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宪法修改的意义
2011-12-01王立敏
王立敏
摘要:修改宪法是国家立宪活动的一个方面,是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中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立法的根据.修宪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人都应关心,人人有权发言,本文将具体阐述我国宪法修改的原因,掌握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概要。了解宪法修改的基本情况,从而明确我国宪法修改的意义。
关键词:宪法;宪法修改;国家权力
[中图分类号]:D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202-01
在我国,宪法是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基本关系的部门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根本法法律地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是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宪法也随之完善起来,修改宪法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但是宪法的修改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才得以逐步完善,从而更好地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我国进行宪法修改的原因
(一)宪法自身的不完善和缺陷。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宪治国。随着法治社会的深入发展,要求宪法具有严密的规范性,要求比较完善和健全的宪法规范。修改宪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宪法的规范性,克服宪法的缺陷,使宪法更进一步地趋于完善。
(二)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规定不相一致或没有宪法依据。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没有宪法依据和宪法授权,则不能制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相抵触的,抵触部分无效。但普通法律和宪法相比更具有易变性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修改宪法而使普通法律符合宪法的规定。
(三)社会条件和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是宪法修改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原因。
二、我国宪法修改的过程和内容
1954年3月23日,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之后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草案又作了修改。 9月14日,对宪法草案又作了修改。1954年9月20日,通过了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由此正式诞生。
197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宪法。颁布之后因为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实施时间不足三年零两个月。
1978年宪法是一部过渡性宪法。人们开始进行开始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人们普遍认识到法制建设的重要以及75年宪法的荒唐,于是当年匆忙通过了第三部宪法,目的在于宣示文革结束,对它作了两次修改。随着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诞生。现行宪法是四部宪法中较好的一部宪法,主要内容是对54年宪法的回归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成果,摈弃了1954年宪法已经不适应社会现实发展的陈旧内容,剔除了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中的左倾错误,既考虑了当时的现实情况,又照顾到未来的发展前景。20多年来,现行宪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宪法保障。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本次修宪是历届修改条数最多、涉及内容最广泛的一次。
三、浅谈我国宪法修改的意义
宪法修改即修宪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对宪法进行适当修改,是我国宪政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宪法修正充分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反映了我党挂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大主张。宪法修正案“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修宪为民”的现代法治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为核心,体现了“宪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政治和讲法制的统一。”
(二)新的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后,作为宪法的新的组成部分,将指引我国走向新的美好未来,同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过程中必将为我国宪法在今后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特别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之后,宪法和法律在我国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而且已经成为政权机关施政的出发点和基本手段,相信新的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和实施一定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实行,而成为我们建设和发展的更有力的推力和动力。
(三)通过对宪法的修改,使得法律在执行时比以往更简洁明了,更好地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同时也给实践中执行部门法时带来许多便利。列宁曾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了人民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是宪政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使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上法治道路,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会主义优越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清除左倾思想的影响,使我国宪法更具科学性。有利于维护党的十五大以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的新局面,保证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通过法律的适时修改,不仅能使宪法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也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宪法[M]. 周叶中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3]温家宝.认真学习贯彻宪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J].人民日报,2004.04.01.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进行研究部署[J].人民日报,2004.03.19.
[5]胡锦涛.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12月5日)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王叔文.宪法修正案的基本精神和意义.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孙丙珠.修宪提高了我国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