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行政生态的理论审视

2011-11-23王彬彬

行政与法 2011年7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网络时代政府

□ 王彬彬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网络化行政生态的理论审视

□ 王彬彬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网络时代的到来向实体政府施加了不容回避的影响力, “网络化生存”的政府只有顺应时代转型的内在要求,实施政府再造,方能在网络时代维系其合法性和权威性。在网络时代面临再造重任的政府,必须对其所处的全新环境做出理性认知与判断。本文对网络化行政生态的描述集中于四个方面:网络政治的勃兴、网络经济的崛起、网络社会的成型、网络文化的繁盛。

网络时代;政府再造;行政生态;理论审视

网络文明以其特有的方式弱化了公共权力机关的政治控制能力,催生和创造了一个解构强权的、多中心的、自由平等的网络时代,引起了行政生态的全方位变革。当前,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 “能量场”,它对于社会和政府既具有强大的解构性威力,又具有宝贵的建构性能力。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普通社会公众的瞩目。如何理性认识和积极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政府在网络时代的革新能力、行政能力、服务能力,是当前政府必须努力解答的问题。鉴此,已经迈入网络时代的政府必须加强对网络化行政生态的理性认知,以便尽早地研讨网络时代的政府再造方案,并谋划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执政方略。

一、网络政治的勃兴

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生活,充实了传统政治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当前,作为网络社会的衍生态,网络政治已经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早在1983年,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曾在其著作《预测与前提》中预测了“信息政治时代”的到来,托夫勒的预言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自由互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和方式,网络政治成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和重要表现形式。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Mark Slouka)率先界定了网络政治的近似概念“虚拟现实的政治”,并提示人们注意网络对于政府实践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在网络时代,全球政治无不处在网络实践之中,网络政治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放大器、公民政治参与的新舞台。有人甚至大胆地推断:未来的政治将明显地表现为对互联网的争夺、控制和利用,网络将成为政治的核心议题,网络政治将成为最常态化的政治现象。事实上,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但网络的直接参与性、即时互动性弥补了现实社会的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在促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因此,网络的勃兴,将传媒的政治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注定了它将成为推动政治变革、政府再造的重要力量。

网络政治也悄然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进程 (详见下表)。2008年6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社,并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网络政治在中国被推向了新的高度。新世纪以来,从“孙志刚案件”的深度揭露,到“华南虎照事件”的大白天下;从“天价烟局长”的撤职法办,到“5.12抗震救灾”的群策群力,网络政治显现了非凡的社会影响力、公众认可度以及对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辐射整合力。很显然,网络是政府未来发展的重要政治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本国政府服务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代的要求。此刻,世界上任何一国政府的改革与发展都在从网络政治发展中受益的同时,也受到网络政治的考验,而这又是与网络政治独具的特质密切相关。笔者参考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将网络政治的特质归纳如下:形式与功效的虚拟现实性,主客体与空间的全球性,参政议政的直接性,身份与意志表达的平等性,传播和参与的便捷性,成本和风险的廉价性,沟通与诉求的交互性。当前,网络政治的以上特质表现得尤为突出,并有效地促进了民主政治文化的传播,加快了广大民众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具体而言,网络政治对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体现如下:第一,网络政治推动了公众的政治参与,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信息网络技术为人们广泛参与政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代议制民主正在发展成为“共同参与民主制”,客观上防止和抑制了专制的泛滥。第二,网络政治增强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批判精神的公民。网络政治实际上也是一种通过政治主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对公共权力监督的工具。人们在参与网络政治的同时,不仅表达了自己的利益诉求,而且通过政治参与的训练,有助于顺利实现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第三,网络政治解构着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和政府管理模式,有利于扁平化、分权型政府的建设。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打造扁平化的政府结构,并促使权力结构由过去的集权式、控制型向分权式演化。第四,网络政治冲击着传统政府与社会的非对称性结构,使国家与社会结构日益合理化。网络政治兴起的同时意味着政府与社会权力均衡过程的开始。网络公共领域的崛起,政治博客、政坛和“虚拟社团”的海量涌现,很大程度上壮大了公民社会,对于抑制一直以来处于强势地位的政府权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网络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二、网络经济的崛起

互联网的价值不仅表现为一种新技术或政治工具,还在于它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代表着新经济的未来趋势和基本特征。在网络时代,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催生了新的经济理论,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在本质上,网络经济是一种由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所催生的、以网络文明为主要生产内容的新经济形态。网络的发展一方面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着网络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的国家市场的突破,开创了面向世界范围的网络经济。在此基础上,网络经济将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导经济形态。网络经济是在工业社会内孕育成长的经济形态,它强调的是信息及其技术与经济的网络化特征和效应。网络经济的兴起是世界经济领域的一场革命,正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它本身立即能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是在于它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使整个社会能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和飞跃发展,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经济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引起 “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网络经济的崛起必然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必然为人的更深层次的解放提供新的可能。

网络经济不仅改造社会结构,同时也将导致政府的变革。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技术政策主任迈克尔·尼尔森(Mike Nelson)说:“美国政府不是在考虑网络经济将如何改变政府的角色,而是在关注政府如何通过建设信息基础结构,来推动网络经济的发展。而从长远来看,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如何深刻的改变公众的期望和政府的工作方式。”[1]因此,网络经济对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的影响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时至今日,相较于其他网络发达国家,中国网络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专家推测,在今后10年,“美国、西欧和日本的知识产业比重将分别达到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80%、75%和60%。知识产品收益是一种制度性分配,它与知识的先进性、创造性和专利性紧密相连”。[2](p27)在网络经济中,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越多、越新,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收益也就越大。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层次和竞争力。而且,网络经济的发展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网络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有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经济对促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推动政府再造的应有效力,必须加大规范和引导网络经济发展的力度,关注对网络经济政治效应和理论的研究,让其切实成为网络民主的建设性力量。

三、网络社会的成型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是人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一命题,信息网络技术支撑下的网络空间已经具备了一系列的社会性功能。在此背景下,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正在崛起。网络社会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而是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空间而建立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具有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虚拟现实性等特征。它的革命性意义在于,知识和信息的开发与运用成为了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活动。网络社会的成型取决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社会化建构功能,信息网络技术的以下四种功能为网络社会的勃兴创设了现实的可能:其一,网络具备实体社会的某些功能。网络并不是虚无的,而是现实社会的网络化延伸,是可以进行物质创造活动的公共生活空间,网络生活已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其二,网络初步塑造了社会阶层形态。由于虚拟网络的出现,人们将依据各自在网络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和对信息占有的程度,重新划分社会阶层,它直接影响到人们在网络时代的财富积累和政治话语权。其三,网络重设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对比现实社会的公民,网民具有更加便利的表达渠道和更大的交往自由度。这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可能性、发展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整体的协调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四,网络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如果说传统技术主要是“扩展了人的肢体”,提高了人类的操作水平,那么网络还使人的心智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使人类智能产生爆炸效应,加速了人类奔向自由生活空间的步伐。当前,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类赖以相互交往、发展经济、进行社会和政治谋划的新场所,也必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新形态。

诚然,网络社会与现实物质社会的差别是明显的,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们所忧虑的那样糟糕。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具有“虚拟现实”的特性。具体而言:一方面,网络社会的发展要以现实社会为根基,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制度和伦理也会影响虚拟社会的秩序。网络社会的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和途径,使得人们更有活力地从事现实世界的活动,“网络社会决不是彻底脱离现实之外的世界,它为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平台,构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和社会关系”。[3](p1)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转移到网络社会中,任何政府与公民如果没有信息网络环境的支持,将不会有其在物质世界的发展。可以说,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伴随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时代现象,政府组织只有积极采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才能回应网络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要求,为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当一种新的技术诞生时,人们总是期望它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解决任何人类已知甚至是未知的各种难题。对于信息网络技术所支撑的网络社会,人们同样也是寄予了过多的期望。然而,技术并非在真空中毫无阻力地推动社会变革。故而,作为一种技术的成果和表征,网络社会能否成现实物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与工具,还有待于政府的科学认知与及时转型。

四、网络文化的繁盛

网络加剧了文化与思想的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催生了“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形态。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物质、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以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时代的文化,“网络文化与网络经济共同构成了网络社会,使得互联网具有了社会的本质”。[4]面对网络文化的蓬勃发展,政府和决策者对其倾注了及时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07年4月23日召开的会议上,特别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性。2007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 “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们悉数到场听取专家授课,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可见,决策者用实际行动,给发展网络文化做出了示范。网络文化的诞生是人类文化的一大进步与创造,它的独特性、丰富性、便捷性、广域性、交互性、多媒体性都是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难以比拟的。网络文化将价值相互冲突的不同主体容纳在一起,通过自由将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联系在一起,通过虚拟将观念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使得大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在网络时代得到极大迸发。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此外,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政府在网络时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供给公共文化产品创造了新的可能。

信息网络技术赋予了网络文化一系列积极的功能取向,如知识传播、思想启蒙、舆论引导、道德教化等,这些功能取向创造出了极大的社会成就,不仅为人类文明的保存和发扬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广大公民塑造自身的民主思维、政治人格等创造了条件。在人人平等的网络空间中,网络文化使大众文化不再只是被表现的对象(如印刷媒介开启的精英文化)或者是被模仿的对象(如传统电子传媒开启的大众文化),而开始作为一种言说的主体,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利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文化。这恰恰说明了网络文化最重大的社会意义。这种文化的建构对于网络本身、对于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而言都是一种对秩序的寻求。它在努力达到一种人类自身与社会的统一,人的心智与现实的统一,从而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们之间达成冲突的谅解与沟通,促进人与政府的协调。可以说,这种新兴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逻辑和文化规则,而文化逻辑和文化规则的改变也必将带来整个社会秩序的重构。当然,在人们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文化功能大加推崇的同时,还必须警醒技术的“双刃剑”功效可能带来的负面危害。毋庸置疑,文化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政府应及时调整思路、转换职能,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文明的发展为政府营建了全新的执政生态,为推动政府再造创造了客观动力。历史一再证明,改善政府管理,化解合法性危机,实现社会真正的发展与和谐,需要外部环境和技术的支持。在信息网络技术引入政治领域之后,既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也给予了其再造的机遇。有鉴于此,已经迈入网络时代关口的政府,必须理性认识政府再造的时代背景,为科学谋划政府再造预留空间,创设条件。

[1]吴玉宗.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和政府建设[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240-249.

[2]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梅.网络社会的政府治理模式探析——合作治理模式的提出与困境分析[D].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05).

(责任编辑:王秀艳)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n the Administrative Ecology in the Network Age

Wang Binbin

Great influence has exerted to the government in the network age.The government should follow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forming time and reengineering the government to maintain the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network age.However,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rational knowledge and judgments of the new administrative ecology at first.There are four descriptions of administrative ecology in the network age,they are: booming of network politics,rising of the internet economy,shaping of the network society and prosperous internet culture.

the network age;reengineering government;environmental awareness;theoretical description

D63-3

A

1007-8207(2011)07-0023-04

2011-03-21

王彬彬 (1982—),男,山东郯城人,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助理研究员,主任科员,江苏行政学院廉政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领导干部‘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CZZ036。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网络时代政府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学生成绩预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本刊启事
网络时代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电力信息网络双通道故障自动探测策略探究
浅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相关问题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做有智慧的家长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