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学校生涯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2011-11-23曹国标

职业·下旬 2011年10期
关键词:生涯职校职业生涯

曹国标

当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实施生涯教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总体来看,各中职校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在理念、模式、方式上还存在误区,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找出中职校生涯教育的误区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于克服中职校教育体制缺陷,满足中职生自身发展要求,创新中职校德育模式,改进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校生涯教育存在的误区

1.把生涯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

目前绝大多数中职校把职业生涯教育做成了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或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师偏重于生涯教育的理论教学,片面强调学生记忆那些所谓的“理论”知识,未能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碰到的问题,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2.未将生涯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生涯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就业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和塑造的过程。目前,一些中职校只是把它作为学生就业前的辅导,并没有把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始终。这样很难将生涯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塑造内化为个人的行动,最后导致生涯教育流于形式。

3.用统一标准要求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

生涯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气质等,以便寻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最佳职业或发展道路。因此,在生涯教育中特别强调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职业指导,尊重个性,对每个学生的智力、兴趣、能力倾向与个性特征进行全面测量与鉴定。

而目前许多学校的生涯教育却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用统一的内容教育学生,用统一的方法指导学生,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扼制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削弱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展示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不知所措,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4.盲目追求所谓的“最佳规划”

有些中职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最佳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兴趣、素质、认识和能力等因素,职业生涯规划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

5.重学校本位,轻社会参与

在生涯教育的发源地美国,特别强调家长、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雇主、工人、州和联邦机构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士对生涯教育工作的共同责任,强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形成了教育与社会协作的 “双轨制”。而在我们许多中职校,生涯教育只是学校、甚至只是德育课教师的工作,生涯教育的范围也仅限于学校,无视社会需求的客观存在,不争取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不重视与社会大环境的信息交流。这种与社会脱节的生涯教育,只能是闭门造车,根本无法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正确地选择升学和求职之路。

二、中职校生涯教育的基本对策

1.转变观念,给予重视

作为职业学校,要转变思想观念,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生涯教育经验,把原来简单的“包装产品”模式转变为精心的设计新产品”模式。从学生一入校开始抓起,塑造一个适合市场需要同时又能做到人职匹配的毕业生,从“成品包装”式的就业指导发展为“新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教育。

2.构建全程与全面的生涯教育体系

全程,是指生涯教育的对象由应届毕业生转向所有年级和所有学生;在时间跨度上,由毕业前夕转向整个学习期间。全面,是指生涯教育的内容由单一的就业指导转向全方位的生涯教育,不仅包括求职择业指导,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咨询及创业教育等内容。

全程与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会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和特点,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例如,一年级学生处在职业生涯的“认识与体验”阶段,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验职业世界、认识自我与环境,初步设计自我的职业生涯,并为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形成夯实基础。二年级学生处在“行动与调整”阶段,重点在于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升自我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及专业实践能力,巩固和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 并加强创业教育。三年级学生处在“抉择与发展阶段”,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相应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与职业纪律等,掌握行业人才需求信息,逐渐形成职业决策能力、综合能力和求职技巧等。

全程与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就业指导外,还需要课程教学、职业实践、心理咨询等各个环节的配合。

3.加强对中职生生涯规划的个性化指导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设计适合其的发展之路。这要求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实行个性化指导,利用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等,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自身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社会态度、个性等特质。还要将这些资料整理归档,建立学生个人职业生涯档案,将个人参与职业辅导、参加职业活动以及能够反映个体职业心理发展和特征的资料都记录在案。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调整发展目标,使职业生涯规划符合自身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将来职业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4.实施动态的生涯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人们对自身职业规划的理解是最复杂和多变的,往往有了职业规划后,还要经过不断的实践确认、不断调整,才能趋于清晰、明确、可行。因此,学校要实施动态的生涯教育。首先,开展各项与生涯规划有关的活动。如举办“我爱我的专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在实习中开展“爱岗敬业”摄影比赛;配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定期举办“我是谁”“我想成为谁”“我怎样成为我想成为的谁”等主题活动;通过召开各种学生、家长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期望。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认识自己在职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5.充分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

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职生生涯教育及实例、应聘礼仪、就业心理辅导等专题,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系列讲座,邀请企业老总、大学教授、政府机关公务员、个体经营户、传媒人、下岗再就业者到校做关于职业经历的介绍,邀请走上工作岗位的优秀毕业生与在校学生面对面交流。与发达地区的名企合作办学,在学校成立以企业命名的班级,如“富士康鸿准班”“南通四建电梯维护班”等,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职业习惯,形成职业意识。有多元化的社会资源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增强针对性,有的放矢,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供辅导。

(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通州学院)

猜你喜欢

生涯职校职业生涯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我的职校我的梦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