David Fisher)博士公布了一项宏伟的建筑设计——“动态塔”,该塔每隔90分钟环绕混凝结构中心旋转360°。该建筑将在迪拜和莫斯科最早建造,之后还将陆续在伦敦、米兰、巴黎、罗马、纽约和迈阿密等城市建造。

费舍尔博士的旋转塔项目在设计和建筑结构上富有创新性,不仅彰显了环境保护特征,还对未来城市工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动态塔具有自维持系统,可从风能和太阳能中获取电能。每层楼安装79个风力发电机,可为这座摩天大楼提供足够的电能。同时,费舍尔还指出,通过建筑大楼表皮还能识别气候和温度的变化,自动调控室内温度,使其冬暖夏凉。因而,该建筑能够在确保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

费舍尔指出,该建筑将采用预制构件,将预先建造好的部分包括装修好的酒店大堂、房间、公寓等,按先后顺序分批砌到中轴柱上。每层楼建造时间大约仅需要6天,每层楼都设计有游泳池、花园,甚至电梯能够容纳汽车,使住户将汽车停泊在公寓平台上。

消息来源:www.dailymail.co.uk

窗台上的风景:便携式太阳能充电插座

这是一个太阳能充电插座,由韩国设计师Kyuho Song和Boa Oh设计。目的是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电子设备提供动力,可暂时解决移动电子设备续航时间短,关键时间没电的问题。

该插座设计十分简单,由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和一个圆形吸盘构成,内置一个由太阳能面板制成的透明吸收装置,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各种电子设备充电。

插座的外壳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充电容量达1 000mAh,完全充满电需要5~8h,满电后可用10h左右。插座自身可以旋转,以控制电能的输出。该插座可随身携带,而且可吸附在任何玻璃窗上,如房间窗口、车窗甚至飞机窗口。

消息来源:inhabitat.com

意大利环保小屋

近日,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出面积仅6m2的小屋,并命名为“第欧根尼(Diogene)”,与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同名。小屋造价约1.72万英镑(约合16.3万人民币),主体是木结构,外墙是一层铝板。小屋长3m,宽2.5m,屋顶是三角形,最高处是3.7m,室内面积仅6m2。在普通的房屋设计中,这个面积只能被规划为卫生间,但在皮亚诺的设计中,6m2的空间里包含了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

小屋前后都有门,从前面进入就是起居室,左侧是折叠桌和椅子,右侧是一张长沙发,但长沙发打开后就是一张宽1.2m的床,可供身高1.83m的人睡觉。起居室的采光设计合理,桌子靠着的墙壁上有一扇长方形的窗户,另一侧屋顶上也有一扇窗户,可以保证足够的阳光射入。走过起居室,在靠近小屋后门的位置就是厨房和卫生间。厨房的台子上放着一个电炉,厨房墙壁下方还内嵌一个冰箱。卫生间与厨房相对,里面装有淋浴和嵌入式马桶。而正式的储物室在房顶,三角形的屋顶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储物空间。

这间小屋十分环保,屋顶一侧铺着太阳能板,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足以维持厨房和起居室用电;生活用水则来自于雨水,屋子地板下是雨水采集系统和净化系统,解决生活用水。

目前,小屋的样板间已由皮亚诺建筑事务所制造完成,正陈列在德国莱茵河畔魏尔城的建筑设计博物馆维特拉园区内。皮亚诺说:“这栋小屋是长期渴望与梦想的最终结果,当然也得益于科学技术发展。”

消息来源:www.dailymail.co.uk

环保生态的电动滑板车

来自荷兰的设计公司WAARMAKERS联合InHolland、NPSP Composites以及van.eko3家公司共同创造了一款名为Be.e的电动滑板车。该车的特色是将大麻、亚麻以及生物树脂融合,从而创造成可替代钢材和塑料材质的电动滑板车型架。虽然这辆车取材均源于自然,但车身足够坚固,可正常在城市中穿行。

Be.e电动滑板车配置了一个600W的充电器,大约4h就可以充满电。7s内可达到48km/h时速,可以行使80~96km。前挡风玻璃上特别涂有疏水性纳米层,基本上不用担心水滴、尘土颗粒等防碍视线的脏物,进一步提高了驾驶的可视性。

这辆车两个部分的外壳提供整个结构支撑,同时为动力传动系统提供空间,因而车身很轻,而且行动灵活。

消息来源:allintee.com

世界首辆太阳能家用汽车

一家荷兰科研团队制作了世界首辆太阳能家用汽车,车名为Stella,可以容纳4个人,车顶上安置许多太阳能面板,为汽车提供动力来源。号称产生的能源比消耗的能源多,没有阳光的时候可行驶约400km,晴天里最多行驶约672km,这几乎是普通电动车行驶距离的两倍。

这辆车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如高级铝和碳纤维,重约380kg,比普通的电车轻1 120kg。该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莱克斯·赫夫斯洛特(Lex Hoefsloot)说:“由于这辆车90%的时间都属于停放状态,因此,其产生的能源要比消耗的能源多。”

科研团队认为,太阳能面板就是可持续未来的解决方案。目前太阳能家用汽车还处于原型阶段,车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成本为2 600英镑(约合人民币25 000元),而且需要手工制作,因此售价很贵。但未来可以量产后,每个家庭将都能负担起太阳能汽车。

消息来源:www.miaminewsday.com

美科学家制造出智能玻璃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门窗更聪明的智能玻璃,其原理是借助纳米结晶技术,在玻璃中嵌入一层超薄纳米涂层,可按需调整进入玻璃的光线。与现有技术不同,该涂层可实现对可见光与产生热量的近红外(NIR)光的选择性控制,以便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和保证舒适性。

这种玻璃有望大幅降低建筑的照明和空调能耗。该项目的负责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化学家迪莉娅·米莉蓉(Delia Milliron)说,“在美国,能源消耗的大约四分之一来自建筑的照明、取暖和制冷,新材料的使用将对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

米莉蓉的研究小组此前因研制出能够阻挡近红外光而让可见光通过的隔热玻璃而为世人所知,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电致变色效应。新研究要求他们的技术达到一个新高度,做到对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独立控制。这意味着使用者能够在不增加额外热量的情况下,保证室内的采光,从而减少对空调和人工照明的依赖。

新技术的核心是一种经过重新设计的电致变色材料,由氧化铟锡纳米晶体和嵌入在玻璃基质中氧化铌组成。除了能分别控制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采用这一技术的窗户还能按需切换到遮光模式(同时屏蔽近红外光和可见光)或全明模式(让所有光线毫无阻挡地进入室内)。

消息来源:newscenter.lbl.gov

可折叠电动车问世

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KAIST)发明了可折叠成一半的小型电动车Armadillo-T(犰狳·T),目的是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让司机将车紧凑地停放。据悉,Armadillo-T这个名称是遇到敌人时将身体蜷成一团的动物犰狳(armadillo)和福特公司在世界上首次量产的汽车“Ford Model T”中T的合成词。

犰狳·T停车时会以车体中心为轴抬起后轮,使长度从2.8m缩短到1.65m。长5m的普通停车位可以放置3辆,该电动车可在停车状态下旋转360°,停放在普通车辆不能停放的地方。

犰狳·T车内设有两个座位,重500kg,最高时速为60km。充电10分钟最多可行驶100km,驾驶员可利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在外部折叠或展开车辆。该电动车没有设置后视镜,而是将摄像头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后方,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了死角。

消息来源:www.dezeen.com

《当代绿色建筑100例》100 Contemporary Green Buildings

该书带来了“建筑现在时(Architecture now!)”系列书籍中最好的绿色建筑项目案例,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之前未报道的项目以及知名的建筑师,如Frank Gehry(弗兰克·盖里)和Norman Foster(诺曼·福斯特),以及来自美国、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未来世界的创造者们。

“绿色”的含义是指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责任意识,并且多渠道地去表达这种正在上升的意识。书中介绍的一些技术方案,有的如建筑历史般长久,如“被动式”技术,然而,其他的一些是当今的尖端技术。这两种技术以及更多的内容都囊括在这100个世界上最具创新性和近期的环保建筑案例中。

精装:696页

ISBN:9783836541916

ASIN:3836541912

出版:德国塔森出版社(Taschen GmbH)

时间:2013年6月

作者:菲利普·约迪狄奥(Philip Jodidio)

语言:英文

《可持续规划:创建宜居、公平和生态的社区》

Planning for

Sustainability:

Creating Livable,

Equitable and

Ecological

Communities

该书对可持续和宜居社区规划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广泛的和易于理解的介绍。包括如何创造更紧凑、适宜步行的城市和城镇,如何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如何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及如何带来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版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全书共分为3个部分:可持续规划,可持续规划的核心问题和可持续规划的尺度。

平装:424页

ASIN:0415809894

ISBN:0415809894

出版: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第2版)

时间:2013年7月23日

作者:斯蒂芬M.惠勒(Stephen M.Wheeler)

语言:英文

《建筑的绿色未来》Architecture for a Green Future

如今,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几乎没有建筑师会否认,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是重新构建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关系。由于建筑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而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打造生态环境、构建环保社会的必然趋势。

对于建筑师而言,绿色建筑既是观念问题,又是技术问题。该书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对于绿色未来,他们最具想象力、创造性和富有活力的想法,既包括经实践验证的项目方案,也包括一些比较前沿的思想,一些新技术和新措施等。

精装:300页

ISBN-10:8415123736

ISBN-13:9788415123736

出版:Links International

时间:2013年8月16日

作者:雅各布·克劳埃尔(Jacobo Krauel)

语言:英文

《 可持续、能源和建筑——绿色建筑实践案例》

Sustainability,

Energy and

Architecture: Case

Studies in Realizing

Green Buildings

该书提供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在节能建筑方面的见解,形成了关于最先进的高效节能建筑的多层面的概述。本书从可持续建筑的定义、构成开始,然后为探索绿色建筑技术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措施和工具。

它涵盖了采光、LED照明、可再生能源等内容,如太阳能光热和冷却改造、LEED的认证工作、被动式房屋、零碳结构以及水的循环利用等等。该书介绍了进行节能建筑使用的最好方法和材料,它以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研究案例为基础,演示了如何实现在不同的经济和气候条件下完成可持续建筑,分为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两个方面。

精装:528页

ASIN:0123972698

ISBN:123972698

出版: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 Inc)

时间:2013年7月8日

作者:阿里·萨伊格(Ali Sayigh)

语言:英文

《环保之家——超级绝缘与被动房设计》

The Greenest

Home:

Superinsulated

and Passive House

Design

该书介绍了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18个被动式房屋案例。这些作品均来自一些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建筑事务所,其中比较著名的如:Bernheimer建筑师事务所,Olson Kundig建筑师事务所和Onion Flats建筑师事务所。这些项目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以及瑞士。被动式住宅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几乎密闭的空间,可以减少家庭取暖产生能耗的90%,这不仅对业主来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也是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一个正确选择。每个案例研究中都包含详细的项目介绍、计划和照片,附录中列出了有用的技术信息。

精装:192页

ISBN-10:1616891246

ISBN-13:9781616891244

出版: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时间:2013年6月4日

作者:朱莉·莫斯柯维(Julie Torres Moskovitz)

语言:英文

《可持续社区的潜力——低碳社区的经验

教训》

The Hidden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Neighborhoods:

Lessons from Low

carbon Communities

Design

该书作者对欧洲的4个著名低碳社区案例进行清晰、深入的评估,并从中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瑞典马尔默的BO01住宅、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马比低碳社区,德国汉诺威市康斯柏格(Kronsberg)生态小区,德国弗莱堡的瓦邦(Vauban)社区。

该书分析了各个案例的发展原则、目标和目的,因为它们涉及到城市形态、交通、绿色空间、能源、水及废物处理系统,社会议程,整体表现和经验教训。同时,对不同社区的不同策略进行比较,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制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平装:280页

ISBN-10:1610914082

ISBN-13:9781610914086

出版:艾兰德出版社(Island Press)

时间:2013年8月1日

作者:哈里森·弗雷克(Harrison Fraker)

语言:英文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