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的临床体会

2011-12-09杜艳秋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3019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期
关键词:静脉炎输液部位

杜艳秋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 30190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广泛用于儿科临床,特别是新生儿、危重患儿的抢救,小婴儿按疗程特殊用药者。它不仅减轻了患儿长时间输液每天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我科自2008年4月-2009年12月采用BD公司的小儿留置针,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好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 4月-2009年12月护理部对我科静脉穿刺成功率、留置针使用率、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其中早产儿102例,婴幼儿650例。住院期间,其中99.5%患儿每日都要输液治疗。

1.2 调查结果 留置针使用率由2008年的10%上升为59.3%,特别是在夏季和冬季;护理满意度由 2005年的93.33%上升为99.7%,有时达100%;与液体外渗有关的患者投诉由2008年前的6件/年下降到2009年上半年的零投诉,提高了科室的护理品质。

2 操作方法

(1)良好的心理状态,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2)用物的准备及操作地点光线充足。(3)血管的选择:弹性好、粗直、避开静脉瓣。其穿刺部位一般首选手背静脉、头皮静脉,如需快速补液而循环较差者,应选择较大的血管,如大隐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4)穿刺方法:准备好输液用物,包括留置针、敷贴和药液等。选择好血管,消毒,连接一次性输液器,并排尽空气,扎压脉带,再次消毒,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拇指、食指持留置针的针柄,针尖斜面向上,外套管借助针芯一起以2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持针角度,缓慢进针少许,同时左手持针柄缓慢向外退针芯,边退边进,基本上将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5)留置针的固定:敷贴大小要合适,使用时应遵循无张力粘贴原则,敷贴中央始终对准穿刺点,由中央向周围按压整片敷贴,使之与皮肤妥帖[1]。(6)封管方法:选择合适的封针液,输液间隔时间<4h者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封针>4h以上的要用肝素盐水液封针,新生儿及凝血功能有问题、肝肾功能异常者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其方法为用抽有封针液的注射器从头皮针末端注入,先快后慢,予留置针内充满液体,边推边将头皮针从留置针尾部拔出[2]。

3 健康教育

(1)告之留置针使用的优点,取得家长的配合。留置针具有柔软而有弹性的特点,可以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不易穿破血管,且留置时间可达3~4d,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2)使用前应向患儿及家长说明使用留置针对血管的要求很强,尽量要选择粗直的血管,而小儿的不配合及血管的细小容易造成穿刺的失败,希望家长理解。(3)小儿易动﹑不配合﹑血管细等原因,使留置针较成人容易失败,且留置时间较成人短,除了一些合理的固定﹑正压封管等专业因素外,患儿家长的正确看护也是确保留置针成功留置非常重要的部分[3]。因此要反复向家长交代注意对患儿的看护,特别是对于头部的留置针,有些患儿在家长睡觉时或不在身边时将留置针有意或无意拔出。(4)使用留置针的手不能提重物,防回血,尽量减少肢体活动;不能打湿,以防感染,如需洗澡应用塑料袋将有留置针的一侧包好;下肢的留置针尽量让患儿保持水平位或斜坡位减少重力回血;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少哭闹。

4 注意事项

(1)留置针使用期间应制定留置针使用记录登记表一张,主要反映穿刺时间、部位、局部皮肤情况、留置针的完整性、操作者签名以及拔针时间、皮肤情况、留置针的完整性及操作者签名。其主要目的是加强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杜绝安全隐患。(2)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为长时间输液患儿建立了保持时间较长的静脉通道,保证了药物在患儿治疗上能够及时应用,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但是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必须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注意有无脱落、有无液体渗出及局部皮肤的情况,特别是在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必须加强管理,并在记录上反映皮肤情况。另外,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能超过72h,以防静脉炎的发生。(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微生物污染及微粒污染。(4)防止栓塞的发生,每次经留置针重新输液或给药时,要检查确认留置针内无血凝块堵塞后再连接液体,不能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以防引起栓塞。(5)输入有刺激性药物前必须确保留置针在血管内,输液期间密切巡视观察,一旦发现输液部位有异常必须更换输液部位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

5 应用留置针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1)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穿刺或保留留置针的时候,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感染,为最常见并发症。另外,在保留留置针的时候,患者没有按照医嘱,洗澡或平时活动时没有做好防护措施,都有可能导致感染。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大部分都是长期慢性疾病,患者自身的防御功能比较低下,这类患者也特别容易发生感染。(2)堵管。由于在保留留置针的同时,没有做好相应的保留措施,导致留置针管被血液凝固所堵塞,致使药物无法成功注入血管内。另外,肌肉或静脉痉挛,也有可能导致堵管。(3)静脉炎。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中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是由于长期在一个部位静滴药物,使该处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强,引起红、肿、热、痛。一般认为引起静脉炎的机制有化学性、机械性和细菌性。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广泛应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医院的成本,有效缓解了护士因反复给患儿穿刺所致的与家长的冲突,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同病人交流,应该大力推广。同时,今年,在我院护理部及院领导“打针不痛,一针见血”要求下加强管理、细化培训,提高护理技术,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1 岳立萍,周立,席淑华.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73-74.

2 杨丽莉,谢彩霞,王红梅.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原因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59.

3 陈建稚,刘雪.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病人静脉输液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2(5):477-478.

猜你喜欢

静脉炎输液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