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利益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

2011-12-01韦荣余

青年文学家 2011年21期
关键词:国家利益美国中国

韦荣余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美国、苏联等多种因素促使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当然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决定的,中美在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关键词:中国;美国;苏联;国家利益

[中图分类号]:D8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174-01

中美关系从近代到现代走过了曲折复杂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中国,并且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的政权,而其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包围中国,企图扼杀新中国。新中国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来团结世界上广大发展中的国家。就这样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建国初期的敌对状态逐渐走向缓和,并最终建立了外交关系。为什么?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相互敌视了几十年的两个国家,尽然在这时开始改善关系、走向缓和呢?就我长期的教学认识,我认为这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本文就简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一、中国方面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的经济科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石油的达到全部自给,靠羊油的时代一去不返;新修铁路八千多千米;国防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原子弹、氢弹相继研制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外交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由于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我国先后与亚、非、拉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而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国家,在当时两极格局下,和谁关系和好,都会打破两极格局的实力平衡的倾向。这样,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的美国为了牵制苏联,开始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来改善中美关系。

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等政策,但是中国在抗美援朝中不但取得了胜利,而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外交上也取得了很多成就,1971年又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美国的孤立政策破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加强,在如此情况下,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关系。

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可以牵制和对付苏联。

苏联陈兵中苏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而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和保守倾向很明显,已经不是中国的主要威胁,可见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的威胁都是有利的。

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中美关系。

在近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就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中国共产党,而结果是老将被共产党赶出大陆退到台湾,当然美国的企图也破产了。但是,美国政府继续支持台湾政权,搞两个中国,破坏中国的统一。而台湾毕竟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内政问题,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所以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中美关系。

二、美国因素。

(1)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滞涨” 局面,而其欧共体、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70年代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也是美调整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头号强国,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进入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美国对欧洲、日本的政治、经济控制力减弱。美国自身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再加上受石油危机,还有美军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等方面的影响,美国出现了经济“滞涨”,被迫采取全球收缩的战略。

(2)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不得不调整对华的关系,来扭转战略局面中的劣势。为了确保争霸重点欧洲,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政策,从越南撤军并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国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三、苏联因素。

苏联经济、政治力量的不断增强,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这也是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又一因素。

二战后苏联是唯一个可以抗衡美国的国家,与美国形成两极格局之势。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处于劣势,但是,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使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加强,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其在军事领域苏联加大了国防开支,积极扩军备战,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军事实力迅速赶上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美国。这样,苏联在两极格局开始占据主动地位,四处侵略扩张,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而此时,苏联陈兵中苏边境,中苏关系恶化。这种情况下,美国被迫转攻为守,不得不考虑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以此来遏制苏联。

四、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中美两国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与中国建立联合舰队的要求,遭到中国的局拒绝,中苏关系开始降温。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关系更加紧张。1969年3月,在东北虎林县珍宝岛,中苏关系发生了武装冲突,之后,苏联扬言要对北京、武汉、鞍山等工业基地和酒泉、西昌等核试验基地实施核打击,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威胁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寻求改善同美国的关系,来应对苏联的威胁。而此时的美国更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来牵制苏联,确保争霸重点欧洲。共同的利益需要最终促使这两个国家开始走到一起,而这一点是两国关系缓和的根本原因,也充分证明了,国家利益时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变化的根本出发点。

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美关系终于开始走向缓和。1970年10月初,尼克松向《时代》杂志记者发表谈话,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访华,发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毛泽东会见美国友人斯诺时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中美同时公布尼克松访华消息的公告震惊了世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并為以后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原则基础。1978年底,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这年初,邓小平访美,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关系的发展,揭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国家利益美国中国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