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链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2011-12-09余文权孙威江吴国章赵丽红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业链供应链农业

余文权,孙威江,吴国章,赵丽红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农业厅,福建 福州 350003)

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中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学术界已达成以下共识:必须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管理能力,提高农业产业链的运行绩效,以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高效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管理研究成为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进行较系统地总结归纳,以期为后续农业产业链的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更好地丰富和发展农业产业链领域的研究成果。

1 产业链的内涵

Smith[1]在《国富论》中指出,工业生产是一系列基于分工的迂回的链条,最早论述了产业链理论,其将产业链定义为:获取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通过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活动,将产品传递给零售商和用户的过程。Marshall[2]发展了Smith的产业链思想,将企业内部的分工扩展到企业间的分工,成为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Hirschman[3]、John[4]、Akintoye et al[5]、Stevens[6]继续完善 Marshall的产业链理论,论述了产业链的内涵,认为产业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系统及贯穿其中的物流和信息流。但是,随着供应链、价值链等理论的兴起及运用,出现了诸如“生产系统”、“商品链”、“生产链”、“价值链”、“增值链”、“全球商品链”和“全球价值链”等与产业链相似的名词,产业链被逐渐弱化,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少。目前,国外的理论基本上集中于对企业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研究,而较少涉及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学者的产业链理论研究成果,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产业链内涵作出不同的解释。郁义鸿[7]、芮明杰等[8]、李星群等[9]、何一[10]从产品形成视角阐述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生产者或流通者,到消费者的所有物质流动;杨公朴等[11]、李万立[12]、石冬梅[13]、吴彦艳[14]从价值关系视角阐述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是采购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成品与销售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功能网链;张耀辉[15]、李心芹等[16]、龚勤林[17]从产业层面视角阐述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是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郑学益[18]、周路明[19]、蒋国俊等[20]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角度、产业生态角度、战略联盟等视角论述产业链的内涵。因此,国内学者主要从产品形成、价值关系、产业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生态、战略联盟等视角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阐述。

2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链也构成了产业链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农业产业链的内涵也给出了较为清晰的论述。如Mighell et al[21]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产业发展路径,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包括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活动在内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在国内,傅国华[22]最早将产业链应用于农业领域,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依托市场对资源和农产品的合理配置,集中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种养业、运输业、加工业、销售业围绕某一“拳头产品”进行“产、加、运、销”或“产、运、销”的链状结构。之后,农业产业链研究成为国内农业发展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有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内涵作出论述。如王凯等[23]、刘金山[24]、王国才[25]、赵绪福等[26]、桂受平等[27]、张明林[28]、陈前江[29]从产品形成视角阐述产业链的内涵。对以上学者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笔者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同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及销售密切联系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

3 农业产业链的相关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很多学者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供应链理论等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模式、纵向协作等进行研究。Hobbs et al[30]、Lamb et al[31]、Shore et al[32]分别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美国牛肉产业链的纵向协作程度、价格冲击传输等不同问题进行了研究;Man[33]对由生产、加工、贸易、消费等构成的全球棉花产业链进行实证研究;Neves et al[34]对水果、蔬菜、牛肉、蔗糖等农业产业链进行过广泛和深入的研究;David et al[35]从农业产业链角度,研究了如何基于食品和能源产业建立起可持续的农业体系。整体上讲,国外学者较多地利用价值链与供应链理论研究农业产业,真正界定在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较为薄弱。国外学者在研究农业产业链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有效连接的重要性,注重研究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在傅国华将产业链应用于农业领域后,国内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链进行了诸多研究,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诸多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在宏观层面,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模式、结构类型、形成机理、特征属性、运行机制、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沟通信任机制、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构建与延伸以及整合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诸多研究;在中观层面,学者将产业链理论应用于农业细分产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稻米、水产、棉花、猪肉、牛肉、桑蚕、蔬菜、烟叶、枸杞、大蒜、林业、乳品、种子、香菇、养殖、生鲜农产品、茶叶等某一农业产业链的运行现状、组织模式、运行绩效、存在问题及整合管理等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层面,学者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法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运行现状、运行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还有学者将农业产业链理论应用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研究区域农业产业的运行现状、组织模式、运行绩效、存在的问题及整合管理等内容,如邵自银[36]研究北京市蔬菜供应链问题;刘浏[37]研究宁夏枸杞产业链管理;张竹音[38]研究杞县大蒜产业链技术进步路径;王刚毅[39]研究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问题;武晓斌[40]研究吉林省农业产业链的整合管理;杨妍[41]以蔬菜产业链为例对兰州市农业产业链进行研究。国内研学者从宏观上对农业产业链的特征、形成机制、稳定机制以及构建方法等进行理论研究,再从中观与宏观上对某一农业产业或农业企业的产业链进行实证研究,由抽象的理论层面上升到具体的实践应用,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4 农业产业链运行的实证研究

4.1 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评价

Ganesan et al[42]从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来评价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绩效,短期绩效主要反映市场效率情况,长期绩效则反映合作企业间的伙伴关系;戴化勇等[43]认为农业产业链综合绩效包括内部绩效(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成本、资金周转与回报情况)和外部绩效(包括柔性管理能力、合作能力、顾客及消费者响应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朱毅华等[44]构建的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包括加工企业绩效和供应绩效;游振华[45]认为产业链合作绩效包括客观绩效(营业额、获利能力、成本减少、费用节省与合作目标的实现)和主观绩效(市场美誉度、竞争能力、合作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何一[10]从区域产业融合程度、区域产品创新程度与区域市场竞争秩序来评价休闲产业链整合绩效;刘征[46]从财务绩效、运作绩效以及合作绩效来构建供应链总体绩效评价指标;陈伟等[47]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绩效分为主观绩效(合作目标程度、合作满意度与企业间协同程度)和客观绩效(企业利润率、成本的降低与新产品种类);李军民[48]从信息化水平、物流运作水平、生产计划能力和质量管理等4个方面来评价湖南省优质稻米初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的管理效率;王风彬[49]认为供应链总绩效应该至少“消费者剩余”和“供应链盈利”。从以上文献可知,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进行了较多的实证研究,大多数学者从客观绩效和主观绩效2个层面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以求全面、综合反应农业产业链的运行绩效或整合绩效,而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Delphi法等。

4.2 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

国外学者对产业链运行绩效或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少,但是对供应链运行绩效或效率的研究成果却较多。Daugherty et al[50]通过对500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速度能够影响竞争力”影响供应链整体绩效;Ellram[51]认为供应链合作经历初始阶段、合作关系建立阶段与精炼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同,在初始阶段的影响因素包括成本和收益、效益、服务水平、文化包容性、管理包容性、财务稳定性与伙伴能力,合作关系建立阶段的影响因素包括认知与需求分析、强化联系、信任、维持,精炼阶段的影响因素包括信任、愿景、柔性、冲突管理、社会网络;Das et al[52]认为联盟中的合作风险将会影响到联盟的合作绩效;Stefansson[53]认为信息技术与沟通交流会影响产业链的运作绩效;Doyle[54]、Xu et al[55]、Mohr et al[56]认为合作能力和合作关系对产业链绩效具有显著影响;Fynes et al[57]回顾了7个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供应商关系模型,认为影响企业—供应商之间合作绩效的最重要因素有信任、信心、共享教育和培训等;Ellram[58]研究表明,相互信任和承诺能促进供应链企业成员之间的企业绩效,降低产业链交易的总成本;Robert et al[59]认为影响产业链反应能力的因素包括产业链成员间的信任、相互依赖性以及合约的完善程度;Teruaki et al[60]认为产业链的信息化程度、合作双方的承诺、面对面交流的程度、共同决策程度以及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产业链的组织效率。

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研究成果较多。朱毅华等[44]研究表明,龙头企业的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能力显著影响加工绩效和供应绩效;王风杉[49]将供应链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归为业务交易、信息、共享、活动互换、知识交流、决策权分享、风险转移以及利益分配;张明林[28]实证研究了需求引导、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效率和交易费用4种力量对农业产业链成长的综合影响;李俊龙等[61]研究表明,合作能力、市场环境、市场风险与物流能力对江苏省花卉产业链运行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谭涛等[62]研究表明,合作能力、合作意向、合作条件对产业链合作效率有显著影响,合作风险间接影响供应链的合作效率;何一[10]研究了行业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整合意愿、整合行为以及个人与企业特征等变量对休闲产业链整合绩效的影响;孟魁[63]研究表明,产业链整合驱动力、整合方式激进程度与整合对象抽象性对广西桑蚕产业链整合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陈前江[29]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农户家庭常年劳动力数量、雇佣员工工资是影响农户参与香菇产业链收益的关键因素;游振华[45]研究表明,合作意向、合作条件、合作能力对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利益分配对合作绩效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产业链或供应链的运行绩效或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时,主要从信任程度、合作关系、社会网络、相互依赖性、共同决策程度、沟通交流、技术进步、管理效率、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物流能力、个人与企业特征等角度进行研究。但是,以往学者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主要是从农业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某一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绩效,而未全部覆盖农业产业链的所有参与主体,如初级农产品生产主体、加工主体、流通主体与零售主体,因此也未能很好地研究农业产业链总体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链接与反馈关系。

4.3 实证研究方法

对以上文献的总结归纳发现,当前国内外学者在识别产业链运行绩效或整合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应用较多的计量方法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28-29]、结构方程模型[44,63-64]。孟枫平[64]、王阳[65]、王桂霞[66]、侯淑霞[67]、雷雨[68]等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各种农业产业链涉及的各种组织的联结方式、组织模式、合作意向、利益分配、信任关系、合作稳定性等问题进行理论验证;杨加猛[69]基于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模型,提出由长度、宽度、关联度和厚度组成的林业产业链LBCT测度模型,为林业产业链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测度工具;王建民[70]利用案例研究法,实证分析了山东六和集团的产业链运行现状、运行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等。

5 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研究

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是随着农业市场化发展而出现的产物,是在农业领域开展产业链管理而形成的理论。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农业产业链管理,之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目前,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已对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Wout J[71]认为,应努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因信息和交流技术可提高农业关联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市场份额;Phwmo[72]提出了设计一般、柔性、广泛的信息和交流技术服务结构的政策和技术建议;Dusty[73]、Williamson et al[74]、Bromn[75]和 David et al[76]提出了在农业产业链中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Man[33]认为应通过信息流来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整合;Schwarz-bovee et al[77]提出建立农产品质量预警系统,旨在维护产业链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心。

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整合管理、拓展与延伸等进行了诸多研究。有些学者对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提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整合管理措施,如龚勤林[78]认为,农业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链的区域内接通和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王凯等[23]提出了加强价值链、组织链、信息链与物流链管理的农业产业链整合对策;王艺等[79]将农业产业链分解为辅助价值链、基本价值链和可拓展价值链,据此提出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的思路;陈宏伟等[80]在分析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对策。有些学者通过调研收集数据或统计数据,对某一地区农业产业链或某一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措施,如郑玲[81]、徐红[82]、陈斌[83]等学者均采用该种研究思路。有些学者根据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或整合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结果,提出相应的整合管理建议。如何一[10]、孟魁[63]、陈前江[29]、游振华[45]、杨加猛[69]、王建民[70]等均采用此研究思路。对以上学者提出的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投入;优化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加强产业链价值创新;发展农业产业链物流系统;加快农业产业链信息化建设;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管理及有效链接;注重农业产业链的知识整合;强化农户技能培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农产品精加工。

6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运行绩效及其影响因素、整合管理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多,为学术界进行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当前学者未从产业链纵向协作的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的影响因素,未能反映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及其链接效率对农业产业链整体运行绩效的影响,也未能反映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2)从农户角度研究农业产业链运行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甚少;(3)很少学者提出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整合与有效链接措施。

[1]SMITH A.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2-16.

[2]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M].London:Maillan,1920:1877-1890.

[3]HIRSCHMAN A.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39-40.

[4]JOHN B H.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s:a new approach[J].Management Decision,1988,26(3):13 -19.

[5]AKINTOYE A,MCINTOSH G,FITZGERALD E.A survey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J].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0(6):159 -168.

[6]STEVENS.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Management,1989,19(8):3-8.

[7]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25-30.

[8]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产业经济研究,2006(3):60-66.

[9]李星群,文军.基于产业链融合的会展旅游竞争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7(4):90-91,97.

[10]何一.休闲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11]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1999.

[12]李万立.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链建设浅析[J].社会科学家,2005(1):45-46.

[13]石冬梅.关于钢铁企业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的探讨[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1):22-24.

[14]吴彦艳.产业链的构建整合及升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15]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16]李心芹,李仕明.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4):60-63.

[17]龚勤林.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J].理论与政策,2004(3):6-8.

[18]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J].福建改革,2000(8):16-17.

[19]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6):29-31.

[20]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36-38.

[21]MIGHELL R L,LAWRENCE A J.Vertical coordination in agriculture[D].Washington:U.S.Dept.of Agr,1963:90 -93.

[22]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垦经济,1996(11):24-25.

[23]王凯,韩纪琴.农业产业链管理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2(5):9-12.

[24]刘金山.市场协调农业产业链:一种探索[J].上海经济研究,2002(3):32-35.

[25]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46-48.

[26]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6):107-109.

[27]桂受平,张霞.农业产业链和U型价值链协同管理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6(10):78-80.

[28]张明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业链成长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29]陈前江.我国香菇产业链的经济学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30]HOBBS J E,KERR W A,KLEIN K K.Crea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Danish pork[J].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88,3:68 -78.

[31]LAMB R,BESHEAR M.From the plains to the plate:can the beef industry regain market share[C]∥Economic Review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America:Kansas City,1998:13-28.

[32]SHORE B,VENKATACHALAM A R.Evaluating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capabilitie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s:a fuzzy logic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3,9:804 -824.

[33]MAN R D.A study in the framework of WWF's freshwater and cotton programme[D].Leiden:Netherlands Leiden University,2001.

[34]NEVES M F,ZYLBERSTAJN D,NEVES E M.The orange juice food chain.proe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in man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J].Wageningen Agrieultural University Press,1998,8:437 -446.

[35]DAVID A,GLASSNER P R.Gruber.Building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ystem for production of food and energy:the role of fuel[C]∥ethanol 1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Fuel Ethanol workshop & tradeshow(FEW).Springfteid:Illinois,2002:147 -158.

[36]邵自银.北京市蔬菜供应链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37]刘浏.农业产业链管理研究——以宁夏枸杞产业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08.

[38]张竹音.农业产业链技术进步机制研究——以杞县大蒜产业链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39]王刚毅.信息化对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9.

[40]武晓斌.吉林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1]杨妍.兰州市农业产业链结构与农产品竞争力的调查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6.

[42]GANESAN S,AMBROSE M,HESS R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stice and attitudes:an examination of justice effects on event and system-related attitud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7,103(1):21 -26.

[43]戴化勇,王凯.农业产业链综合绩效的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99-202.

[44]朱毅华,王凯.农业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7):85-89.

[45]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46]刘征.影响供应链总体绩效的供应商—制造商合作要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7]陈伟,张旭梅.供应链中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8):37-40.

[48]李军民.湖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9]王风彬.节点企业间界面关系与供应链绩效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2):72-78.

[50]DAUGHERTY P J,PITTMAN P H.Utilization of time-based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5,15(2):54 -60.

[51]ELLRAM L M.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J].Phys Disturb Logiest Manage,1991,21(1):13-22.

[52]DAS T K,TENG B.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6:31 -61.

[53]STEFANSSON G.Business-to-business data sharing:a source for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2,75:135 -146.

[54]DOYLE M.Strategic purchasing can make-or-break a firm[J].Electronic Business,1989,20:46 -48.

[55]XU K,DONG Y,PHILIP T E.Towards better coordin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2001,37:35 -54.

[56]MOHR J,SPEKMAN R E.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partnership attribute,communication behavior,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15(2):135 - 152.

[57]FYNES B,VOSS C.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buy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on quality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2,22:589 -613.

[58]ELLRAM L M.A structured method for applying purchasing cost management too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Materials Management,1996,32(1):11 - 19.

[59]ROBERT B,CHRISTIAN B.The role of trust and relationship structure in improving supply chain responsivenes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1:367 -382.

[60]TERUAKI I,MOHD R S.A blackboard-based negotiation for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system[J].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2000,107:398 -403.

[61]李俊龙,王凯.花卉产业链运作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06(6):132-135.

[62]谭涛,李道国,王凯.蔬菜产业链组织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蔬菜行业为实证[J].科研管理,2007,28(3):63-69.

[63]孟魁.广西桑蚕产业链整合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0.

[64]孟枫平.联盟博弈在农业产业链合作问题中的应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4(5):53-55.

[65]王阳.农业产业链战略的选择机制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5(10):23-26.

[66]王桂霞.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67]侯淑霞.乳品产业链纵向组织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68]雷雨.我国生鲜蔬菜产业纵向协作研究——来自食品安全管理的视角[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69]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度与拓展模型研究——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70]王建民.山东六和集团畜牧产业链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海洋大学,2008.

[71]WOUT J H.Information and conmunication technology(ICT)for food and agribusiness[C]∥Chain Man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Proe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Netherlands:Wageningen Pers,2000:599 -608.

[72]PHWMO L.ICT Service infrastructure for chain management[C]∥Chain Man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Wageningen Netherlands:Wageningen Pers,2000:25 -26.

[73]DUSTY C.Adoption of E-business in Nebraska retail agriculture[M].Nebraska:University of Nebraska,2001.

[74]WILLIAMSON E A,DAVID K H,MIKE J.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with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4(24):375 -385.

[75]BROMN S.Information sharing in gobal supply chain systems[J].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4(3):27 -50.

[76]DAVID A G,PATRIEK R G.Building a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ystem for production food and energy:the role of fuel[C]∥Ethanol 18th Annual International Fuel Ethanol Workshop& Tradeshow(FEW).America:Spring Field,2002:21-27.

[77]SCHWARZ-BOVEE E H G,STERRENBURG P,VANDERMEER R R A,et a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he animal production chain[C]∥Chain Man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Proe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America:Spring Field,2000:633-636.

[78]龚勤林.产业链延伸的价格提升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3):33-34.

[79]王艺,王耀球.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J].中国储运,2004(5):29-31.

[80]陈宏伟,郭鹏.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2):11,27.

[81]郑玲.新疆牛肉产业链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82]徐红.中国新疆棉花产业链问题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9.

[83]陈斌.宿迁市木材加工产业链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产业链供应链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