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2011-11-27卓磊
卓 磊
(山东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优秀散打运动员转身后摆腿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卓 磊
(山东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文章通过摄像解析法,以2003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2006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散打比赛的比赛录像为基础资料,从中选出典型有效后摆踢技术8人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散打转身后摆踢的规范技术参数,为今后我国较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训练转身后摆踢技术提供参考。
散打运动员 转身后摆踢 运动学
1 前言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以踢、打、摔、拿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则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手对搏格斗的一项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自1979年试点推广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引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武术散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此项目的竞赛,运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比赛争夺更加紧张激烈,因此,散打技术的提高是摆在我们这些研究者和教练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散打转身后摆踢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才能规范的掌握和运用。然而,从近年来的国际重大散打比赛来看,转身后摆踢已成为比赛的新的亮点,位居得分榜的前列。所以,为捍卫中国散打在世界的优势地位,对散打转身后摆踢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势在必行。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3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2006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以及2008北京奥运会散打比赛比赛的运动员(人数8人,年龄18—23.5岁。身高情况如下:金镇硕1.70m、郑玉蒿1.80m、姜范赞1.73m、金度贤1.75m、纳济尔1.69m、穆斯里姆1.78m、侯赛因1.80m、尹淳铭1.76)。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10余篇。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文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专著和期刊,文献检索范围的时间跨度为1995-2007年,这些相关文献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上探索和研究了散打转身后摆踢技术运动学特征,从中收集了与本研究有关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资料。
2.2.2 高速摄像解析
用两架美国VRI高速摄像机Phantom v7系列800×600分辨率,满幅最高速率6688帧/秒。对第三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和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进行全程拍摄。
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用英国SI公司Trackeye2D,3D运动图象分析软件对已经获得的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资料进行了运动技术的三维分析:(1)标好转身后摆踢的空间三维坐标(空间分为X轴,Y轴,Z轴)。(2)各组图象各关节点的数据用DLE方法进行合成,生成空间坐标。(3)标出模型上基本参考点。(4)把运动员身体各环节的坐标点和图像数字化。(5)有关数据进行必要的平滑处理与常规统计学计算。[1]
2.2.3 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建立本文所需要的转身后摆踢的运动学参数信息资料数据库,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现代分析软件包Spss11.0进行处理,得出本文研究所需要的数据。
3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在散打训练中有左转身后摆踢和右转身后摆踢,本文研究右转身后摆踢。技术要领如下:实战姿势开始,左脚在前,以左脚尖为轴,左脚前脚掌内旋,重心移至左腿,身体扭腰转髋顺时针转动,同时右大腿带动小腿向身后旋转,用脚掌或脚跟击打对方上中盘,击打后,身体重心依然在左腿上,右腿自然落于身体右侧,还原成实战预备姿势。因此,为了便于分析,以摆动腿为特征,把转身后摆踢从摆动腿脚跟离地瞬间到踢中对方为一个完整的技术过程,把这个运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启动转体阶段、提膝摆腿阶段和击中目标阶段。
3.1 对运动员启动转体阶段运动参数的分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启动转体阶段是整个动作的基础,对整个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2]从表1看出,运动员启动转体时间均在瞬间完成,而郑玉蒿、穆斯里姆和侯赛因的时间相对较短,说明这三名运动员的启动更迅速;动作速度快,则重心的变化就越快,离地瞬间膝角、髋关节速度、膝关节速度、踝关节速度也随之加快,从而脚掌位移的幅度就相对较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穆斯里姆、郑玉蒿和侯赛因的启动技术规格,质量较高。
3.2 对运动员提膝摆腿阶段运动参数的分析
提膝摆腿阶段是整个转体后摆踢的关键阶段,在启动转体阶段的基础上,运动员结合自身的专项素质,继续保持较高的动作速度,就能一定程度上完成提膝摆腿的动作技术。[3]由表2可以看出,提膝摆腿时间短的运动员则他的动作速度就快,重心变化、膝角、各关节速度变化就越快;郑玉蒿、金度贤、穆斯里姆和侯赛因的表现较为明显。说明他们的提膝摆腿过程技术规范合理;脚掌位移的大小,则是由两种因素造成的一是运动员自身身高因素,脚掌位移最大的是侯赛因,脚掌位移最小的是纳济尔;二是运动员自身柔韧性因素。郑玉蒿和侯赛因同样的身高,则脚掌位移略小,金度贤的身高比尹淳铭矮,但脚掌位移反而大。
表1 运动员启动转体阶段技术参数比较一览表
表2 运动员提膝摆腿阶段段技术参数比较一览表
3.3 对运动员击中目标阶段运动参数的分析
击中目标阶段是转身后摆踢的最后阶段,是运动员后摆腿的前脚掌接触目标而随惯性向前运动的瞬间,[4]由表3可以看出,击中目标用时短的运动员他的重心变化小,说明他的动作速度快,整个动作已接近尾声;膝角、各关节速度变化幅度均不是很大,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这里脚掌位移的不同,说明是由于运动员击中目标的力量的不同造成的,根据公式F=ma(m:施力物体的质量,a:施力物体的加速度)。可知,施力物体的质量越大,施力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即加速度越快,则他的击打力量就相对越大,[5]因此,转身后摆踢所获得的力就越大,对击中目标的摧毁力就越大,迫使击中目标的被动位移就越大。由此看来,郑玉蒿、穆斯里姆、侯赛因和尹淳铭的击打效果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专项训练水平也相对较高。
表3 运动员击中目标阶段技术参数比较一览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运动员启动转体时间均在瞬间完成,但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则时间相对较短,其他运动参数的变化也相对明显。(2)提膝摆腿时间短的运动员则他的动作速度就快,重心变化、膝角、各关节速度变化就越快;摆腿脚掌位移的大小则与运动员自身身高因素和运动员自身柔韧性因素有关。(3)转身后摆踢的最终击打力量和运动员的腿部力量和运动速度关系密切。
4.2 建议
(1)加强运动员转身后摆踢的基础训练,提高支撑脚前脚掌的内旋和身体扭腰转髋速度。(2)尽量缩短提膝摆腿的时间,加快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加强运动员柔韧素质的训练,提高摆踢幅度。(3)加强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整个动作的衔接能力,保持较高动作速度,提高击打效果。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王聚龙,李 强. 对散打运动员肢体打击效果的力学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27-28.
[3]单信海.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侧边腿下肢运动的速度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5(2):96-104.
[4]陈 育.对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0(4):19-20.
[5]刘劲松.加大散打肢体打击效果的力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 技,2001(4):70-72.
The Athletic Analysis of Top Sanda Fighters'Turn-Backward Kick Skills
Zhuo Lei
(P.E.College of LinyiUniversity,LinyiShandong 276005)
Based on the video record of 2003 China Sanda King Champion,the Sanda competitions of 2006 East Asia Games and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8 athletes'effective turn-backward kick skills are picked out to b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tandard technical parameters have been found out.The research result offers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op Sanda fighters'turn-backward kick skills.
Sanda fighters Turn-Backward Kick Skills athletic
G85
A
1004—5643(2011)10—0074—02
卓 磊(196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散打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