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1-12-08奚文丽余佳祥朱耀顺
奚文丽,高 泉,余佳祥**,朱耀顺
(1.昆明学院 经济系,云南 昆明 650214;2.云南农业大学 研究生处,云南 昆明 650201; 3.云南农业大学 国际交流处,云南 昆明 650201)
2003年以来,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就业问题等日益凸显[1]。其中,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时期研究生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基础不够扎实
研究生的培养有别于本科生,根本区别就在于研究生更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解决相关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由于本科的扩招,其培养质量也产生了下滑,加之就业难因素,部分本科生为努力考取研究生逃避就业,在本科学习期间只是片面重点学习所报考研究生专业的本科课程,从而造成本科专业基础理论不扎实。进入研究生期间学习后,部分研究生为急于毕业、就业,过早进入毕业论文制作阶段,忽视了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导致部分硕士研究生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的修养,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难以表现出发展的后劲。因此,加强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前提。
(二)实践能力较弱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具备一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实践培养训练出来的。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承担独立工作能力和进一步提高的创新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影响,加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学资源、尤其是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相对不足,导致部分专业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不够。
(三)创新能力需加强
部分研究生由于受本科教育模式的影响,习惯学习上接受掌握现成的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缺乏对教师授课内容提出质疑的能力。多数研究生缺少对知识的批判吸收能力,甚至简单地将文献资料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移植到自己的学术论文中,或者将别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论证或推演,很少产生创新观点和创新性研究成果,从而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难以保证,尤其在原创性方面远远达不到应有的要求。研究生创造能力不足,一方面要归因于基础教育的灌输式、应试教育模式的惯性影响;另一方面在于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科专业知识面狭窄,学科间的渗透融合较少。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研究生思维空间的扩展和相互借鉴的机会。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需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教学资源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教学资源包括经费、教学活动场所、实验仪器 、教学设备、科研项目等方面。云南农业大学2005年研究生在校生数(含专业学位)为 1 010 人,到2010年达到 2 174 人,增加了152.5%。虽然近年来我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了投入呈持续较快增长,但仍赶不上扩招的速度。由于扩招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办学条件相对滞后,教学基础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加之我校历经多次搬迁,建设底子较薄,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今后应加快教学资源和师资条件的建设, 其重点在加大经费投入和扩充高水平教师队伍上。
(二)导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1.导师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校硕士生指导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9.6%、硕士学位为49.8%。以上数据表明指导教师学历结构偏低。部分指导教师缺少到国外做过访问学者的经历,眼界和创新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局限。少数指导教师专业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够强,难以达到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要求。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薄弱、“放羊式”指导研究生,甚至出现“导师不导”的现象。
2.改进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
我校研究生培养目前仍实行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导师制培养模式[2]。这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数量较少的时候较能适应。导师个人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能力、水平,造成不同导师培养出的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生,由于生源差异和相关因素的制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面、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同一学科内不断分化、学科间互相渗透融合、多数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上。一个导师的知识结构及广度、由于缺乏学科间交叉,创新思维受限,随着研究生招生培养规模扩大,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很难培养出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部分年轻导师在“产、学、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相对薄弱
我校近年来新遴选的导师虽然多数都具有较高学历,在开展科研工作和取得科研成果等方面虽有较多优势,但他们中大多数是“从学生到老师、从校门进校门”,缺乏生产第一线的实践锻炼经历,在联合申请项目、合作攻关或合作培养研究生方面较弱。尤其近几年拓展新增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中,毕业不久的博士生和学校引进人才在导师队伍中占有较大比重,年轻导师缺乏“产、学、研”经历的缺陷很难达到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要求导师要更多地具有行业实践背景,具备分析、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
1.管理模式需进一步优化
学校虽从2004年出台了实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分级管理政策,但由于配套措施没有跟进,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尤其学院管理人员的专职化等方面尤显不足。实行分级管理应是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向各研究生培养学院下移,但目前学校仍没有设置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专职岗位。造成各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流动性大,工作责任心不强,就更谈不上对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研究生教育管理手段有待改进
在校园网络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多数仍然处于手工管理、缺乏一个有效运行的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网络化系统。研究生的课程、成绩和学位论文管理仍然处于较原始的单机手工操作阶段,造成研究生教育管理相关数据信息反复重新录入,很难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
3.研究生教育管理理论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尤其是各学院管理人员与教学、管理乃至其他一些事务关系不明确,服务体系不健全。使管理人员不得不将时间、精力消耗于非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精力进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的研究,因此研究少,成果乏,尚未系统掌握完整的研究生教育理论,很难科学指导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
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
(一)实施研究生创新计划
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应以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导师队伍建设,设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完善研究生教育分级管理体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3]。结合学校的“十二五”规划和长远规划,根据学科学位点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条件,面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主动调整学科学位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向,形成具有区位特色和优势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应围绕以下十个方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二是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三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四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规范学位授予;五是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六是实行研究生教育导师责任制;七是支持研究生导师科研平台建设;八是评选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九是营造优良学风,规范学术行为;十是完善研究生教育分级管理体系。为此实施六大项目:一是创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二是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三是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培育计划和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四是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五是开展博士研究生访学;六是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1.坚持质量标准,规范遴选导师
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十分敏感的高层次人才选拔的系统工程。各个学院应抓住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遴选的良好契机,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层层审核把关,严格筛选,把真正基础知识扎实,治学严谨,学历层次高,学术思想活跃,政治素质好,创新意识强和科研起点高的中青年创新人才补充到研究生导师队伍中来。
2.推行导师组集体指导制度
单一的一个导师指导一个学生,既不利于拓展研究生学科视野,也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积极吸收和引进校外、国外交叉学科的专家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鼓励集体指导和联合培养,在交流和学习中,吸取各个导师之长,既增强了学术交流,又融洽了学术氛围。
3.外聘导师、兼职教授制度
教师资源共享能够缓解高水平导师资源紧缺的现状,可以采取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的策略,有针对性地聘请某些领域的权威担任某些课程的主讲老师和研究生导师,这样既可以缓解教师紧缺的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我校现有校外导师近100名,占全校导师总数的26.8%。此外,我校现有一大批兼职教授,他们多为各学科领域的权威或者实务工作中的成功者,在学术及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和成就,可以通过邀请其短期讲学或为学生开设讲座的方式,充分发挥好外聘导师、兼职教授的作用,为学校的研究教育发展服务。
(三)实行教学督导制度
始终坚持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位,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质量就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观念。建立学校及学院两级教学质量检查组,检查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参考教材及考核办法等。校级研究生教学质量检查专家组负责全校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的相对固定的教学质量检查,同时对各学院教学质量情况进行抽查和总体评价。学院检查组主要检查和评估各院系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及时公布评价结果,以激励先进、督促后进。
(四)严格学位论文过程、质量监管
1.坚持开题报告制度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学位授权点进行开题论证。只有开题报告通过论证的研究生才可以进入培养计划第二阶段。
2.学位论文完成过程跟踪制度
从2000级研究生开始,每名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二的过程中必须将整个过程及研究原始资料记录在“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记录”本上,在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时交研究处审核。
3.在读期间要求发表相应论文
从2001级研究生开始,在论文答辩前必须在《云南农业大学学报》或更高级别的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录用)论文或综述一篇。此规定实行后,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数和获奖论文明显增加。
4.加强对论文答辩环节的监督
2002年修订了《云南农业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了《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在各学院、学位点、导师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在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中有22篇学位论文获奖,占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总数的10.53%。
(五)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目的,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评价、指导和建议的活动过程。实施评估,能够促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发扬严谨治学、严格监督的风气[4]。从我校近年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检查的实践来看,它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洪, 敖平星, 余佳祥. 浅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校研究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J]. 中国教育科学通报, 2005, 2(11): 21-24.
[2]高洪, 敖平星, 余佳祥.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J]. 太平洋学报, 2005 (5): 5-7.
[3]高洪, 敖平星, 余佳祥,等. 浅谈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 中国教育科学通报, 2005, 2(12): 41-43.
[4]文斌. 强化研究生全面质量意识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农林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5: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