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课插上翅膀
2011-12-01乔绪吉
摘要:语文教学要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学会思考,为就业或继续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扩大课文外延,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评课文、找问题,复述、转述、写作等方面培养锻炼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查找资料、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否定、批判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尝试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最终达到让学生在人格和技能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乔绪吉,男,1965年9月生,副教授,全国财经职业教育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22年,现任江苏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主任。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1-0069-02
随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語文教学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教师教的茫然,学生学的也茫然,正所谓“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再加上职业学校“重技术轻人文,重专业轻素质,重做事轻做人”的现状导致文化课只强调为专业学习服务,成为专业学习的附庸。语文课教学更是沿袭中学的教学方法,名义上以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为教学目标,实质上仍离不开教师对篇章结构、句法语法、遣词造句的架空分析,学生充其量只是听众或观众。
实质上,教学方法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遵循科学方法、依据相关理论,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一般到特殊;要将质量作为前提、将改革作为手段、不为改而改,要让学生得到发展、让教师得到发展、让学校得到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语文课应围绕课程发挥功能的途径和方法,寻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通过激励、导向、反馈、矫正、总结,让学生的人格和技能得到整体发展,让学生与社会、自然得到和谐发展,让学生有后劲得以长远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学方法要创新。下面是本人在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所做的几点尝试。
一、扩大课文外延,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在改造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精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南怀瑾说“人类社会是由两个苹果造成的:一个是牛顿发现了,引来现代文明社会,造就了科学;一个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产生了人类,是艺术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既具备专业扎实的技能基础,又同时拥有可持续深造的能力的技能型、创造型人才的重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人发展。语文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正确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重要途径。联想、想象的能力的培养则又是重中之重。
在具体的语文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联想与想象,能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
教授《圆明园遗址》,可以布置如下思考题:
1、按照课文提供的信息,联想到各旅游景点示意图,画出“圆明园遗址”的游览示意图。
2、结合课文描述的“圆明园遗址”的规模、景物,头脑中形成圆明园被毁之前的景象,再与苏州园林、扬州瘦西湖、北京颐和园等景点进行比较,从而现象圆明园作为“万园之园”的盛况。
3、结合电影《火烧圆明园》及其他日本侵华的影片,引导学生联想到中华五千年文明被毁的诸多事件及侵略者的贪婪、凶残,从而在惊叹中华古建筑瑰宝的同时,增强对侵略者的仇恨情绪。
教授《雨中登泰山》,结合分析虎山水库“虬在湾”的描写:“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度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踯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的深层含义,联想到贺敬之创作歌剧《白毛女》“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从而领悟到只有新社会才能将桀骜不驯的虬约束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及人们的审美需求所用。
二、设计思考题,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
任何教育都强调有效性,职业学校语文课要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当然更要强调有效性,要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素质,从而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查找资料、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在学生迅速提高职业技能、学习深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结合课文布置思考题的形式,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以便于他们分析课文、查找资料,利用课堂进行总结、归纳、深化、提高。例如:
教授《奇妙的克隆》时,先布置思考题:
1、什么是克隆?
2、你了解多少有关克隆的知识?
3、你认为克隆有什么作用?
4、你对克隆还有什么担心、疑问?
在此基础上,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课堂内先分小组进行讨论、汇总,教师结合学生答案进行补充。
本文是说明文,语言很严密,科学性很强,但很枯燥。用这种方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查资料,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搜集了大量的信息,代表发言时,其他学生还不时地补充,虽然有不少问题很幼稚,甚至无知,但整节课学生动起来了,知道了如何查资料、如何筛选课文信息,培养了思维习惯,我认为目的达到了。
再如:教授郑振铎的《海燕》时,先布置思考题:
1、查找资料,归纳有关郑振铎与高尔基的知识。
2、本文与高尔基的《海燕》在描写海燕时采用的方法是否相同?
3、托物言志类散文与托物抒情类散文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4、摘抄本文与高尔基的《海燕》中的精美句子和段落。
这样,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两篇课文教学分析,既学习了新课又复习了旧知,同时,养成了注重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和能力。
三、引导学生评课文、找问题,培养学生否定、批判的能力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都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而创新思维最重要特征有:批判性、发散性”。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中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过于追求统一和服从,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轻视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现象在职业教育中依然存在,学生在只信书本、迷信权威、盲目服从的思维定势中生活,最终丧失批判思维能力,丧失创造的欲望,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教育循环圈里共同走向雷同和平庸。
职业学校语文课要培养的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勇于独立思考,拒绝对知识简单复制、对观点全盘照搬、对问题肤浅认识,并能初步对所学知识、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出符合科学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判断的能力。
基于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敢讲真话,注重真情实感,强调真实感受;敢怀疑一切,可以怀疑教材,可以怀疑教师,也可以怀疑专家、学者;敢问所有问题,无论课内课外,无论什么学科,无论高深还是幼稚;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不迷信权威,不照搬书本。
另外,在考试中,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不设标准答案,容许学生思维发散、思想多样,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复述、转述、写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或者语文教学总离不开读写听说,如果说读和听是知识的输入的话,那么,写和说则是知识的输出,我们说学以致用,就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岗位上。而现实生活中,从知识面上讲学生知道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的、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之中;学生常做的是老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不喜欢动脑子,不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的结果是学生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合作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不足,甚至没有。其突出表现在:语言表达不清,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知识、素材积累不足,写文章素材陈旧、内容空泛、语言乏味;缺少自信、内向被动、能考不会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在教学中采用:
1、有意识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课前安排介绍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家乡,美文、诗词朗诵,向同学推荐自己喜爱的一本书、一部电影等等。
2、有意识培养学生素材积累。教师列出提纲,学生围绕主题选举至少三个现实生活中的论据。将学生列出的具有典型性、新鲜活泼的素材整理、印发至每一个学生,作为写作素材。
3、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每位学生配备一本记事本,平日养成多动笔的习惯,把日常的观察、心得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定期进行加工和整理,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明确提出素材的时效性,事例涉及的范围及个数,学生完成后,按照要求交换批改,针对同学的批改,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修改的思路。如此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给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教学就是要让语文课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接触社会、学会思考,为就业或继续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