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典籍翻译主体选择与译者能力培养研究

2011-12-05刘立胜廖志勤

当代外语研究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典籍译者能力

刘立胜 廖志勤

(许昌学院,许昌,461000;西南科技大学,绵阳,621010)

1.引言

翻译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典籍、推广中国学术知识、诠释崭新中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已成为译学界迫切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形象。但纵观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的经历,可以说在国外有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学典籍的译介多由国外汉学家主导。李明滨(1998:50)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自17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典籍和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他指出,诸子百家和古代文化典籍、古典诗词、古典戏剧、古典小说及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国外的译介多由国外译者、汉学家及华裔学者主导,而由国内译者译介的典籍著作却没有在国外发挥相应的影响力。这种状况在当前引起了译界及学界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国学典籍(Chinese Classics)译者主体与翻译策略选择。

关于汉语译者资质问题,英国汉学家葛雷姆(A.C.Graham)指出:“我们绝不能在翻译上输给中国译者,因为翻译都是外译内,而非内译外,这一规律少有特例”(1965:37)。针对这一观点,国内学者潘文国教授(2004:40)对葛氏的“外语译入,母语译出”、“评论与翻译不同”及“汉语译者译文拙劣,中式英语严重”等三个结论从理论上予以反驳,并佐以实例证明;在为何翻译、翻译什么、如何翻译等问题上探讨了汉语译者参与国学典籍翻译对正确传播中国文化、抵抗文化霸权的重要性。随后不断有人撰文支持汉语译者主体选择(霍跃红2005;徐珺2008),并重申汉语译者有资格及义务从事中国典籍英译,且在翻译时应采用异化的策略,适度运用中国英语,从而使中国文化尽快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系统。支持汉学家主体选择的学者多以具体文本实例来分析其在译语环境中的接受程度。胡安江教授(2011)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从理论上探讨了理想汉学家译者主体选择模式及其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中国经历、中文天赋、中学底蕴及中国情谊,认为其归化翻译策略及适应国外品味的翻译选材能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的激烈争论,国内学者对此多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深刻阐述,有支持归化者(蔡平2002),有采取折中者(郭建中1998;文军、高晓鹰2003),亦有支持异化策略者(刘英凯1987;孙致礼2002)。但相关的分析多有矫枉过正、以偏概全之嫌。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同一译者在翻译时策略选择也非完全一致。国内译者和国外汉学家在翻译中都存在着直译程度很高的作品,表现出“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对此,我们不能做“文化陷阱”、“误读”、“死译”、或“亏损”等简单的价值判断(蒋骁华2010)。研究典籍翻译中译者主体与翻译策略选择,必须联系到其本身的特点,根据译者本身的翻译能力和特定文本来选取翻译策略,而不能从理论上做出具有整体性或普通性的结论,并排除其他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翻译现象。

2.国学典籍翻译特点与译者主体选择

国学典籍指以儒学为主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文献,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按学科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按思想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的标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古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国学典籍的传承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古汉语知识是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的基础。因而,其语言性质决定了国学典籍的翻译必须经过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即译者须首先具有整理、注释和疏解典籍的能力,包括理解古汉语意义、成语典故及风格意境等能力,拥有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并运用典籍研究的最新成果,由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通过语际翻译转换成适合特定文体的目的语。它属于一种二度翻译创造的过程,是每位典籍译者必备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中,西方译者及汉学家无疑对国学典籍对外译介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着整个民族品格在国外读者心中的形象。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早在1593年就将《四书》译为拉丁文,1662年天主教传教士柏应理用拉丁文译出《大学》、《论语》,而英国传教士理雅各花费二十年译完十三经中的十部经书,在当时被视为“标准”译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外译者翻译时其选材目的主要不是为了传播中国典籍文化,而是为了满足国外译者猎奇心理或视野期待。因多数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译介都是由国外译者来完成的,其在翻译选材方面斑驳错杂,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而一些品味通俗的作品却颇受读者青睐,如《金瓶梅》、《唐人传奇》、《聊斋志异》、《镜花缘》在法国被译介,《金瓶梅》、《聊斋志异》(节选)、《今古奇观》、《三国演义》、《儿女英雄传》、《肉蒲团》在德国流行,唐代传奇、唐诗选、《剪灯新话》、《聊斋志异》、《金瓶梅》译本在日本流行。老舍在欧洲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猫城记》,而在大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却是其代表性著作。又如诗人寒山在中国名不见经传,但由于译者斯奈德基于自身的审美观念,适应了美国当时反文化、反传统、精神超脱之潮流,使得寒山转瞬变为20世纪美国人崇拜的精神领袖,而其诗歌也在美国文学中得以经典化。在翻译策略方面,由于国外译者古汉语知识普遍缺乏,只注重读者接受,而对原作意义准确传达不够,在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表层翻译、欠额翻译、增译、漏译及胡译等现象。

如何阐释译文影响与其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译者主体选择与哪一方面关系更为密切?显然,翻译对于一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与其准确性没有明确的正比关系,中外翻译史上众多实例足以证明这一论断。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是从其目的语接受视角来看的。对于源语国来说,在准确传达其文化典籍基础上,促进其在目的语读者中的传播和广泛接受无疑是最理想的模式,而能达此效果的国外译者却凤毛麟角,不能担当传播中国文化典籍的重任。现在学界最为推崇的汉学家与国内译者合作的理想模式在国内亦没有众多的沟通渠道或切实可行的推动机制,传播中国文化典籍的重任主要还得依靠国内的译者来承担,即典籍英译的主体应该是汉语译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国外汉学家合作,或由其在词汇、语法及篇章等方面加工润色,这才符合文化典籍翻译的特点及当下典籍翻译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3.典籍译者翻译能力要素分析

典籍翻译的主体选择主要依据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而不能根据个别译者翻译实例以偏概全地做出普遍性假定。翻译能力是译者完成翻译任务的基础,是翻译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核心议题,而具有自身特点的典籍翻译自然为译者翻译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国内外译界学者一直致力于翻译能力的培训与研究,对翻译能力的形成有天赋观、自然形成观、认知建构视角、策略转换说、语篇交际观等诸多不同见解,调查的对象也有普通外语学习者、一般译者或专业译者,但它们都认为译者翻译能力应该由不同的分力构成,并协调运作。如Neubert(2000)关于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等五个子能力的划分;Bell(2001)关于双语能力、专家技能系统及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的理想模式;PACTE(2003)研究小组把翻译能力分为双语能力、语言外能力、工具能力、翻译知识能力、策略能力及心理生理要素。国内的相关研究涉及其在翻译教学各方面的应用及发展,如有人提出含有分析情景与需要、确定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和材料、研究课程实施内容和方法及检查、评价、反馈和改进的以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模式(文军2004:49);也有人提倡在分析翻译能力构成的基础上,探讨在翻译教学中发展翻译能力的途径以及翻译教学过程的教学法(苗菊2007:47);还有人提出由语言语篇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思维能力及人格统协能力合成的综合模式,并分析了这些单项能力不同的发展层次(王树槐、王若维2008:85)。其中,PACTE研究小组的翻译能力模式无疑是至今最复杂且最完整的。译者应该具备相应的策略能力来组织已有的诸翻译子能力,经由一个动态且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发展,最终推动译者整体翻译能力的提高。

以上诸种观念多基于翻译过程而对翻译能力进行横向、静态、共时的划分和研究,但诸种翻译子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是否能平等或同步发展尚需进一步的验证。仝亚辉(2010)指出,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下的各子能力尚不能涵盖所有方面,其TAPs及调查问卷侧重于横向、共时的翻译过程研究,而且其受试对象仅局限于入门译者及专家译者,缺少中间水平的译者。单一维度的层次划分不能反映具有多维性质的翻译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以往对翻译能力的研究没有视译者的翻译活动为社会行为,没有从翻译活动的整体进程来考虑翻译能力的划分。严格意义上的翻译过程包括翻译选材、翻译过程及翻译传播与接受,翻译能力的分支能力应该包含译者源语文本选材能力、考虑读者接受并推动译本在目的境语中的传播能力,如下图:

图1 典籍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力因素图

如上图所示,译者在典籍翻译活动开始前,必须了解译语读者对原语典籍著作的品味需求,及其在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是否能够得以接受。据此,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知识从众多的国学典籍中选择相应的文本进行翻译,这构成了译者的翻译选材能力,并影响着该典籍最终在目的语中的接受程度。在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表达阶段,译者应该具有坚实的古汉语及外语基础,了解典籍翻译的专业知识,如翻译单位、过程、方法及程序等问题,充分掌握各种文献资料来提高自己应用相关技术的能力,如利用词典、百科全书、语料库及搜索引擎等工具,在译者认知策略的协调下用译语中得体的语言手段来表达原文内容,做到形式上及意义上与原文对应且能适应译语环境中读者及社会环境。其中策略能力是译者翻译过程中调节各子能力的核心,是译者发现问题并把各陈述性知识转换成程序性知识的职业能力,其相关策略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其在译语中的传播和接受,而不能仅使其与原文达到对等。译文出现并不代表翻译过程的结束。译者应该具有推动译文在国外传播和接受的能力,即译文产生与译文接受之间的中介功能。这可以通过在国外出版机构出版,或在国内出版但通过各种渠道(如在国外知名报刊上发表译书评介)来推动其在国外的接受。中国文学能否走出去,最紧缺的人才是中介人才,就是既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又了解国际市场以及与国际上的出版机构有很好合作背景的中介机构(李芸2007)。加强典籍译者从翻译选材到译本传播与接受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典籍翻译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翻译接受与传播等方面进行研究。

4.译者典籍翻译能力培养

4.1 典籍翻译课程设置

翻译课程设置对于翻译教学的开展及翻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它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开设先后顺序及衔接)和课程内容,即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规律,反映学科主要知识。因典籍翻译需要译者具有较高的古汉语、外语及国学素养能力,其课程开设应主要以硕士阶段学生为培养对象,有条件的话可以设立典籍翻译硕士学位,以适应国家文学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但现行的翻译课程设置一般只有典籍翻译欣赏课程,而没有对其进行具体的细化分类及衔接研究。现行的翻译课程设置没有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不能胜任典籍翻译的任务。理想的课程设置模式是通过市场调研以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设置以满足学习者和社会的需要,通过专业教学使学习者和社会承认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李德凤、胡牧2006)。所以,典籍翻译课程的开设内容及顺序应如下图所示:

图2 典籍翻译课程设置内容及顺序

4.2 典籍翻译教学模式

随着翻译专业在各高校的逐步开设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翻译教学已改变了过去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的传统模式,开始注重翻译能力的提高及译者的翻译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现在翻译课的主要教学模式有四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情境性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万宝林2004)。这些方法注重分析宏观的语篇内容而不再专注字比句次;注重过程教学而不再专注翻译结果;注重形成性评价而不再专注终结性评价。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其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在一定的情景下与他人合作,利用必要的翻译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提高翻译能力。由于典籍翻译自身的特点及包含的不同文体类别,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观察、思考及讨论等来进行独立探究,自行发现适应不同典籍文体的翻译原则。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真正把学生视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让其自觉且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翻译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找出不同典籍翻译的规律,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首先要制定课前任务,以扩充译者的知识。教师可以事先就下节课所学内容让本班同学查阅工具书或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提高语言水平,扩充文化典故知识,了解英汉语言差异及典籍文体特点。可以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小组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就某个专题进行探究分析,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文献搜索,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者对翻译知识的同化吸收,为典籍翻译奠定坚实基础。

在课堂授课的教学环节,教师应首先就课堂所要涉及的典籍文体特点进行精讲,以功能主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设定具体的翻译情境,让学生学会把具体的语篇与接受对象结合起来进行翻译。教师可事先讲解翻译纲要,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初译,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各组挑选代表对翻译过程进行陈述,讲解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解决对策。其它小组对此进行置疑探讨,教师对译文的优点及缺点进行适时的讲评。课后要及时让学生就翻译过程中的所遇问题与解决对策用英文写成报告,让其对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及时总结。这种涵盖整个翻译过程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教师能够监控整个翻译过程,及时获得学生翻译活动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对策;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做到在翻译中提高翻译技能和翻译素养,发现翻译规律。

在翻译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内容包括翻译活动中使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及翻译原则,其中涉及的文化典故及特殊词语、句式怎么处理等,以便及时让学生整理、巩固、归纳并内化所学知识,通过合作互动翻译教学来进行探究式的积累,不断建构自身的翻译知识体系,促进双语翻译能力向高阶段的翻译职业能力转变。对翻译成绩的评估既要考虑终结性翻译成绩,更要考虑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互动合作的表现、小组陈述、具体翻译任务及翻译报告的成绩。

5.结语

中外文化交流的不平衡现象及国家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国学典籍翻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也为典籍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文就典籍译者选择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在中外译者合作模式全面实施前,应加强中国典籍译者的能力培养。应改变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不再专注于翻译结果,而是视翻译活动的译本选材、翻译过程及其传播与接受为一个整体。本文还具体探讨了在不同阶段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提出以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为导向的探究式翻译教学模式,注重提高学生在具体翻译情境中独立完成翻译活动的能力。

Bell, R.T.2001.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Graham, A.C.1965.PoemsoftheLateT’ang[M].Middlesex: Penguin Books.

Neubert, A.2000.Competence in languages and in translation [A].In C.Shaffner & B.Adab (eds.).DevelopingTranslationCompetence[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3-18.

PACTE.2003.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 [A].In F.Alves (ed.).TriangulatingTranslation:PerspectivesinProcessOrientedResearch[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43-66.

蔡平.2002.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5):39-41.

郭建中.1998.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2):12-19.

胡安江.2011.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1):10-16.

霍跃红.2005.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9):52-55.

蒋骁华.2010.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研究[J].中国翻译(4):40-45.

李德凤、胡牧.2006.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J].外国语(2):59-65.

李明滨.1998.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4):50-56.

李芸.2007.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是道坎[N].科学时报09-06:B04.

刘英凯.1987.归化——翻译的歧路[J].现代外语(2):58-64.

苗菊.2007.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4):47-50.

潘文国.2004.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40-43.

孙致礼.2002.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1):40-44.

仝亚辉.2010.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88-93.

万宝林.2004.论新型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评论(2):78-80.

王树槐、王若维.2008.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外语研究(5):80-88.

文军、高晓鹰.2003.归化异化,各具一格: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评价《飘》的两种译本[J].中国翻译(5):40-43.

文军.2004.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8):49-52.

徐珺、霍跃红.2008.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7):45-48.

猜你喜欢

典籍译者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