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你看看什么叫“塔利班气质”

2011-11-29周戎

世界博览 2011年9期
关键词:奎达谢赫巴德

周戎

导语: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问题还是应他们自己决定,如果外来干涉多了,不仅帮倒忙,还会带来无穷的灾难。

自从本•拉登被击毙以后,人们对阿富汗的政治前途产生了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奥巴马宣布撤军,并从7月1日起象征性撤走了数千美国军人,美国官员还表示,“美国反恐战争已取得重大胜利,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再也不能生存下去了。”

但曾经获得基地组织培训,并得到财政和武器支持的阿富汗塔利班,目前的情况怎么样?阿富汗塔利班整整执政5年,“9•11”事件后被美英联军推翻,大部分人逃离家园,进入巴基斯坦北部的奎达和白沙瓦。

巴基斯坦迄今为止还有300万阿富汗难民,而阿富汗塔利班就与这些难民和巴基斯坦当地居民混居在一起。《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自今年5月以来,先后到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巴基斯坦开布尔帕克同瓦省首府白沙瓦和俾路支斯坦省首府奎达进行采访。特别是在奎达,笔者先后潜入阿富汗塔利班在巴基斯坦的“避难所”哈鲁塔巴德和纳瓦基里两地,亲眼目睹了放下武器的阿富汗塔利班是如何在奎达生活的,感触颇深。

塔利班分子“非黑即白”

巴基斯坦一位叫谢赫•拉赫曼(化名)的朋友,与记者结识多年。他问记者,到奎达愿意去什么地方,我回答:“我五年前来过这里,还到当地的公园转了转,但现在的奎达已经面目全非,城市建设没什么变化,安全形势倒是比以前恶劣了。你知道阿富汗塔利班住在奎达的什么地方吗?能不能悄悄地潜入里面两个小时?”

谢赫犹豫了一下,很小心地对记者说:“去是可以,但你一定要听我指挥,切不可随意下车或与路人攀谈。”记者做了简单的化妆,在8月10日上午悄悄地跟着朋友进入奎达。

这时正值穆斯林的斋月,街上人烟稀少,除了风驰电掣的汽车呼啸而过,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记者看到街上有不少卖甜瓜的,出于对主人的感谢,想停下车来买瓜,谢赫立即制止:“先工作。再有,你是陌生人,又是外国人,最好还是不要在街头上露面。”

笔者听了谢赫的话,老老实实地坐在车里观察。于是我们俩人静悄悄地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行驶在塔利班聚集区奎达的近郊——哈鲁塔巴德镇和纳瓦基里,主要是为了近距离观察塔利班。

随后,记者与谢赫进入了镇里最热闹的地方,留着大胡子的人越来越多,笔者多少有点紧张。 “这些人是塔利班吗?”谢赫回答:“不是,你注意看,那些胡子拉碴、衣衫褴褛的人都不是塔利班,塔利班是有品位的,眼光比较犀利,有好斗的色彩。你注意到没有?塔利班的服装非黑即白。”

记者诧异地问道:“什么叫非黑即白?”

谢赫回答道:“塔利班的服装或一身黑,或一身白,少数人穿一身米灰色,个别人也穿巴基斯坦马甲。年轻的塔利班分子不蓄胡子而蓄发,而老塔利班分子则蓄胡不蓄发。年轻的塔利班开始注重美容和时尚,老塔利班则更注重传统,这就是塔利班装束与人们想象的不同。”接着他指着一个带着妻子儿子买菜的人说:“这就是塔利班,你看得出来吗”?

谢赫又带着记者到了奎达著名的“北约商店”。说是商店,不过是个小店铺,门脸也不明显。里面满是北约的剩余物资,包括军用水壶、军用背包、迷彩服、毛毯、时尚军用背心、军用望眼镜、军靴甚至勋章,几乎应有尽有。记者也买了一件留作纪念。谢赫说:“阿富汗难民很有本事,他们从阿富汗把北约的物资偷偷运来,再到奎达市场上出售,据说能赚不少钱。也有一些阿富汗人与北约军官关系好,总能弄到些‘剩余物资”。

塔利班融入当地生活

之后,我们又驱车在宽仅5米左右的哈鲁塔巴德镇街头行驶。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在路边讨饭的原塔利班士兵努尔。他已经50多岁,30多年前,他曾参加过反抗前苏联的战争和阿富汗内战,战功赫赫但伤痕累累——右腿已经截肢,用假腿支撑着,左腿则布满了刀伤和枪伤,几乎看不见一块好肉。

记者隔着车窗对努尔做了采访,问他:“因参加‘伊斯兰圣战变成了残疾人,你后悔吗?”努尔说:“这是真主的旨意。不过我们现在把奎达当做‘巴基斯坦的迪拜,这是我们的天堂,这里没有人歧视我们,很多路人都给我点吃的和零花钱,我并不感到孤单和痛苦。”

接着,我们经过了塔利班在街头议事的场所,一排排座椅上懒洋洋地聚集着这些先前的“圣战”战士,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他们身上的“塔利班气质”。两位上了年纪的阿富汗塔利班看到我们的车子走近,主动停下来准许记者拍照。

接着,我们的汽车开始接近一所宗教学校,此时正是斋月,由于早饭在太阳出山前就吃了,因此上午11点学生们就饿得饥肠辘辘,没精打采,懒散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我们又驱车进入了纳瓦基里区,这是另一个塔利班活动区,比哈鲁塔巴德更繁华。记者在一个大型推土机面前,正好拍到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塔利班,读者可以通过这张照片,判断一下什么人才像塔利班。

虽然车窗外面的气氛很紧张,但我们在车内展开了热烈的议论。正说着,两位阿富汗青年塔利班迎面而来,在经过同意后,我又给他们拍了照片。记者最得意的照片,是一位塔利班刚从布店出来,就被记者拍了个正着。

在离开塔利班活动区前,记者看到了塔利班区外面掩体林立。谢赫介绍说,“半个月前两个乌伊运分子(乌兹别克伊斯兰运动)试图搞自杀式恐怖袭击,在这里被警察击毙了。你看,塔利班不许轻易离开自己所在的区域,而外面的人也不能轻易进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为能够零距离接触到阿富汗塔利班而感到十分幸运。

谢赫说,“说实在的,当地人并不恨塔利班。一旦政府清剿塔利班,他们的亲朋好友一定会帮忙。”他接着说,在巴基斯坦,人们对为自由和解放而战的“圣战战士”和恐怖分子之间的界线是含混不清的,因此,政府军迟迟不能发动对部落区武装分子的清剿行动,其中的顾虑也在于此。

笔者感到茫然,看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问题还是由他们自己的人民来决定,如果外来干涉多了,不仅帮倒忙,还会带来无穷的灾难。而那些放下武器的塔利班今天与巴基斯坦平民和睦相处,明天又有可能因有外力压迫或者唆使重新拿起武器。他们到底是为民族解放英勇善战的战士,还是杀人如麻的恐怖分子?如何界定?看来这个问题不解决,巴基斯坦的反恐战争难以为继。

猜你喜欢

奎达谢赫巴德
谢赫·古画品录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巴基斯坦爆炸袭击致20人死亡
巴德巴小说《悲惨人生》的形象分析
巴基斯坦多地爆炸伤亡超百人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巴逮捕奎达爆炸案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