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绘画是我的一声叹息
2011-11-30钱晓征
钱晓征
沈宁自觉排斥传统工笔画中那些纯美的元素,尽管他的技法很纯美,他拒绝停留在传统绘画语境中对吉祥美好事物的膜拜。
读沈宁的作品会发现,所谓纯美的意象或许只是娴熟的技术所为,邪些行似精致典雅的画面只是华丽的外衣,他所在意的更是对于痛苦、神秘的内心隐秘情感的表达。沈宁审视的目七越过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象,越过传统绘画中惯性语境和主流追求,专注于绘画传统中极少数的异类,以及偏爱绘画中的文学性,
一些毫无关联的图像组合,让画面衍生出无限的想象和意义,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对此,沈宁的解释是:“绘画只是一把钥匙,每扇门后都是属于观者自己的。我只是给观者提供一把钥匙,并不很在意观众打开这扇门会看到什么。”有时候,误读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沈宁甚至觉得,艺术这个东西离不开误读。
数学零分的艺术考生
沈宁的母亲祖籍沈阳,父亲祖籍徐州,都是军人,先后在航天部、海军部工作,从事武器研究。由于跟随父母工作调动,沈宁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迁徙,1976年出生在西安,八岁时到连云港,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2006年调入苏州画院。
从小生活在北方,沈宁个性中带有明显的北方男孩的特点,调皮,贪玩,讲义气。少年沈宁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担任过学习委员文体委员之类的学生干部,也是受同学拥戴的坏学生——被一群拔气门芯、偷鸡打架、在路边对着女生吹口哨的“小混混”们引为同类兄弟。截然不同的双重形象,让沈宁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少年生活,却也让父母没少操心。
那些黄金一样的少年时光,是自由而快乐的,却也是懵懂混沌的。
回忆起少年生活,沈宁笑说:“我小时候做过的坏事还真不少,情节也算得上‘恶劣,更是充满了危险。小孩子的想法很简单,只是觉得好玩,刺激。小学五年级时,我学会抽第一根烟。那时候大家都没有零花钱,没钱买烟,就去偷东西,偷管子,然后卖给收购站,换了钱立刻去买烟,去小饭店喝酒。最过瘾的事情还是打群架。我不仅是抡了棍子打群架的主儿,还玩刀。有一次,几个哥们一起去买了十几把菜刀西瓜刀,都放进我书包里,结果在学校门口就被门卫查到了。门卫立刻把我送进校长室,还叫来家长,审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刀,我当然不能说,总不能把哥们供出来吧。”现在想想挺幸运的,居然没砍伤过人,也没被别人砍伤过。直到高二那一年,沈宁的膝盖在打球时严重受伤,不能做快跑和急转弯等快速运动,也不具备打架的基本条件了。打架之后一定是要跑的,对手追打要跑,警察追来了也要跑,不能跑自然就老实了。
不做作业,功课不算好的沈宁,却屡屡能“混”到班干部的位置,“做干部照样可以干坏事,前提是要把老师交代的任务完成。”同学们喜欢他,有什么难事,他总能把事情搞定。所以,他让同学们帮忙抄抄作业也就算不上是难事。小混混们更有理由喜欢沈宁,他和大家一起打架,一起吹口哨,一起偷东西,被发现了跟大家一起罚站。有乐共享,有难同当,那是兄弟一样的情谊呢。
好在从小受军人父亲的影响,少年沈宁虽然做了许多“坏事”,却终究没有丢失做人的本分和正义感。他这种亦正亦邪的江湖义气,是一种高于道德和法律之上的品质,对于正在成长的同伴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成年之后,这种江湖义气依旧潜藏在他的个性气质中。
高中毕业,沈宁作为艺术考生参加高考,并以数学零分,英语28分和比较优秀的艺术专业成绩,考入淮安一所学校的设计专业。对自己的这个高考成绩,沈宁坦言:“数学零分是我自动放弃考试,我知道去考了也是白搭,英语能考28分,还是靠。投机。来的。英语高考时是用电脑答题,考前有人对我传授了‘秘籍:把答案全部填‘C,保证可以得30分。”这样的高考成绩确实有些极端,但是对于功课并不算好却一直喜爱画画的沈宁,却是不错的结局。小时候,沈宁常常趴在工具箱上崇拜地看父亲画画。父亲学的是理工科却喜欢画一些梅兰竹菊,那些只是业余水准的画,却是对沈宁最早的绘画启蒙。上学以后,因为喜欢画画,沈宁一直参加学校的绘画兴趣小组,参加各类少儿绘画比赛。“高考前我有一些功利的想法,自己喜欢画画,功课不太好考别的学校比较玄乎,考美术类院校显然是两全其美的事。”
骨灰级的军品迷和影迷
沈宁的一身装扮看似休闲,细看却发现,手表、迷彩裤、鞋子,全套都是正宗的美军装备。
沈宁收藏军品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尤其喜欢美军装备,“美军装备的特点,一是先进,制作上投入高成本,二是功能性很强,很多东西都是高科技产品。”说起来军品,沈宁兴致盎然也是头头是道。收藏军品价格不贵,却需要有特别的渠道,沈宁收藏的军品,是正宗的而非商业版,绝不是国内仿品。有的是收藏、把玩,比如军刀。有的是为了使用,比如服装、手表、靴子。他手上戴的手表,就是美军重新装配过的芬兰顶级户外表,有罗盘、测海拔等诸多功能,实用,耐用,也酷劲十足。对军刀颇有研究的沈宁说,现在军刀的主要功能已经从格斗、战斗变成生存功能了,比如排爆刀就属于工具类,不是厮杀用的武器。中国现在的军刀也是仿制美国的,只不过仿制的质量要差很多,科技含量比较低,容易锈、断,携带也不方便。虽然酷爱军刀,但只能依法限量收藏,他只好转而收集其他软件性质的军品,从纯粹的收藏把玩到穿戴使用无一雷同。
除了喜欢军品,沈宁还喜欢看电影。他从小就爱看电影,在他的书房里,收藏有一千多张CD,DVD碟片。
看电影是沈宁认为自己比较正当的爱好。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需要总体的调度和掌控,是连贯的影像和声音的传达,所以在沈宁看来电影才是最高的艺术形式。“我是骨灰级的影迷,每个星期都要去碟店淘碟,好片烂片我都看,各种题材的电影都喜欢。电影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文学的,更有构图,光色等视觉艺术的表现,以综合的手段调动全部的感观,通过视觉来展现故事情节。我最喜欢杜琪峰,他的影像特点是特别舞台化,他会用聚光,这种灯光设置有一种舞台表演的特质。这种情境显得很陌生,很孤立,很封闭。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内心挣扎,与现实之间的争夺,很吸引我。”沈宁喜欢电影,首先在于电影所具有的故事性,其次才是音乐色彩构图等等这类辅助故事表达的东西,从根本上说,沈宁是一个喜欢听好听故事的人。“有好听的故事,是电影能吸引我的关键。没有好情节,其他做得再好,也就是一个空洞的东西,即使很华丽很漂亮,也无法引人入胜。”
沈宁超爱《救赎》、《生死朗读》、《感观世界》,《变形金刚》,他也喜欢动漫,尤其喜欢日本的。日本动漫里有很多的妖魔鬼怪,都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宫崎骏的淳朴,押井守的华丽,都融汇在奇幻的想象力之中,把日本的、东方的、民族的元素、心理揉在动漫形式里,营造一种诡异的视觉效果。
阅读是至关重要的
在淮安读书期间沈宁学的是平面设计,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所有的东西都是手绘,那两年沈宁学习还算认真,大多
数时间是泡图书馆。因为母亲从事资料整理和收集工作,在图书馆阅读,早成为童年的沈宁很习惯很享受的生活方式。“我所有的小说都是在大学图书馆里读的。”最早选择的是雨果,之后读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接着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再读杰克伦敦的作品,直到后来喜欢上爱伦坡和江户川乱步。沈宁笑说自己早期读雨果的时候还比较阳光,后来则是越读越邪乎。而自从自己变得比较阴郁以后,更是喜欢上博尔赫斯、爱伦坡这一类作家了。这些作家共同的特征是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流动的意识、细致的心理刻画。幻想、虚构、迷宫是博尔赫斯作品的关键词,他打破了文学种类的界限,取消了客观的时间,把幽默与荒谬,写真与魔幻统一于创作之中。爱伦坡是欧美近现代推理小说的鼻祖,他的小说情节怪异离奇,充满恐怖气氛。爱伦坡称自己小说的特点是“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这些感觉都非常贴近沈宁绘画的表达手法。“我觉得阅读是至关重要的,绘画不光是一种技术能力的展现,还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这才是绘画的终极追求。”
1996年,二十岁的沈宁毕业分配到连云港文化馆,做了一名设计员,设计舞台,节目单、说明书、海报等,沈宁抱着感激的心态接受了这份工作“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更何况,这份工作还能看到色彩和构图,很知足了。”在文化馆工作期间,沈宁开始尝试工笔画的创作,并在创作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产生了继续学习的念头。1999年,他到中央美院进修。这所全国最高的艺术学府有浓厚的艺术氛围,教学方式很宽松,刘金贵,唐永力,胡勃等一批老师的教学思想,对于当时急于解决具体绘画问题的沈宁无疑有很大帮助。他在那里接触到很多新东西,关注当代艺术,关注油画,也画了大量素描、写生。
对沈宁影响最大的依然是中央美院的图书馆。他阅读了很多在外面看不到的图书。比如弗洛伊德、怀斯,用具象的绘画形体和形态来传达一种抽象的情绪和概念。还有新艺术运动前后,拉斐尔前派,象征主义等一批画家的画册。
在央美的图书馆沈宁偶然翻到一本比亚兹莱的画集,破破烂烂的,上面落满了灰尘。他却如同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开始疯狂地寻找有关他的所有资料。比亚兹莱(AubreyBeardsley)是一个天才画家,只活了26岁,他的作品色彩简洁,通常只有黑白两色,画面的线条却优雅华丽。他总是画一些表情诡异的妖冶男女,充满了嘲讽、颓废,甚至色情、邪恶,有人把比亚兹莱的作品比作“恶之花”。鲁迅在《奔流》编校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图画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很难由第三者从中作梗的。可惜有些‘艺术家,先前生吞‘琵亚词侣,活剥拾谷虹儿……”文中的‘琵亚词侣,就是比亚兹莱,‘艺术家指的叶灵凤。鲁迅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可见比亚兹莱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被中国文学艺术家们所熟知。但是建国后,了解比亚兹莱的人并不多,画册书籍也很少。时隔近十年,2009年,沈宁第一次买到了一本没有被篡改过的比亚兹莱画册,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比亚兹莱作品全貌,沈宁形容自己的感觉:“像是被人猛地推了一把,原来绘画可以这么表达!那些原本人类羞于言说的东西,居然可以如此堂而皇之地用绘画来表达!那是心灵相通的阅读快感,十年之后,阅读同样一个人,依旧被深深地震撼。”
在中央美院进修的两年很快结束,沈宁并没有想过留在北京,“我回到连云港,单位领导很高兴,说我守信用。我继续上班,下班再画画。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断地做一些尝试。”
在连云港文化馆沈宁一直工作了十年,直到2006年调到苏州画院。
苏州是一座阴性的城市
在北方生活三十年后,来到苏州这座被誉为天堂一般的城市,沈宁称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上苍对自己的眷顾,他从心底里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苏州的美,起初是打动沈宁的。刚到苏州,沈宁痛痛快快玩了一个星期,尽情领略这个被古今文人以无数笔墨歌咏描绘过的江南名城。
沈宁印象深刻的是苏州城长满树木四季常青的街道,干净而精致,而苏州的人更是雅致讲究。雅致讲究的苏州人极喜欢桂花,居不可无桂,食不可无香,苏州城深巷中老井边,四季都有若隐若现的桂花清香,这种桂花叫做四季桂,不仅仅在秋天开花。1982年桂花被确定为苏州市的市花,此后苏州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亭台阁榭街道公园更是遍植桂花,真正是“华夏三分桂,苏城擅其一。”飘满桂花清香的街道,让姑苏古城更添一番清雅。沈宁最爱的一条街道叫道前街,街道两旁长满高大的银杏树,深秋时银杏开始落叶,金黄色的银杏叶片落在深绿的草地上,非常漂亮。有一天晚上,沈宁无意中看到电视报道说:道前街的环卫工人,每天要数草坪上的银杏叶片,看看每平方米草坪上有多少片银杏落叶,超过了规定密度才允许清扫一部分,为的是要保持住这种美丽。这让沈宁深感意外,看似自然天成的景观却是苏州人精心维护而成的。
苏州有独特的绘画传统,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被称为吴门四家,各有所长成就很高,他们的画风灵气十足,色彩上运用石青、石绿、赭石,艳丽而不俗,飘逸而富有灵气。沈宁之前的画风偏向北方,更注重扎实和稳健,到了苏州这几年,绘画风格则显然浸润了一些苏州绘画的空灵与灵动、
婉约的苏州是一座阴性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沈宁,精致的雕栏画栋,柔媚的小桥流水,绵软的评弹说唱,家常的吴侬软语,不管沈宁是否喜欢,这些气息就流淌在他的生活里。苏州国画院位于市中心的庆元坊,原是清未苏州知府吴云的私家花园,名为听枫园。建于清代同光年间,园内亭台馆阁,假山池潭,花木扶疏,回廊逶迤。偶尔去坐坐,三两知己喝茶聊天,的确是一种享受。沈宁的9平米画室就在园内曲径通幽之处,在这样狭小阴暗的空间里,沈宁的作品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的腾绪比较容易受环境影响,在这个9平方米古园林的画室里,我开始大量使用黑色和灰色的基调。以前我一直都是画大画,至少6尺以上,到了苏州以后便开始画小画这时候,我发现自己比较缺乏精细刻画的能力。”空间,气候这些地域因素改变了沈宁绘画的尺幅,也自然而然地影响了画面的气息,线条越来越细,色彩越来越暗越来越淡,越来越重视提炼每一根线条、型感,同时,画面也越来越讲究了。
在这个宁静的园林画室里,沈宁开始静下心来看古画,细细体味古人用笔的精妙。在对古人的悉心临摹和研究中,沈宁发现自己更偏爱北宋和元代的绘画,喜欢北宋绘画现实的世俗的意趣。看古画,一开始只是盯着技法,慢慢深入进去了便能体昧其中更深邃的东西,比如造型色彩等。沈宁体会到:“中国画的精髓首先是造型,其次是那种诗意化的处理方式,再就是色彩理念,这些都跟西方绘画不一样。作为当代中国画家,我们可以借鉴西画用来对自己的创作做一些修正辅助,但是中国绘画最精髓的东西不应该也不可以改变。“通过静心研究传统,
沈宁的绘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是勾画线条后通过染色来刻画细微的东西,悉心揣摩古人的作品之后,我学会省略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每一根线都会很讲究,再通过染色来辅助。”
压抑会让人变得更加感性,也会更加性感。苏州园林古建筑9平方米的画室,以及姑苏古城精致阴柔的气息,对于在北方生活了三十年的沈宁,无疑会有空间上和个性上的压抑感觉,而对于沈宁的绘画却是~种滋养。正是在苏州的这些年,沈宁的绘画有了质的变化,他的作品开始浸透出一股浓郁的江南气质。
用绘画讲一些好听的故事
读沈宁的作品会发现,所谓纯美的意象或许只是娴熟的技术所为,那些看似精致典雅的画面只是华丽的外衣,他所在意的更是对于痛苦、神秘的内心隐秘情感的表达。沈宁审视的目光越过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象,越过传统绘画中习惯性语境和主流追求,专注于绘画传统中极少数的异类,以及偏爱绘画中的文学性。
沈宁自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讲故事,喜欢具有戏剧冲突的东西,电影小说都很吸引他,古代绘画中最早吸引沈宁的也是那些有故事的作品。打动沈宁的是这样一些作品:南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沈宁喜欢的理由是这幅作品将“生与死强烈地对照,无疑是宋画中的异类”;罗马尼亚画家阿利卡的《萨姆的小勺》,在沈宁看来“只是一点点,却代表了所有”;法国画家让克洛的《骨灰瓮》,让沈宁感叹“这是怎样的悲悯?”而面对奥地利画家弗洛伊德的《我想念你》,沈宁体会到“持久的感动,再次证明了艺术更关乎情感而非技术。”小时候沈宁去故宫,《搜山图》让他至今一直念念不忘,它是南宋末或元初人的手迹,描绘了民间传说中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图中有各种野兽,虎、熊、豕,猴,狐狸、山羊、獐、兔、蜥蜴、蛇、树精以及幻化为女子的魔怪等等,它们在神将们的追逐下仓惶逃命,画面充满动感,有紧张的戏剧冲突。在央美读书期间,沈宁经常去故宫武英殿:“《韩熙载夜宴图》里婀娜的背影让我很感动,翩翩一曲绿腰舞,成就了绘画史上最美的背影。我很感叹古人在造型上的至高成就,仅仅通过这样一个背影,能产生这么大的震撼。就是这一瞬间的感动,使我把那个背影单独抽离出来,画了《梦里蓝天》。”《梦里蓝天》是一种照片底色的感觉,在巨大的蓝色空间里,那被“反转片”化的背影有一种陌生的恍惚感觉,让人充满想象。虽然沈宁之后的作品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表现手法,但这一特例显示出沈宁对于细节的想象力,以及对于讲述故事的浓厚兴趣。
沈宁所关注绘画中的情感以及叙事性、故事性,戏剧性,是一种文学性的体现,面对一些前辈画家们关于“绘画要独立,要排除文学性,让绘画回到最本真的状态”的提醒,沈宁明确表示:“文学性正是我在绘画中追求的最根本的东西。画画就是为了情感表达,如果我不能畅快地表达我的情感,仅仅做一个完美的手艺人,绘画对我就不再具有吸引力。古代很多经典绘画作品,就是叙事的,抒情的。如果把叙事和抒情都扔了,绘画就只剩下了形式,这个形式顶多是表皮。”沈宁甚至认为绘画这种事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古时大书法家,大画家没人把绘画当正事来做,该做官的做官,该做学问的做学问。绘画开始变得独立并出现专业画家之后,它就变成了象牙塔,脱离生活和现世情感。很多专业画家更多地想在技术达到某种高度,而忽视绘画还可以表达当下情感,表现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想象力,这样是舍本求末的,“我不刻意追求绘画的笔墨,我更在意画的内容,我要讲一些好听的故事,技术是为能讲好故事服务的,只有感觉到技术不够用时,我才会再去琢磨技术。”
沈宁从不单纯追求技术。在他看来,艺术无疑包含了绘画表现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画家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常听有人挂在嘴边:艺术追求的是极致的表现。却不见得明白,事物的极致却是恰恰走向了与自身相反的另一面。”沈宁认为好的画家会懂得用沉静表现痛苦,用喧哗传达寂寞,用死讲叙生,用黑描绘白……这时,画家才能变成不仅仅只是具备了技巧的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家具有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看待世界和生活的视角和语言方式,使他们的作品更为深沉透彻地展现出人类情感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去触拨观众心中每一根隐秘的琴弦。“对绘画技巧的学习和打磨如同掌握一种语言方式的基础,好比一篇文章中的字词和语句。但再华美的言语如果拆散开来脱离了表达的核心都将是毫无意义的,我们所将看到的只不过是一篇空洞无物的行文造句的练习而已。”
跟电影和文学的叙事方法不同,绘画是利用一个静止的画面来叙事,这个方式本身有局限性很不充分,一个繁杂的故事画家只能从中截取片段,所以这个片段截在哪儿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画家要有能力截到关键点,这样画面就有了无数的发展方向,有了多种可能性,给人以多重想象空间。当一个故事有了无数可能性时,这个故事就有意思了。沈宁用绘画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些有意味,好听的故事。
小径分岔的花园
沈宁用绘画讲的故事,往往跟文学电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些绘画作品的标题就直接取自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名字。
创作于2009年的《小径分岔的花园》,画名取自于博尔赫斯的小说。高近两米的竖构图,画面采取是传统中国花鸟画的构图方法,在这个传统的框架里,植入新颖离奇甚至有些变态的意象:腾空翻飞的猫,妖冶的蝴蝶,怪诞的青蛙,姿态怪异的女子,通过意象之间发生的虚实关系,构成时空迷离交错的视觉图像。“多年前读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感觉世界是如此的纷繁复杂,相互交错。这本小说背景设置在中国清代,里面包含了一些数学的、宇宙的、逻辑的,甚至一些神秘学的东西,都是我很喜欢的元素。有一天突然想到这个名字,触发我想画出那种纷乱复杂的、不在一个时空里的感觉,本来计划这张画有四组,后来只完成了一张。我要强调的是,这张画跟小说的情节没有多大关系。”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画的是一只大象站在月亮上。通过这幅作品,沈宁要表达的是一种冷清,带点悲观色彩,甚至带点绝望感觉的东西。有一次沈宁在北京的游乐园,夜深了,游乐园里冷清得有些冷峻,这个感觉让沈宁印象深刻,他一直惦记着想画出这个感觉里的游乐园。后来,沈宁搜集了大量游乐园的素材,那些画面让沈宁觉得太繁复,不是他想要的感觉,他决定找一个游乐园的替代品,“我能想到的最接近的就是马戏,我对大象这种很沉重的有体量感的东西,感觉就是很压抑,很沉重,我让它站在一个球上面,就形成了一种反差,是不稳定的感觉。”有体量感的大象和清冷的月亮,这种具体而简洁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一种抽象而丰富的情感。
创作于2009年的作品《无处告别》,来源于女作家陈染的小说《无处告别》。“画院组织我们画家出去写生,回来之后要交作业,我想,我要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才有意思,于是就画了一只猫,带上一只面具,画完,抬头看见书架上陈染的《无处告别》,于是借用了这个名字。”《无处告别》是陈染代表作,
开篇第一句话是:“黛二小姐庸困倦怠地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着什么。”这样漫无边际突兀的有些诡异的句式,自言自语情绪化的宣泄,展现的正是人物的某种状态,幽闭、失落,压抑、沮丧、孤独而又虚无。沈宁的《无处告别》,那只带着面具的猫咪,威武霸气的面具与俯首缩爪、静默温顺的猫咪形成气势上的对比,让人体会到面具之下猫咪隐忍的压抑,沉默的忧伤。沈宁画出了这只“有些伤心的猫”,我们在陈染《无处告别》里找到了某种相呼应的情绪,陈染用文字描写的黛二小姐一如这只伤心的猫,正以这种令人恍惚的状态,逼近现代人的情感内核。后来,画家罗寒蕾收藏了这幅《无处告别》,并为这幅画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她跟这幅画的不解的缘分。原来,罗寒蕾养过一只猫眯几几不久前失踪了,当罗寒蕾“见到沈宁的《无处告别》,几几带了个傩戏面具躺在里面。如此真实,神秘却不遥远,让我感到温暖而亲切。”给罗寒蕾的感觉,《无处告别》画的是几几,更画的是自己与心爱的猫咪之间不能告别的那一份忧伤。
完成《无处告别》,沈宁还觉得意犹未尽,继续创作了《无处告别之二》,同样浅褐色的基调上,画了一个戴着头盔的裸女。这是一个中世纪欧洲武士的金属头盔,上面有细密精巧的花纹图案显得很沉重,使跪伏在画面上的女子有一种不能承受的重负感,看不见表情,却与猫咪所表达出来的氛围相同,那个头上戴着头盔看上去有些无助有些压抑的女子,以及那只戴着面具有些忧伤的猫,有着同样的情感——无处投放,无处告别的伤感。
沈宁认为当代艺术跟传统艺术不同之处,就在于当代艺术具有自觉的批判性,这是艺术的自觉。这样的艺术自觉早就存在于我们的传统绘画中,比如《骷髅幻戏图》,《地狱变相图》等。对生与死的观照,对痛苦的、来世的、神秘的、未知事物的表达,使得这类在中国古代绘画里比较异端的作品,超越了绘画本身而具有了艺术的自觉。十九世纪末欧洲的象征主义以及印象派之前的文学和绘画,也对沈宁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使得沈宁自觉排斥传统工笔画中那些纯美的元素,尽管他的技法很纯美,他拒绝停留在传统绘画语境中对吉祥美好事物的膜拜,因为他觉得“那种琼瑶汪国真式的抒情唯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十九世纪末的文学艺术,就是要挖掘人内心里恶的东西,比亚兹莱就是表现人性之恶,如鲁迅所说,这个天才用邪恶来表现美,同时美又反过来映衬这种邪恶。隐秘的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对我更有诱惑,如‘悲观主义的花朵,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美很华丽,本质却是颓废的悲伤的,甚至是‘变态的。我不认为‘变态是贬义词,只是这个超乎常规的意象还不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
沈宁的作品就是那种看起来很美很华丽,骨子里却有深刻的批判、嘲讽与审视。他的作品以毫无关联的图像组合,让画面衍生出无限的想象和意义,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每一个观者的想象,都是对作品的再一次创造,犹如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这是现代文学对于沈宁的影响,也是沈宁的艺术追求。沈宁说:“绘画只是一把钥匙,每扇门后都是属于观者自己的。我只是给观者提供一把钥匙,并不很在意观众打开这扇门会看到什么。”有时候,误读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沈宁甚至觉得,艺术这个东西离不开误读。
动物的灵性和人性
动物和人,是沈宁绘画着力表现的题材。在沈宁笔下,动物们脱离了传统的藩篱,被赋予了趣味和灵性,甚至有了人性。
沈宁比较容易被一些小东西吸引,而他也愿意去关注那些能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物,哪怕只是一只挣扎的苍蝇,一只躺在石板路上死去的蝴蝶。那些能吸引他的所有东西,都被他赋予了人的情感,准确地说,是被赋予了沈宁的情感。
《宠物》创作于2004年,是沈宁的作品中首次出现动物。作品中的女子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这个女生身材修长,特别有造型感。画完之后我又在画面上加了一条系着领带的狗,经过这一组合,似乎把我心里想说的东西表达出来了。”《春如意图册之五》画的也是女人与狗。女人圆润的酮体被白纱,盛开的粉白色的花朵和枝叶遮蔽着,微闭双目的狗陶醉地将鼻子贴在花朵上,唯美的色调中弥漫着淡淡的情色意味。《游春图》是一群动物的狂欢,一个女人以动物的姿态呈现。人,显然只是动物群体中极为普通的一员。《乱步》画了一只因为穿着三寸金莲而乱了步伐的鸭子。这个意象组合给予人的视觉感觉是突兀和意外,沈宁却是信手拈来:“在博物馆看到那双小鞋子,禁不住感叹好小啊,像鸭子穿的一样。这个感觉就存在了脑子里,回去画了只穿上小鞋子的鸭子。”
《生肖》图册是一套命题作业,生肖,这群用来计算年龄的动物,被沈宁描绘得趣味盎然。黑色的老鼠缠绕着一株盛开的白色彼岸花,小眼睛里是对彼岸的迷茫;系着LV领带的狗有着一张暴发户的嘴脸;一匹杂交的马立在充满慈悲的手上,忧伤而孤单,仿佛一声叹息。《生肖》系列作品中的杂交马灵感来自一本科普杂志,介绍英国一项技术成功培育出一种杂交马:“看到图片那一刻,我想把这匹马捧在手心,我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人类科技的发展对于自然生命的侵蚀,让沈宁产生深切的悲悯。而一只躺在路上的死蝴蝶,让沈宁再一次叹息生命的脆弱,叹息美丽的瞬间即逝:“有一次在江苏省国画院,我看见寂静的石板路面上有一只死蝴蝶,差点踩到它,那个场景让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死蝴蝶后来就出现在作品《蝴蝶的歌声》,《流言》等作品中,那些水墨涂染的蝴蝶更有某名的伤感与凄艳。
沈宁画过很多猫。猫,历来在文学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有些文学作品就以猫为题。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以猫的视野来观察人类的世界,爱伦坡的《黑猫》是恶的意象,钱钟书的《猫》借猫讽刺主妇。沈宁认为猫更像人,猫是很阴柔的动物,它会静悄悄地趴在那里,处于内省的状态。沈宁在一篇“关于《猫年》”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曾经相信,猫们在另一个平行的世界中有着组织严密的社会,想必村上春树和宫崎骏也会同意的。迷恋过宋人小品中的猫们,却又为她们一味孩童般的天真烂漫而感到单调和遗憾。饼干筒和挂历中甜美得如同冰激凌般的猫们一副装腔作势的二奶相让我倒尽了胃口。这些年,我在内心养了一只猫,它是独立的,做事不分原由,没有规律,不负责任,说话可以不作数,不爽的时候甚至会离家出走。但我却没法割舍,因为我也开始渐渐变成了猫,开始用猫的方式和语言生活。”沈宁在心里养着的这只猫,不撒娇不虚荣,有一些心思,还有一点忧伤。
猫在沈宁近年的创作不断出现,也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象征意义。《猫年》,画了一只吃月亮的猫,沈宁这样解说这幅作品的创作缘由”我看到一只猫的图片,张大嘴巴,我被它吸引了,我决定画这只猫,它被确定为画面中必须出现的最主要的形象。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它在干什么?这个时候我就能任意想象了,我想象让它对着一只蝴蝶,或者对着一个美女,或者对着一个月亮,于是,对着月亮张大嘴巴,这个画面所能表达的意象和感情,很符合我的感觉,OK,就开始画了。”猫和月亮,
这些原本司空见惯的形象,沈宁做了不那么司空见惯的组合,便产生了一种意外的陌生感。创作于2010年的《春如意图册之二》,画的是一只白色猫咪张大嘴巴贪婪地伏在女子裸露的身体上。作品《瞳》,依旧是猫咪和女人裸体,猫咪微闭双目,女子却有一双亮晶晶的双目,猫咪舒适享受的姿态与女子的疏离审慎形成对照,表现出男女之间对于“性”的不同态度和感受。
在画了一系列的猫咪之后,沈宁开始画猪。在沈宁看来,猪是跟猫有着不同性格的另一类“人”。《佳节》系列作品是把猪跟女人体放在一起,组合出奇妙的视觉效果,猪本身的寓意和形象,跟女人漂亮性感唯美的身体放在一起,自然地形成一种对比。在画法上,猪的形象也很有表现力,画猪,可以用大量的白粉,猪的形象,本身有天然的层次感,猪的表情也非常有意趣。
创作于2010年的《细犬》,是沈宁比较满意的一幅作品,金色卡纸上画了一只姿态慵懒、情绪颓废的狗,那个眼神分明就是一个落寞的不得志的又很有期望有期待的中年男人。这个狗跟其他的狗比起来,更接近人的情感情绪:它的内心开始有活动了,它是沉静的内省的,它的眼神却是忧郁的。画完这幅画没有取名字,沈宁拍了图片发在博客上,配上李宗盛的《寂寞难耐》,感觉很搭。
沈宁作品里的动物赋有了灵性,人性,有些动物有了情色的意味。但沈宁认为这些作品还没有走到极端,还不够恶不够毒不够邪。“希望我的作品有一种力量,像手术刀一样,冷冷地划过观者,让他们感觉到疼痛。”
对绘画有洁癖
了解沈宁的人,都知道沈宁有洁癖:他从来不带任何食物进画室,甚至禁止男士进入他的画室,画画的时候他一定会带上白手套,他还说过一句话让藏家们很感动的话:“在我的画交给藏家之前,这上面不会有任何一个手指印。”他的洁癖也表现在他对绘画材料的选择,对画面的讲究,对布局的一丝不苟,以致表现在对题材对色彩的专注和用心。
沈宁尤其喜欢用各种白粉来处理画面,灰色基调的画面配上白色的颜料,是沈宁经常采用的色调,这种色调决定了沈宁的作品格调本质上蕴含沉着、冷艳,典雅、高贵、洁净的气息。花瓣和花蕊,蜘蛛的爪子和蜘蛛网、女子的镂空衣饰以及动物的毛发,经过白粉的处理,凸显出洁净而华丽的视觉效果。沈宁尤为关注动物毛发的处理,甚至有时候就是为了画出他感觉中的几根漂亮的毛发而创作一幅画,作品《无处告别》就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我觉得猫肚子上的那几根毛发真的很漂亮,很灵动,如果没有实的东西来衬托,就不能突出我感觉到的美,为了那一点虚的,我画了很多实的。“对于动物身上的这几根毛发的喜欢,是沈宁对于生命的瞬间体悟吧,沈宁用何家英何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在空气中微微颤动的感觉。”
沈宁一向注重对内心的审视和关照,他不要那种张狂的、浮躁的东西,他一直坚持的是静静地思考一些东西,然后把它画出来。即便是一幅单纯的肖像画,一些被动的命题作业,亦或是一些主旋律创作,沈宁依旧以他内心的情感体验来画出生命中最真实的体验。
获得”2010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的作品《和你在一起》,就是这样一幅成功的作品。灰色的背景下,人物有趣的镜像投影,一正一负、一虚一实,以及中轴落款的运用,都强化了十字架似的对称构图方式,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宁静祥和的气氛。朱红印章和同色系围巾相呼应,给画面增加一份暖意。以白色点涂,使茶杯、手镯,指甲、眼珠从灰,黑,朱红的层层色块中跳跃出来,显得灵动而鲜活。《和你在一起》这个具有文学性的标题,表达了“她”跟自身投影的关系,也是“她”跟观众的关系,甚至是“她”跟作者的关系。《和你在一起》,以匠心独运的技巧达到视觉上的唯美与和谐,同时,这个唯美的和谐的画面里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情绪,传达沈宁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思考。
入选第11届全国美展的作品《水果硬糖》,由9幅四尺对开的作品拼接而成,画的是一群水果糖一样甜腻的少女大头像。沈宁坦言,这幅作品是被逼出来的。首先是环境所逼,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尺幅不能小,而身居9平方米的画室,画大画是不可能的,于是就逼出了拼接这个图式。其次,不能玩得太邪,否则就违背了全国美展的游戏规则。“但是,我又不甘心去画些自己没感觉的东西,所以我就折中找一些我觉得还算有趣的东西来画。”在网上,沈宁搜集了很多大头贴,是摄像头广角拍的,于是,他决定画一群果冻妆女孩的形象,画出那种很鲜艳很粉嫩很有时代感的感觉,“这个形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能从一个点上展现这个时代流行的文化,一种很商业化的审美倾向,很果冻,很冰激凌。”《水果硬糖》展出后反响很好,这幅画在画法上也很有新意,画面很鲜亮很有金属的质感,桃红、嫩绿这类色彩,以及镜子的反光、冰块、玻璃、金属、相机这些很工业化的东西,都是传统绘画所较少表现的。画面轻盈娇媚,颇具时代气息,是见功力见技巧的作品。
对中国画材料、画法,沈宁也有自己固执的坚守。他一直坚持使用绢,在绘画历史中,绢的使用更早于宣纸,在绢上作画,正反面能相互衬色,使画面更为细腻,柔和,典雅,非常适合沈宁所追求的绘画格调和品质。有很多评论认为沈宁的画面很华丽,沈宁认为华丽不是他的追求,技法只是服务于画面的表现手段,应该是由画面和表达需要所衍生出来的。“工笔画的材料技法以及表现方法本身具有装饰性,这种华丽的感觉可能来自我对于画面格调的追求,我其实更喜欢质朴的感觉。我觉得老祖宗留下来的技法已经够用了。我用最基本的笔法,用最质朴的技术,等不够用了再去做一些技术上的探索。”沈宁对绘画技术的探索有自己底线,那就是对于“平面”的坚守,“如果摈弃平面性,用中国画的材料模仿西画的光影,东方绘画的独立性就没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改变,这是我对文化对中国画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使命感。”
沈宁的画,华丽香艳、诡异情色,戏谑荒诞。细细品读,却读到华丽中的淳朴,诡异中的灵性,情色中的端庄,戏谑中的幽默,荒诞中的慈悲。沈宁强调说,最接近自己作品感觉的正是爱伦坡的那段话;“把滑稽上升为怪诞,把害怕涂上恐怖色彩,把机智夸大成嘲讽,把奇特变成怪异和神秘。”有人认为沈宁的作品很色情,很暴力,沈宁认为:创作对自己而言就是生命的真实体验,他始终以真诚的干净的心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的功能是展现人的情感世界,而不是将人阉割,“读画需要的是心灵而不是眼睛,否则我们就会迷失在表象之中。”
据说有一位在美院担任老师的著名画家,认为沈宁的画太阴暗太色情以至于不准学生看沈宁的画册,对此,沈宁引用了黄永玉的话作为回应,“如果你对新事物看不惯了,那说明你已经老了,如果你对新事物开始咒骂了,那说明你已经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