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沙漠抗争的人
2011-11-24文/吕斌
文/吕 斌
与沙漠抗争的人
文/吕 斌
刘玉山,1961年7月出生于赤峰市宁城县,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先后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业干部学校、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现任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站长、高级工程师。
多年来,他坚持奋战在治沙造林生产第一线,在科研和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果。1986年12月至1992年6月,在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先后主持完成了“油松落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油松疱锈病防治技术的研究”、“毒绳防治松毛虫技术的研究”等项科研课题。为了完成这些研究,他在旺业甸林区蹲守了6年,经过6年的观察、试验和研究,对影响发病的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与林内湿度的关系,摸索出了科学简便、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办法,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此项研究中他还发现了国内一个新的病源菌种类,在国际上该菌种寄生在油松上也是新纪录,为我国林木病害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研究于199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3年至1995年,刘玉山在林区调查中发现,林区农民缺土地、缺技术,大量的林业副产物白白浪费掉了,生活水平又很低,在没有科研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他自动请求到宁城县黑里河林区的四道沟乡搞食用菌培育技术推广,两年中他就下乡300余天,深入到村庄和农户,向农民讲解食用菌培育技术,手把手教授农民,现场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培育滑子菇20余万盘,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00余万元,人均提高收入300余元,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创收的一个主要产业。
刘玉山用4年时间将巴彦尔灯项目区境内4万余亩高大流动沙丘变成了踏郎、黄柳的采种采条基地。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不足5%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使沙区人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看到了绿色的未来。2001年该项工程被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列为西北五省区防沙治沙及沙源治理现场会的首选参观点。
1996年,他主持“国家林业局治沙扶贫达小康翁牛特旗玉田皋试验示范区”的工作。项目区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境内流动半固定沙地面积占全乡总土地面积的65%,冬春两季黄沙滚滚,吞噬着农田和牧场,威胁着村庄和农牧民的生活,“沙子打脸土进碗,路上行人难睁眼”是这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他接受任务后,一头就扎进了滚滚黄沙中。通过大量调研数据,他制订了总体规划,亲自组织施工,每年春季造林完成时,他的皮肤与土地成了一样颜色,脸与沙地同样粗糙。5年时间,共完成封沙育林10.5万亩,营造防风固沙林2万余亩,营造沙地樟子松0.1万亩,栽植各类果树2.3万余株,开发沙地稻田0.2万亩,埋设草方格沙障3万余亩,建日光温室大棚206处,从根本上控制了该地区的风沙危害,目前该项目区已成为科尔沁沙地中的一颗绿色明珠。
刘玉山还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利用植物再生沙障治理高大流动沙丘技术”科研课题。该项目1999年获赤峰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该项技术,使该项技术当年推广面积达15万亩,固定了15万亩滚滚黄沙,每年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流动沙地沙障治理模式研究与推广》课题,根据沙区种植条件和劳力情况,构建了9种适合不同地区的治理模式,累计在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投入资金17785.3万元,推广78877公顷,锁住了7万余公顷滚滚黄沙,昔日的流动沙地变成了绿洲,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5%提高到目前的68%,这项技术成果被专家鉴定为“丰富了治沙造林学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内容,达到国内同类研究与推广的领先水平”。2006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贡献二等奖,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三等奖。由于他工作业绩突出,2002年,国家人事部、国家绿化委、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刘玉山“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2004年被赤峰市委、市政府授予“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009年至今,他又多次被各级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作者单位:赤峰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