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体育的演变与传承

2011-12-08卢开智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卢开智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成为最为绚丽的文化符号。西部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节日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代表了各自民族文化的特质。同时,节日又是民族文化延续、传播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维系民族意识的同时,也起到了丰富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民族感情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节日的主要类型与传统体育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源远流长,它积淀着各民族的古风遗俗,伴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各少数民族节日与节日中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本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极大的社会功能。西部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根据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可将节日分为岁首年节、宗教节日、农事节日、娱乐节日、商贸节日。[1](P204)各类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习俗文化无不与传统体育息息相关,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节日中得以充分展示,同时也因节日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岁首年节日中的传统体育

西部少数民族的年节庆祝活动包括了祭礼习俗、饮食服饰习俗、社交习俗和游艺竞技习俗等。其中歌舞和竞技游艺是较为喜庆、全民参与的活动。例如彝族的十月年是祭祖的节日,节期共三天,第一天接祖,供奉祖宗灵位;第二天与祖同乐,全寨人欢聚在寨场中,弹起月琴、吹响芦笙、跳起左脚舞,进行摔跤、斗牛、扭扁担、打磨秋、荡秋千等传统体育活动;第三天送祖。傣族的“泼水节”(傣历新年),以相互泼水祝福,以龙舟竞渡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堆沙、丢包、放高升等也是泼水节的活动。各少数民族的年节都有多种目的和功能,往往是在节日发展中不断复合汇聚而成的,反映了各少数民族除旧布新、生命轮回、祈神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等民族文化意识。因此,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活动也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成为人们年度喜庆活动的重要内容。

(二)宗教节日中的传统体育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西部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有些宗教为全民族所信仰,从而形成了一些以宗教活动为主题的宗教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民俗学者早就提出,在我国各民俗节日中,以宗教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最多。[2](P302)例如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信仰原始宗教,一直保持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习俗。这些原始宗教习俗,有的逐渐演变为祭祀节日,将原始宗教文化特征表现在节日习俗上。[3](P2)如普米族的 “转山会”是祭祀山神的节日,在祭祀后要举行骑马、射箭和歌舞活动。水族的“端节”、佤族的“拉木鼓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葫芦节”、阿昌族的 “窝罗节”等都属于祖先崇拜的节日。傈僳族传统的 “刀杆节”属于英雄崇拜的节日,相传是以“上刀山、下火海”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来纪念 “三征麓川”保卫边疆的英雄——王骥。回、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和圣纪节三个主要节日,都举行盛大的节日集会,载歌载舞相互祝福,并举行叼羊、摔跤、赛马、赛骆驼、马上角力等传统体育活动。

(三)农事节日中的传统体育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复杂历史条件的影响,产生了复杂多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农耕、畜牧、采集渔猎等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各经济文化类型又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一起,多样性和特异性都很明显。这种纷繁复杂的经济文化形态造就了异彩纷呈的农事节日。例如,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普米族等都有过“火把节”的习俗,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燃火把除害驱虫,祈求丰收,“火把节”就是典型的农事节日。彝族“火把节”除祭祀活动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摔跤,这是全民族参与的活动,其次是打秋千、扳牛、跳叠脚舞等活动。有很多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拉祜族、哈尼族、傈僳族、壮族、阿昌族、佤族、彝族等在新谷收获之初都要举行“尝新”活动,以新米饭祭献谷神、祖先,感谢神灵赐予粮食,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收成更好,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传统节日,称之为“新米节”或“尝新节”。“尝新节”是一个喜庆丰收的节日,各民族都会在夜晚载歌载舞,进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

(四)娱乐节日中的传统体育

西部各少数民族娱乐节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中的宗教性和功利性逐渐淡化,娱乐性逐渐增强而形成的。虽然娱乐节日中的活动与其他节日的活动不能严格区别,有的还保留着一些祭祀的传统,但这些已不是节日活动的中心,其活动内容已演化为一般娱乐活动性质。可以说,娱乐节日中各项活动所包含的体育因素要更多一些,甚至还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竞技娱乐节日。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在夏秋之交、一年中的黄金季节进行。“那达慕”就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节日中的摔跤、赛马、射箭比赛被称为“男儿三项游艺”,是节日中场面最热烈、最吸引人的活动。白族古老的节日“绕三灵”,原为祭祀本主的活动,现在是一项游春娱乐活动,边走边打霸王鞭、金钱鼓是节日中的重要内容,堪称为群众性的娱乐健身活动。云南南部、东北部的苗族“踩花山节”,其活动主要有爬花杆、跳狮子、斗牛等。

(五)商贸节日中的传统体育

商贸节日是以经济活动为主的节日,它产生于经济生活较为发达的民族。如白族的 “三月街”、纳西族的“骡马会”、壮族的 “药市”等。大理“三月街”历史久远,影响较大,是较为典型的少数民族商贸节日。它不仅进行商贸交易活动,而且耍龙舞狮、赛马和歌舞娱乐活动也成为节日中的活动内容。近年来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也在节日期间开展商贸活动,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如彝族的“十月年”等。除了传统的节日活动以外,还进行一些商品交易、贸易洽谈等,同时,为丰富节日活动内容,扩大影响,吸引投资,节日还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发挥其娱乐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和健身性的特点,全面打造节日的有效影响力。少数民族节日与经济活动相结合、以体育娱乐活动作为文化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是民族地区节日文化变迁的趋势,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节日中传统体育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节日不再仅是沟通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方式,还成为了沟通族内人与人之间、族际之间的关系和情感的方式。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其功能和价值也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由起源的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演变

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少数民族节日中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习俗文化,其起源主要出于社会的需要,为节日中的祭祀活动服务。人们希望以身体活动取得与自然的沟通,密切人与神的联系。然而,从现代少数民族节日的功能和节庆活动可以看出,虽然节庆仪式和活动在表面上还带有宗教色彩,但实际上主要是为自己创造一个节日的气氛。作为节日习俗活动的传统体育也不断从单一的祭祀活动向健身、娱乐、社交、经济等多功能转变。

(二)由封闭性向交融性演变

西部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同一民族大分散、小聚居,同一地区不同民族交错杂居的格局。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日文化,成为了区别于他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各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又能以一种尊重、亲和的态度对待他族文化,善于学习、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春节、端午节、清明节是汉民族特有的节日,但许多少数民族在与汉族的交往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这些节日习俗。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也在各个民族不断交往中,由封闭向文化的交融演变。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交融性主要表现在对异文化的吸纳方面。如傣族“泼水节”中的龙舟竞渡、白族“三月街”中的赛龙船、贵州台江县清水江畔“龙舟节”中的赛龙舟,其祭祀习俗、竞渡文化等受中原“龙”文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舟、船造型上都以龙型为主,辅以一定的本民族文化元素。[4](P19-21)西部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在节日期间荡秋千的传统习俗,只是荡秋千的文化含义、游戏方法和规则等各异。当然,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以及节日中的传统体育,在对异文化的吸纳方面并非是原样照搬,总是在吸纳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些本民族化、本土化的改造,为本民族的成员所认同,这样才成为了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由宗教性向娱乐性演变

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不论是作为精神文化,还是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许多先进的、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内容都会融入节日文化当中。少数民族节日大多由宗教祭祀活动直接演变而来,定期的节日祭祀活动逐渐成为人们年度生活的重要活动。随着民族社会的发展,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一个民族节日都逐渐从单一的祭祀活动演变为与政治、经济、艺术、社交、娱乐等多种文化相结合,使得民族节日文化活动的中心已不是神灵信仰,各活动内容已演变为以娱乐性为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类节日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成为各类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如景颇族“目瑙纵歌”中的目瑙舞,从远古的列队送魂祭祀活动,演变为万人舞蹈的娱乐盛会。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随着宗教性的逐渐淡化,由娱神向娱人转变,其娱乐性逐渐增强。

三、少数民族节日中传统体育的传承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繁多,各民族节日又有各自独特而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是长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逐渐完善的结果,又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正是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特征,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依托节日而传承,并逐渐积累、演变形成自身的风格。

人们依据天文历法知识,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并以节令来安排生产活动,两个节气相交的日子就是节日。[5](P186)因此,节日具有定时定期的周期性特征。西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以一年为周期性轮回,也有一些民族的节日不是以年为周期,如苗族的“牯藏节”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祭祀节日,多数地区以 13年为周期,也有的地方以 5年或 7年为周期。云南石屏县一带花腰彝的“祭大竜节”每 12年一次。不论是几年过一次的节日,都是有规律可循,呈现出长期不变的周期性规律。西部少数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活动,作为节日中的活动习俗,它丰富着人们的节日文化活动,是人们年度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其竞技游艺往往是人们社交、娱乐、求偶等主要手段或方式。各民族节日中的传统体育蕴含着本民族特殊文化内涵,对调节民族社会的信仰、心理、情感也有着重要意义,并随着节日周期年年沿袭,才形成了传统,并世代传承。

少数民族节日大多是全民族共同参与的,即使有的节日最初只有部分群体参与,但也会随着节日影响的扩大和活动内容的变化、娱乐性的增强,而逐渐扩大了群体范围。例如在云南剑川县甸南、羊岑等地白族的“青姑娘节”,传说是纪念古代剑川的青姑娘。节日内容除了祭奠仪式以外,主要的活动是荡秋千。如今节日的范围扩大到了当地的所有人群,少数民族节日中的许多传统体育就是在这样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下传承和沿袭下来的。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中的各项活动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人们的生产劳动技术和生活技巧以及参与社交、娱乐活动等身体技能也有的是在节日中进行传习。各少数民族节日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它常常作为一种身体技能传授的特殊方式,是民族群体共同遵循和继承的活动。例如,居住于高寒山区、半山区的哈尼、景颇、彝、傈僳、怒等民族,狩猎、攀爬、跑、跳等是他们必备的生产生活技能,在祭祀节日中通过一定的身体技艺取悦于神是原始宗教的普遍心理,于是射弩、摔跤、爬杆、秋千、武术等成为节日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居住于坝子或河谷地区的白、傣、纳西、壮等民族,相对富庶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使节日的娱乐功能增强,龙舟竞渡、丢包、赛龙船、霸王鞭、赛马、东巴跳、跳竹竿等成为节日中的游戏和娱乐文化活动;内蒙古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形成了蒙古族以草原畜牧业为生计的游牧生活方式,善长骑马、射箭,“那达慕”中的射箭、摔跤和赛马是被称为“男儿三项游艺”的固定形式的比赛,这是“马背民族”蒙古民族的生活技能,又是习武抗敌的手段。在少数民族节日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它同时作为节日中的技能文化和精神文化,蕴涵着年复一年所强化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情感寄托,经过代代传承、发展和完善过程后,逐步形成了相对持久而稳定的并为本民族所认同的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这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断传承和完善的过程。西部少数民族节日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增强了节日的承载功能,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世代传承的载体。

四、结语

西部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节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伴随着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而少数民族节日又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演变的土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在节日中得以传承和演变,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节日的功能不断变化,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活动也逐渐演变为多功能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具有娱乐性的传统体育。

[1]施惟达,等.云南民族文化概说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 [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3]王子华.云南民族节日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4]何琼.西部民族文化研究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方桢.比较我国汉、苗、傣族龙舟竞渡文化之异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