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策分析
2011-12-08吕月珍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吕月珍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杭州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策分析
吕月珍 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兴行业,其服务领域除了包括传统的代理、诉讼、咨询业务以外,还涵盖了评估、交易、预警、托管和质押等诸多方面,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在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的升级、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节能低碳技术的应用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知识产权问题,都需要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杭州市如何更好地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企业乃至整个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一、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全社会知识产权累计量的增长不仅带来了专利代理、登记等方面的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为更高层次的知识产权服务准备了条件,特别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专利风险识别与控制、专利预警分析、绘制竞争对手专利地图、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等方面的服务将应运而生。
国家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08年出台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对“构建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等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0年5月国家发布了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知识产权服务业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的重点培育对象。同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并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这对知识产权服务业而言,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知识产权服务业,把创新、研发、制造与营销结合起来,既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转化提供新的服务平台,有利于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为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与利用提供新的服务方式,有利于创新主体把握自主创新方向,提高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和创新成果依法获权的可能性,降低自主创新成本和知识产权风险。
二、知识产权服务产业的体系构建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科技服务业,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服务,著作权、软件的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工商登记的代理服务,无形资产的评估服务,专利等无形资产的咨询与检索服务,其他知识产权认证,代理与转让服务(不含其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服务及科技中介服务)。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一个产业体系,是支撑服务流程有效运转的一系列结构要素的集合。知识产权服务产业体系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体系,这个体系是为满足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需要,提供相关服务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和其他市场体系一样,知识产权服务市场也是由服务的供给者、需求者、中介、交易对象、交易组织、监管机构和自律管理机构等要素构成的。体系的构建对知识产权服务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服务供需双方看,知识产权服务业主要构成主体有: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包括专利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等,这些是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企业、个人等是服务的主要需求者。政府在这个体系中的主要职能是知识产权立法、法律实施和执法、政策制定等宏观环境的建设;行业协会,主要通过成立行业自律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提供知识产权的社会保护;中介机构,主要提供知识产权形成过程中的代理登记服务,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代理服务,为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投资及融资等方面提供交易平台和交易渠道,提供法律咨询,运用行政或司法手段维护权利主体的利益等服务。高校和科研院所,主要提供知识产权指导、咨询等服务功能。
从服务的性质看,知识产权服务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两类。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或公共服务机构,为全社会提供开放性的公益性的知识产权基础服务,及以行业协会等为代表的非营利性中介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是指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有偿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
从服务的功能看,知识产权服务可以分为咨询、展示、发布、交易和鉴证5大服务功能。咨询服务是根据生产、转化等经济行为的需要,收集、整理、分析、汇编、检索所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展示服务是通过对知识产权产品的展示,扶持、帮助有市场前景的知识产权产品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引导投资者投资,吸引创新发展所需的资金。发布服务是收集知识产权的信息,登记、汇总后予以公布,使这些信息可以被获知、了解和传播。交易服务,是为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投资等经济行为提供评估、分析、担保、培训、登记等保障性行为,以便实现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市场化开发。鉴证服务,是为保证知识产权产品交易的安全性,对产品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期限长短、权利限制等内容提供鉴证服务。
从服务的对象类别来看,知识产权服务可以分为专利服务、商标(品牌)服务、版权服务和其他知识产权服务。专利服务主要是指以专利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配套服务。商标(品牌)服务,主要是发挥商标在商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配合贸易和商务产业的发展。版权服务是由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相应版权服务的配套。其他知识产权服务,是在传统知识产权之外,为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等多种新兴知识产权提供的服务。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产业体系构建还不尽完善,受到专利、商标、版权等类别管理归属的限制,服务业的体系相对割裂,各类组织结构缺乏共识,协调沟通机制不完善;立法也相对滞后,对市场准入、管理体制等缺乏明确规定。
三、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杭州市无论在知识产权创造还是在服务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年,杭州市跨入了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行列。
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杭州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2006年的10719件和5742件增长到2010年的29745件和26484件。截至2010年年底,杭州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6.9万件,商标国际注册6951件,拥有驰名商标88件。
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方面,杭州市成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并以国家级纺织服装专利数据库和七国两组织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建立了数字电视、能源产业、医药产业等专利信息检索平台。该中心为政府的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提供专利信息分析、决策参考,为企业的专利战略制定和实施、产品研究开发进行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提供有特色的服务。2009年,杭州市首家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中山北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立,该平台以“路路通知识产权交易网”为载体,整合了浙江产权交易所等5家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资源,为省内外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版权的申请、评估、交易、法律援助等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服务方面,杭州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入驻创投服务中心,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融资的方式解决杭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但与北京、上海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偏少,服务层次及服务质量较低,复合型人才紧缺,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利用不够等方面。
⒈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偏少。杭州市现有专利事务所24家,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人员130余人。而北京2007年的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就达到159家,执业人员达到1895人。
⒉服务层次及服务质量较低。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业务以代企业申请国内专利、商标等相对低层次的服务内容为主,而涉外专利代理业务则较少。另外,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业的需求也较为单一,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还局限在知识产权申请代理上,对于知识产权咨询、托管、商用化等服务项目的需求还是比较少。
⒊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从行业人才结构上看,具有代理资格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而没有行业从业经验的所占比重较高;在执业人员中,既具有某一领域专业技术知识,又能把握行业发展态势的复合型人才较少;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多年行业经验,又熟悉国际法律条文、精通外语的人才则更是少之又少。
⒋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利用不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主要是整块的数据信息,在信息挖掘和利用方面还不系统和深入。此外,专利信息资源开发不够、专业服务人员不足、提供深层次服务的能力有限等问题也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加快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⒈发挥政府引导与协调作用。政府要提高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公共服务方面,要建立健全多类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商业服务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最终形成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同时,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重点结合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政府要制定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⒉推动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目前,杭州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主要以提供综合性服务为主,专业服务水平较低,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重点地针对特定行业的特定领域开展业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战略、预警、宏观规划、竞争对手跟踪等高端服务,提升业务服务能力。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不断拓展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参与国际化竞争。努力造就一批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⒊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从业人员队伍。要规范从业人员资质管理,完善专业技术评价体系。加强对执业人员在职培训,拓宽其知识范围。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尤其是行业急需的、实际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断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业的人才队伍。
⒋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市场需求。通过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宣传,举办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等活动,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同时,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培训业务,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