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2011-11-27罗名海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6期
关键词:测绘体系空间

罗名海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

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罗名海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22)

分析了信息时代政府管理、行业应用、公众生活、知识传播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变化和提高,提出了地理信息服务在数字化、多样化、系统性、开放性、集成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包括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体系、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科学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完善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和高效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并指出地理国情监测对测绘和地理信息行业的历史机遇和深远影响。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知识服务

1 地理信息及其作用

地理信息是指一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即反应地理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从实体特征上分为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从应用领域上分为基础信息和专题信息。

地理信息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主要方面:背景信息作用、空间定位作用、集成平台作用、查询统计作用、空间分析作用和成果表现作用。地理信息是空间认知的记录、交流合作的工具、世界观的表现和未来走向的指南。新的形势下,地理信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服务需求的提高

地理信息提供与地理位置有关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是其他各类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与载体,人类活动无不与空间地理位置相关。测绘是古老的行业,也是充满活力的事业,地理信息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要求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1)政府管理需求的提升。地理信息技术最早是由政府推动和主导发展的。我国电子政务已经从项目级GIS发展到与OA结合的部门级GIS,针对日常事务处理需要建立起长期稳定运行的系统,但离跨部门分布式的企业级GIS和基于Internet的社会化GIS还有很大距离。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化,迫切需要开展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图层建设,建立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地理信息的一站式访问和服务。

2)行业应用需求的深化。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兴起,行业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但是基于单个行业、部门提供的离散型服务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分散的系统建设也造成大量的重复性投资浪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相关信息的整合,从面向系统的数据建设发展为面向数据中心的数据建设,实现各种管理活动的“落地”和各种专业的“一张图”。

3)公众生活需求的扩大。随着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发展,社会生活信息化将进一步刺激对地理信息需求的迅猛增长,如数字社区、智能交通、智慧家居、远程医疗、位置服务等。公众生活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地理信息和地图产品,发展 Web GIS和MobileGIS,融合物联网、无线网技术,开发基于手机、游戏终端等IT产品的地理信息服务。

4)知识传播需求的增加。信息化关键是一个“化”字,是指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信息资源的传播整合和再创造的过程。信息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迫切要求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地反映各种现象、事件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提高对空间问题的研究深度,发现空间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使知识管理“落地”,形成知识管理的“认知地图”和“网络地图”,扩大对基于空间信息的知识发现的深度和知识传播的广度。

3 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信息时代对地理信息日益增长的社会要求,迫切需要抓住智慧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中心建设等机遇,丰富产品结构,转变服务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内容,为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基于空间位置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1)从纸质产品到数字产品的转变。传统地理信息产品主要以模拟地图为表达形式,是空间地理环境的抽象化、概念化和可视化的图形符号的集成,具有静态的局限性。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测绘科学和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已经由传统测绘发展为以3S技术和4D产品为代表的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要实现从纸质产品到数字产品的转变,以 4D产品(数字线划地图、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新3D产品(数字侧视地图、数字三维地图、数字实景影像)等形式,形象、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客观世界,扩大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

2)从通用产品到定制产品的转变。传统的测绘产品都是按照国家规范采集、制作的固定形式的标准地图,信息含量大,但针对性差,如城市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标准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难以衔接,给城市用地现状调查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地理信息服务需要以数字化技术体系为基础,打破行业局限性,实现从通用产品到定制产品、从普适服务到对口服务的转变[1]。

3)从拷贝服务到系统服务的转变。传统上地理信息一般是以模拟地图或电子光盘形式提供给用户,作为背景底图--电子图板使用,GIS的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要求地理信息服务实现从拷贝服务到系统服务的转变,一是进行基础地理信息与专题信息的叠加、综合,协调与各类行业数据标准的关系,便于信息提取和集成;二是开展增值服务,为专业用户提供数据库建设、GIS系统开发服务,为各级政府提供基于地理位置的政务管理工具和整体解决方案。

4)从封闭服务到开放服务的转变。传统上地理信息局限于局域网范围内运行,无法适应政务公开、社会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地理信息服务需要实现从封闭服务到开放服务的转变,改变原有的数据组织、技术架构和运营模式,发展面向服务的 GIS体系,适应分布式、移动环境的应有需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便捷的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服务,促使地理信息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从办公室走向野外移动环境。

5)从自成体系到综合集成的转变。传统上地理信息在各部门的应用往往自成体系,数据标准、软件平台、网络环境各异,形成许多地理信息的“孤岛”,造成严重的重复性投资浪费,限制了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政府服务水平的改善。因此,地理信息服务需要实现从自成体系到综合集成的转变,打破孤立、分散的系统割据,实现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在协同办公平台基础上,实现地理信息的一站式访问和服务。

6)从数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地理信息具有自然地理的再现作用、社会现象的描述作用、运行功能的监控作用和知识发现的挖掘作用。但传统上地理信息局限于各种地图应用、工程应用和管理应用,主要起到背景信息、空间定位的作用,还缺乏对空间现象规律的深度挖掘,“我们已被信息所淹没,却正在忍受缺乏知识的煎熬”。因此,地理信息服务需要实现从数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各种相关学科相结合,运用数据挖掘工具提取地理空间相关的知识,实现从数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转变。数据挖掘同时也使得GIS的有限数据变成无限的知识[2]。

4 信息时代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

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有赖于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包括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丰富而适用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科学而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完善而合理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和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

1)信息化的测绘生产与技术体系。地理信息是测绘价值的综合体现,“测绘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就是Geomatics”[3,4]。测绘科学、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地理信息的采集效率、成果质量、管理水平和应用层次。测绘技术在经过漫长的模拟测绘时代后,通过数字化改造,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面向数字地球的信息化测绘时代[5]。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内容很丰富,主要表现在空间数据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和分发服务网络化,是实现地理信息服务方式转变的重要保证。

2)丰富、适用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不仅需要覆盖面广、质量精度高、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还需要以各级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根据信息化社会需要采集多样化的专题信息,“由按规范测量扩大到按需求测量”[6],从静态阶段性生产转为动态变化监测和实时更新,从标准测绘产品扩大到深加工产品、定制产品和专题产品。

3)科学、先进的地理信息管理体系。地理信息管理是地理信息服务的关键,不仅需要实现从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到集成管理的转变,还要解决现势数据与历史数据、电子档案与历史档案、在线应用与脱机备份、异地备份与灾难恢复等关键问题,实现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制图数据与GIS数据、历史数据与现势数据、数据更新与分发的一体化管理,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合理划分内部核心数据、行业共享数据和社会服务数据密级,建立起基于网络环境的分布式集成、管理和交换体系。

4)完善、合理的地理信息共享体系。地理信息共享是地理信息服务的保障,不仅需要从技术层面制定适应跨平台、普适性的地理信息标准和技术构架,实现从基于文件的共享、基于数据库的共享到基于服务的共享的转变[7],更需要从政策层面解决束缚地理信息推广应用的各种障碍,建立各级地理空间数据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种鼓励地理信息应用的数据政策、共享政策、保密政策和产业政策,在保证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营造信息共享、系统共建、利益共赢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

5)高效、全面的地理信息应用体系。地理信息服务是测绘工作的根本目的,一要转变服务模式,建立从模拟地图服务、数据拷贝服务、数据定制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在线应用服务到数据挖掘服务的多层次服务体系;二要提高应用层次,研究跨区域、跨行业、跨比例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建设以协同办公为基础的纵向、横向联动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三要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和开展地理信息的在线服务,打造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基础的一站式访问和服务平台;四要扩大应用范围,广泛开展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增强对空间问题认识的准确性、可比性和深刻性,为信息化社会提供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知识服务。

5 结语

当前,地理国情监测已作为一个重要命题提出。李克强副总理2010年12月做出重要批示: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着力开发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丰富测绘产品和服务,提高测绘生产力水平,更好地发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作用,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总体发展战略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

地理国情监测成为测绘工作的新使命、新战略、新起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测绘工作须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围绕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研究、动态监测与发布,全面提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实现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即从地理信息的初始采集到动态监测转移,从地理信息的提供向综合分析转移,从以地理信息产品生产为主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战略转移。

[1] 高俊.换一个视角看地图[J].测绘通报,2009(1):1-4

[2] 李德仁,王树良.论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6):1-6

[3] 王之卓.从测绘学到Geomatics[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8(4):1-3

[4] 王之卓.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祝《地理信息世界》创刊[J].地理信息世界,2003(1):1-2

[5] 杨凯.信息化测绘一个新的战略方向[N].中国测绘报,2006-5-16 (3)

[6] 李德仁.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06(4):1-5

[7] 宋关福.服务式GIS引发地理信息服务共享与聚合变革[N].中国测绘报,2009-3-20(3)

[8] 钟耳顺.GIS技术创新与发展前景[J].超图通讯,2008(9):1-2

Transform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Manner in Information Era

by LUO Minghai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improvement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emands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industry application, public life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under the information age,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igital,multiple,systematic, open,integrated and intelligent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ervice,discuss the emphase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includes information surveying production system,abundant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 system,scientif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perfect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system and effectiv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system,and indicate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nation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to survey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indust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public service,knowledge servic

2011-09-22

项目来源:建设部2007年科学技术计划资助项目(2007-K9-37、2007-S4-8)。

P208

B

1672-4623(2011)06-0006-03

罗名海,博士,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GIS研究。

猜你喜欢

测绘体系空间
空间是什么?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创享空间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