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正确采集

2011-12-10

医疗装备 2011年8期
关键词:尿液准确性粪便

殷 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252医院 检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传统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取决于检验标本的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标本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从而影响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分析前阶段由于存在许多实验室难以掌握的影响因素,因此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个薄弱环节。大多数不合格标本都是出现在分析前阶段,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下面对不合格标本产生原因及标本的正确收集进行探讨。

1 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

1.1 患者准备阶段

患者不按要求留取标本,如留取尿液标本前未清洗外阴,女性在月经期间留取标本,都会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生化免疫等大多数试验项目应当空腹采血,而一部分患者实际上已经进食,一次标准餐后,会使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增加50%,转氯酶增加20%,胆红素、无机磷和血糖增加10%,尿酸、总蛋白、钙,尿素、钠、胆崮醇酯增加5%左右,尤其是采血的前1天晚上暴饮暴食,第2天抽血会形成乳糜血,影响检测结果。此外,抽血前进行剧烈运动也会影响血液中的各项指标。

1.2 标本采集阶段

1.2.1 血液凝固。采血管过期、采血不顺利、血流量小导致采血时间长、未及时混匀、采血量过多或过少。

1.2.2 血液溶血。主要是由静脉采血不顺利造成的,多次反复穿刺,血流量小、采血时间长,标本采集后用力振荡,标本采集后保存在冰箱中时间过长等。

1.2.3 采血量不准确。标本量过少可造成试验无法完成。做血常规时若血量过少,EDTA—K2浓度过大,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崩解,产生血小板大小的碎片,使血细胞计数出现错误的结果。采血量不足或超量可造成抗凝比例失调,影响凝血试验的准确性。血培养量少,可导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等。

1.2.4 标本污染。做细菌培养时,未进行无菌操作,如做尿液培养时未清洗外阴;用于留取标本的容器污染,如一次性尿杯。

1.2.5 采血管错误。目前检验项目不断增多,采血试管种类各不相同,有时采血护士不了解采血管的用途,不熟悉各种试验的要求,故采血试管选择不正确,导致检测项目有误。

1.2.6 无标本。多是尿、便标本,患者为了完成任务未留取标本就送检,也有护士提前准备试管,配送误送现象。

1.2.7 尿便标本量少,不新鲜。由于病人的生理习惯在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使大、小便的收集不能按要求进行,而通常标本常规是在清晨定时收取,因此部分标本的送检不能做到及时,肯定也不新鲜;而标本量少,主要是护士在事前注意事项交代不清楚,或一些病人留取标本有困难等。

1.3 标本送检阶段。

1.3.1 标本送检延时。

见于标本采集过早,如早晨3、4点钟抽血;采集的标本在临床科室留滞时间过长;护士临下班时集中标本后送检。标本送检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1.3.2 标本送检过程中丢失。

2 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

2.1 血液标本采集。

(1)采集时间:采血时间不同,部分检验项目有结果上的差异,如白细胞计数,因此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减少由于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所造成结果的波动。(2)采集部位:生物化学检验的血液标本,最常从肘静脉取血,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过长,太紧,应尽量缩短压脉带压迫时间。在静脉滴注时不宜在三通管或同侧取血,而应在对侧肢体取血,这样可获得真实的分析结果。(3)防止溶血:目前,大部分医院采用真空采血法,溶血的发生率降低了许多,但穿刺不顺利损伤组织过多;加入抗凝管后剧烈振荡混匀等,这些因素均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由于很多检验项目红细胞中的含量比血浆中高很多,所以溶血可以使血清钾、无机磷、LDH等含量显著升高。所以在采血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防止溶血的发生。(4)抗凝剂的使用:凡需用全血或血浆作检验时.要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不同的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 (EDTA)盐适用于血细胞记数和细胞形态学检查;枸橼酸钠适用于凝血功能 (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应为1:9)。(5)标本送检: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标本久置可导致:全血标本在室温的情况下,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2 尿液标本采集。

(1)容器:收集尿液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最好使用一次性容器,做培养时,应使用无菌容器;(2)标本的收集:尿液标本要防止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精液、前列腺液、粪便等异物的混入。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以免尿液内化学物质发生变化。(3)标本的防腐:尿液容易生长细菌,如不能及时检验或需留取大量标本时 (如24小时尿),应置冰箱内保存或加入防腐剂。防腐剂应在收集了一次尿液时加入。防腐剂有多种,应根据检验项目做适当的选择。常用的防腐剂有:甲苯(或二甲苯)适用于尿液生化检测,如总氮、尿素、肌肝、尿酸、氯化物、钾、钠的测定,加入量一般为10 ml;盐酸常用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钙等的测定,由于会产生尿酸盐沉淀,因此不适于尿酸的测定,加入量一般为10 ml;麝香草酚可抑制尿内细菌生长,常用于尿液浓缩结核菌检查和尿沉渣Addis记数,因可引起蛋白假阳性,故不适合尿蛋白测定。

2.3 胸腹水、脑脊液 (CSF)的采集。

(1)胸腹水采集:为防止标本采集时出现凝块、细胞变性、细菌破坏自溶等,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生化标本宜用肝素抗凝。(2)脑脊液采集:采集的CSF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久置可导致细胞计数不准确,影响分类计数,含糖量降低。

2.4 粪便标本采集。

粪便标本采集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采用自然排出的粪便,无法自行排便时,可经肛门指诊或采便管拭取标本,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不适于做检查。取材要求有:(1)标本要新鲜,容器要洁净,不得混有尿液;(2)选取标本时要取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处的粪便;(3)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排便后立即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送检时应注意保温;(4)做化学法隐血试验时,应于试验前3 d禁食肉类、含动物血食物,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

总之,检验科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医患沟通,特别是与临床科室的医护沟通,确保采集标本的准确性,使不合格标本的百分率降到最低点,提高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诊断依据。

[1]应巧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探讨,浙江预防医学,2010,22(4):95-96.

[2]孙彦平,白宇,王薇等.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正确的采集,中国伤残医学,2009,17(2):44-45.

[3]纵仁荣,临检标本采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206.

猜你喜欢

尿液准确性粪便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跟踪导练(三)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