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伙房子

2011-11-25岳永选

中外书摘 2011年10期
关键词:养病大家伙儿天桥

岳永选

天桥的小店我很熟。我不住小店,是我奶奶开小店。小店那时不称其店,叫“伙房子”。我奶奶开的“伙房子”叫福顺店,现在这地点都还在,就在天桥的东边,那条街都是伙房子。高凤山不但住过小店,还住过“小孩店”。小孩店是专供小孩住的。这小孩店我在《北京晚报》上写过一段,叫《北京的小孩店》。小孩店吧,跟他们要的钱少,但是大家都得捡煤核,冬天好烧呀。另外,打执事什么的,都得让他们去。

我说的小店吧,住的也有穷艺人,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都是社会最下层的,轿夫——抬轿子的,抬杠子的,拉洋车的,要饭的,卖兜纸的,手纸那时叫兜纸,卖破估衣的。那种小店,就一个大炕。有的一进门两边都是大炕。这炕在砌的时候,一头砌得有一砖那么高,这就是枕头,人就一个挨着一个地睡。另外,大家伙儿摊钱,弄一个大灶。天天早上起来,大家伙儿就抓纸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谁做早点,就按着牌叫。

他们都吃什么呀?早上大部分都吃杂烩。杂烩就是那大饭庄子、小饭铺剩的那泔水,就是现在拉的那些泔水,里边什么都有,也有肉、鱼,但很少。这些东西拿回来以后,往里切点儿白菜,然后弄熟了吃。吃的就是那个。要饭的要来的窝头可以卖,拿秤约,这白面的多少钱,粗粮的多少钱。窝头就着杂烩吃。那条街叫穿堂院,都是伙房子。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给我奶奶写店簿。店簿就是登记来客的姓名、年龄、性别、籍贯、身高、胖瘦、职业、穿什么衣裳、打哪儿来、到哪儿去、来此目的、住的时间,等等。奶奶的店里住的有三四十人,天天写,烦着啦!后来,我就改日子,一号改二号,二号改三号,也没什么变的,有什么新人我就给加上得了。登记这么详,主要是怕有坏人,坏人就主要是指八路军。实际上,就是八路军常常住这些伙房子。店簿写完了,就送巡警阁子审。巡警阁子就是现在的派出所,给它,有专门审的。过去,没有电脑,就这簿子,有什么事就查这簿子,看犯人有什么特征。其实,我估计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就是瞎蒙。但是,它的手续要求挺严。今天的这本送去了,把昨天送的那本拿回来,明天又把这本送去,把那本拿回来,两本来回倒。所以,我一号改三号,三号改五号,五号要再改,就不好改了,哈哈!有时,假装写错了,糊一大疙瘩,再改。所以,我当时的外号叫“小先生”,二年级,还不到十岁呢!

另外,店里有“水牌”,那上头简单,就是店客的姓名、岁数。你交房钱了,就在名上点一个点,点点的就是交了的,没点的就还亏着啦。上边点点或者画正字,以区分交钱没有或交了多少天。其實,都是熟人,也不那么严,也可以欠的,有钱了再给。

晚上大家伙儿尿尿怎么办呀?这四五十人怎么尿尿呀?院里边有一大桶,木桶。在窗底下掏一窟窿,夯一圆洞。这样,冬天就不用到外边去了。在里边尿尿,“哗”一下就出去了。天天还得倒尿桶,雇一伙计帮忙倒尿桶。

住店的人要是有病了,你像我们家住店的要是有病了,让他死就死了,没办法。有的有病的,拿不起房钱,还没有死就给弄出去了。到冬天,那条街上每天都有五六个“倒卧儿”。我走着走着,碰到他们脑袋,碰着他们脚的,这是经常的。这“倒卧儿”的怎么办呢?专门有收死尸的,也在穿堂院。

穿堂院有外五区“流民贫民养病所”,这名儿好听,实际上就是收死尸的。养病所进去就有两间大屋子,一间叫重病室,一间叫轻病室。重病室的人就是死人,拉着没死的那些搁那儿。就是要口水喝也没有,它那儿也没人,就等着你死了。死了后,十个十个一排地码,够一车了,冬天就在头天晚上用凉水一浇,冻挺了,好装车。把卖破烂的弄过来装车,换酒喝。赤条条地拉到永定门外头,永定门外头,那儿叫二郎庙,扔在那里。开春了,有的尸体顺着河水冲走了,大部分都让狗给吃了。所以,当时北京那一带有旬俗语,“二郎庙的狗,红了眼儿了”,就是吃红眼了。

店客要是有了钱了,就上莲花河四圣庙最次等的妓院,也就是最低等的妓院逛窑子去了。弄不好,就染上了性病,长疥,然后就死了。死了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出路,到养病所,养病所就是等死。等死尸积多了。拉走。

伙房子中的游戏也不少。一是“打屁股会”,即大家伙儿围起来。把眼睛给你蒙上,磕你,让你猜谁磕的。你猜对了,他爬那儿去,其他人再磕,猜不对,就照样“啪啪”地打,这叫“打屁股会”,挺逗的。还有“扔杠”,就是画两条白线,有时是拿大石钱,有的时候拿汽油筒子的盖,都是圆的,从那头往里边扔。如果大石钱者盖儿正好压在杠上了,就是压在那条线上了,这就算赢了。要是别人挡住了你扔的盖子,你就算白扔,就拿回来,再扔。要是都没有人压在杠上,就看谁扔得离杠近。规矩很多的。除此之外,还有“押宝”,大家几个色子在一块扔。再就是上天桥听相声、听评书。

平常,伙房子里难闻的昧能熏人一跟头。冬天,你要是开门进去了,就会听见喊:“快把门关上,冻死了,老子冻死了。”他们穿的衣服是什么呀?披的草帘子,弄个席头、麻袋片、戏报纸,叫“腿绑梅兰芳”。梅兰芳是戏报上的,他不老刷戏报嘛,一层一层的,厚了就摘下来,捆在腿上。那时的人真穷!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农村的。

猜你喜欢

养病大家伙儿天桥
养病守则
“养病”类词语的认知理解
你以为是养生 其实是“养病”
五六十年代的老天桥故事
善读“养病”诗有益身心双健
减肥
在天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