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河县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1-12-08曹树珍
曹树珍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云南 梁河 679200)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是世界五大食用作物之一,为积极探索幼龄茶园管理技术,梁河县茶技站在多年探索实践幼龄茶园套种矮秆作物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加大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试验示范再获成功。为充分发挥大面积幼龄茶园行间优势,抓好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生产,通过以种促养,以短养长,在巩固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幼龄茶园套种马铃薯,既能增加茶农收入,又能提高茶园管理质量。现将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病、易加工的脱毒马铃薯原种或一级种薯作种,要求无病虫,薯块完整,无冻害,表皮光滑,芽眼明显,每个种薯重50~80 g。播种前用福尔马林200~250倍液浸种20~30 min进行消毒处理。目前梁河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大西洋、合作88、中甸红等。
2 选地和整地
2.1 选地
选择海拔1800 m以下、背风向阳、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强、土质疏松、相对平整连片的2~3龄幼龄茶园地块较为适宜。
2.2 整地
马铃薯根系不发达,主要分布在耕作层内,具有怕涝、怕旱的弱点,所以幼龄茶园行间应及时深翻晒土,播种前再进行深翻细敲,做到茶行间地平土细,确保出苗质量。
3 播种
3.1 播种期
马铃薯播种期过早过迟均会导致减产。播种过早,出苗后易受霜害或缺水造成干旱死苗;播种过迟,出苗后水分较多造成徒长。根据梁河县的气候条件和多年种植马铃薯的经验,最佳播种期为1月20日至2月10日。
3.2 播种方法
幼龄茶园间作马铃薯播种方法主要采用穴播法。穴播法就是先打塘,后播种,再施肥盖土。种薯以横播为宜,芽向上,按芽的长短不同进行排队并分别播种,有利于出苗一致,管理方便。播种塘深度10~15 cm,播种盖土后垒成小垄。
4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应根据茶树行间距离、品种、地力、土质等确定。一般植株高大、分枝多、匍匐茎长、结薯分散、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和地力较肥的地块宜适当稀植,如合作88种植密度可采用行距60 cm,株(塘)距25 cm,每公顷种植5.25万株(塘)左右,每公顷用种1800 kg。反之应密植,如大西洋可采用行距60 cm,株(塘) 距20 cm,每公顷种植7.5万株为宜,每公顷用种1500~1800 kg。
5 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因此所需营养物质较多。由于其生育期短,吸收肥料又以前中期最多,约占总需肥量的75%,所以重施底肥是保证马铃薯生长前中期养料供给的有效措施。增施磷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多。底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厩肥22.5~30 t、尿素120 kg、磷肥600 kg、硫酸钾120~150 kg,集中施于播种塘内的活土层内,然后盖一薄层细土与种薯相隔离。
6 中耕管理
6.1 查苗补苗
保证全苗是增产的基础,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补苗。如烂薯缺苗,须挖出烂薯,于傍晚或阴天在缺苗附近穴里掰取多余的苗,进行扦插补苗。取苗时应带土或带一小块母薯,深挖塘,使根与湿土相接,栽后及时覆土。
6.2 中耕培土
可结合幼龄茶园中耕管理进行,马铃薯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里根系才能发达,块茎才易膨大。早期培土可使根上部茎杆埋入土下的节数增加,增加匍匐茎的数量,形成更多块茎,故应及早进行。一般从出苗到开花期进行2~3次中耕培土,第1次在齐苗后进行,要求中耕培土深一些;第2次在株高15 cm左右时进行;第3次在封行前进行,培土时应尽量培宽培厚,以利于结薯,还可防止薯块露出地面。培土有利于降低后期结薯土温,延长结薯的时间和防止病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6.3 追肥
马铃薯一般追肥2次,出苗后结合中耕培土进行第1次追肥,每公顷用尿素120 kg左右。现蕾时配合中耕培土进行第2次追肥,应以钾肥为主,适当配施氮肥,促进块茎形成膨大。
6.4 摘蕾
栽培马铃薯的目的是多收块茎,若任其开花结实,消耗养分,对块茎生长不利。故当花蕾形成花序抽出时,应随时摘除。较蔽荫的地块,要打顶尖,去除底部黄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7 主要病虫害防治
搞好种薯药剂处理是预防晚疫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方法为100 kg薯块用甲霜灵200 g对水4 kg均匀喷雾,或用3 kg灶灰加200 g甲霜灵拌种,置于阴凉处24 h即可播种。
改进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晚疫病的发生危害,即在生产上尽量选用小种薯块播种,若确需切块播种,切块时所用的工具应进行严格消毒,以减少晚疫病菌的相互传播。同时,选择干燥的地块种植,对低洼地要及时进行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时及时对枯死茎叶进行曝晒,对发病田块的枯死茎叶进行焚烧处理,减少菌源的再传播。
7.1 加强苗期管理,增强抗病力
中耕除草,追施苗肥,促使苗齐苗壮,从而增强抵御病菌侵染的能力,同时用代森锰锌、甲霜灵等药物进行1~2次喷雾预防,以保护薯苗的生长。清除田间杂草,特别是出苗初期应注意观察,发现病株病叶及时摘除或烧毁,防止再次侵染。
7.2 药物防治
严把喷药质量关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关键,喷药时要求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并尽量喷湿喷透。药剂防治间隔时间7~10 d,防治效果相同的药物要交替使用,以减少病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1) 晚疫病防治。发病期及时用50%甲霜铜500倍液,或60%安克锰锌800~1000倍液,或70%康正霜 1.5~1.8 kg/hm2,或 90%绿亨二号 1.1 kg/hm2,或80%代森锰锌1.5~1.8 kg/hm2等农药进行防治。也可用58%甲霜灵锰锌、58%瑞毒霉、64%杀毒矾进行防治,使用方法参照商品说明。
(2) 早疫病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70%安泰4500倍液,或75%猛杀600倍液等农药进行防治。
8 适时收获及贮藏
当茎叶自然落黄、干枯,结薯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木栓化,不轻易擦破皮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必须选择晴天,收获后大、小薯分开进行薄摊晾干,贮藏在通风阴凉、干燥无阳光照射的地方。
[1]孙云南,梁名志,夏丽飞,等.不同间作物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1):149~153.
[2]秦鱼生,涂仕华,冯文强,等.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950~1954.
[3]肖关丽,龙雯虹,郭华春.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化学调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 (6):1836~1841.
[4]和顺荣,木德伟,王建忠,等.马铃薯晚疫病避病栽培技术及在迪庆州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360~1365.
[5]汪云刚,李良静,冉隆洵,等.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2):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