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茶名词释义
2011-12-01
[下关沱茶]
沱茶创制于云南下关,故又名下关沱茶。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又叫私房茶)演变而成现代沱茶的形状。清代末叶,云南茶叶集散市场逐渐转移到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的下关。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成碗状沱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茶叶流通体制改革,下关茶厂独家生产沱茶的格局被打破,加之“云南”为省级行政区划,无法获得特殊保护,不同厂家的“云南沱茶”如雨后春笋。下关茶厂不得不逐步放弃了使用40多年的“云南沱茶”,回归到“下关沱茶”本源上来,并争取到了文字“下关”和拼音“XIAGUAN”商标专用权。
[内销沱茶]
下关茶厂以国内为主要目标市场的青茶型沱茶称为内销沱茶。20世纪初,下关茶商改团茶制成碗状沱茶,运往重庆、成都、宜宾等地销售。解放以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下关茶厂生产沱茶均以上等“滇青”高档春茶为原料生产。根据拼配原料等级不同,内销沱茶依次分为苍洱沱茶、特级沱茶、甲级沱茶、乙级(一级)沱茶、丙级沱茶、大众沱茶等品种。旗舰产品甲级沱茶外形为碗臼状,是下关有持续百年生产历史的茶叶产品。
[外销沱茶]
下关茶厂以国外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普洱型沱茶称为外销沱茶,又称云南沱茶(外销)、普洱沱茶、销法沱等。普洱型云南沱茶为云南省的传统出口茶品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云南省下关茶厂开发成功后独家生产,通过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经香港出口到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国家,被市场泛称为“销法沱”茶,分为100g和250g两种。外形为碗臼状,松紧适度,色泽褐红显毫,香气陈香纯正,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正,叶底褐红均匀,有弹性。由于该茶的独特品质和医疗效果,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云南紧茶 ]
紧茶为“牛心”形,古称“牛心茶”,俗称“蛮装茶”, 也称为“心脏紧茶”、“蘑菇沱”等。宝焰牌紧茶是云南紧茶的代表,系团茶演变而成。下关地区紧茶生产历史较早,加工技术从滇南传入。宝焰牌紧茶主要销往以西藏为主的藏族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藏族同胞和边疆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这种产品也称为“边销茶”。宝焰牌长期以来都是手工揉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生产以后,有青茶型和普洱型两类。云南紧茶(青茶型)为下关茶厂历史最为悠久的常规产品。
[班禅紧茶]
关于“班禅紧茶”的说法,有广义与狭义之说,最广义的说法是下关茶厂生产的心形紧茶由于与藏传佛教、藏族同胞和两世班禅之间的世代茶缘,因为都是供往藏区作为佛茶,故统称班禅紧茶。狭义的说法是,1986年,为迎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视察下关茶厂,下关茶厂用特殊原料专门压制了25公斤一百余枚共两箱多“宝焰牌”心脏型紧压茶,作为“班禅礼茶”赠与十世班禅。视察期间,大师订购了300担“宝焰牌”心脏型紧茶,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收。首批经过大师点化重新生产的紧茶被特称为 “班禅紧茶”。
[边销茶]
边销茶又叫边茶,因用于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属紧压茶。边销茶的品种很多,云南边销茶的主要花色品种有:传统带把心脏形紧茶、圆饼形饼茶、正方形方茶、长方砖块形青砖茶等。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即有生产,适于高原地区少数民族需要,有助于在多肉乳、少蔬菜的饮食中助消化,解油腻,从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一些维生素,增强人体对高原低压的适应能力,已成为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每日的生活必需品。湖南四川有部分销往西藏的茶叶也称边销茶。解放以来下关茶厂一直是国家定点生产边销茶的重点生产厂家,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省目前唯一的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
[下关铁饼]
下关的饼茶(圆茶)依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分泡饼和铁饼,用布袋辅助成型的饼茶(圆茶)称为泡饼,用铁模为代表的模具直接成型的产品称为铁饼。下关茶厂饼茶中的铁饼即是下关茶厂的代表作。下关铁饼以其坚如铁,状如饼而得名,压制紧结,饼形圆实,后有乳钉。相对后有背窝的传统七子饼来说,独具特色。也有茶人将下关特定批次用布袋辅助成型,压制紧结的泡饼称为“铁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