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技工学校学生的爱心
2011-11-23黄立刚
黄立刚
如今的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大多数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却缺乏爱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心。
什么是爱心呢?爱心,就是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对人、对物、对事的一贯关心的态度;爱心,就是能觉察体验别人的心情,能站在别人的位置与角度,感受别人的欢乐、痛苦、烦恼、失望之心。那么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心呢?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技工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至19岁之间,他们的身心正处于向成人发展的阶段。他们渴望学习知识,要求进步,一般都有要做一番大事业的理想。他们能够较为独立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感性认识是不成熟的,思维方法是不稳定的。他们的独立心理增强了,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意见,并且力求摆脱对老师的依赖。他们对老师的话不再言听计从,而是十分挑剔,对刻板的教育方式是不屑于接受的,他们喜欢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经常不同意老师对问题的处理方法,甚至你说东,他故意扯西。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不易控制,软硬不吃,少数人做事不考虑后果,甚至违法乱纪。
二、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心
1.培养感恩之心
笔者常常听到这样的事:有的父母心甘情愿地节衣缩食、省下钱来用昂贵的代价买“名牌”,一味地满足子女的高消费;有的父母下岗以后,怕子女难过、委屈,瞒着家人去干累活、脏活,却仍让子女过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可悲的是在这样的反差中成长的儿女给父母的回报却是冷漠和自私。因此,可以通过德育课进行“感恩的心”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教会孩子学会对父母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党和人民感恩。或者进行“我帮父母算算账”的主题班会,算一算从小到大父母为我花了多少钱,我一天能够挣多少钱,通过算账,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伟大。通过类似的活动,他们会反思自己:是用父母的钱来上网还是来学习;是逃课打游戏还是去教室上课;是谈恋爱还是复习做作业。通过反思,他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2.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在20世纪90年代,笔者接新班级与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天都会问:有谁愿意留下来和老师一起打扫卫生?常常发现有很多同学自愿留下来。时隔十几年问新同学同样的问题时,愿意留下来的越来越少。他们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你叫他打扫卫生,他说要赶车回家;你关照他早晨不要迟到,他说他早晨起不来;你叫他不要沉迷游戏,他说:老师你已经out了。针对这样的学生,怎么办?中医有句话,叫做缺什么就补什么。他们缺乏责任感,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并且从小事培养。比如有的孩子从来不做家务,就安排他们每天搞班级卫生工作,详细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每天检查,奖优罚懒。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品质,可以在班级多宣传一些例如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组织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熏陶,在实践中成长。
3.社会、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爱心
笔者始终认为,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是唯一的目的,相反,排在第一位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是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德,其次才是学知识,学技术。要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比如,你问他们什么时候过生日,他们会很快告诉你是几月几号,并且还希望在他过生日是有人送他生日礼物。此时你再问他你们的父母什么时候过生日,他们很少有人知道。笔者告诉他们,回家问清你父母的生日,记住它,并且在你父母生日那天给你的父母做一件事情:或者打个问候电话,祝你的父(母)生日快乐;或者给你的父(母)寄一张贺卡。结果有个别家长非常激动对笔者说:“哎哟,老师啊,你不知道吧,我家儿子懂事了,还知道在我过生日时候给我寄贺卡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只知道对孩子从小无私地给予,不知道要教育孩子有回报之心。甚至有的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说:乖乖啊,老爸老妈今后又不要你养,你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事情都不要你做。这样家庭出来的孩子,你剥夺了他的最起码的责任心,他今后怎么能够去关心他人,有社会责任感呢?所以,教育学生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光靠学校不行,还必须全社会的配合,特别是我们的每个家庭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仅是给孩子爱,还要教会孩子去爱。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电子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