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与专业发展
2011-12-06王雪梅
王雪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随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逐步建立,教师的评估和专业发展也引起业内学者的重视。
在教师评估方面,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评估所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顾建民(2003)从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依据、评估主体等要素出发,结合教师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尹明明(2010)则指出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往往从经验出发,忽视目标界定、缺乏自觉的价值选择,评估指标体系存在导向性、科学性不强等问题。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发展对策。陈媛媛(2007)针对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这一问题,分析反思性教学与新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并对反思性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解析。夏纪梅(2009)针对科研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应把关于自己的研究做好做强做精,并指出要想成为具有名师或导师效应的优秀教师,关键是找对研究方向和方法。
相对而言,结合网络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师评估与专业发展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尝试解析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的多元评估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不同评估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相应评估手段的应用等,期望为切实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提供一定思路与启示。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高校英语教师包括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但主要以英语专业教师为例进行阐述。
2.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高校英语教师评估一般具有导向、鉴定、激励作用。各高校的教师评估主要包括教学评估和个人自评等。其中教学评估主要由教务处定期抽查或者在学期末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而个人自评主要是在学年结束之时由教师本人从“德勤能绩”几方面进行自评,并以院系为单位述职。有的高校同时进行同行评估,并以此作为评优依据。由于教学评估指标相对比较单一,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个体情况,因此虽然教师个人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了解学生的反馈,但对于同行评估或者领导评估等的反馈缺乏了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自身专业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的内涵,以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一方面指评估指标体系的多元化,即根据高校英语教师的不同职称、类型等进一步细化评估指标,提高其信度和效度。譬如对博士生导师与助教的科研教学要求应有所不同,对英语专业课(包括博士生与研究生课程)与大学英语基础课的教学评估指标也应有所不同。这些区别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评估的有效性。教师多元评估的另一方面是指评估方式的多元化。鉴于国际国内教师评估均涉及同事、学生、系主任、其它学系人员、学校管理者、外校同行等因素,笔者将教师评估分为领导评估、学生评估、同行评估、教师自评等不同方式,所应用的评估手段也有所不同。
目前在教育实践中,高校教师评估主要发挥了鉴定作用,其结果往往作为教学管理、评优评奖、职称评审等的依据之一。但在笔者看来,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见图1)。
图1 高校英语教师多元评估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示意图
如图1所示,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师实施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估已完全具备可行性。笔者认为,在领导评估、学生评估、同行评估和教师自评中,学生评估有助于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同行评估有助于了解科研能力,而教师自评则对自身在反思基础上促进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而无论是哪一种评估,其宗旨不是单纯地对教师进行考评和监督,而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有效监控、提高高校教学研究质量,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此处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主要是因为教学与科研生动地体现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职能。温家宝(2010)指出,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钱伟长(2003)则强调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上的要求,指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谈到教师问题时,我就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刘润清和戴曼纯(2003)认为,优秀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口语流利,发音准确;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尤其在外语教学方面有造诣;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有合作精神和责任感。戴炜栋和王雪梅(2006)结合教研型高校发展的需要,将外语教师定位在教学+科研型,即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和爱心)、专业知识渊博(如外语语言本体、教育教学理论等)、综合能力强(如语言技能、教学与研究能力等)的专业教师。笔者认为,虽然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师评估指标有所区别,但是知识、能力、素质等还是为英语教师评估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知识,相当的教育学理论与心理学知识,过硬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较强的责任感(职业道德)与合作能力等。笔者在某重点外语类院校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大部分本科学生比较欣赏那些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广博、富有责任心和思想的教师;研究生则对导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指导力度更为关注。
3.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评估方式
3.1 以监控评判为主的领导评估
一般而言,领导主要指学校分管教学或科研的副校长、教务处或科研处领导以及院系分管教学或科研的领导等。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和科研工作评定等,并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监控评判,从而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处于良性运转状态。
领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多以一定的规章制度为依据,通过听课(包括选择性听课、对比性听课、专题性听课等)、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在教学文档方面,要求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在教学效果方面,主要通过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评估监控。相关指标可以包括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语言能力等)、课外辅导、是否参加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每一项目划分出ABCD等级,权重各有不同,领导可以在明确相应指标的基础上作出评价。当然,评估指标可以根据课型(专业课、基础课)、层次(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等有所区别,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网络环境下的领导评估可通过网络平台匿名进行,一方面有助于领导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相关评价结果经过汇总后可以作为职称评定与评优的依据。同时可设立网上教师信息档案,将领导的定性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估一般也依据学校或者院系制定的科研管理条例进行。就笔者调查,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评价多以该教师所参加科研项目、教改项目的数量和等级,科研成果(专注、译著、教材、辞典、论文)的层次和数量等,借助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量化。除了参考科研分数之外,领导还会通过召开教授委员会讨论等形式,了解不同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科研考评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评估指标的确定。就外语学科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多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和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评估标准。但亦有学者提出,由于科研产出的周期性和主要引证指标的不确定性,计量评估不一定适用于对教师个人学术水平的评估,而更适用于对整个科研机构群体的评价。因此领导在科研评估时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将计量评估与同行评议相结合,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一方面避免将核心期刊或者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作为唯一的科研评价标准。另一方面避免将科研与教学割裂,杜绝“为科研而科研”的不良倾向,避免重量轻质的现象。诚如温家宝(2010)所言: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要与教学和培养人才紧密结合。
无论是教学评估还是科研评估,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网络化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建立相关教师评估数据库以及动态信息的反馈网络,特别是以学生辅导员、院系学生工作领导机构、教务处等为主的教学网络,使领导随时了解某位教师的授课质量,定期抽查教师的电子教学日历,以获得相关信息,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将教师的科研评估结果进行电子存档,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科研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促进其专业发展。
3.2 以形成性评估为主的学生评估
随着人本主义和自主学习等理念的推进,学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显现。学生评教已经成为一种广为应用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上,学生可以通过填写问卷或涂填评估卡,参与座谈、信息员反馈等方式对教师教学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在网络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评教效率,可以采用网上评教形式。学生可以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输入学号和密码,采用无记名打分形式进行教学评价,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评教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务处统计和分析数据,并结合其他定量、定性评价形成书面评教报告。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等查阅自己各项指标的具体得分、定性评语以及相关建议等。为了确保评估的公正性,可允许学生每学期对教师进行多次评估,以最后一次的结果为准。也可为学生信息员建立网络平台或者QQ信息群,便于他们及时反馈教师教学动态,如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同时可以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汇总相关反馈信息。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评教具有及时性和客观性,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教师改善教学工作,而不是对教师进行等级划分和批判。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评估应在一定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中进行。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学生评教的局限性,如学生受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影响而产生评价偏差,或对教师个体有一定偏见等。另一方面要科学设置学生评教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应不同院校、专业、课型对教师的不同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建立网上教师信息档案,让教师及时了解评估结果,以通过自我反思明确自身的优劣之处,从而使得自身能力获得不断提高。院系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开展培训,使评估结果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不是简单地将评估结果保管,不予分析反馈。
3.3 以学术网络为基础的同行评估
学术网络这一术语源于社会语言学中的社会网络这一概念。社会语言学家Milroy(1980)应用社会网络(包括密度和复合度)这一概念指出,在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保持恒定的情况下,个人与所处社团的网络联系越紧密,其与当地的土语体规范(vernacular norms)也就越接近。换言之,个体所处社团对其语言有较大影响。笔者取社团对个体的影响之意,提出学术网络概念。学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英语教师个体受到同行专家、学者以及所处学术团体、学术环境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其治学精神、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的发展变革。
传统教师评估中的同行评估主要通过听课或者匿名填写调查表(如年度考评表)进行,往往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对教学研究过程的考核;同时因评议结果很难及时反馈,教师个体受相关学术团体的影响也较小,不能起到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网络环境下可以由业内专家(如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研究等方向的专家)、骨干教师等形成一个学术团体,构建相应学术交流平台。团体内的教师可以借助博客(Blog)、论坛(BBS)、聊天室等对某项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判;可以分享学术观点,通过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合作就某些教学问题、学术问题作出解答;或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沟通交流、共享教学学术资源(数据库、媒体库、语料库等),在良好互动的氛围中更新相关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特别是自身的研究能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而言,网络环境的匿名性与及时性打破了学者因学历、职称、年龄等因素而构成的权势(power),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一致性(solidarity),特别是研究同一方向或者类似课题的学者可以进一步深入交流,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教师认知过程来看,同行反馈与业内交流有助于发挥专家学者的引领作用,丰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形成批判性的自我意识。从学术环境建构来看,同行评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营造教师进行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Graves(1996)认为教师发展内涵和外延同时进行,内涵发展即通过个人实践和反思,外延发展即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理论。在笔者看来,以学术网络为基础的同行评估有助于教师个体吸取教学研究经验,与专家进行实体或者虚拟合作,获得相应学科专家同步或者异步的支持,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
此类评估旨在突破地域局限,从学术角度客观评价教学研究成果,密切业内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有些高校的科研机构或者期刊编辑部已经尝试建构语言、文学、文化、教学等方面的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另有一些出版社在业内举办学术研讨、教学竞赛等,取得良好效果。譬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10年举办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充分发挥同行评估的推动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4 自我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
随着教师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自评成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教师自评为核心,而领导评估、学生评教、同行评估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评估。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面对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等任务,更需要切实培养自评能力与反思能力。Wallace(1991)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教育模式,其核心即对专业行为的反思过程(反思圈),反思圈为专业能力增长提供了动力(见图2)。Glassick(1997)亦提出一个学术评估框架,其中心思想是用六种标准评价教学学术,包括明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适当的方法、有意义的成果、合适的表达和反思性批判。可见,反思在自评中具有重要意义。
图2 The reflective cycle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笔者认为,对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反思一方面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规划、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包括对自己的学术规划、学术能力、学术成果等的评判。换言之,教师有效处理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将之内化并在反思基础上作出评估。前者主要涉及教学,即教师结合教学需求(如不同课型、不同学习目标),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知识面、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针对所存在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制定较详细的计划,以将之应用于教学实践,达到优化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后者主要涉及学术定位与学术能力提升,教师应在反思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旨趣,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充分运用数据库、电子文档等资源进行理论或应用研究,并尝试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Boyer(1990)认为,学术包含四个相互区别但相互联系的方面,分别为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学术。其中学术性教学的目的是影响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而教学学术的结果是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同行评估和交流,最终使教学学术成果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知识库的一部分。从事语言学、文学等本体研究的导师可以尝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进行学术性教学。而应用语言学方向的导师可以尝试将教学实践等升华为理论,使之更有普遍意义。
网络环境下,教师反思自评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得以加强。一方面,网络丰富的学术信息(包括学术会议、论坛以及电子期刊/报纸、数据库等)有助于教师了解相关学术动态,明确自身研究水平,避免走学术弯路,产生同质化趋向。另一方面,网络的便捷性增强了教师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教师提高反思效果,在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中不断完善创新。同时,由于目前外语类出版社和学术期刊较少,外语类成果的发表和出版相对较难。而网络既为教师提供了叙事和案例方法研究的客观条件,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日志、电子教学档案等工作,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发表和交流平台,有助于教师获得更多反馈,客观评价并改善自己的工作。在教师反思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自评一定要客观,可与学生评教、领导评估、同行评估等相结合。同时,反思评估应与自我发展规划和相关培训密切结合,使反思结果得以有效应用,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当然,教师所在院校的师资培训机构应在搜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科学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结束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其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事实上,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兼顾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互为促进的过程。本研究主要探索了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师评估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不同评估手段的应用。至于具体评估手段、评估实效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Boyer, Ernest L. 1990.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oftheProfessoriate[R].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Glassick, Charles E. 1997. Mary Taylor Huber, and Gene I. Maeroff.ScholarshipAssessed:EvaluationoftheProfessoriat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aves, K.1996.TeachersasCourseDevelopers[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lroy, L.1980.LanguageandSocialNetwork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Wallace, M. J. 1991.TrainingForeignLanguageTeachers:AReflective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媛媛.2007.反思性教学与高校新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J].长沙大学学报.6:156-157.
戴炜栋、王雪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J].外语界.2006(4):2-12.
顾建民.2003.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估的若干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10:77-80.
刘润清、戴曼纯.2003.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钱伟长.2003.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群言.10:16-20.
温家宝.2010.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N].光明日报(9月1日第2版).
夏纪梅.2009.论教师研究范式的多样性、适当性和长效性[J].外语界.1:16-22.
尹明明.2010.教学型高校教师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改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