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环节
2011-12-05裴小明
○裴小明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环节
○裴小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它实现的根本评价标准在于末端是否落实,但从理论构建的起端到“化大众”的末端,每个环节都需要把握特点规律协调推进。这些环节既体现阶段性,又体现整体性,是阶段性与整体性的有机统一。
一、前端环节——理论构建的多维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看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化”和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工作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主体理论研究者、理论宣传教育者来完成。只有着眼“彻底化”才能实现“化大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所谓抓住事物的根本,有多层涵义。
1.理论的创新维度。“抓住事物的根本”首先要表达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而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与利益有关,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大众利益会根据现实条件、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理论紧跟时代步伐、紧随大众需求。理论创新根据创新程度又分为宏观理论创新和微观理论创新、重大理论创新和一般理论创新。一般认为,重大理论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它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条件下,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明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科学发展观明确的“坚持以人为本”都鲜明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这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来逐步发展完善的,由于实践的继承性与逻辑性决定了理论的继承性与逻辑性,每一个重大创新理论都是在前面重大创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创新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理论主题的不断彻底化过程,它永无止境。正如恩格斯所说:“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具体理论创新是在重大理论创新的前提下,吸取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重大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它可分为党中央的具体理论创新和民间的具体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它产生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存在于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党的理论创新和群众的理论创新辩证互动、相互促进,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体系,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与政权相结合就要使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使马克思主义带上官气,大众只有被动地接受创新理论,而不是直接参与这种理论创新,这明显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性特点,因此要尊重民间的理论创新。但不可否认民间的理论创新一般是微观层面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学术方面,很难实现创造性。因为开创性的理论创新“需要一定时间、一定过程、一定实践的积累”,需要合力,只有融合党的集体智慧,对人民大众的长期实践经验进行升华才能实现创造性。
2.理论的学理化与表达的通俗化维度。“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还在于科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充分体现理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而科学性不仅体现在“知其然”的概念层面上,还要不断深入以至“知其所以然”,即要通过说理的过程来说服人。学理化与通俗化不矛盾,不能认为学理化就是抽象化,但不排除学理化可能导致深奥晦涩,这是实际中必须防止的一个误区。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其实也离不开学理的支撑,一种思想如果没有了学术支撑是不能长久的,一旦离开“理”字就无法从本质上掌握群众。但如果学术研究不注重文风的通俗化和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学术研究的价值发挥也会受到局限。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毛泽东、邓小平可谓通俗化、大众化的典范,但丝毫不损害伟人的理论家的形象。通俗化也不能以降低理论的真理性为代价,即便是宣传教育者面向文化素养低的群众进行宣传时,也不能降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使其简单化、庸俗化。坚持整体性与点滴渗透相结合,注重点滴渗透过程中的科学性,而不能“断章取义”。要根据受众的文化修养、知识积累、抽象思维能力来选择学理的深度,力求达到理论性与通俗性、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3.“主义”与具体问题结合的维度。“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还要关注大众现实的切身的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理论观点,需要继续现实化、生活化以拉近与人民大众的距离。如果说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理论创新,那么通过学理层面解读“主义”和把“主义”与具体问题相结合运用“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理论创新。大众利益既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又有局部的、特殊的、切身的利益需求,需要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与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一定群体、一定区域甚至一个单位的现实问题,使理论现实化以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大众化的理论创新既要反映和解决群体的物质利益需求,又要反映和解决群体的政治利益需求,这一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特征可能不是很明显,但不可否认,它依然是这一群体、这一个地区、这一单位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其精神实质和主题没有变。“抓住了事物的根本”还要抓住大众思想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疑惑问题,注重用理论做好针对性解疑释惑工作,才能说服大众。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不断涌现,利益格局正在调整,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相互激荡,而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不断增强,许多现实问题得不到及时有力的解答,致使部分群众思想出现困惑和混乱,产生一些误会,甚至传播消极言论,这种消极舆论又影响更多群众,形成恶性循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研究大众的思想心理问题,要把握准大众的思想症结,忽视这一点,既使理论内涵多么丰富,论述如何严谨,说理如何充分,也无法掌握群众。
之所以用维度称之,即是说它们是一个问题的多个出发点,它们不仅体现出递进促进关系,即理论创新基础上的学理研究,学理研究基础上的通俗化,创新促进学理研究,学理研究促进理论现实化,形成良性循环;而且,它们也是一个不可分割有机整体,创新是着眼现实问题的创新,学理研究即要以创新理论为前提和指导,又不能脱离现实问题。
二、中端环节——注重“化大众”的多种形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内涵。“化大众”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即通过马克思主义传播普及、宣传教育、渲染感化来使大众具有马克思主义觉悟和素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行为上体现出公道正派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应有的价值功能。
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承性,但它与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有本质区别。毛泽东曾说过,“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一门来自实践、又以改造社会为目的的实践科学,同时又是先进的政治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价值观和行动指南,是制定政策、制度的依据。因此可以将理论转化为制度、政策和规范,提高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通过党组织的实践增进群众的认同,从而获得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可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在不同形态,蕴含在不同载体中,就如同广义文化传承的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可以通过制度、政策、行为各种形态传播。
理论传播是一种抽象的信息传播。理论是对经验感性的升华,它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一方面它舍弃了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所以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清晰;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所以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播主要指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经过加工梳理的学理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般来说,原生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比较通俗易懂,但学理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则相对抽象。因此要根据受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内容深浅程度,根据受众的喜好特点选择载体形式,其实不论就内容还是就形式来说都要紧贴大众实际,采取的内容与形式要实现“分众化”。在使用传统媒介即报纸、电视、宣传品的过程中要注重这种载体传播对象群体的特殊性;在使用时代媒体如网络、手机传播时既要防止被曲解,又要防止被大众“庸俗化”,还要注重结合大众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和共同的利益问题进行阐述;在与大众文化结合中要防止大众文化的庸俗化的影响,这对理论工作者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不仅要精通马克思主义,还要熟谙大众文化和大众语言,因此要深入大众学习民间文化,如果“不跟老百姓去学”,“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那“仍是小众化”;对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要用理性、直接的理论形态,对于文化素养较低的群体要注重感性、间接的理论形态,例如融入通俗文学、小说漫画中,通过生活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理论。实现理论的通俗化还要建立大众话语体系,要通过现代媒体学习亲切幽默的时代语言、网络语言,尽快从专业语境、政治语境向大众语境转变,要善于运用平等互动、以人为本的话语提升理论的亲和力。
制度、器物、行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实践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大众化。要不断使理论的“应然”逐步转变为实践的“实然”,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的现实需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好东西,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带来人民生活的改善,谁还相信马克思主义?”通过制度形态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关注大众最需要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理论向宏观或具体政策、制度与体制转化。群众正是通过制度、政策及其实施后果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确立民主、法治、公平等马克思主义原则。通过行为形态传播马克思主义,除运用艺术化的行为如电影、电视剧来感召大众外,最主要就是通过理论指导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需要,领导干部还要树立公道、廉洁、正派、亲民的马克思主义作风,时时处处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器物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红色物质文化遗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成就传播马克思主义,最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坚定共产党的领导。
三、末端环节——实现内化与传播形态的对位
十七大报告以及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的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所以,一般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但党也注意到了制度形态和行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的实际影响。例如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胡主席也多次讲到:“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些“马克思主义”不是直接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但它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功能作用却能弥补理论形态的不足。
马克思主义可通过多种形态途径进行传播,就如同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读“无字之书”,注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一样,因此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方式不只是“文本理论”。总的来说,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即情感认同的感性认知和体验真理性的理论认知,感性认知和理论认知只是相对的,感性认知是有理性的感性,理性认知伴随着感性认知,两者不能分离,但必然有所侧重。从器物、制度、行为以及用形象化语态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感性来认知,不需要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而学理的马克思主义主要通过理性认知。感性认知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认同方面的效果有着理性认知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要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能和方法论功能,则必须从理性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通过理性的认知不仅从本质上能坚定信仰,而且还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批判的方法武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各种形态相互融合,把大众的接受能力作为着眼点,来确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坚持内容与形式、科学性与价值性、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大众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理论素养的不同,试图统一实现“大众马克思主义化”即让大众都掌握理论是不可取的,也不现实。列宁曾说:“要记住,工程师为了接受共产主义而经历的途径将不同于过去的地下宣传员和著作家,他们将通过自己那门科学所达到的成果来接受共产主义”。因此,应根据大众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接受能力等因素来决定侧重感性或理性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