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种鸡防疫的主要措施

2011-12-09施海东陈合强王宏胜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1年7期
关键词:生产区种鸡鸡场

施海东 陈合强 王宏胜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海门 226100)

目前困扰种鸡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疫病问题。由于疾病种类之多、变异较快且非常顽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禽业的发展,甚至产生恶性循环,这些问题具体涉及饲养模式、生物安全、合理用药和交叉感染等。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安全性将更加关注。所以,种鸡养殖作为养殖的上层,应更加重视一些操作规程,树立防疫重于治疗、质量重于产量的饲养观念,进一步改进种鸡的饲养方式,提高种鸡的防疫水平,使饲养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升种鸡场抗疾病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1 种鸡场防疫现状

1.1 饲养规模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客户走访,提示饲养规模和防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规模越大,防疫制度越严格,越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规模小的,特别是一些散养户,防疫意识薄弱,或者根本没有防疫制度,这在种鸡生产中是非常危险的。如有流行性疾病侵袭,首先发病的就是这些没有防疫制度的小户。近两年,肉种鸡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模式逐步向大型化、科学化发展,小作坊在很大程度上较难发展或发展较慢,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严格的防疫制度及饲养管理程序,没有办法保持产品质量,没有品牌效应和连续循环的产品来稳定客户。

1.2 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

很多养殖户在选址、建场、隔离和消毒等方面没有按照养殖场的规范去做,进而导致问题多出,疫病频发,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佳。

1.3 防疫意识薄弱

有些客户防疫意识较差,甚至不愿花钱去改造防疫屏障,他们更多的是愿意用药物来预防,以为这样就相安无事。其实,这些药物投资比建立防疫屏障投入大得多,并且容易造成疾病对药物的耐药性,形成不加倍剂量用药治不住疾病这种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场饲养1万套种鸡,按每只鸡投入0.2元/次的药物,一批种鸡下来,就需要至少3万元。现在有的商品肉鸡一批下来用药也在1~2元/只,而如果你把这钱投入到隔离、人员消毒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当然,防疫首先需要加强人员的意识,特别是生产区的人员。2003年的非典和2004年的禽流感使给部分养殖户对防疫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隔离、防疫、消毒及用药等方面,相对一些大型养殖场,仍有一定差距。

1.4 防疫制度落实较难

即使有些场有防疫制度,有的也是形同虚设,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外面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消毒的情况下可以随便进出生产区。而防疫制度要作为养殖场的一项根本制度,需要每个员工认真遵守和执行,如消毒药的浓度,进入生产区的物品是否消毒,人员的隔离等。

1.5 乱投药现象严重

很多养殖户在鸡群没有发病时,频繁、加倍剂量地使用药物预防,当遇到鸡群发病时,这些药物就显得不是很管用,必须换药或再加倍剂量地使用药物。其效果往往不明显,还有出现一旦停药就立马复发,这样不仅耽误病程,而且极易形成耐药性,对以后的用药产生一定影响。

2 做好种鸡防疫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全进全出”饲养是在某一饲养单元内,同一品种、同一日龄的种禽在同一天内转进,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后,又在同一天转出。全进全出饲养是规模化鸡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不但能保持生产的计划性,能使一个场里同一日龄的种鸡接种免疫,有利于鸡群健康和对疾病的控制,便于控制种鸡均匀度,便于鸡场清洗和彻底消毒。

2.2 强化防疫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饲养过程中,传染源在这个大环境无处不在,不能也不可能完全被消灭。作为兽医工作者,应采取一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本场不会有传染源或被传染。但有的饲养户防疫意识差,技术措施贯彻不力,传统养殖观念严重,多根据自己的经验办事,影响技术措施的推广,往往在防疫治病中自作主张,认为鸡只要能长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再消毒防疫,所以门前的消毒池形同虚设,消毒药计量不准,平时互相串门,毫无隔离意识。这给切断传播途径带来一定难度。所以加强防疫意识,迫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2.1 科学设计种鸡场。种鸡养殖场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利于通风、排水,避开野鸟集中和居民较多的地方。并在外部做好隔离措施,即建立围墙,鸡舍进风口做好隔离网,建立专门的车辆人员通道,并设立消毒池。设计净道和污道,净道是人员、饲料和物品进出专用道;污道是鸡舍垫料、死鸡等被污染过的物品专用通道;净道设计在鸡舍的上风向,污道设计在鸡场的下风向。鸡场风机进风口设立在净道上,出风口在污道上。如鸡场有好几个区的话,上风向一定要是龄期小的鸡,下风向是龄期大的鸡。鸡舍外围的水泥场要尽可能大,便于打扫卫生和消毒。大型养殖场还应由上风向到下风向分以下几个区,即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粪便处理区和隔离区等,隔离区远离生产区。

2.2.2 做好生产区和外界的隔离。饲养管理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消毒,无论是什么人,到养殖区必须经过淋浴、更换养殖区专门衣服、脚过消毒池才能进入生产区。并且在每栋鸡舍门口设立脚踏消毒盆和洗手用的消毒盆。如有发病鸡舍,应放于最后查看。每栋鸡舍之间有足够的间距,最好设有防疫沟,人员禁止互相“串门”。每栋鸡舍物品单独使用。

2.3 及时、正确的免疫接种

给种禽接种疫苗,利用疫苗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让其在体内产生免疫应答。当下次再有同种细菌、病毒感染时,体内就会识别并产生相应的抗体。种鸡场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当地流行病学和鸡场实际情况来为种鸡制定免疫计划。接种疫苗选择的原则是,国家和省规定的必须要免疫,如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对种鸡生产有一定影响的也需要免疫,如传染性法氏囊病、蛋鸡的减蛋综合征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一些没有发生过的如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就没有必要进行免疫,一旦接种过的疫苗,以后就必须接种,而且要确保毒株相同。

2.3.1 采取合适的方法保存疫苗,疫苗的保存非常重要,无论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不能给种鸡接种变质、过期及保存不当的疫苗,如马立克疫苗需要液氮保存,灭活苗及稀释液需要避光常温25℃保存,一般国产活苗在-15℃保存,进口弱毒苗一般冷藏2~6℃保存。

2.3.2 疫苗接种的剂量要准确,注意不能漏免或少免,同时也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有的养殖户防病心切,以为接种的剂量越大,保护越好,其实适得其反,这样很容易出现免疫严重反应,甚至出现合并症,导致发病。在使用之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并根据说明和实际情况确定免疫剂量。

2.4 合理用药

种鸡场应准备不同种类的药物,如抗菌类、营养类,选择质量较好的药物,并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和疗程等。

2.4.1 分清病因,合理用药。对症下药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当种鸡发病时,需要分清楚发病的原因,如呼吸道这个症状有很多疾病可以出现,要分清到底是支原体、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等。当遇到一种症状时,切不可随便乱用药,否则反而耽误病程。兽医技术人员要做的是解剖观察,逐个排除,有条件的进行实验室诊断,在用药之前最好做药敏试验。这样才能做到从根本上药到病除。

2.4.2 注意合理预防用药,减少药物残留。在这需要纠正一个观念,并不是预防用药用得越多、越频繁越好,俗话讲“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物在鸡体残留可能影响产蛋率,进而影响孵化,如在产蛋期间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能会对产蛋率产生影响。全群用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不得随便用药,用什么药、怎么用,都需要经过分析,化验,应配合抗体检测选择性地使用一些药物。

2.4.3 关注药品质量。当今兽药厂家多,兽药种类也较多,应选择质量较好的兽药,保证药物的含量,确保药物在鸡体的血药浓度。

2.5 做好消毒工作

种鸡场尽可能地减少用药,但必须时刻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种鸡场消毒池一般使用3%~5%浓度的烧碱和复合酚等一些作用时间较长的消毒药;每栋鸡舍里面的洗手盆可以使用新洁尔灭或者氯制剂这些腐蚀性低的消毒液。注意消毒液的交替使用,不可长时间地使用一种消毒液,一般1~2周更换一种消毒药。

2.5.1 饮水消毒,这是一个疾病防疫很好的方法,平时在饮水中加入漂白粉或含氯泡腾片(一般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是25%~30%,即每吨水加漂白粉10克),使鸡只饮水中含有3×10-6~5×10-6有效氯,保证鸡只饮水安全,确保鸡群健康。正常水中大肠杆菌数量应不超过10000个/升,注意在接种疫苗前后的48小时不要使用任何消毒剂饮水或喷雾。

2.5.2 鸡舍外围定期消毒,在鸡群正常的情况下,每个星期至少做1次全场统一消毒,可以使用洒水壶、高压水枪,平时下午鸡舍外围打扫干净后也应用洒水壶、喷雾剂进行消毒,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的交替使用。一般使用较多的消毒药有烧碱、复合碘和百毒杀等。

2.6 消灭老鼠蚊虫,减少中间传播宿主

老鼠蚊虫是养殖场必须定期组织消灭的,它们不仅偷吃饲料,惊扰鸡群,还传播疾病,如霍乱、禽流感和新城疫等。所以,养殖场要消灭老鼠蚊虫,重点是饲料仓库、鸡舍垫料和天花板上,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卫生和鸡场的绿化工作。

2.7 良好的饲养管理能提高种鸡抵抗力,减少易感动物

2.7.1 创造适宜的鸡群生长生产环境,把握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是鸡群健康生长的前提。

2.7.2 保证充足的料位和水位,给种鸡足够的料位和水位,能减少弱小鸡蛋产生,并且配合限饲、体重和均匀度控制,合理把握种鸡周增重,使鸡体全面发育。

2.7.3 抓好饲料质量,确保种鸡体质,定期检测饲料,查看一些指标是否达标,特别是维生素和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2.7.4 适度规模经营。

小结:种鸡场的防疫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不能松懈的艰巨工作,全场人员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落实到位,抓住防疫的每一道关卡,确保鸡场种鸡健康生产。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生产区种鸡鸡场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规模鸡场设施配置优化与创新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2.5代杉木种子园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研究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