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与希望―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①

2011-12-10仇保兴QIUBaoxing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1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污水生态

仇保兴/ QIU Baoxing

1 全球3次城市化浪潮与我国的城镇化

至今为止全球共发生了3次城市化浪潮(图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欧洲,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第二次浪潮发生在美国,用了约100年时间;第三次浪潮发生在拉美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用了大约40~50年的时间。

我国的城镇化现在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按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超过47%,预计还有25~30年的城镇化道路要走。我国的城镇化与此前的3次城镇化浪潮相比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我国城镇化的时间要比第一次城镇化时间短的多,我国在未来的二三十年时间必须要完成城镇化。一旦完成城镇化,城市的布局形态、建筑的框架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到那时再要在城市、建筑、交通方面实施节能减排为时已晚,所以要从现在开始推进城市建筑节能减排工作。

第二,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关起门来进行城镇化的大国。我国不可能向全世界敞开大门输出人口进行城镇化。而国际上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城市化都是在城市化的高潮期输出大量的移民,减轻了城市化所在国的压力,或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资源来支撑所在国城市化。

第三,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正好遇到了各种特殊环境,比如高粮价、高油价、国际社会对环境的严格控制等等,同时还面临着CO2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压力。所以对我国来讲是非常不幸也非常有幸,我们有幸的是要被迫走一条完全新型的可持续城镇化的道路,不幸的是我国城镇化的年龄还只有20多岁的时候,国际上就要给我们吃减肥药了。

图1 全球3次城市化浪潮与我国的城镇化

从诺赛姆(Northam Curve)曲线来看,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47%,预计未来要达到80%左右。我国要做到和谐、有序的城镇化,就必须把每年的城镇化率控制在1%左右,避免非洲、拉美国家出现的4%~5%过高的城镇化率。更重要的是,从CO2气体排放看,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5%,但其排放量与我国相当,而且城市占地规模巨大。我国目前尽管人口数量非常大,但人均排放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我国采取美国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未来的总排放量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种前景当然是非常可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决不能步美国的城市化模式后尘,但是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误认为美国模式就是最好的,必须要跟着走,强国之路仅此一条。

表1 我国的城镇化与3次城市化浪潮比较

图2 诺塞姆曲线

图3 我国土地适宜度和人口密集地区分布

表2 中国水土资源与各大国的比较

表3 2001~2004年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分布(%)

2 我国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第一个挑战,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真正适宜人口居住以及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非常少——即我国的人地矛盾非常尖锐。我国适宜度I类的宜居性土地只占国土面积的不到20%,而且这些土地与复种指数非常高的优质高产耕地区位正好是重叠的,也就是说城市建设用地与需保护的耕地必须在同一张规划上加以严格区分和约束(图3)。

我国的人均耕地现在只有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是我国每年因各种原因减少的耕地数量巨大,因为我国现在正在城镇的成长期,每年有1 500万的农民进城,城市面积扩展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我国的人均淡水资源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非常不均匀,如华北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1/3,但水资源只有6%。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人口密度是其他大国的几十倍,但人均耕地只有其他大国的1/10,人均水资源只有1/10,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几分之一(表2)。我国实际上是用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煤矿、矿产资源、4%的石油资源、2%的天然气资源来支撑占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和工业化。

第二个挑战就是我国候鸟式的农民工规模非常大,流向分布失调。我国特殊的农村土地制度虽然不利于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却成为事实上有效的隐形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反思,金融危机之中约有6 000万农民工失业,其中大部分暂时返乡种田,社会保持了稳定。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城市中的城中村已经成为中国式的贫民窟。

统计数据表明(表3),农民工流向越来越趋向于大城市、趋向于沿海地区,这种人口流动的结构失衡使得城市布局进一步失衡。

第三,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 耗增长过快(表4)。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储量非常少,但我国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很多城市与其他国家同纬度的城市相比,夏天平均高出1.3℃~2.5℃,冬天平均约低5℃~15℃,导致我国城市冬天供暖、夏天制冷能源需求高,是非常典型的空调需求量极大的国家。另外,我国高速城镇化时期——即近几年以及未来20~30年,每年新建建筑达20亿m2。这意味着世界40%的建筑量发生在我国,42%的水泥和36%的钢材消耗在我国,世界上每年需要的塔吊机16 000台中有10 000在我国工作。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预计这一状况在未来20年内不会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和农村的能耗还将快速增长,而且这种增长是刚性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能源的推广,农村人均能耗将快速增加。但问题在于,国内很少人明白涉及能耗的问题,有两大能耗的增长是刚性的:建筑的能耗将从现在的26%增长到35%,交通的能耗将从现在10%增长到30%。而产业的能耗,将会随着能源价格的提高和碳排放税的设立急剧下降,而前面两种能耗则只能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管制来限制。

图4 我国人均耗能数量较少但增长较快

图5 近几年城市污水处理率

图6 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主要水源污染和应急供水事件

第四,我国的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机动化与城镇化同步发生,城镇化将有可能变成“车轮上的城镇化”。这一趋势一旦发生,必将造成城镇人口密度的急剧下降——导致现在1个美国人消耗的汽油量是5个欧盟人、10个中国人消耗汽油量的总和;如果我国走美国式的城镇化道路,需要3个地球的能源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

第五,城镇化的推动力失衡。我国目前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同时,虽然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但目前仍然未能有效遏制水污染,而且水污染的范围从河流蔓延到海洋。水污染的突发性事件造成城市缺水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图5、6)。目前我国城市的缺水事件基本都是水质性缺水造成的。

第六,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我国大江南北的城市风貌正日益趋同。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不久的将来,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城市高处往下一看,也许能看到各种不同类型风格和国别的建筑,唯独没有本民族传统式的建筑。

第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图7)。当前,城市或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基尼系数已超“专家们”认定的警戒线0.42。城市居住区的贫富隔离现象正在加剧,为日后和谐社会的建立留下障碍。

第八,城市的区域化、区域的城镇化现象已经呈现(图8),城市之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恶性竞争问题。

3 应对挑战的若干策略

图7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图9 绿道网

首先,应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绿线”、“蓝线”、“紫线”来框定生态保护用地、基本农田保护用地、城市水系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用地。不失时机地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广东正在规划建设全省的绿道网(图9),把乡村自然美景、生态敏感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斑块用绿道保护并联系起来,这些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珍贵的城市和农村共享的大自然财富。

第二,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城市发展高潮中的第一阶段能够维持城市建成区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0 000人的国家(图10)。但是未来能否维持这一城市人口密度,取决于我国是否能够采取正确的对策来应对城镇化——历史上,美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了3倍,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

第三,持续推行村镇的人居环境整治以均衡城市化的拉力(图11),确保城市化率每年1%~1.5%,确保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确保农业和粮食产量的稳定,避免出现非洲式的“贫困城市化”。

第四,推行双跨越的建筑节能目标和模式。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年要建20亿m2左右的新建筑,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水泥和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40%。这是因为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建造大量的建筑,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30年。正因如此,我国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从2005年的53%增长到2009年的99%,在施工阶段从21%上升到90%②。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推进,目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图12)。但是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施工环节现在还有10%左右的建筑没有严格执行节能标准;中小城市和村镇还没有启动这项改革,这意味着还有40%左右的建筑没有纳入国家的强制性节能标准管理范围。据统计,2009年全年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近10亿m2,可形成9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以及减排1800t吨的CO2气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节能领域③。

我国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建筑能效测评与绿色建筑标识制度,这些措施将使每个建筑的节能性能透明化。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绿色建筑很有可能会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有绿色建筑的总和。2008年,我国的绿色建筑从零起步,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110幢建筑取得了我国绿色建筑标识的认证(图13、14)。

第五,要在人们习惯于使用私人小汽车之前,把自行车出行和公交优先(图15)的战略落到实处,这是一场与时间的搏斗、与未来命运的搏斗。

图10 我国城镇人口密度变化趋势

图1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图12 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历年变化

图13 建筑能效测评和绿色建筑标识

目前我国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电动自行车的大规模使用。研究表明,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在城市空间的占有率上只有小汽车的1/20,空间利用效率非常高,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电动自行车能耗仅为汽车的1/50~1/100。目前虽然没有政策文件明确支持电动自行车的发展,但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亿辆以上。

我国应对交通问题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2个城市陆续建成轨道交通线路并已投入运营,运营总里程1 195km,投资总额近6 000亿元。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重庆、西安等18个城市开工建设轨道交通,建设里程约为900km,投资总额近5 400亿元(图16~18)。

高铁方面,截至2010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 531km,其中,新建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 322km,在建高速铁路超过10 000km。2010年12月3日,全长1 320km的京沪高速铁路再次创造了486.1km/h的最高运营速度。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图19)。

第六,实行太阳能屋顶计划。我国在2009年年初推出了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鼓励政策,使得太阳能光电新增装机容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转折(图20)。

在光热建筑应用方面,近几年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图21、22)。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规模世界第一,已在超过3千万个家庭安装,占全世界保有量的2/3,每年约可减排2千万tCO2,这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巨大贡献。

第七,着眼于“四个转变”系统治理城镇水环境。一是要从单项治理向水生态的整体修复转变。影响水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生活污水和工厂污水,对工厂污水要提倡达标排放或者零排放。达标排放以后可把工厂污水接到生活污水网里,同时大力扩张生活污水管网。值得高兴的是,去年一年,太湖流域的污水管网建设达到2 000多公里,相当于已有污水管网的总和。对于地方的管网建设,中央财政计划每公里补助20万~40万,中央一共安排了2 000亿左右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补贴。这个机遇如果不抓住,是非常可惜的。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来加快二、三级污水管网的建设,管网一定要连通到每一个建筑里去,建筑的下水一出来就能进入到城市的污水管网系统。此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一些生态修复的办法来治理江河湖泊的污染。

图14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历年授予数量

图15 BRT公交系统与双零换乘

图16 中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图17 中国轨道交通投资

图18 重庆轻轨与上海地铁

图19 中国高铁

图20 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装机容量(kWp)

图21 太阳能热水器数量变化

图22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

二是从侧重末端治理向侧重于源头治理转变。城市作为一个影响自然的最主要的人工构造体,必须要采用对自然环境冲击非常低的模式来进行规划建设。从水的角度来讲,低冲击开发模式要求城市建设不改变以前的地表径流量。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城市的可渗透地面应达到50%以上。许多街区应铺上可渗透的地砖来替代原来的水泥地面,同时大面积增加绿地,保持花草灌木的合理搭配。这样地上、地表、地下水才能融会贯通。其次是多途径进行雨水的收集利用。从建筑开始就收集雨水,然后把雨水的收集跟灰色水利用相结合,所谓灰色水就是厨房的水、洗衣机的水、盥洗室的水。这3类水的污染率比较低,跟雨水混合以后,每个立方一块钱的处理成本,就变成中水,中水用来冲抽水马桶,再从抽水马桶出来就是黑色水,再进入污水管道,就这么一项小小的改造,就会节约用水35%~40%。对于缺水型城市,也应主张低冲击开发模式,从建筑对雨水的合理利用,到小区的储藏雨水,再到社区的储藏雨水,到街道地下管网的储藏雨水,再到城市的储藏雨水,利用人工湖泊的储藏雨水。这样层层的分流系统建立起来后,城市就如同原始的森林一样,从第一滴雨下来到形成地表径流量,要72小时甚至一个星期。现在的城市只要暴雨一来,几分钟就造成非常大的地表径流量,一些街道汪洋一片,这个状况的城市是非常脆弱的,对城市的安全非常不利,这方面有过血的教训。2007年济南市遇到了特大暴雨,形成很大的地表径流量,死亡数十人,损失极为惨重。低冲击开发模式(图23)要求建筑雨水的收集,小区与社区、社区与街路采取不直接连接的方法,而是就地渗透,雨水溢出来以后才泻到下一个地方,这样层层蓄积雨水,就不会出现济南那场暴雨的后果。现在的思路是雨水排得越快越好,造成水的径流量突然增加,跟自然情况完全不同。要尽量避免对城市地面和道 路的大规模硬化,即使硬化也应采取可渗透的办法,再加上立体的绿化,管网储水、疏水管网的合理布局,使得整个市区大街小巷成为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实验基地,那样对于雨洪利用是非常有利的。

图23 低冲击开发模式

图24 深圳城市污水“大截排”方案

图25 海水淡化和再生水示意图

三是从开发排放的单项循环向循环利用转变。在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方面我国过去曾有城市差点犯大错误,最典型的是深圳的污水“大截排”方案(图24)。深圳在几年前曾经有过一次大讨论,当时有人提出要把深圳各个功能区的污水处理厂废弃,建一个30多公里长、直径6m的大渠道取而代之,通过这个大渠道把所有污水收集以后向珠江一排了之。经过论证,这样一个系统,9个污水处理厂变为一个,表面看来节约了土地,但是将这么大规模的污水收集在一起,污水会产生沼气,沼气一遇火就可能爆炸,相当于在城市底下埋了一个“定时炸弹”。更重要的这么多污水收集以后无法回收利用,因为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最基本的为一级B处理,利用生化方法处理以后的水COD只有40%以下,甚至只有20mg,可以达到4类水的标准,完全可以回收利用,经 过沉淀后达到一级A的标准,出来就是中水(3类水)。大截排方案水的运输距离有30km长,处理后的中水无法回用,这个方案一旦实施深圳河就有可能断流。这个项目尽管论证了3年,耗资数千万,但最后这个项目作废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金。如果当时把精力投入到管网建设中,结果将完全不一样,搞了这样一个假、大、空的项目,这就是历史的教训。

图26 集装箱式污水处理单元

图27 库里蒂巴市的治洪理念

污水处理厂建设应按照国际水协提出的“适度规模、合理分布、深度处理、就地回用”的原则进行系统布 局设计。每个污水处理厂覆盖50万 人的居住组团是合理的,污水经过深度处理,达到一级A的标准,出来就是中水,可以用来就地回用。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值得借鉴,新加坡把雨水收集、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循环利用结合起来(图25),把从马来西亚调来的水大部分做成瓶装水返销到马来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在农村地区,应推广节地型、小型分散式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图28 -1 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

图28 -2 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 镇、名村

图29 保障房建设

图30 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图31 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

四是从简单地对洪水截排向与洪水和谐相处转变。发达国家以及先走一步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巴西库里蒂巴市有人口300万,有3条河流经过这个城市,每年都要发洪水,原来的抗洪方案是把堤坝修得很高,进一步压缩洪水的空间,但洪水还是无情地越过堤坝,造成了城市水灾,而且高堤坝导致城里的水排不出去,水灾由外涝变成了内涝,危害更大,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有一任规划师出身的市长反思了这种治理方法,采取了另外一种治理方法,把原来的防洪坝拆掉,拓宽原来被人工压缩的非常窄的河道,搬迁原来在河道居住的居民,恢复原来的沼泽地、河湾、浅滩,平时作为景色秀美的公园,可以钓鱼、观光、旅游,洪水来时经过这个开阔地水位下降,从而永久性地阻止了洪水的泛滥,城市的内涝也可以无阻挡地排到外面的河道里去(图27)。这个市长后来又有项创举,就是BRT交通系统的建设,这两项创举使他获得了竞选州长资格并成功当选,现在他是联合国的一个特使,专门到世界各地去传授这个经验。

第八,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保护制度,把这些历史上沉淀下来的自然和文化精粹保留下来,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图28)。

第九,加快保障房的建设,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现在许多城市已经采取倒排序的方式,首先解决5%最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然后再解决5%次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以此类推来推动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问题的解决。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累计实施保障户数470万户,经济适用房累计供应户数468万户(图30)。

第十,编制与落实区域规划,使城市与城市之间能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环境共保、资源共享、产业共树和基础设施共建。

第十一,提倡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85%的CO2气体由城市产生,解铃仍须系铃人。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新建的城市应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在市民中应推广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比如天津的生态城等10多个城市已经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城市,有20个左右的既有的大城市开始实施改良式的、逐步演进型的生态城改造。

生态城主要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是技术创新型生态城市。进入20世纪后,人类所有的科技创新都产生于城市,城市聚集了最有创意的人才;城市提供了人才相互交流学习、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平台及创意转变为生产力的孵化器。有了城市,就有了聚集和专业化分工的细化,知识积累的快速进行,从而产生科技创新。通过这些创新,可以解 决城市带来的问题,所以才有由英国人设计、阿拉伯国家准备花费220亿美元建造零排放生态城区的计划。这个生态城区使用了所有我们能想象到的科技,220亿美金的造价,只有5万人居住,其昂贵程度惊人。该计划于去年动工,当前因金融危机现已停止。这样的项目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推广性,代价过于昂贵,只有那些因采油产生了巨量CO2、自感应对此后果负责的石油巨头们才有兴趣去建造这种高科技的生态城市。

图32 北川灾后重建景观图

图33 玉树灾后重建规划图

图34 生态城指标体系

第二种是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寄托于未来的技术发展,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用的“战斗武器”,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才有了中国与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合作来建设生态城市的项目。这类生态城市一般设定居住人口为30万左右,以实用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或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以可复制、可持续、可改进为目标主体。这种模式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是可推广、可借鉴的。我国现在建设生态城要选择土地贫瘠、非常缺水的地方。如果人类可以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就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城市,那无论什么样的地方都可以做到。所以,第一个生态城就选在不毛之地的盐碱地上建设。

第三种是逐步演进式生态城市。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生态资源等各种元素在有限地理空间相互交织的网络系统,是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生态城战略能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城市,只要确立了生态城的发展目标并 加以适当的引导、刺激,协同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其健康发展,就可以使之逐渐演变成一个生态城市。城市比较“老旧”不是主要障碍,因为城市自身可以演进。

第四种是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促使受灾城市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四 川汶川、青川等城镇将逐渐被改造成灾后重建型的生态城市(图32、33)。

生态城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图34~36)。一是生态城规划与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生态城规划与国家“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其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是分类型、分地区建立生态城分级动态评价体系,引导城市创新。对既有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对生态新城实行从规划到指标的全过程管理。

图35 生态城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及相互协调

图36 既有城市生态化改造路径

三是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模式,而是应该创建出有自己特色的中国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敬天、顺天、法天、同天的原始生态意识,上万年的农耕文化造就中华各民族进行过大量天人同物、天人相付、天人一体、天人同性的原始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国几千年积沉下来的文明,是世界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我们要传承并弘扬千百年来聚积下来的地方建筑文化传统。东方民族独有的“背景观野”也有利于推行生态城发展模式。

图37 我国传统建筑

图38 城市公共空间、街心公园设计

图39 我国生态城规划建设实践

我国从南到北有一大批与地域气候相适应的建筑(图37),如安徽的民居、陕西的窑洞——都具有冬暖夏凉的特征。现在陕北一些地方在建设新楼房,让住窑洞的老百姓搬进去,结果发现冬天取暖烧的煤是过去的3倍。后来旅游部门发现了商机,把空置的窑洞开发成宾馆租给游人住,反而很受欢迎,这说明盲目“上楼”的居住理念需要纠偏。又比如,曾有一位德国建筑师“发明”了一种在建筑上覆土的节能好建筑(Soil-Cover Building),实际上我国两千年前就有了这样的建筑。此外,南方的一些园林建筑更是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 中国的园林,在形态上是自然的缩影,而西方的园林是几何的、宏大的、反自然的。中国的园林是建筑物的延伸,园林在建筑中,建筑在园林中,是共生的:在西面的墙 上,爬满了藤蔓,遮挡了烈日;在正厅,开辟了花园、草坪,南侧种了落叶型的树木,冬天落叶后阳光可照射进来,夏天树叶长出来又能遮阳。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既赏心悦目,又调节气候。西方则不然,其建筑和园林是相互隔离的。所以,中国从自己的生态文明的基因里面,自然而然产生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艺术,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四是生态城必须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图38)。

五是生态城应当是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城市。而且通过这类“先锋”城市的实践,应当能够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图39)。

总之,正处于城市化高潮中的中国,必须充分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与教训,适时变革城市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调控,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城市等策略,才能确保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根据2010年12月15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可持续城市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2009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专项监督检查建筑节能检查的通报(建科[2010]45号)。

③ 同②

猜你喜欢

城镇化污水生态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生态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