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9例临床分析
2011-12-09权峰涛
权峰涛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陕西宝鸡 721008)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常见的包括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其中以斜疝最多见[1,2]。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大多需行外科手术治疗。近20年来出现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3]。现回顾我科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9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单侧斜疝38例,单侧直疝17例,双侧斜疝4例。46例患者系初次手术,13例系复发疝再次手术;38例腹股沟疝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肺疾病及前列腺增生,术前均给予相应治疗,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切口选择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同,切口长约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对于斜疝,切开提睾肌后先游离精索并用纱布条提起。寻找疝囊,充分游离疝囊至颈部,直到暴露腹膜外脂肪,游离的疝囊不需高位结扎及缩小内环口,无需对腹股沟的结构广泛地游离及高张力性缝合修补,但应尽量保持疝囊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应予修复;若为阴囊疝、疝囊过大或与周围组织及疝内容物严重粘连的可在疝囊中部横断,横断的疝囊近端应封闭为小疝囊,将完全游离的疝囊经内环口回纳入腹腔,以伞形网塞充填于疝内环口内,网塞底应与内环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将充填物内层花瓣与内环口周围的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4~6针,然后在游离精索后方置入修补网片,以加固腹股沟后壁,网片一端圆孔自然包绕精索,圆形裂孔缝合2针,注意网片平铺固定腹横筋膜前方,其周边不能曲卷,视情况可缝合4~6针固定。仔细止血后,按层缝合创口。
2 结果
59例患者手术后全部治愈,术中无死亡,无切口感染,均为甲级愈合,术后无复发,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时间30~75 min,术后患者疼痛感轻,无患者需使用静脉镇痛泵,术后患者平均17 h(7~24 h)下地活动。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 d。随访1~12个月,无一例患者出现伤口疼痛、排异反应、异物感、复发等。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传统的修补方法是把缺损部位的邻近组织通过外力的作用缝合在一起,属于张力性修补,术后复发率较高,达10%~15%[4],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较多。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可做到正常解剖层次对合,从而克服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对合无张力,使其更加符合机体生理,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5]。本组资料中59例腹股沟疝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无切口感染,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相近,患者创口疼痛较传统手术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术后未使用镇痛剂。由于修补后无张力,患者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随访1~12个月,无一例复发,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手术比较,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极少复发等方面的特点[6]。随着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新型的、无毒性的、排异性更小的、组织相容性更好的、兼有抗菌活性的人工合成材料应用于临床;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更符合机体生理结构,所以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并且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但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假如解剖不清,很容易造成周围脏器的损伤,如神经、膀胱、肠管等,会引起一些并发症[7],如术后肠梗阻、睾丸炎、性功能下降等[8]。腹股沟管有内外两口和前后上下四壁。腹股沟修补过程中损伤手术区域感觉神经,常会引起阴囊或股内侧烧灼样疼痛,所以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应从外环外上方先切开一小口,直视下切开外环,以免在外环口切断髂腹股沟神经。
综上所述,人工补片的无张力修补将取代传统的张力修补,这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本组采用疝环充填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方法简单,加强腹部横筋膜的针对性好,能够起到良好的抵抗腹压的作用。对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疝囊体积较大的患者,有较好的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48.
[2] 刘庆元,程智礼.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54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7,28(3):219-220.
[3] 袁平,潘扬,骆晓鸿.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7例临床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1,5(1):81-84.
[4] 陈洪杰,王霆,郭玉波,等.聚丙烯网片在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05,21(5):434-436.
[5] 罗超,胡启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的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50-51.
[6] 王晓峰,任晓军.老年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182-183.
[7] 姚文龙,杨红,杨晴.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42-143.
[8] 唐文,裴洪山.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58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