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战神”姆拉迪奇的铁血悲歌
2011-12-04魏兆岗
今日文摘 2011年15期
经过多年逃亡后,前波黑塞族军队总司令和参谋长姆拉迪奇在塞尔维亚一座小村庄里被捕。这位前南斯拉夫内战的风云人物将在海牙国际法庭面临审判……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姆拉迪奇的评价都极为负面,像英国政客戴维·欧文称姆拉迪奇是“大刽子手”,波黑塞族将军约万·迪夫雅克说,“人”这个词不适用于姆拉迪奇,前美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则把姆拉迪奇视为“希姆莱第二”;但对许多塞尔维亚人来说,姆拉迪奇却是个英雄。
判处萨拉热窝居民“死刑”
1942年3月,姆拉迪奇出生在萨拉热窝以南50千米的卡利诺夫尼克附近的波兹诺维奇村,那里是个田园般的地区,据说希特勒在一战期间曾在波兹诺维奇村驻扎过,当时那里是奥匈帝国的一个兵营所在地。1945年,姆拉迪奇的父亲内德雅被亲希特勒的克罗地亚乌斯塔西分子杀害,理由是“活着的塞尔维亚人都应该进坟墓”,这件事被认为是姆拉迪奇拥有反克罗地亚情绪的根源。在铁托时代里,姆拉迪奇加入南共,并在南斯拉夫人民军里飞黄腾达,许多战友称他是擅长游泳、潜水、跑步和射击的“超人”。
1991年南斯拉夫分裂前夜,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找到已是南人民军高级将领的姆拉迪奇,希望他能阻止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联邦,至少也要把克罗地亚的塞族聚居区保留在南斯拉夫版图内。当年夏秋之际,姆拉迪奇统一指挥南人民军和塞尔维亚志愿军,相继攻克武科瓦尔、克宁等重镇,将克罗地亚三分之一的土地置于塞族控制之下,一时间他被所有塞族人视为“战神”,新成立的克罗地亚“克拉依纳塞族共和国”还授予姆拉迪奇“共和国武装力量统帅”的头衔。
但姆拉迪奇的战斗岁月并未结束,时任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的米洛舍维奇正需要他前往波黑,为即将到来的“民族圣战”做准备。当时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已铁了心要促成波黑独立,为维护波黑数百万塞族居民的利益,米洛舍维奇需要一位铁血人物来执行他的战争政策。1992年,姆拉迪奇成为波黑塞族军队参谋长。战争爆发后,姆拉迪奇指挥塞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到1994年,波黑70%的土地都为塞族人控制,穆族人口居多的首都萨拉热窝也被塞军围困得铁桶一般,铁石心肠的姆拉迪奇给这座城市标上“死亡记号”,他想困死萨拉热窝的居民,然后将其作为战利品交给塞族人。
海牙法庭有数百份文件和目击报告,据说能证明姆拉迪奇在战争期间不仅从贝尔格莱德领取薪水,还得到战争指令。按照姆拉迪奇的说法,他一直与米洛舍维奇和南人民军总参谋长佩里希奇保持联系。根据海牙法庭的说法,在米洛舍维奇的指挥部里,姆拉迪奇和佩里希奇共同策划对得到联合国保护的萨拉热窝进行炮击和使用狙击手射击。
与卡拉季奇的冲突
根据海牙法庭的文件,姆拉迪奇应对发生在1995年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负责,当时塞族军队解除荷兰维和部队的武装,然后控制了受联合国保护的小城斯雷布雷尼察,将城内7000多名穆族男子集体屠杀。期间,姆拉迪奇至少出现在其中一处大规模处决现场,在他离开后15分钟,又发生好几起集体处决行动。在进攻斯雷布雷尼察之前,姆拉迪奇曾威胁如果穆族武装拒绝投降,他就要把斯雷布雷尼察炸成碎石和灰烬,尽管这一进攻行动违反联合国宣布的“保护区”政策。
有意思的是,从波黑战争一开始,姆拉迪奇就与波黑塞族总统卡拉季奇势不两立,尽管许多照片显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一起快乐地下国际象棋,但那是塞族媒体有意展示的,其实卡拉季奇几次想把姆拉迪奇诓到波黑塞族政治中心帕莱,然后“杯酒释兵权”,但,所有将军都支持姆拉迪奇,卡拉季奇每次都无功而返。对姆拉迪奇而言,他明显感到自己周围到处是“叛徒”,他曾说过尽管自己有能力迅速打垮敌人,但总有人“出卖塞族人的利益”,接受没有意义的和平倡议和停火使他的军队非常“苦恼”。
还有一件事使姆拉迪奇和卡拉季奇争执不下。姆拉迪奇的前公共关系主管官员米兰·米卢蒂诺维奇上校回忆说,波黑塞族军队经常受到卡拉季奇“女巫崇拜”的骚扰,卡拉季奇老是带着女巫师芭芭·斯塔内(Baba SCane)来到前线,每当战斗开始前,女巫就在地面和树上写下咒语,整个战役地图用长曲棍球棒做出标记,标出塞族人的边界。米卢蒂诺维奇上校还讲述一个故事,当1994年克罗地亚突然派兵介入波黑战争后,猝不及防的波黑塞族部队一溃千里,战败后卡拉季奇竟然将责任归咎为“该地区没有用斯塔内的长曲棍球棒进行标记”。
与米洛舍维奇的冲突
由于美国插手波黑战事,再加上贝尔格菜德方面对波黑塞族的态度游移不定,原本占优势的塞族军队情况越来越不妙了。
塞尔维亚议员斯托雅迪诺维奇曾在南人民军服役25年,经常与姆拉迪奇共事,他披露后来当上南斯拉夫总统的米洛舍维奇曾多次与姆拉迪奇发生激烈冲突。1994年7月,也就是波黑内战接近尾声时,米洛舍维奇甚至威胁要枪毙姆拉迪奇,因为后者坚决拒绝贝尔格莱德与华盛顿达成的幕后交易——波黑塞族无法与母国南斯拉夫合并,而且控制区面积将缩减至波黑领土的50%左右。据塞尔维亚情报机关遗留的电话录音显示,米洛舍维奇对姆拉迪奇大发雷霆,命令他立刻来贝尔格莱德,但姆拉迪奇说:“如果有什么话要说的,你来这里。但不要从你的内阁给我传达指令。”然后,他猛地放下电话。
最终,姆拉迪奇被米洛舍维奇和卡拉季奇联手解除了军队职务。1995年12月,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和波黑三方在美国代顿签署和平协议,波黑塞族成了最终的输家,控制区面积降为波黑总面积的49%,而且几块控制区之间缺乏可靠的交通联系。愤怒的姆拉迪奇甚至在和平协议签署11个月后,拒绝向卡拉季奇的继作者普拉夫希奇交出军事指挥权,这场冲突最终导致波黑塞族警方切断姆拉迪奇在汉比耶萨克总部和各下属部队之间的通讯线路,并最终将他驱逐回南斯拉夫。
回到贝尔格莱德后,姆拉迪奇仍继续在塞尔维亚军队中服役,直到2001年在海牙法庭和美国的压力下,时任塞尔维亚总统科什图尼察才强迫姆拉迪奇退役,他随即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此后,西方国家不断利用经济制裁和推迟塞尔维亚加入欧盟谈判等手段,强迫塞尔维亚交出姆拉迪奇,贝尔格菜德却一直坚称姆拉迪奇下落不明。前塞尔维亚副总理拉布斯说,傲慢的姆拉迪奇曾在接受塞尔维亚《信息周刊》的采访时说过,“抓他的代价很高”,这一警告不仅适用于他的原告,也适用于那些知道他下落的人。
长期以来,塞尔维亚官员们暗中帮助姆拉迪奇摆脱西方国家的追踪。黑山报纸《劝告者》说,姆拉迪奇威胁说,万一被捕,他就会揭出塞尔维亚在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战争中的那些老底。那时,还有一个谣言:姆拉迪奇一次声称,他总是带着毒药。一位姆拉迪奇所在部队的军官再三重复姆拉迪奇的具体命令:“如果姆拉迪奇自己不能自杀,他的同伴会找到他,并且杀死他。”但从目前的事态发展看,姆拉迪奇已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了。
(文子志荐自《上海泽报》)
责编: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