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武术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11-27陈飞
陈 飞
(中国计量学院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我国武术教育科研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陈 飞
(中国计量学院体育军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对1996-2010年公开发表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以及2004-2010年发表于武术专刊《搏击·武术科学》的武术教育方面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阐述了当今武术教育科研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及当前武术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发展的趋势与对策,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武术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推动武术教育的不断优化,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
武术 教育 科学研究
对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武术教育至关重要。承载于武术本身的传统文化怎样在当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更好地发挥科研理论的指导作用,推动武术教育的不断优化是我们必须予以关注的课题。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武术教育领域的科研情况进行探讨和总结,进一步明确武术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发挥科研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推动武术教育的不断优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1996年—2010年公开发表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武术教育方面的论文205篇以及2004年—2010年发表于武术专门刊物《搏击·武术科学》上的武术教育方面的论文403篇,共608篇科研论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对1996年—2010年与武术教育有关的文章进行收集。并对所有科研论文进行系统分类、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其中重点分析武术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1.2.2 问卷调查法
了解武术教育专家对武术教育科学研究状况的看法。问题主要涉及武术教育科研质量、选题的影响因素、武术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武术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等。
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亟待通过科研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的理论指导等,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武术科学研究的走向。问题主要涉及教师的基本状况、学校武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武术教育科研论文资料进行分类,运用Excel将论文统计处理。运用Spss11.5对问卷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2.4 访谈法
本研究通过访谈武术教育理论专家,长期主要从事武术教育研究或从事武术教育工作的教授和副教授等。访谈的实践专家主要是北京市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1996年—2010年武术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数量
数量的变化标志着事态的发展变化。1996—2010年所统计的武术教育论文发表数量共计608篇。从表1中可以看出,武术教育论文的发表数量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国家对武术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扶持与重视,对武术教育的价值重视程度日益增加。(2)学术界对武术教育课题的不断重视。(3)高校科研指标的要求,以及武术研究人才的大量培养。(4)期刊量的增加。大部分的核心刊物从季刊或双月刊改为月刊,使得论文的发表量增加。特别是2004年武术科研论文专刊《搏击·武术科学》的创办,为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2.2 1996年—2010年武术教育研究的成果分析
表1 1996—2010年武术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通过对近十五年武术教育科研论文的分析与整理,发现武术教育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武术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武术德育教育研究、武术教学研究、武术课程研究、武术教育师资研究等方面。
2.2.1 武术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武术教育,不仅仅指武术教学,它也指通过武术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从身体上、技能上、品行上、人格上受到教育塑造。主要包括:武术教育现状、武术教育思想、武术教育体系、武术教育的价值、武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等。
表2 1996—2010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布
近年来对武术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分散。但其中对武术教育价值与重要性的研究比较集中,占武术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近1/4,这对武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显现出一些不足:如对武术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只是局限在狭义的教育概念,把武术教育概念等同于学校武术教育,缺乏把武术教育放在一个大教育概念下的研究。武术教育这一概念比较明显地强调了在传授武术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行塑造。这里的武术传授除了学校内的还应包括社会、民间的武术传习,也应包括通过武术的自习在其过程中对个人的教育影响等等。
2.2.2 武术德育的研究
1996—2010年关于武术德育方面的科研论文共70篇,占论文总量的11.5%。武德教育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武德的现代内涵、武德的作用、武德的构建、武德与和谐社会、武德教育的必要性、武德教育方法、武德在教学中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相比中华武术的德育,日韩武技在传统文化底蕴、武道精神与礼仪教育方面结合技术传授更为的密切,影响也更为广泛。在70篇论文中有47篇未提使用过何种研究方法,在所提及到研究方法的21篇文章中大部分是只运用了文献法。论文较集中于对传统武德内容的整理,武德意义作用等描述性研究。武德教育以何种形式、何种方法贯彻等实际应用研究比较少;另一方面,关于武德教育的论文重复性研究较多。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达8篇之多,且内容相近。
2.2.3 武术教学的研究
武术教学方面的研究达274篇,占论文总数的45%。武术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武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分析、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现状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较为广泛,47.7%的文章运用两种以上研究方法撰写论文,并且较多运用实验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现在武术教学研究的特点之一,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展趋势。这说明了武术教学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定性研究,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这种发展趋势说明研究者的科研水平和论文的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武术教学方面的研究占据武术教育总研究量的近一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研究者对武术教育与教学概念的混淆,将武术教育狭隘地理解成武术教育的全部,只重视教学中技术的传授,忽略了武术更为深层的教育意义。
从研究的对象与研究者分析,近年的武术教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武术教学的研究对象分布不均衡。绝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高等教育,对于普及范围更广的基础教育研究较少。高校的武术教学普及与发展有良好的势头,而在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中,武术教学情况不容乐观。二是教学研究者的分布不平衡。武术教学论文作者绝大多数在高校任职,这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不利,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
2.2.4 武术课程的研究
对武术课程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武术教材、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1996—2010年关于武术课程的研究共计91篇,占武术教育科研论文总量的14.9%,其中武术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研究29篇。课程设置与改革的研究对象集中在高校武术课。传承知识的过程“教材”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武术教材编制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武术教育问题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研究教材的论文数量虽然不多,却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很高的研究价值。如:武术项目的特殊性,使其在基础理论问题上的研究相对较弱,武术课程目标、武术课程的设计、武术课程的结构、武术课程的计划与标准、武术课程的评价,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要求;科研成果中课程设置的策略提到了学生的重要性,重视学生身心发展,但却没有应用性的研究对课程如何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
另外,在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的常态武术课观察中发现,武术课中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要求及科研内容有一定的距离,武术教材的研究具有滞后性。
2.2.5 武术教育师资的研究
师资力量是提高武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师资问题在关于教育师资的科研上所占比例不大,1996—2010的15年间共发表武术教育师资科研论文22篇,占总量的3.6%。
中小学武术教育是武术发展普及的重要阵地,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其重要的意义。而中小学的武术师资一直是困扰武术教育的关键问题,笔者曾调查过300名北京中小学体育教师中,69.5%的教师要教武术课,其中97.6%的教师都是兼任武术教师。如何提高这一群体武术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武术教育的质量与发展。
2.3 当前我国武术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2.3.1 研究对象分布不均
2.3.1.1 不同项目研究的失衡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从2009年武术制定的新概念可以看出,武术包涵了三个子项目,即套路运动、格斗运动(散打)、功法运动。从武术教育的科学研究来看,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武术套路进行,对格斗项目散打和武术功法的研究很少,而散打和武术功法正是改造武术进学校,成为教育手段的“素材”。
当前,有开拓精神的中小学武术教师已成功将传统功法的项目引入课堂,并且广受学生的喜爱。如何将功法项目更好的与套路、格斗项目结合起来开发,使其成为教材是武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
2.3.1.2 不同学校领域研究的失衡
关于武术教育的科研论文绝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高等教育,所以由于武术师资相对专业,教师科研水平相对较高,高校的武术教学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相对在教育更加广泛,教育意义更加重大的基础教育中,武术教学情况不容乐观。针对中小学武术教育为研究内容的科研论文数量比较少。武术教学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心理发展以及社会适应都有着其他体育项目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育研究,不仅对提高武术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武术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3.1.3 作者的分布不均
武术教育研究者的分布情况与不同学校领域研究的失衡是相对应的,研究者绝大多数在高校任职,即使是关于中小学武术教育的论文也大多由高校教师完成。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武术教师多是武术专业人才,且科研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的科研任务,会积极主动地发表科研论文。在基础教育进行武术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普通的体育教师,笔者以北京的中小学为例,在被调查的骨干体育教师中只有一人发表过1~2篇武术教育的文章。武术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主体相背离,这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研究不利,高校的教师写中小学武术教学情况的论文,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离。从事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谈到科研就感到高不可攀,认为这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从而游离于体育科研队伍之外。
2.3.2 对武术教育师资研究的忽略
师资队伍建设是武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武术教育师资的研究不仅可以通过了解师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导师资来源单位对培养人才以及师资情况的把握起到指导作用。目前,中小学的武术课多由一般体育教师担任,尽管这些体育教师在大学学习过武术,但繁杂难学的套路教学内容使他们在学校学习时就存在困难,毕业后对武术教学更是望而却步,这要求武术教师需要不断地进修提高,在职培训。
2.3.3 缺乏对学生和学习方法的研究
当前我国武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设置课程,通过正常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武术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学活动,就没有教育过程。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和要求掌握好教材内容,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武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定位为“学生”。如何设置课程、怎样编选教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等,都要围绕这一“定位”来考虑和设计。
2.3.4 不少研究结果脱离实践,滞后现实
笔者以北京为例,对北京市近300名体育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有53.3%的体育教师认为武术教育科研落实情况一般,认为落实情况比较不好的有11.6%,认为落实得非常不好的也达到了11.6%。这可以看出武术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际教学并没有结合在一起,相对一部分的研究内容与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并不相符合。作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关于武术教育科研尤其是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研究发展比较滞后。
2.3.5 重复性研究较多
武术教育研究中的重复性研究较多是当前武术教育科研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重复的研究直接导致研究结果差,研究成果的可利用、参考价值低。比如关于武德教育的论文重复性研究较多,“武术教学中的德育研究”达8篇之多,且内容相近。较为集中的重复研究还表现在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高校武术教学方面的研究等。
2.4 发展武术教育科研的对策
2.4.1 明确武术教育研究的重点
更好地发展武术教育需要根据不同时期武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突出重点地研究可以促进和推进武术教育的深入发展。重点着眼于武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和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同时针对不同受教育群体分级研究;突出应用性研究。
2.4.2 教育及武术管理机构应给予武术教育足够的重视
为使武术科学研究朝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应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的导向作用和武术科研管理部门对武术科学研究的宏观调控。教育主管部门和武术管理机构要在提出问题、进行科研、成果鉴定、组织推广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理顺各种关系,还应适时确定一些影响全局的关键性课题,协同攻关,从整体上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
2.4.3 武术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应加强联系,鼓励研究型教师
武术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研究?从实际意义上讲最需要的就是解决武术教育现实过程中武术教师的问题,解决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如,幼儿武术教学的研究、少年武术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并非从事在一线的教师或工作者进行的研究,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方法,造成了研究与实践的脱离。
现实当中的武术教育一线工作者大致包括中小学武术教师、高校武术教师、大众健身指导员、民间师父,其中除了高校武术教师科研能力和意识较强,其他武术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科研成果非常少。大多一谈到科研就感到高不可攀,认为这是专家、教授的“专利”,从而游离于科研队伍之外。
2.4.4 提高武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整体能力,形成一支较强的科研队伍
首先,应在引进高层次武术科研人才的同时提高各部门现有人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武术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还要强调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加强其业务学习,拓展其为科研服务的功能;再次,培养其钻研的精神,提高其科研服务水平。
另外,应加强各科研部门之间、科研部门与武术教育单位之间、科研部门与社会大众武术传播之间的学术交流。安排一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到教育一线去学习、听课、看课、讲课,使其能真正体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与一线武术教育教学形成有效的沟通桥梁,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的组织协调与合作的能力、快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等整体素质。
2.4.5 注重武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培养潜在的科研人才
随着全国各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设立,武术专业每年培养出了一大批从事基础武术教育的本科生,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将成为今后武术教育及科学研究事业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和挖掘在校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将关系到今后武术教育甚至武术事业的兴衰。首先,应从本科教育开始重视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方法的学习和积累。其次,建立一支强大的导师队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再次,制定相关制度,提高研究生对科研的紧迫感。最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关键。后备具有潜力的科研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其科研水平,是进行高质量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王建华,高 嵘.学校武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陈雁飞.新中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5]陈雁飞.中国学校武术教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蔡仲林.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3).
[9]王 岗.对学校武术教育问题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
[10]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4-04-03.
[11]王俊璞.武术新定义诞生论[J].中华武术,2009(8).
Analysi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Chinese Wushu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hen Fei
(Millitary Sports Department of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interview,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Wushu education,illustrates the present Wushu situa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strategies which are based on published physical educational journals named Wushu Science.The research is good for us.First it helps us to know the new level of Wushu educational development.Second,it can conclude the problemswhich existed in Wushu education and bring forward the new direction of it.Third,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irecting our research.Finally it will advance or optimize Wushu education.Then,it can promote Wushu development.
Wushu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G85
A
1004—5643(2011)09—0010—04
陈 飞(1983~),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