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
2011-12-08聂小桃李浩强
◎ 左 正 聂小桃 胡 锋 李浩强
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
--以"北、上、广、深"为例
◎ 左 正 聂小桃 胡 锋 李浩强
本文分析了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相互关系,提出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区内已有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低,而对经济资源的倚重渐大,并与自然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特大城市因其规模和经济实力,比一般城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特大城市 可持续发展 承载力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加工制造业吸引中西部地区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以寻找就业机会,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使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原有的一些主要沿海大城市迅速膨胀扩充,成为人口逾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外,还产生了大量的新兴城市.这些新兴城市的成长也极为迅猛,不少已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制造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名城"或大城市的新城区,如广东的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以及顺德、南海、番禺、花都等,不少已发展成为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据有关媒体报道,全国目前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余座发展为118座①,其中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座城市的人口均已超过了1000万.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一方面辐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辐射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上海带动了长三角地区,北京和天津则带动了环渤海地区发展,可见在区域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引擎"里,都有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起着核心引领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特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充,也带来城市资源耗竭、产业同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引起了人们对现有资源环境能否承载特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极大关注,这不仅关系到特大城市未来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经济能否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早在2005年1月,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中,就已经提出要"客观分析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着重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解决好资源保护、生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②.2006年3月,国家颁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规划城市规模和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供给能力相适应"③.及至2010年10月,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继续提出要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不同的城市化地区进行优化开发或重点开发④.可见,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是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在回顾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基础上,探讨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相互关系,提出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城市承载力,而城市承载力提升后,可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我们选取近年来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产业升级转型取得不俗成绩的"北、上、广、深"4个特大城市,通过对其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看其是否可以验证我们的初步观点.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其后,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起草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学者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由前挪威首位女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 H. Brundtland)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因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广泛接受并引用.
"承载力"最初是力学中的概念,后被引用到生态学科,表示某一生物区系内各种资源所能维持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⑤.自马尔萨斯1798年就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提出后,对于承载能力的研究就相继在有关领域展开.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在有关人类生态学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认为可以根据某地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该地区的人口承载力.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性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促进了承载力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研究范围从人口、资源、环境向生态、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拓展.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做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这篇报告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承载力出发,探讨人类的未来,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后,学术界开始更多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⑥.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94环球论坛" (Global Forum 94),作为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主题就是"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针对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生态城市等城市建设思想被提到日程上来.
国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承载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等领域⑦.较有代表性的如Walter Betal(1994)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其城市本身的承载力;Tjallingii S. P (1995)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时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城市即为建立责任城市;Jenks 在1996年出版的《紧凑型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从探讨公共交通和周边农田生态的关系来论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耶夫塔克(Yiftachel Oetal,1994)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一个人类相互追求交流信息传播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的城市⑧.瓦格纳格尔(Wackemagel M.,1992)等人则以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处于其承载力范围.
国内的研究,包括李植斌(1995)和彭再得(1995)从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更新土地利用结构来研究城市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⑨.薛小杰、黄强等提出了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⑩,高吉喜(2001)定义了生态承载力.王宇峰(2005)等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并将其定义为:在正常情况下,城市生态系统维持其自身健康、稳定发展的潜在能力.还有一些学者如赵淑芹(2006)、蓝丁丁(2007)、金磊等各自从城市土地资源、城市安全容量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承载力.孟晓晨(1992)和谢文慧(1996)则从经济活动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应用需求指向理论的扩散效应和回拨效应,注重速度和效益以及外延和内涵的关系;王军和曲格平(1999)也分别阐述了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求城市经济的内涵式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
综观上述,除少数研究外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和社会领域.实际上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都是在人们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存在严重矛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都是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与该城市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是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主要目标,这种增长以工业的发展为主,忽略了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等问题.这种增长在给人们带来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等.如果继续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增长,资源、环境都会出现严重的超载,并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是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使经济发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低碳经济要解决的问题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提高能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承载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的条件.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指遵循自然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物系统,使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经济形态.要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从生产源头上通过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废物的排放;在产品经过消费完成它的使用价值变成废弃物后,不是简单抛弃,而是经过处理后变成再生资源回到生产的源头上.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可以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较发达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它有别于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为代表.由于现代服务业是一个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少,可以减低城市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污染少,缓解城市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提高了城市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还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承载力.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每年对城市的GDP有巨大的贡献,且现代服务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提升,可以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并且引导工、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把逐渐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商品生产部门,因此使得三大产业协同发展,进而提升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城市经济承载力,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社会承载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是提高城市社会承载力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服务业中许多教育培训行业,可以为社会培养出高级人才,为失业者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再次就业.从而提高了城市的社会承载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3.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土地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土地资源表现得更为稀缺.城市土地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使土地利用率对城市发展会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城市土地承载力,直接决定城市经济和社会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土地承载力是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城市人口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限度.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可以增强城市土地承载力.
提高城市建筑容积率,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体系.针对城市各类建筑用地布局混乱,布局不合理,可以通过制定有效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城市建筑的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和等下空间.
四、特大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评价
为了验证我们上述的分析,本文选择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个特大城市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这4市分别位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特大城市中经济最为发达、同时也是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地区.通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把综合承载力分解为经济承载力、环境资源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三项要素承载力,对4市进行单项要素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比较.
1.经济承载力指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和根本动力.因此,城市经济承载力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城市的资源维护和利用及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条件和支持,加快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选取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率、第三产业比重、人均进出口总额、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七项指标来反映城市的经济承载力.
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
资源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资源消耗急剧增加,各种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瓶颈.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人均日常生活用水用电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三废"排放量等七项指标来衡量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3.社会承载力指标
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为本,其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提供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万人拥有大学生数等5项指标来代表城市的社会承载力.
4.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
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由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三项要素承载力指标整合而成.其指标体系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经济一-资源环境一-社会复合系统的相互协调.根据以上分析,将整个指标体系简单地分为两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赋值,并参照专家咨询意见调整各具体指标及权重(见表1).
5.数据和计量
在确定评价对象后,本文从1991~2010年《广州市统计年鉴》、《深圳统计年鉴》、《深圳信息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北京市统计年鉴》、《北京六十年》及各城市统计信息网等获取大量原始数据(少数年度缺失的数据,则根据数据变化趋势以经验估算作补充).对这些原始数据利用熵值法求得其在评价期的状况评价值,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经济承载力指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和社会承载力指数,最后通过加权得出综合承载力指数.
表1 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标体系
(1)指标数据处理
由于各指标的性质和度量单位等不同,必须先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计量单位的影响.本文对正逆指标采用了无量纲化,计算公式如下:
正指标标准值:
负指标标准值:
其中,Sj:该年j项指标的标准值
Pj:该年j项指标的实际值
Pmax:所有年份中j项指标的最大值
Pmin:所有年份中j项指标的最大值
(2)第一层指标评价值计算
利用第二层基本指标标准值,加权计算得出1990~2009年各市经济承载力指数、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和社会承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j为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评价指数,Sj为第j项指标标准值,A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值.
(3)综合评分计算
本文采用的是加权算术平均法,根据第一层指标评价值,加权计算得出综合评分.计算公式:
其中,L为各年最终评分,Yj为各市各年第一层指标评价值,Cj为第一层指标权重值.
(4)计量结果和相关图表如下.
6.简短结语
评价结果证明了我们在第三部分的主要分析,无论从各项要素承载力得分还是综合承载力得分来看,四大城市总的趋势都是增加的,虽然各市增加的时点、幅度都不尽相同,这反映了近年来四大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上所取得的成效.
图1 各市经济承载力得分趋势图
表2 1995-2009年各市经济承载力得分
图2 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分趋势图
从各市比较来看,广州在经济承载力上发展迅速,其得分增长快于其他三个城市,这跟广州多年来抓城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不无关系,除了首都北京的三产比重仍居首位外,广州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无疑是最好的,广州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虽然早些年反复,但随着亚运会的成功召开,广州在环境承载力上有很大的改善.
表3 1995-2009年各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得分
图3 各市社会承载力得分趋势图
表4 1995-2009年各市社会承载力得分
表5 各市综合承载力得分
过去比较强调某些单要素的承载力研究,特别是短缺性的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承载力,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一定区域内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区内已有资源存量的依赖性将越来越低,而对经济资源的倚重渐大,并与自然资源形成互补关系.特大城市因其规模和经济实力,比一般城市拥有更多的经济资源,因此更需要突破如何将城市经济资源与自然资源、环境紧密结合进行综合研究的问题.
注释:
①万建民.城市究竟建多大为宜.经济日报,2011,1,14.
②牛建宏."城市综合承载力"意指何方?.中国建设报,2006,2,9.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④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载《经济日报》2010年10月28日.
⑤任通先.城市承载力研究进展浅析.专题研究,2009,10.
⑥张俊军,许学强,魏青泉.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地理研究,1999,2.
⑦谢守红.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邵阳学院学报,2006,4.
⑧Yiafehel Oetal.,1994.Urban Soeial Sustainability: the Planning of an Australian.Cities,(5):139-157.
⑨赵显文.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⑩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城市问题,2009,5.
[1]中国科技协会.中国城市承载力及其危机管理研究报告.中国科技出版社,2008.
[2]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城市问题,2009,5.
[3]牛建宏."城市综合承载力"意指何方?.中国建设报,2006,2,9.
[4]谭文垦,石忆邵,孙莉.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5]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6]任通先.城市承载力研究进展浅析.专题研究,2009,10.
[7]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地理,2000,2.
[8]毛汉英,余丹林.区域承载力定量方法探讨.地球科学进展,2001,8.
[9]Walter Betal and Walter Siembab. Sustainable Cities: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Ecocity Development [M].Eco Home Media,1994.
[10]Tjallingii S.P.Eco-polis: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 [M]. Backhuys Publishers,1995.
[11]Jenks, M.Williams.K. & Burton.E. Urban consolidation and the benefits of intensification. From De Roo, G. & Miller, Compact Cities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D].(Eds.).1996.
[12]徐琳瑜,杨志峰,李巍.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2.
Sustainability and Capacity of the Economy in Megaci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Zuo Zheng, Nie Xiaotao, Hu Feng, Li Haoqiang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stainability and capacity of the economy in megacities, indicating that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s, people rely less on the existing resources in their region while more on economic resources compared to that on natural resources. Megacities tend to have more economic resources than other cities because of its economic scale and strength.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a city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adopting new way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utilizing resources.
mega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F290
广州市社科联2009年社科研究项目《打造世界级的珠三角大都会区--广州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09SKLY)研究成果.
左正,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经济,产业经济;聂小桃、胡锋、李浩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卢小文)
猜你喜欢
杂志排行
城市观察的其它文章
- 影响高密度城市的城市更新因素--以香港为例
- 旧城保护与更新:国际经验及借鉴
- ">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关于"广州模式"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三旧"改造中的公益性项目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思考
- ">"三旧"改造政策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 市场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初探--以深圳市香蜜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