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使命

2011-12-08马永明

体育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农民体育农村

马永明

(盐城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使命

马永明5

(盐城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唯有找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体育的努力方向和使命,才能勾画出合理的发展思路。研究认为当前有关农村现实概况性的认识不是新农村的目标状态,而是新农村体育发展起步阶段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设了体育回归农民生活方式的机会,彰显了体育的地位与价值;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可以分为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前者指向农民本体和农村社会良性发展,后者则带有社会规定和社会期望意蕴,它们又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实践中,显现为社会理性选择的结果。

体育社会学;体育使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前,农村体育已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薄弱环节[1]。一方面,我国已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村体育发展,表现为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群众体育发展严重不平衡;另一方面,从我国发展历程来看,农村尚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固有的人才、设施、经费等基础条件不足,也影响了农村体育的进一步发展[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无疑给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如何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当然,只有把握了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地位与价值,才可能找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体育的努力方向和使命。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需求及其价值导向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需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现代化,必然实实在在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一,农业的工业化转变,致使体力劳动的时间和强度大为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长,收入构成多元化,使体育走近农民生活方式成为可能。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是由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收入来源单一且受客观条件影响较大,作为身体行为的体育活动属于第二层次的生活需求,往往被无情压抑,无法走入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农民对体育活动需求,体育这种身体活动无疑会被纳入到生活方式中来。其二,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民价值观。随着农业或农村现代化,农民的婚育观、人际观,以及生活态度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由纯物质追求转向精神和物质追求兼顾[3]。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农民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需求的满足,而是向更高精神需求层次推进,体育作为高尚健康的社会(生活)文化,必然受到农民的广泛关注,成为农民自身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生产、推进经济建设之外,还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推进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体育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健康素养,还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净化农村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随着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传统农业体力劳动减少,农村体育主体的空闲时间增多,包括体育文化活动的农村社会文化需求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回乡人员的素质提升,健身意识觉醒;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导向的作用,这些无疑提供了体育回归农民生活方式的机会与可能,表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重要性。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价值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方面体育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件,促进了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凸显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成熟。在该层面上,农村体育更多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是良好社会风气与和谐社会环境的推手,是政策和社会价值构筑的平台。另一方面,作为生活方式存在的农村体育更可能接近服务于人的本质,农村体育真正成为脱离社会性和政治性,成为单纯服务于自我的活动样式。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与实践的总结[4]。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社会形式、社会环境必然发生深刻变化。环境条件对生活方式的某些活动有激励作用,而对另一些则有压制作用,那些受到激励的活动获得增长,这种增长要受到其内在结构的影响[5]。农村体育唯有成为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有生命力,当然其前提必须是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体育的地位与价值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理性选择结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目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按照社会运行机制理论,实质上就是人为机制作用的显现,通过政策和人们的有意识建立的结果[6]。该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其实质就是要寻求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使命的落脚点。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使命

按照奥托·纽拉特[7]的观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使命,一方面表现为体育本源中的使命发挥,主要涉及作用于农民本体和农村社会良性发展,并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它类似于“自我良心的正义”,是事物本然①状态的表征,因此定义为本然使命。另一方面,站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落实党和政府的发展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新农村建设及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各配套建设必需贯彻该思路,体现其特殊规定性使命(如贯彻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等)。该体育使命是社会规定和期望,相对于体育本然使命是应然②的,可以定义为应然使命。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本然使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建构的过程。其中,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依靠农村农民;农民是农业的直接生产者,是农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农民现代化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推动力;农村是农业的细胞,没有农村的繁荣和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迅速进步和现代化,同时也不利于农民的发展;当然,农业作为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又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实现。从本源价值看,体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供优良健康社会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反映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则具有促进农民和农村现代化,并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功用。该功用的发挥即构成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本然使命,其主要体现在培养新农民、促进农民现代化,改善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建设农村现代化,并以此推进农业现代化上。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还原人(农民)的重要性,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地位,让农民在自我实践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依靠农民、服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思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但是从农民本体发展来说,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良好身体素质。农民首先要完善的是对自身的建设,有了自身建设的基础,才有社会构建的平台,才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脱离体育建设的人的发展无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所追求的农民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体育则需发挥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使命。反过来讲,脱离体育的新农村建设就背离了人本发展的整体性,偏离人本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往往会导致“见物不见人”的局面,违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当然,农村体育不仅具有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促进农民个体现代化的功能,还是社会控制和“人性”释放的一种辅助方式,可以培育农民先进的思想,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8]。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诸如过分注重经济建设,而荒废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阵地丧失;农民社会文化生活匮乏,封建迷信、赌博甚至邪教乘虚而入,毒害了农民心灵,污染社会风气,并影响了农村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让积极、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成为农村文化主旋律。2006年中央 1号文件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就规定了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使命。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应然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直接表现。胡锦涛[9]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当然,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构件的农村体育发展,也必需依托和践行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民生,二是培育和造就新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本主义发展观是主体实践发展观。体育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而主体就是人。即从本源上,体育具有人本主义取向。这也就构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体育建设的链接点。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就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体育,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出发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反映到体育建设上,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造成农村体育成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最大难点。于是,摆脱群众体育城乡差距,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成为体现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亮点和落脚点,这无疑增设了新农村体育建设的使命。

改革开放后,我国主要沿用外向型经济走向,重视出口的发展。但随着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向内需拉动型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迫的问题。在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重的背景下,如何提升农村消费能力成为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然,反映在体育消费上更是如此。受地理环境、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人群体育消费意识淡漠[10]。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农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激发农民的消费欲望,从而推动新农村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2.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的实践统一

邓小平[11]同志曾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江泽民[12]同志进一步指出:“农业光靠生产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要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而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发展农业和农村。由此可以认为: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农村(农业)发展更多是依赖国家政策的引导,依赖先发地区(产业)的反哺。而笔者区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使命,其实践意义自然就不是导向农村体育发展方略,而是指向农村体育建设具体理念。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本然使命导向体育的强身健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上,其关注的是体育的根本性作用,是农村体育建设的根本出发点。而其应然使命更多涉及迎合国家发展思路与战略,带有明显的方向性,属于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事业发展指导原则层面的问题。

事实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的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是统一的。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具有共同的逻辑起点,并通过实践中介,显示效用的趋同性。农村体育的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源起于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需求及体育价值功用,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性,而其效用则最终体现在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按照维特根斯坦的逻辑理路,可以认为这是对象不同组合方式的表现[13],两者统一于农村体育实践状态中。其次,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任务取向的分野,农村体育的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偏离本然使命的应然使命,则可能致使农村体育建设无附着点,政策效用将大打折扣。如新农村建设中,不切实际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则可能脱离农民的现实需求,成为形象工程,因为其脱离了对人的关注。另一方面,脱离应然使命的本然使命,则会偏离社会和农村的期望,易造成南辕北辙,且缺乏持久动力。这也昭示着,新农村建设中体育的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唯有通过有机结合,共同规制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实践,才能显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

此外,农村体育本然使命与应然使命主要牵扯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两个主体,前者为农民,后者实际上就是政府。于是,两者关系的协调就显得尤为关键。从新农村建设实践来看,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执行者和创造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主体,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内因;而政府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发起者与推进者,是外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使命落实环节应给予“农民主体”地位,确保农民在农村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其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另外,从新农村建设中体育使命达成角度看,农民主体和政府主体的作用又是一致、统一的。因为他们都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指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这也意味着,认清农民和政府的角色担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其各尽所能,各谋其职,相辅相成,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落实农村体育使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构件,自然也承担着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使命,而且该使命的根本特征必然是实践性的,必需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践行。当然,体育自有的强健身体,完善人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也具有相同的实践性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农村体育必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共同进步,以完成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

注释:

① 本然,即事物自然之性,本当如此。

② 应然,有别于法律意义上的“本然”。法律意义上,本然可以理解为理应是之意,是相对于实然而言的。

[1] 刘鹏. 继往开来 再创佳绩 努力迈出建设体育强国新步伐——刘鹏局长在 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zhuanti.sports.Cn/ 10tyjz/yw/2010-01-26/1960175.html,2010-01-26.

[2] 张小林,白晋湘. 我国农村体育产品供给制度缺陷与优化[J]. 体育学刊,2010,17(5):21-25.

[3] 刘梅英,田雨普.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民体育发展的动力、阻力及其路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5):24-27.

[4] 李达. 唯物辩证法大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409.

[5] 查尔斯·霍顿·库利[美]. 社会过程[M]. 洪小良,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

[6]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 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

[7] 奥托·纽拉特[奥]. 社会科学基础[M]. 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8-89.

[8] 丁海勇,冉强辉. 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77-80.

[9]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politics. people.com.cn/GB/1024/6429094.html,2007-10-15.

[10] 李会增,赵晓红,王向东. 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3-9.

[1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M]. 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

[12] 江泽民.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29-130.

[13] 黄光国. 社会学的理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36.

Study of the missions of spo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MA Yong-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2,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 in China. Only by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working direction and missions of rural spor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s can rational ideas for development can be figured out.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the realistic overview of countrysides is not the objective state of new countrysides, but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sport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has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sport to return to the life styles of peasants, and highlighted the status and value of s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port; sport in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can be divided into natural mission and obligated mission,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peasants themselves and the rural society, while the latter contains social stipulations and expectations, and they unify i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showing as the result of rational choice of the society.

sport sociology;mission of sport;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s

G80-05

A

1006-7116(2011)05-0021-04

2011-01-20

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TY034)。

马永明(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农民体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