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地理学的内容与结构
——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构建

2011-11-27陈晓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1年6期
关键词:旅游地理时空资源

陈晓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旅游地理学的内容与结构
——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构建

陈晓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目前国内的旅游地理学体系,缺少明确可与旅游学等明确区分的逻辑支持。以时空坐标系下研究旅游现象为总出发点,通过对既有若干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研讨思路,从而得出弃本质而求沿时空变化的旅游规律才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所在之结论。

旅游地理学;内容与结构;时空坐标系

问题的提出

保继刚教授等所著的《旅游地理学》(修订版)发行至今,已10年有余。在10余种已经出版的旅游地理学教材中,因对地理和旅游双领域的理解到位,该书生成了系列概念、机理和典型情境[1],并广为国内旅游院系用作教材。该书尽管优秀,但版本毕竟有些陈旧,第三版修订工作迫在眉睫①。

该书是按照传统地理学的习惯构筑内容体系,再进而添加有关旅游内容[2],比如旅游区划的有用性并不高,但却作为一章被介绍,也就是嵌入式增加旅游市场及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内容[3],或者完全弃基础而直奔前线问题展开讨论[4]。与其追究哪种结构体系效果好,还不如我们逐渐清楚既有框架的来龙去脉。旅游地理学的精髓在于以旅游学与地理学为学术资源的精致合成及创生,沿用传统地理思维、混合旅游学与地理学有关知识,或是从旅游学中挑出些有地理味道的对象并增加一些其他学科也讨论的有关内容,诸种做法让许多旅游地理学教材出现瑕疵。令人满意的旅游地理学,应该在于视角选择及独特视角下的构建,而非在于区分与相关课程确实难以区分的诸如旅游构成与对象上。

一、为了区别的学科定位

将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等做为旅游地理学首章阐述的内容,基本上是传统地理学的习惯思维结果,那些内容非常适合于作为自然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实物对象),也适合于计划经济时期出现的生产力布局学(低活力对象),而对作为人文学科而出现的且随市场变化的旅游地理学,完全沿用传统方法则是不贴切的。对旅游地理学的定位讨论,是要区别于地理科学中的经济地理或是人文地理,还是要区别于旅游科学中的旅游学、旅游规划学、旅游营销学,参比对象语焉不详,导致了似乎是在一张白纸上解剖旅游地理学,因而,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放弃本可作为旅游地理精髓之一的行万里路意识。

对物质需求的研究可以用物质本身对人类的功能做自我定位,比如旅游中的食购行等范畴,当然这些范畴也渐渐衍生出来基本功能之上的文化意义,而对抽象需求的研究则需要刻意注重相近概念的差别。索绪尔在语言学研究中提出了差别原则,表明的就是这样一种意境,符号具有随意性质,在语言中不存在肯定的、自我定义的符号,每一个符号完全是根据它与其他目前正在使用的符号的关系来确定的[5]。若不刻意构建区别,诸如旅游者行为、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容量等,不仅成了很多课程的共同讲授对象,而且讲授内容也几乎没有差别。

二、区位上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学和旅游学等课程共同的内容,若不研究资源区位,3门课程在旅游资源研究上就会没有差别[6]。旅游学研究旅游资源的质,这种研究不考虑资源在哪里,是一种切片式研究;旅游规划学研究旅游资源可以做什么,在质的研究基础上需要增加资源体量和技术可行性方面的内容;而旅游地理学则需要在既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区位乃至于时位内容②,否则就难以被称为地理学科的成员。

虽然区位是地理学科的标志性概念之一,但要运用到旅游科学中,除了可以用工业地理、农业地理等有关区位的理论做铺垫外[7,8],旅游科学中关于区位的研究当数吴必虎教授的环城游憩带研究[9],此外很难找到其他的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因而造成了目前虽意识到区位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却基本上无从下笔的窘态,这恐怕是旅游学知识没有完全融进地理学框架中的结果,或者说地理知识没有被旅游学界所融会贯通。为了讨论问题的需要,这里,设想一位资深的地理学者思考旅游,自然会有原点(出发地)、距离和方位等概念的出现,在这样的空间坐标下,便可捕捉到旅游资源在哪里,之后才会有旅游资源的形成及自身功能的研究。当地理学者转换为旅游者时,他与其他学者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差别,就在于建立了那样一个类似雷达旋转扫描般的搜索坐标,位于不同区位的资源其功能果真不一样,这正是旅游地理学才能给予学习者的独有视角。

同样一种自然存在,在市内及近郊便是游憩资源,位于远郊则可以用于观光,而一旦处于更远的地方便可算做度假资源,在我们苦苦思索山岳、河川到底是旅游资源还是休闲资源时,其实区位调整了我们在泛泛而论的状况下给予各种旅游资源的功能认定。

三、时空坐标系下的旅游

旅游资源是我们进行研究的首要实物或实在凭借,各种文献也将旅游资源认为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0],其实非物质正在渐渐成为旅游资源,但目前还不能改变我们一路走来的实践和将知识建立在唯物基础上而后再扩张的认识路径。接下来的学科讨论是全面介绍地理学理论,比如进行地带性、非地带性、区域性的讨论,还是以旅游者为线索开展相应的活动和相关方面的研究,两种考虑要么是走进地理学知识领域中,要么是部分归入旅游学范畴内,以交通和景观做点缀虽然看似区分了旅游学,但大框架没有本质性差别,而且内容也是很浅显的事实陈述。以旅游环境、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分别确定章节,都是在简单介绍相应课程的内容,而旅游区划几乎是计划经济时期思维的产物,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则是众多课程共同关注的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核心和主体内容到底该是什么,旅游活动的主要构件就那么多,以实在或实物构成为第一关注必然会与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发生重叠。地理学是一门相当古老且成熟的学问[11],旅游地理学自然应以地理学为大框架,但重点却要研究旅游现象,因而该学科的灵魂还应体现在抽象层面上,这种抽象不是静态的关于质的研究,而是在时空观下关于旅游现象变化规律的抽象,研究的实在对象可以部分与其它旅游课程一样,但研究视角及结论却要体现强烈的时空特点,这让稳态、静止和被当做均质的旅游现象不属于旅游地理学研究范畴,而沿时间和空间寻得的旅游规律则一定属于旅游地理学范畴。

当然,在大量研究积累的前提下,在时空坐标系下对旅游地理学的内容进行组织,得到的结果也会因人而异,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共同时空坐标系,没有共同坐标系的因人而异和已经形成或努力形成共同的对象基础,应该说两种情形都不是理想状态,尤其后者更有潜藏的错误。本文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各种构建的共同基础一定是抽象而不是具象实在,是一种神似而不是形同。在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或其他旅游著作中,可以找到以下具有很强时空特点的旅游研究成果。

——旅游者空间行为、城市主题公园、旅游空间竞争模型(保继刚、楚义芳,1999);

——旅游地生命周期[12];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陶犁,2007);

——Chris Ryan的旅游者——朋友模型[13];

——环城游憩带分层理论(吴必虎,2001);

——世界缩小与地方再造(斯蒂芬·威廉斯, 2006);

——地理景观分布规律等[14]。

四、时空轴上的加密认识

如果不将时间与空间当做变量,就会得到关于旅游现象的所谓永恒的本质认识,那样就容易走进静止观范畴。旅游地理学看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亦即变化中的可遵循性,这种变化可以是单体的自变化,也可以是多对象按照时间或空间的某种方式经组合而呈现的规律。要寻到这种规律性,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时间轴或空间轴做刻度,加密技术让时间或空间不得不成为自变量,作为函数的旅游现象也随自变量的加密刻度而让变化被容易发现,这是发现旅游地理规律的一条路经。

世界首先被人类认做是物质的,物质不灭让我们以为时间永恒,进而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时间,导致了以结构的观点看待旅游的倾向,这样便有了空间性的凸现。对于旅游的空间性,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测度方法,沿着某个方向做加密认识,前往异地就不再是一个属性描述,而是一个可以做刻度的自变量,旅游是什么的疑问便会获得一个函数答案。按照旅游地理学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思路,旅游研究中的许多结论都可能被重新审视,或许就存在那样的现象,即个人偏好下所得到的实际上是一个类似数值解的解。

与空间性相比,旅游的时间性多少呈现隐性,这在旅游地理学名称上得到了表现,地理与空间具有同义性。旅游的时间性是指以时间为自变量所显现的各种旅游规律。若参照图4给出的模式,我们很容易得到青少年、中年和老年的旅游目的分别是认知、体验和求健康这样一个可供参考的规律,年龄段的划分不仅搁置了不做加密认识视野下旅游到底为了什么的争论,更重要的是开辟了时间做自变量的新域。

一方面可以在时间轴上做更多的刻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一些既有的旅游概念,让那些既有落实在时间轴上从而显现出时间轴上的多刻度性。以往我们只注意旅游的离家时间要大于24小时(过夜)和少于1年[16],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后来人们又认可了一日游概念,然而这两个时间刻度的提出却只是为了认定谁是旅游者,而没有将时间(时刻)拿出来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自变量)。重新审视各种既有或强或弱的旅游概念,我们会发现,它们之中的许多都具有时间性。

旅游在时间轴上变化的体现不仅具有隐性特征,而且还存在于多个视角中,比如有旅游过程中的历时安排,旅游对物象的季节变化,旅游需求的年际变化及旅游者因年龄差异对产品需求的不同等,需要加以整合,方能显现出时间轴意识,不然就会有旅游地理学的某些内容似乎与旅游学无差别的感觉。

五、旅游地理时空结构与理想旅游地理全图

旅游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定义,多被描述为研究旅游地理现象与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用两个“地理”(地理现象、地理环境)来解释一个“地理”(旅游地理学),会给青年学习者造成理解上的难度。从区别的视角入手,旅游地理学还可以描述为研究旅游现象的“外在”(与旅游学的关注“内在”相对应),这种“外在”集中体现在时空坐标上,尤其时空坐标中的变化最为容易被捕捉和给予研究。

与“内在”的不可视与不可触摸相反(体验),“外在”总是占用空间与时间,因而,为将旅游现象研究清楚并不删除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不将旅游现象带回来并放在一张白纸上做研究,也不会做剥元葱式的解剖,旅游地理学是以前往的姿态和行为(客观),在区位上由宏观及微观(洞悉是一种进入式客观)进行研究,以整体性和关联性决定环境与外在表现(旅游现象④)的因果关系。

正因为宏观视角是旅游研究的前提条件,区位、资源、自然、经济与社会等是旅游地理学深入研究首先要考虑的方面,所以,在决定了研究对象、思维坐标系之后,接下来应该给出一个大尺度的可以称做旅游地理理想全图的描绘,以此图来体现地理学的整体性,其功能类似于世界气候(或植被、土壤)类型理想分布图,但又要不同于地理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抽象概念,那是地理学与旅游学结合而成的描述。旅游者前往异地寻求愉悦并在其后返回居住地的描述,其实是线性的旅游描述,还不具备面状的全图性质。

《旅游休闲地理学——环境、地点、空间》是我国的一本公认为有研究深度的专著[17],阅读全书,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以4个层面决定了旅游地理学的内容与结构,第一层面是基本界定与交代,除讨论旅游、休闲和游憩等概念外,还提出了尺度问题、经验主义、范式与演变、现状、行动和文化等,在这些概念的讨论,或隐或现,始终都有时间与空间要素的存在。第二层面是用供求关系铺设于设想的旅游地理范畴上,类似于经纬线于地球表面的纵横交错,疏而有漏但大格局已定,笔者对此部分也深为赞同,因而没有展开讨论,也确实感觉到国外学者将培养人才作为重要的意识,似乎在从基础到实用前线的延长线上,他们合理分配精力,且游刃有余地来回移动地工作,而不是全力进行基础研究或全力做应用研究的两极化,这阶段里,时间要素较下个阶段突出,但仍是隐性的,无论是回顾还是产品研发,虽没有明示随时间变化起作用但却是重要的思绪凭借。第三层面则为明示的地域空间分类研究,因为空间要比时间容易把握,这部分包括城市休闲旅游、乡村休闲研究、旅游休闲的边缘区等,也基本上显现了理想旅游地理全图的大模样,全图虽没有一个旅游字样,但精择了典型旅游意义的空间存在。第四层面则为旅游地理学设置出口,以旅游规划和政策以及面向未来的展望做双关收口,其基本内容是立足于时间轴来识别发展方向(比如科技进步的作用)和跳出旅游看旅游(社会进步),此层面也让我们因某种现象的二次出现而顿悟,旅游地理学或许存在着入口与出口的各自双关结构。在进入章里,因为是第一次出现,我们没有充分注意到,在最后收尾阶段用了两章,我们就不能再放过那种隐含的提示,两点确定一个直线方向,仅一个关口的设置很容易让通过者过关后只保持了很弱的惯性,从而很容易产生进入后的茫然感,并给予观者以混乱。

旅游地理学进入阶段的两关是,第一关为确立旅游、闲暇和游憩3个基本概念,第二关则为建立时空坐标系;旅游地理学出口的两关是,第一关为旅游规划、政策的约束,第二关为有方向的展望。

结论

为了与其他近邻课程相区别,旅游地理学可以是一门以时空坐标系为参照来研究旅游现象的学问,既有知识需要在时空维度上加以整合,并力求获得集成创新,诸如区位上的旅游资源、时空轴上加密认识、旅游地理时空结构、理想旅游地理全图以及旅游地理学进出口双关机制等,都是这种思维下具有原创性质的发现。

注释:

①很欣慰的是,据悉保继刚教授所著《旅游地理学》(第三版)已在2010年下半年发行。

②时位为参照区位概念而有的一种说法,比如按照旅游需求的发展走势,可以有观光资源、休闲度假资源和后现代旅游资源这样一种变化的时位考虑。

③本图取自东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本科2007级冯青双的旅游地理学作业,并参照陆珊提出的家性概念,本文做了些许改动。个体与社会轴只作为地理时空观的兼顾。走性为生物学概念,系指可以运动的生物应对外界刺激保持方向的行动(详见参考文献[15])。家性系指相对于走性而提出的概念。

④依作者拙见,旅游体验相应于隐象(相对于现象),属于心理学范畴,因而时见于为获得满意度数据而打断旅游者体验过程的研究方法;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外在与旅游现象具有很好的适配性。

[1]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60.

[2] 韩杰.旅游地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377.

[3] 李悦铮,鲁小波.旅游地理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1-273.

[4] 斯蒂芬·威廉斯.旅游地理学[M].张凌云,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1-179.

[5]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5-21.

[6] 陶犁.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9-85.

[7] 保建云.企业区位理论的古典基础——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体系述评[J].人文杂志,2002(4):57-61.

[8] 叶长卫,李雪松.浅谈杜能农业区位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

[9]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4):354 -359.

[10] 全华,王艳平,龙江智.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230.

[11] 陈传康,伍光和,李昌文.综合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189.

[12] 刘丹萍.旅游凝视——中国本土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4-82.

[1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69-173.

[14] 吴国清.旅游地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55-62.

[15] (日)田部真哉.生物IB合格48讲[M].东京:学研出版社,1999:200-210.

[16]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61-84.

[17] 米歇尔·霍尔,斯蒂芬·佩奇.旅游休闲地理学[M].周昌军,何佳梅,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1-418.

The Contents and Structure of Tourism Geography——Discipline Construction with Space-time View

CHEN Xiao-qing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China)

There is not a unique and outstanding logic in Tourism Geography fully at present China.This paper started from space-time view to study tourism,and a useful discussion route was put out through checking on several available textbooks.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tourism in space-time dimension should be the core of Tourism Geography.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also useful to chang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ttle progressing on Tourism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content&structure;space-time view

F590

A

1674-3784(2011)06-0018-05

[责任编辑:吕观盛]

2011-03-31

陈晓磬(1981- ),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旅游规划等。

猜你喜欢

旅游地理时空资源
跨越时空的相遇
我给资源分分类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旅游地理
巧用诗词,增添旅游地理教学的魅力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