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疗体会
2011-12-09缪锦国陈大健
缪锦国 陈大健
(1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多种经营服务中心 江苏 盐城 224562 2 江苏省滨海县畜牧兽医站 江苏 盐城 224500)
1 发病情况
滨海县陈涛镇某农户于2011年2月13从盱眙购入50只雏火鸡,3月20日发现已养至7周龄的火鸡过半有精神沉郁、厌食和下痢等症状,遂给予红霉素和抗球虫药,但均未见疗效,3月22日有2只火鸡发生死亡,于是邀请笔者前往诊治。
2 临床症状
病火鸡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强,体重迅速减轻。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目缩脖,翅膀下垂,行走不稳,不愿活动,常呆立一隅。有的病鸡腹部膨大,触诊腹部可摸到硬固的盲肠。病鸡排黏液下痢便,初期水样泡沫腹泻,粪便中有砖红色黏液丝,随后转为黄色或褐色稀便,病重者完全血便。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火鸡,肉眼可见的病变主要集中在肝脏和盲肠。肝脏肿大,表面有弥漫性不规则圆形凹陷的坏死病灶,其颜色呈灰白色或黄褐色,直径约1~2厘米,纵切可见病灶深入肝实质中。盲肠外观肿大变硬,切开可见肠壁增厚出血,黏膜层严重坏死,有些部位的病灶已深入盲肠肌层及浆膜层,形成溃疡病灶,肠腔内充满微黄色干酪样物质。
4 实验室检验
4.1 取病火鸡的新鲜盲肠黏膜刮取物,用40℃温生理盐水制成悬滴标本,立即放到显微镜下检查,可以看到一端有短的鞭毛、呈钟摆式来回运动的虫体。
4.2 以无菌操作方式取病火鸡的肝脏,分别接种到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置37℃培养24小时,细菌分离结果为阴性。
综上所述,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火鸡组织滴虫病。
5 防治措施
5.1 日常管理:一般情况下,应激畜禽对疾病更加敏感,所以减少应激(如提供充足的营养均衡饲料、干净的自由饮用水、合适的饲养密度)有助于增强火鸡免疫力,从而降低其对组织滴虫病的易感性。同时,要勤于观察,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病鸡,切断直接传染源;定期铲去运动场地的表土,换垫新土,以减少接触感染粪便的机会。
5.2 疾病控制:①鸡舍及场地彻底清扫,将粪便及垫料运出堆积发酵。饲养用具洗刷后和鸡舍内外环境一起用大毒杀消毒液(癸甲溴铵溶液)1∶150倍稀释后消毒,1周消毒3次。②将滴虫厌氧康(5%地美硝唑预混剂)和仙林(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各1瓶(均为100克/瓶)与100千克饲料混匀后投喂,连用5天。同时,每天用白头翁20克、苦参12克、秦皮10克、黄连10克、白芍15克、乌梅20克、金银花12克、甘草15克和郁金15克,煮水供火鸡饮用,连续给药5天。对严重的不食病例,每只每次口服甲硝唑片剂(0.2克/片)1/4片,每天早晚各1次,连喂3天。
经过上述处置,病情很快得到控制,除1只病重死亡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
6 诊疗体会
6.1 临床上,本病需与球虫病和沙门氏菌病做鉴别诊断:球虫病虽然也会造成盲肠病变,但是以出血及黏膜坏死为主,病鸡会排血便,粪便镜检可见球虫卵囊,而且球虫病不会有肝脏菊花状坏死且中间凹陷的病灶。沙门氏菌病虽然也会有肝脏坏死病灶及盲肠内干酪样物,但是肝脏病灶较细小且盲肠不会有明显肿胀及变厚。
6.2 本病如继发大肠杆菌、梭状杆菌等二次细菌感染会引致大批死亡。因此,在处理该病例时,笔者在饲料中添加了阿莫西林,用以控制可能发生的继发感染。
6.3 由于异刺线虫在传播组织滴虫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驱除体内的异刺线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故应定期驱除火鸡体内的异刺线虫,可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40毫克,1次拌料投喂。
6.4 此例火鸡是家庭式开放饲养,日常卫生管理不良,可能因食入携带有异刺线虫的蚯蚓而发生本病。笔者在剖检时曾详细检查盲肠中是否有异刺线虫,但未发现有异刺线虫虫体,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盲肠严重坏死使盲肠肿大,肠腔受压迫,肠腔内的环境不适合异刺线虫生活而造成虫体死亡或离去。对此,笔者认为火鸡养殖应选择干燥疏松的砂质场地,同时避免使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饲养期间还要定期使用疫苗防疫及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