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州山区、半山区池坝塘健康养殖技术

2011-12-10

云南农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大理州增氧机鱼种

徐 杰

(大理州渔业工作站,云南大理671000)

大理州位于云南西部,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境内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江河纵横,具有丰富的渔业生产条件。截止2010年大理州水产品年产量达4.8万t,池坝塘产量达2.9万t,为农民增产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部分养殖户片面追求高产,造成水体污染,鱼病频发。为使水体不断良性循环发展,大理州池坝塘广大养殖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开展健康养殖,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健康养殖模式。

1 池塘准备

1.1 池塘清整

排干池水,清除池中过多的淤泥,推平池底,同时修整池堤和进排水口,堵塞漏洞和裂缝,清除杂草和砖石。

1.2 晒塘

在早春栽秧前排干坝塘水,晒塘,清除1年养殖积累的底质及害虫、病菌等病原体,改善池坝塘底质。

1.3 池坝塘改造

良好的池坝塘条件是获得水产品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因此,要求池坝塘面积适中,水较深,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水、排水方便,饲养管理方便,并有一定的青饲料种植面积。

1.4 药物清塘

在苗种放养前7~10 d,水深1 m,每公顷用生石灰1 875~2 750 kg(在容器内加水溶化)全池泼洒消毒。清塘后2~3 d,进水到所需水位。

1.5 培育塘水

施肥可增加塘水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发酵好的粪肥宜在鱼苗下塘前4~6 d施用,绿肥则需在鱼苗下塘前8~10 d施用。有机肥宜先发酵腐熟处理,然后下塘。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每公顷施肥量为4 500 kg。

2 科学放养

为实现高产、稳产、优质、低耗和高效益养殖,鱼种应选择种类全、数量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和无病虫害的。池坝塘养鱼的鱼种主要依靠自己培育,鱼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都能得到保证。

在合理密度范围内放养量越高,净产量越高。放养过密,鱼类生长受到抑制。如鲢鱼、鳙鱼的饲养比例以3∶1为宜,放养密度鲢鱼每公顷3 750~4 500尾,鳙鱼每公顷1 200~1 800尾。放养密度与池塘条件、鱼的种类与规格、饲料和肥料供应量、技术管理措施等密切相关,采取多次放养,分批捕捞的养殖方式。

3 日常管理

3.1 调节水质

合理调节和控制池坝塘水环境,使其符合鱼类生长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主要指标有池水透明度20~40 cm,温度13~32℃,pH值6.5~9.0,溶解氧3 mg/L。这种池水具有“肥、活、爽、嫩”的特点。浮游生物是水体生产力的基础,池塘只有拥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可通过控制投饵、施肥量,合理使用增氧机、注新水等方法,使池塘中的浮游生物量达到适于鱼类生长的最佳水平。

(1)加注新水。及时加注新水是培育和控制池坝塘优良水质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夏秋高温季节,加水时间应选择晴天中午的14∶00~15∶00时进行。

(2)利用增氧机增氧。增氧机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的活性,从而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提高鱼产量。长方形池以水车式增氧机为最佳,正方形或圆形池以叶轮式增氧机为好。

(3)使用微生物净化剂法。EM菌、光合细菌等有益生物制剂在池坝塘养鱼中已广泛应用。养殖户一个养殖期内泼洒4~6次,能改善水质或底质,控制有害生物的繁殖。

(4)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水体中氮、磷过多时,可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利用植物吸收淤泥和水体中的无机养料,调节水体平衡,净化水质。在池塘中种植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等沉水微管束植物,也可种植蕨菜、菱、莲藕、茭白、慈菇、蕹菜等水生蔬菜。

3.2 轮捕轮放

放足鱼苗,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通常一次放足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成3,4个档次,大规格鱼在6~9月份达到商品鱼规格时提前起捕,同时补放一部分夏花鱼种或早繁的大规格夏花草鱼种。

3.3 投喂饲料

利用灯光诱虫补充动物蛋白饲料,既可节约饲料,又降低了饲养成本。投喂优质饲料,日投饲量按鱼体重的3%~5%计算,也可以每次投饲在2~3 h吃完作为投饲依据。投喂饲料应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原则。

3.4 勤观察

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巡塘,观察鱼儿的活动情况,每10~15 d测量生长情况,在高温季节经常测定pH值及溶解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5 疾病防治

重视疾病预防,从彻底清整鱼池、水质调节、鱼种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改进饲养管理方法等各个环节着手,为鱼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强其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生疾病,要正确诊断,找出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蔓延。选用自然降解较快、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保证养殖生产地域环境质量稳定。

4 捕捞收获

夏秋季节应在水温较低、池水溶解氧较高、能见度较好的时候进行捕捞。目前,养殖户大多采取张网捕捞、轮捕轮放、分批捕捞等对鱼体损伤较低的科学捕捞方式,保证了水资源和相关生物不遭受损害,生物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

猜你喜欢

大理州增氧机鱼种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差异分析
西瓜皮喂鱼种一举三得
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能耗差异分析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增氧机“智能开关”的制作
鱼种引进投放须把好六关
推动大理州现代奶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理州试验推广斑点金标免疫渗滤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