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1-11-23陈蕾
陈蕾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的法律、人文等知识。而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实用性高度统一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其中的口语教学以会话为基本形式,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侧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所谓语文,即口出曰语,写出为文。”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技工院校毕业生写一封应聘信,字迹歪歪扭扭、错字连篇、词不达意,求职面试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当众发言时无所适从、紧张怯场、表述不清楚、表达不流畅甚至答非所问,如何让用人单位相信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因为语文知识贫乏,而使理解能力低下,表达能力欠缺,不善思考,不懂交际,技工院校毕业生又如何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技工院校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扎实学好语文,进一步提高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表达能力,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恰当、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是十分必要的。
一、技工院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目前,随着人才就业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合作的日趋频繁,口头表达能力在就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要。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已越来越重视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然而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虽然当前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课程改革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口语能力的训练,但实际上由于口语表达能力考核尚未落实,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学校和教师的足够重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技工院校学生的生源整体素质比以往有所下降,大多数学生的文化素质都偏低。就笔者所带班级(高级班)而言,中考600分以上的很少,400~500分的只占30%左右。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且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心理,在课堂提问中或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或干脆三缄其口;在课堂外看似“高谈阔论”,但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的强词夺理,有的甚至粗话连篇。如果不重视技工院校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那么当他们两到三年后走上社会时,纵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会因为不懂得恰当的交流,使自我的发展受到比较大的局限,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的需求。相对于学生这种“学”的状态,教师们“教”的激情更是大打折扣,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学生对老师不抱希望,教和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恶性循环加剧,结果是教和学的“双输”。
二、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欠缺的原因
1.应试教育“重文轻语”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普通教育的机制基本只按要求完成教学计划,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小,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应试成绩,普遍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弊病,“说”的能力在考试中难以体现。教师满堂灌,学生懒于动口,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外,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的活动过程,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是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活动,而不只是理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这就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两者之间的对话性关系,地位是平等的,交流是相互的。
另一方面,从技工院校语文教材的整体布局看,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全都集中在一个单元内进行学习。但事实上,口语教学需要的是更多样的形式、更充实的内容,以及融合于时时处处的更符合现实生活要求、更为广泛的训练,应该贯穿在整套教材的每个单元、每个环节中。仅靠一个单元一段时间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效果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2.缺乏口语交际的勇气
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带着中考或高考失败的阴影,学生中大部分聪明调皮、爱好广泛,但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对语文没有多少概念,把语文课当休闲课,语文素养相对较差。许多学生在校期间没什么机会登台亮相,也甚少参加演讲、辩论或即兴发言。因此,学生由于自卑和缺少锻炼,形成了怕在公众场合发言的心理,自卑而消沉,平时往往“不愿说”“不敢说”。
3.缺乏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
所有口语交际活动都是面对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技工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经验都来自日常生活,缺乏正式的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因此,他们的口语往往在词汇、语法的规范、表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另外,受地域性局限以及本土方言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广州市本地,或者是来自郊区农村的学生,发音不准,方言口音较浓,普通话水平普遍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质量。
三、挖掘潜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疏导诱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技工院校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偏低,有时也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我们知道,很大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从小已经习惯了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慢慢地就有了一种“你说我不说,你问我不答,你说怎样就怎样”的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从激励学生的说话动因做起,引导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克服自卑的心理,逐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在口头表达时怕出错,怕闹笑话、怯场。要让学生成功表达就要帮助学生战胜内心的怯懦,抺去内心的阴影,树立一种积极乐观交流的心态,让他们乐于、勇于、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首先应消除心理压力,去除害怕心理,激发说的欲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一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首先与学生谈心,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认真分析其害怕的原因,鼓励他“一定能行”,同时勇敢面对心理障碍,战胜自己。其次是教给学生一些解除心理压力的方法。如:演讲前深呼吸;在空旷无人的地方大声朗诵;演讲前在心中默默念“我能行”“我一定会胜利”等语言。接着告诉他们说话前先清楚自己“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说到口语交际,曾经有个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说话从小就会,无甚神秘可言。车到山前自有路,遇到场合应能应付一阵子……”实际上,从幼儿开始学习语言时,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在进行口语交际。口语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生活体验的基石之上。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各种潜能发掘出来,才能提高技工院校语文口语教学的质量。
要让学生多说,教师就得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去训练。课前可让其讲述见闻,课内注意多提问,让学生复述课文、朗读课文和口头作文等。还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一是要求坚持使用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语句要通顺正确,不能出现歧义,克服粗话、俗语和语病。二是思路要清晰,说话要有一定的中心,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三是语言要得体,符合常识,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不要闹出笑话,避免陷入尴尬困境,被人耻笑。四是态度要端正,声音响亮,吐字清晰,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表达效果。
3.强化阅读,积极参与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个人说话要做到左右逢源,旁征博引,精彩的语句信手拈来,就离不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知识的积累。就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而言,语文课的范文是学习口语的前提条件,因而阅读是培养学生口语的重要途径。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阅读中,脑海里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课文中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还原生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就会克服心理障碍,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就会带着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从培养学生口语角度出发,笔者对学生阅读特别提出以下两点要求。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教是为了今后的不教,所以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语文》(第四版)《项链》这篇课文,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行动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路瓦栽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虚荣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反复阅读其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体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在其间,学生分析、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只对学生的回答作简单的评析与适度的指导。
(2)重视整体阅读。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感情充沛、形象感性的文章,这些只能是作为整体的课文才能传达的。以《项链》为例,路瓦栽夫人的人物性格必须从《项链》的整体中才能看出来,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一条假项链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而什么是导致这场人生悲剧的根源,这些都必须通过整体阅读才能理解。
四、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式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如果把这些方法贯穿于教学、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就会收到良好的口语训练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聊天
针对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可安排一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平时多交流生活、学习、家庭、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内容,在没有任何思想压力的情况下使他们敞开心扉,直抒胸臆,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真诚吐露心迹。
2.畅想
以某一事物(或符号、广告、名言、现象、热门话题等)为起点,要求学生进行联想。联想的事物互有联系,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养成思路清晰、说话要有一定的中心、准确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习惯,使学生的谈吐“言之有物”。
3.复述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根据原文的主要情况,开展合理想象。也可以在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请学生上台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和有关要点。
4.演讲
演讲是一种比较重要和常用的口才训练方法。每节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一分钟演讲”,话题内容不拘一格,按学号顺序轮流进行。讲完后由作为听众的学生作点评。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学生能在较愉快的气氛中,既丰富了知识储备,又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原本胆小、害羞的学生获得了在众人面前演说的经验,其他学生通过对演讲同学的仔细“观察”,借鉴了自我演讲方面的不足并得以改正。这种“一分钟演讲”的训练,既练技艺又锻炼了胆量。
5.话题讨论
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之后,往往对热点的或有争议性的事件、现象有发表见解的欲望。要求学生讨论时坚持使用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语句要通顺正确,不能出现歧义,要克服粗话、俗语和语病。
6.辩论
在口语表达的诸多形式中,辩论是口才中的精华。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驳能力,引导学生适时适度地辩论,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行之有效。教师应使每个学生成为辩论的积极参与者,让他们有话可说,又不是信口开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更需要长期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辩论中取胜。例如,笔者就曾经选了这样几个辩论题目:“网络对于技校生弊大于利”“早恋的是与非”“钱是万能的”……学生辩论起来得心应手,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能从自己的身边列举典型事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技工院校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语文口语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积极倡导、实施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体现技工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