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法律基础课教学“三贴近”的实践探讨
2011-11-23麻海燕
麻海燕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背景下,作为肩负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职业学校,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及能力。这既是五年制高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现实要求。当前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影响还不明显。我们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学生法律基础课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法理太深奥;法律知识不是很实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针对学生反映的以上情况,要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贯彻“三贴近”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法律基础课教学“三贴近”的内涵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出发点,“贴近未成年人”是根本目的及归宿。“三贴近”原则符合德育课教学规律,也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法律基础课教学“三贴近”就是使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了法律知识的实用性。
二、法律基础课教学“三贴近”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产生密切联系的时候,学生自然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贴近实际的教学才能触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逐步树立法律意识。
3.有利于增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用价值
贴近实际的教学对于学生生活才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
三、实施“三贴近”目标的指导理念
1.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是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增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力是关键
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法律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如何获取相关法律知识,并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
3.法制意识的培养是根本
通过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学生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法,做事依法,纠纷用法”。
四、法律基础课教学“三贴近”的实践探索
1.依据“三贴近”原则恰当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当下社会生活、要注意真实性、要简单,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启发意义。案例讲解要生动,还应注重科学性,要关注细节问题。案例分析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并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依据“三贴近”原则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是法律基础课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是让学生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或是列举自己的身边案例,一起分析并寻找解决途径。
3.依据“三贴近”原则有效开展课内外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到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法律基础课在传递法律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学法、用法,培养学生主动了解法律知识的兴趣和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法兴趣和习惯,课堂上笔者进行了“今天我说法”的课前5分钟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巩固了其所学的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收集案例的过程中,他们自主地接触了法律,开始关心起了法律问题。很多学生为了准备“今日我说法”的演讲,在课后也会主动的收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节目。此外,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模拟法庭、普法讲座、普法手抄报评比等活动,并按时组织学生观看法制节目。
4.依据“三贴近”原则把理论问题简单化,把实际问题突出化
对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而言,在教学中应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把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立足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及学习法律、运用法律的基本方法。遇到法律问题,学生要学会查询有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司法解释的方法,并且要具备理解相关法律条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训练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解决法律问题。
5.依据“三贴近”原则做到详略得当,有所侧重又有所简略
教学的重点应是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当下及未来生活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那些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点则应简略处理。
(作者单位: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