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2011-12-08刘捷

体育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足球队足球

刘捷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佛山 528041)

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历史及其启示

刘捷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佛山 528041)

近现代中国足球有着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促进了近现代中国足球文化生态圈的生成;一批有国际影响的足球运动员有着“东亚病夫”的民族隐痛和构建近代中国民族体质新形象的内在诉求,开创了中国足球“技术细腻、短传推进、边线进攻”的技战术风格。中国近现代足球发展历史留下的启示:遵循足球文化生态规律,培育足球文化氛围;加强中国足球行业自律,培养中国足球的精神;制定中国足球长期规划,探索中国足球的竞技风格。

体育社会学;足球发展史;近现代中国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而中国足球与世界现代足球同时起步,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上海和北京一些教会学校就开始了早期的现代足球运动[1]。1901年,上海圣约翰足球队成立,与1902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足球队,被誉为“上海双雄”。1908年,香港成立了南华足球会。在1913至1934年的10届远东运动会,中国足球队夺得除第1届外的9届冠军,获得了“九连冠”的美誉,成为亚洲足坛不可动摇的霸主。中国足球队还参加了1936年的第11届和1948年的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足球的竞技风采和运动水平。1931年,中国成为国际足球联合会会员,是中国足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近现代中国足球的辉煌还体现在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足球运动员,如“亚洲球王”李惠堂,“穿花蝴蝶”叶北华、“豹子头”冯景祥、“花和尚”谭江柏、“铁铲”李天生等。本文旨在总结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经验,寻求今天中国足球发展的对策。

1 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历史的特点

1.1 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与足球文化生态圈的生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现代中国足球运动主要在沿海侨乡和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开展,在这些地方,足球社团很活跃,形成了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许多中学和大学都成立了足球队和球会,开展足球比赛,培养足球运动员和足球教练员,形成了近现代中国足球文化生态圈。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和南洋公学的足球赛持续了11年,开学校足球比赛的先河。上海暨南大学足球队不仅在国内江南8所大学联赛中所向披靡,而且远征菲律宾,4战皆捷,还培养了不少绿茵名将,如多次入选国家队的陈镇和、徐亚辉等[2]。

侨乡开展足球运动,营造了近代中国足球氛围和足球文化生态圈,为近现代中国足球的辉煌注入了强劲动力。广东梅县是有名的侨乡和足球之乡。1907年,梅县就创办了一所体育学堂,开始足球运动教育。1917年,梅县就有梅州中学、乐育中学、东山中学、岭东、育强、百士、松光等球队,足球运动开展非常广泛。1931年,梅县举行足球赛,有13支球队参加比赛。1934年和1936年广东省举行运动会,梅县足球队蝉联冠军。梅县足球队在汕头、香港分别击败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舰队球队和海军球队,足见梅县近代足球文化氛围的浓郁[3]。香港是近现代中国足球发展的桥头堡,在近现代中国足球文化圈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08年,香港足球总会成立。1914年,香港足球总会不仅得到了香港所有球会组织的承认,而且被英国足球联合会正式接纳为会员,并仿效英格兰的竞赛制度,于1908年开始设立跨年度的分级足球联赛制,对于近现代中国足球规范化、科学化有着深远影响。

1.2 “东亚病夫”的民族隐痛与民族体质新形象的内在诉求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国衰民弱书写了“东亚病夫”的耻辱骂名,深深地刺痛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东西各国骂吾为病夫,……四万万人中有三万万七千五百万为病夫矣”[4]。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当地《镜报》刊登一幅漫画,一个骨瘦如柴的中国人伸着脖子看着:1932年一个鸡蛋、1936年一个鸭蛋、1948年一个鹅蛋,并写着:“这是中国人的成绩”[5]。

中国近现代足球运动员心中“东亚病夫”的民族隐痛,在球赛中表达了构建近代中国民族体质新形象的内在诉求。1923年,香港南华足球队出访澳大利亚,当地一家报纸以漫画形式把南华队员描绘成面容憔悴、骨瘦嶙峋,拖着长辫子的鸦片烟鬼形象,标题是“明天中国足球队登场之前瞻”[6]。而比赛结果以3︰3战平,李惠堂独进3球,荣获“表演最佳奖”[1]。中国足球队以出色的球技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改变了澳大利亚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振奋了民族精神,表达了球员们构建近现代中国民族体质新形象的内在诉求。

1.3 奋进的足球文化精神与足球竞技风格的形成

中国近现代足球运动员凭借奋进的足球文化精神顽强拼搏,创造了中国足球史上的彪炳功绩。守门员张俊秀先生回忆说,在近代中国,天津的正规足球场很少,但踢球的人不少,在小巷、犄角、开洼地踢球,球员有时和观众撞在一起,球员摔倒后爬起来接着踢[7]。“穿花蝴蝶”叶北华是近现代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出色的左边锋,南派足球的边路打法,实际上是受叶北华的影响逐步发展而成的[8]。

中国近现代足球运动员结合自己身体素质特点,博采众长,形成了近现代中国足球的竞技风格。在与身材高大、体力充沛、抢截凶猛的欧美球员比赛时,中国足球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一套从边线进攻到双翼齐飞、边锋斜切、中路扯边、前后卫套边等多种边线进攻的打法,形成了“技术细腻、短传推进、边线进攻”的技战术风格。这种“细、短、边”的技战术风格,被我国南方足球队效仿和不断完善,形成了中国近现代足坛的“南派风格”,与后来以东北足球队为代表的善于奔跑、作风顽强的“长、快、勇”为主要特征的“北派”风格合称为近现代中国足坛的两大流派,使近现代中国足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战术风格[9]。

2 近现代中国足球辉煌的现实启示

2.1 遵循足球发展规律,营造足球文化氛围

中国足球被急功近利思想送进了死胡同,忽视足球文化生态规律,破坏足球文化氛围。中国足球的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在政府和投资商那里,往往只盯着足球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对足球文化氛围的营造漠不关心。而欧洲老牌俱乐部,有一套培养球迷的长效机制。球迷在这里被称作俱乐部会员,球队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培养球迷对俱乐部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中国俱乐部在营造和培育足球文化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通病,过于计较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忽略俱乐部的机制健全与文化积淀。在球迷眼中,俱乐部与主场是不可分割的,而足球文化也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日臻发育成熟、不断积存深厚。中国足球文化氛围淡薄,假球、黑哨、球员打人……中国职业足球如今已成为“丑闻”和“黑幕”的代名词,导致踢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经过2008年奥运中国足球的惨败之后,继续持几何基数的下降[10]。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的足球人口却不断增加。德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促进青年人才的发展计划,德国足协每年投资 1 000万欧元建立388个足球基地,着力培养约22 000名年龄在11岁到17岁之间的足球运动员。在日本足协注册的18岁以下青少年有50万人,而且每年日本还有成千上万的足球少年远渡重洋,到欧美进行学习。青训工作的提升是根本,在一些足球发达国家,青训系统的建设都是足协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直到现在中国足协都没有一份统一的青少年训练大纲。

2.2 加强足球行业自律,重塑中国足球精神

中国新一代球员早已没有了李惠堂、叶北华等近代球员那种“东亚病夫”的民族隐痛与近代中国民族体质新形象的内在诉求,只盯着金钱等物质利益,忽视了对足球精神的追求,早已没有了对足球的激情。

中国足坛功利主义的泛滥,导致了种种黑幕交易,驱使假球、黑哨、赌球等大行其道。在足球比赛中,少数俱乐部为了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就可能背弃一切责任与道德,践踏法律,为了追求“效益”,在比赛前不惜重金收买裁判。赌球已是足坛顽疾,上至足协官员,中到俱乐部管理层、裁判,下到运动员,各个层面都有人参与赌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赌球产业链。足坛暴力更是触目惊心,断腿的悲剧多次在赛场上演,上海中远后卫李明侧铲令申花前卫杨光骨折,北京现代队隋东亮更是用飞铲让四川大河队刘玉建右腿胫骨与腓骨粉碎性骨折,后者“荣幸”地成为“中超断腿第一人”[12],足球场成角斗场。

赌球、假球、暴力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球迷对中国足球绝望,远离球场。没有球迷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职业体育,这种状况对中国足球是致命的。这就需要中国足协的监管到位和足球俱乐部加强自律。中国足球应该走上市场激励回归、行政管制淡出的正常轨道,抓好中国足球行业自律,培育真正的足球精神,培养中国足球的精气神。

2.3 制定足球长期规划,形成中国足球的竞技风格

中国足协在职业联赛和中国足球的制度建设上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规划和运转机制。最为明显的是球员的转会制度,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修改,而且几乎每年都要暴露出新的问题。中国足球要制定长期规划,引入监督机制,从而堵住管理漏洞。制定中国足球长期规划不是根治中国足球一切问题的良药,却是中国足球取得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

成熟而固定的竞技风格往往能给一支球队带来相对高的战术稳定性,而战术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决定一支球队战绩。当一支球队的球员融入业已成型的风格与战术体系中,不论是球员个体能力的发挥还是球队整体配合的默契也就有了保障。日韩两国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各自开始探索与形成本国足球风格的历程。日本足球以巴西足球为榜样,逐步确立了强调技术意识、讲求地面配合、控制比赛节奏的“日式打法”;而韩国足球则以德国足球为样板,确立了保持整体队形、强化拼抢对抗、谋求简单快速的“韩式打法”。两国足协将确立的风格始终坚持并大力推广,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中国足球出现打法混乱,没有自己的风格的尴尬局面。中国队要想日后成为世界一流强队,必须创造出更出色的战术体系,拥有自己特有的战术理论。

中国近现代足球以彪炳的战绩书写了中国足球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给了中国球迷最温馨的回忆,在近现代中国体育发展、促进民族精神觉醒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代足球要借鉴中国近现代足球的经验,遵循足球文化生态规律,培育足球文化氛围;加强中国足球行业自律,凝聚中国足球的精神;制定中国足球长期规划,形成中国足球的竞技风格。

[1] 者永平. 中国足球百年照片珍藏[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2] 南谷. 三十年代暨南大学足球队[J]. 广东体育史料,1985(3):15.

[3] 李存章. 梅县足球史话[J]. 广东体育史料,1984(2):42.

[4] 京师大学堂第二次运动员纪略[N]. 大公报,1906-05-06.

[5] 何启君. 中国近代体育史[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163-176.

[6] 李广铸. 李惠堂与足球之乡[J]. 人物周刊,2006(12):37.

[7] 金汕. 寻找昔日辉煌的天津球迷[J]. 三联周刊,2004(11):123.

[8] 杨伟盛. 王者归来:广州足球启示录[M]. 广州:广州出版社,2008:20.

[9] 暴丽霞. 近代中国民间足球组织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8(2):128.

[10] 杨晓玲. 冯剑明首度承认青少年工程失败 点出正路在哪里[N]. 南京日报,2008-12-03.

[11] 刘亮. 血腥足球[N]. 足球,2006-01-24.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soccer development and inspirations therefrom

LIU Jie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Guangdong Spinning and Weavi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Foshan 528041,China)

Modern Chinese soccer is provided with a full-bodied soccer cultural ambient, having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soccer cultural ecosphere: a lot of famous soccer stars. They have such a national pain as“the sick men of East Asia” and an intrinsic need for building a new constitutional image of the modern Chinese nation, so they created such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tyles of Chinese soccer as “exquisite techniques, moving the ball forward with short passes, sideline attacks”. We should refer to modern Chinese soccer, follow ecological patterns of soccer culture, build a soccer cultural ambient, strengthen the self discipline of the soccer industry in China, cultivate the spirits of Chinese soccer, establish a long term plan for Chinese soccer, and explore competition styles of Chinese soccer.

sport sociology;football history;modern China

G813.9

A

1006-7116(2011)02-0050-03

2010-10-20

刘捷(197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足球队足球
月球机器人足球队捧得“天神杯”
机器人足球队角逐“天神杯”
Top football team rises from slum 贫民窟中崛起的足球队
少年快乐足球
少年快乐足球
让足球动起来
功能性动作筛查在北京女子足球队中的应用
少年快乐足球
球迷悼念 这一夜为沙佩科恩斯足球队流泪
窃贼骑的是哪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